CN105870627A -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0627A
CN105870627A CN201610204319.5A CN201610204319A CN105870627A CN 105870627 A CN105870627 A CN 105870627A CN 201610204319 A CN201610204319 A CN 201610204319A CN 105870627 A CN105870627 A CN 105870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o
circuit
frequency head
de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43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43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06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0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6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解耦电路并联于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与第二天线的第二射频端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端馈电时,使所述第一射频端通过所述解耦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射频端的电流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电流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本发明使用解耦电路将距离较近的两天线互耦产生的输出能量抵消掉,可以有效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天线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出更多天线。当两个工作频率相近的天线距离较小时,则会导致天线间的隔离度恶化,影响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近来运营商提出了4G CA版本方案,该方案需要增加一个主天线。目前,移动终端中采用的方案大多为四工器方案,该方案可以将分集天线与高频主天线设计成一个天线,但是这种方案需要引入一款四工器,该器件成本较高,且会给射频电路带来至少3个dB的插损。这些不足大大限制了终端性能的提升。由于主流的金属外观的ID对天线布局的空间存在诸多限制,所以如何解决天线之间的干扰成了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相邻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天线系统,包括:
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相邻的第二天线和解耦电路;
所述解耦电路并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射频端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端馈电时,使所述第一射频端通过所述解耦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射频端的电流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电流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
优选地,所述解耦电路为微带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为蓝牙、WiFi和GPS的三合一天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包括:传输线和连接在所述传输线上的匹配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为分集天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包括:传输线和连接在所述传输线上的匹配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天线系统。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金属ID移动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解耦方法,包括:
获取当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馈电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第一电流的幅值与相位;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值与所述第一电流的相反相位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目标耦合系数;
根据所述目标耦合系数确定并联于所述第一射频端与所述第二射频端之间的解耦电路的目标参数。
优选地,所述解耦电路为微带电路,所述解耦电路的目标参数为所述微带电路的尺寸。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解耦电路并联于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与第二天线的第二射频端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端馈电时,使所述第一射频端通过所述解耦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射频端的电流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电流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本发明使用解耦电路将距离较近的两天线互耦产生的输出能量抵消掉,可以有效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消除了原先四工器方案带来的插损问题,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天线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天线系统实施例一的解耦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天线系统实施例一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解耦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天线系统,图1示出了本发明多天线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天线101,与所述第一天线101相邻的第二天线102和解耦电路103;
所述解耦电路103并联于所述第一天线101的第一射频端与所述第二天线102的第二射频端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端馈电时,使所述第一射频端通过所述解耦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射频端的电流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电流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
当两天线距离较近相邻时,会发生耦合,第一天线101与第二天线102发生耦合时可看做一条通路,当第一天线101端口馈电时,由于天线间的耦合,第二天线102端口可以输出一定的能量,第一天线101到第二天线102的电流为第一电流,解耦电路103并联于第一天线101与第二天线102的射频端之间,第一天线101通过解耦电路103到第二天线102的电流与互耦产生的第一电流幅度相同,相位相反,将第一电流的能量抵消掉,从而第一天线101端口处馈电时,第二天线102端口处则不再应为互耦影响输出能量。
如图2所示,所述解耦电路可为微带电路,微带电路为一种耦合谐振电路,可通过调节微带电路尺寸调节第一天线101与第二天线102通过解耦电路的耦合系数,从而将第一天线101到第二天线102因为互耦产生的电流抵消掉。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天线可为蓝牙、WiFi和GPS的三合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可为分集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可包括:传输线TLs和连接在所述传输线上的匹配电路MC,所述第二天线可包括:传输线TLs和连接在所述传输线上的匹配电路MC2。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天线系统,解耦电路并联于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与第二天线的第二射频端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端馈电时,使所述第一射频端通过所述解耦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射频端的电流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电流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本发明使用解耦电路将距离较近的两天线互耦产生的输出能量抵消掉,可以有效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多天线系统,所述移动终端可为金属ID外观设计移动终端,也可为其他ID移动终端。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耦电路并联于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与第二天线的第二射频端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端馈电时,使所述第一射频端通过所述解耦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射频端的电流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电流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本发明使用解耦电路将距离较近的两天线互耦产生的输出能量抵消掉,可以有效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解耦方法,图4示出了本发明解耦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获取当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馈电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第一电流的幅值与相位;
由于两天距离较近时会发生互耦,第一天线的端口馈电时,可看做第一天线到第二天线之间形成通路1,获取通路1中第一电流的幅值与相位。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值与所述第一电流的相反相位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目标耦合系数;
为了抵消第一电流,需要使用耦合电路产生与第一电流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电流,根据该电流确定目标耦合系数。
步骤S103:根据所述目标耦合系数确定并联于所述第一射频端与所述第二射频端之间的解耦电路的目标参数。
所述解耦电路可为微带电路,所述解耦电路的目标参数为所述微带电路的尺寸,可通过调节微带电路尺寸调节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通过解耦电路的耦合系数,从而将第一天线到第二天线因为互耦产生的电流抵消掉。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耦方法,获取当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馈电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第一电流的幅值与相位;根据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值与所述第一电流的相反相位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目标耦合系数;根据所述目标耦合系数确定并联于所述第一射频端与所述第二射频端之间的解耦电路的目标参数,由于距离较近的两天线之间会发生互耦,使用解耦电路将耦合产生的输出能量抵消掉,可以有效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系统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相邻的第二天线和解耦电路;
所述解耦电路并联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射频端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端馈电时,使所述第一射频端通过所述解耦电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射频端的电流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电流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电路为微带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为蓝牙、WiFi和GPS的三合一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包括:传输线和连接在所述传输线上的匹配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为分集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包括:传输线和连接在所述传输线上的匹配电路。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天线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金属ID移动终端。
9.一种解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第一天线的第一射频端馈电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互耦产生的第一电流的幅值与相位;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值与所述第一电流的相反相位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目标耦合系数;
根据所述目标耦合系数确定并联于所述第一射频端与所述第二射频端之间的解耦电路的目标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电路为微带电路,所述解耦电路的目标参数为所述微带电路的尺寸。
CN201610204319.5A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Pending CN1058706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4319.5A CN105870627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4319.5A CN105870627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0627A true CN105870627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4319.5A Pending CN105870627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062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60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蓝牙天线的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54598A (zh) * 2018-06-04 2019-12-10 菲特比特公司 基于电感的用户接口元件
CN110854523A (zh) * 2019-11-28 2020-02-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系统
CN111478044A (zh) * 2020-03-31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以及终端
CN112072303A (zh) * 2019-06-11 2020-12-11 苏州速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耦网络、安装解耦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40792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终端和终端的处理方法
WO2022126643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基站设备
WO2023019480A1 (zh) * 2021-08-18 2023-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天线系统及通信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60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蓝牙天线的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54598A (zh) * 2018-06-04 2019-12-10 菲特比特公司 基于电感的用户接口元件
CN112072303A (zh) * 2019-06-11 2020-12-11 苏州速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耦网络、安装解耦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72303B (zh) * 2019-06-11 2021-07-06 苏州速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耦网络、安装解耦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54523A (zh) * 2019-11-28 2020-02-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系统
CN110854523B (zh) * 2019-11-28 2021-12-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系统
CN111478044A (zh) * 2020-03-31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以及终端
WO2022126643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基站设备
CN113540792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终端和终端的处理方法
WO2023000557A1 (zh) * 2021-07-21 2023-01-26 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终端和终端的处理方法
CN113540792B (zh) * 2021-07-21 2023-07-25 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终端和终端的处理方法
WO2023019480A1 (zh) * 2021-08-18 2023-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天线系统及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06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多天线系统和解耦方法
AU2016429569B2 (e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03928752B (zh) 一种手机及其天线
CN204793198U (zh)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通信终端
US9356345B2 (en) Common antenna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CN104103888A (zh) 一种手机及其天线
CN104882664B (zh) 一种交叉耦合的多天线装置
KR102280159B1 (ko) 통신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통신장치
CN104362425B (zh) 一种共用nfc天线的移动终端
CN105826653A (zh) 一种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394667B (zh) 移动终端及gps和3g单天线实现装置
CN105305079A (zh) 一种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979633A (zh)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通信终端
CN105428786B (zh) 天线组件及具有金属边框的电子设备
CN102570028A (zh) 临近频段间实现天线高隔离的系统及方法
CN103682621A (zh) 带有旋转结构的电子产品的天线结构
CN107611605B (zh) 一种多制式多端口融合天线
CN105811123A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4348912U (zh) 用于具有金属框架便携式设备的lte载波聚合天线
CN105576379A (zh) 终端
CN203839510U (zh) 一种手机及其天线
CN104092026B (zh) 一种天线传输装置及移动终端及天线设计方法
CN104701602B (zh) 一种小型化高隔离度接收‑发射天线
CN104716441B (zh) 一种多频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5227198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