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5829U -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5829U
CN209095829U CN201821232109.8U CN201821232109U CN209095829U CN 209095829 U CN209095829 U CN 209095829U CN 201821232109 U CN201821232109 U CN 201821232109U CN 209095829 U CN209095829 U CN 209095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uring
tire
curing bag
prot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21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霞
慕振兴
许建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 Chengshan (shandong) Tire Co Ltd
Prinx Chengshan Shandong T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 Chengshan (shandong) T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 Chengshan (shandong) T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 Chengshan (shandong) T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21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5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5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5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包括:固定硫化胶囊上端的上夹持单元;固定硫化胶囊下端的下夹持单元;中心升降单元,具有连接上夹持单元的上活动端及连接下夹持单元的下固定端;上夹持单元的底面设置有与上活动端同轴的碗状防护单元,其下端为平滑曲面结构且内部形成有锥形腔室;还包括与中心升降单元同轴的抓胎机械手单元,具有竖直设置的片状爪单元,片状爪单元的下端具有沿远离抓胎机械手单元的轴线向外翻折的脚部;固定片状爪单元的水平设置的平板部,平板部连接所述片状爪单元于片状爪单元原理抓胎机械手单元的轴线的外侧。能够避免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因为充气不当导致硫化胶囊与相邻的尖锐端接触或被挤压而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轮胎硫化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的硫化工艺过程中,硫化胶囊的作用是在外胎硫化时将硫化介质与胎胚内表面隔离开,同时传递热量和压力至胎胚内表面。故硫化胶囊是外胎硫化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胎质量和轮胎生产成本。硫化胶囊的使用寿命是指其安全的、保证外胎质量的使用次数,每硫化一个周期即每硫化一条轮胎算使用一次。
目前为了延长硫化胶囊的使用寿命,业内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关注优化硫化胶囊本身的材质和结构,以期让硫化胶囊更加结实、耐用抗疲劳。然而,根据实践,硫化胶囊的破坏有相当一部分并非缘于其本身的性质或结构,而时其外界接触的其他相关结构不够合理造成的。业内相关人员往往忽视在硫化胶囊使用过程中,硫化设备中的相关结构有可能因操作不当让硫化胶囊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发生不利性接触,被摩擦、割刺或挤压,快速地被破坏的情况。
故而,需要对采用硫化胶囊的硫化装置进行优化,以保护硫化胶囊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不易被破坏,提高硫化胶囊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能够避免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具体而言,是轮胎胎胚安装过程中,和胶囊充气前上夹持单元下降过程中,因为胶囊内部充气程度控制不当导致硫化胶囊与相邻的尖锐端接触或被挤压而破坏。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包括:固定所述硫化胶囊上端的上夹持单元;固定所述硫化胶囊下端的下夹持单元;中心升降单元,具有连接所述上夹持单元的上活动端及连接所述下夹持单元的下固定端;所述上夹持单元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上活动端同轴的碗状防护单元,所述碗状防护单元的下端为平滑曲面结构且内部形成有锥形腔室;
还包括与所述中心升降单元同轴的抓胎机械手单元,具有竖直设置的片状爪单元,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下端具有沿远离所述抓胎机械手单元的轴线向外翻折的脚部;固定片状爪单元的水平设置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连接所述片状爪单元于所述片状爪单元远离所述抓胎机械手单元的轴线的外侧。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碗状防护单元包括与所述上夹持单元的底面连接的连接环;提供所述碗状防护单元下端的平滑曲面结构的导向环;连接所述连接环与导向环的连接单元,所述导向环及连接单元共同限定所述锥形腔室。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环的截面为圆形、或者类圆形;圆环、类圆环。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若干沿导向环均布的杆或管。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环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连接环的径向尺寸。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环水平设置。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上端相对于所述平板部向上突出。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上端与所述平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m。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上端边缘为平滑曲面结构。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平板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片状爪单元的宽度。
由上文描述的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装置具有的结构,能够同时保护硫化胶囊的外壁不会因为充气过多而被传统的抓胎机械手单元中平板与片状爪单元形成的尖锐角刺破或割伤,同时避免硫化胶囊的内壁不会因为充气不足而在上夹紧单元下降后被挤压到上夹紧单元的下表面与限位套之间,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中碗状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中抓胎机械手单元的抓取功能结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中活动端带动上夹紧单元向下运动的趋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中抓胎机械手单元放置胎胚/准备取出胎胚时将抓取功能结构伸入胎胚与抽气内缩的硫化胶囊之间的趋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大致构思及原理做简单介绍:
传统上,在轮胎硫化装置中,夹持硫化胶囊上端的上夹紧单元的下降并装入胎坯前,需要充入一定压力的蒸汽,目视硫化胶囊稍微膨胀后,上夹紧单元下降,而后通过抓胎机械的单元夹持装入胎坯。蒸汽冲入量要根据经验控制,而且由于硫化胶囊本身并非具有完全规格的形状,尤其温度升高时,硫化胶囊结构会变得更加柔软,如果充气压力过小,硫化胶囊个别部位就可能仍贴在中心机构活塞杆上,未完全与中心机构分开,硫化胶囊随着上夹紧下降时就可能造成局部挤入上夹紧单元和限位套之间,造成限位套啃伤硫化胶囊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充气量过大,就可能让硫化胶囊膨胀尺寸过大,局部出现类似“鼓包”的部位,而抓胎机械手单元在放置胎胚时或插入已经硫化处理完毕的胎胚与硫化胶囊之间,则可能与这些部位发生不利的触碰。另外,硫化胶囊膨胀尺寸大,除了容易碰到尖角处发生损伤外,同时由于硫化胶囊膨胀时无遮挡结构,也会出现硫化胶囊膨胀过大挤在胎坯口部,出现轮胎子口打褶外观缺陷。而这主要时由于现有抓胎机械手单元的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现有结构中,片状爪单元与平板部90°角,其连接处呈尖角状,硫化胶囊在拉直情况下(即上夹紧单元未下降时),此尖角正是容易损伤硫化胶囊外壁的部分,并且,硫化胶囊膨胀后也有部分被挤压到平板部的上表面,即前述的情况。
为避免硫化胶囊被限位套啃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的构思是增设防护单元。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前述对于术语的解释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或实现方式以下面的实施例所描述或揭示。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100,包括:固定硫化胶囊上端的上夹持单元110;固定硫化胶囊下端的下夹持单元120;中心升降单元,具有连接上夹持单元110的上活动端140及连接下夹持单元120的下固定端130;上夹持单元110的底面设置有与上活动端140同轴的碗状防护单元200,碗状防护单元200的下端为平滑曲面结构且内部形成有锥形腔室Q;
此外,还包括与中心升降单元同轴的抓胎机械手单元300,具有竖直设置的片状爪单元310,片状爪单元310的下端具有沿远离抓胎机械手单元300的轴线向外翻折的脚部;固定片状爪单元310的水平设置的平板部320,平板部 320连接片状爪单元310于片状爪单元310远离抓胎机械手单元300的轴线的外侧。并且片状爪单元310的外侧还设置支撑筋板330。
结合图2至图5,对上述实施例更具体及更优选的实现方案描述如下:
碗状防护单元200包括与上夹持单元的底面连接的连接环220;提供碗状防护单元下端的平滑曲面结构的导向环210;连接连接环220与导向环210的连接单元230,导向环210及连接单元230共同限定锥形腔室Q。具体而言,导向环210、连接单元230及连接环220均选自采用截面均一的圆杆或者圆杆以焊接方式连接,为容易制作的结构。
可选地,导向环的截面还可选自为圆形、或者类圆形;圆环、类圆环等。
并且,更合理并且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单元230包括若干沿导向环210 均布的杆或管。
如图所示,导向环210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接环220的径向尺寸。在特殊的实施例中,导向环210的径向尺寸也可以等于连接环220的径向尺寸。
更优选地,导向环210水平设置或近似水平设置,能够均匀地整理其接触到的硫化胶囊。
而机械手部分,片状爪单元310的上端相对于平板部320向上突出。
具体地,片状爪单元310的上端与平板部320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m。
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片状爪单元310的上端边缘为平滑曲面结构。
此外,平板部320的宽度优选小于或等于片状爪单元310的宽度,即不存在相对于片状爪单元突出的边缘。上述的设置均可避免在机械手向下放置胎胚过程中划伤硫化胶囊。
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其运行过程为:一般地,通过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可实现轮胎定型的硫化胶囊的拉伸和收缩动作,其动作原理是由液压动力驱动中心活塞杆上下往复运动,带动上夹紧单元,进而拉动硫化胶囊的上端,使硫化胶囊产生拉伸和收缩,同时配合充气和抽气的操作,让硫化胶囊在拉伸时向内缩,以安放或取下胎胚;让硫化胶囊在收缩时外扩,直至紧密贴合胎胚的内壁,以进行胎胚的硫化。
由于对机械手机构的优化及增设的碗状防护单元,在硫化胶囊N充气前,上夹持单元首先下降至由限位套150限定的位置处,在此过程中,硫化胶囊N 内有可能充气不足,由此则将使内壁将先与导向环210的边缘接触于T1处,其配合空腔Q使硫化胶囊向外部舒展,来不及舒展的部分将平缓地卷入空腔Q 中,直至慢慢舒展,从而避免被夹入限位套150于上夹持单元110之间,发生损伤。而放置胎胚时,如果发生硫化胶囊N充气不均匀,局部出现鼓包,例如 T2位置,则会直接与片状爪单元310内侧接触,整个片状爪单元310内侧为平滑的结构,不会刺破硫化胶囊,且竖直的内侧结构还有限位整理的作用,避免硫化胶囊膨胀后向外侧挤压。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所述硫化胶囊上端的上夹持单元;固定所述硫化胶囊下端的下夹持单元;中心升降单元,具有连接所述上夹持单元的上活动端及连接所述下夹持单元的下固定端;所述上夹持单元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上活动端同轴的碗状防护单元,所述碗状防护单元的下端为平滑曲面结构且内部形成有锥形腔室;
还包括与所述中心升降单元同轴的抓胎机械手单元,具有竖直设置的片状爪单元,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下端具有沿远离所述抓胎机械手单元的轴线向外翻折的脚部;固定片状爪单元的水平设置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连接所述片状爪单元于所述片状爪单元远离所述抓胎机械手单元的轴线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状防护单元包括与所述上夹持单元的底面连接的连接环;提供所述碗状防护单元下端的平滑曲面结构的导向环;连接所述连接环与导向环的连接单元,所述导向环及连接单元共同限定所述锥形腔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的截面为圆形、或者类圆形;圆环、类圆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若干沿导向环均布的杆或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连接环的径向尺寸。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水平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上端相对于所述平板部向上突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上端与所述平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爪单元的上端边缘为平滑曲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片状爪单元的宽度。
CN201821232109.8U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Active CN209095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2109.8U CN209095829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2109.8U CN209095829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5829U true CN209095829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2109.8U Active CN209095829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5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71300B2 (ja) タイヤの組み立ておよび加硫
ITMI20122148A1 (it) Processo ed apparato per realizzare pneumatici
BRPI0520726B1 (pt) processo e aparelho para construção de pneus
JP2004017383A (ja) タイヤ製造方法、及び生タイヤ製造装置
CN209095829U (zh)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装置
CN209095830U (zh) 一种具有硫化胶囊保护结构的轮胎硫化设备
US2728105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tires
BRPI0419038B1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pneus
BRPI0419037B1 (pt) Instalação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pneus
RU2001124357A (ru) Антиадгезивный баллон, антиангезивная резина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я
JP2002018856A (ja) タイヤ加硫機及びタイヤ加硫方法
JP6504954B2 (ja) 空気ばね用ダイヤフラムの予備成形方法及び予備成形装置、並びに空気ばね用ダイヤフラムの製造方法
JP6933928B2 (ja) タイヤ組立てドラム用の中心機構
JP2017024300A (ja) 空気ばね用ダイヤフラム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におけるビードリングの着脱方法
BRPI1107096A2 (pt) aparelho extrator de pneu
US3734655A (en) Tire shaping and curing device
BR112016013733B1 (pt) tambor de formação toroidal expansível para construção de pneus, e, processo para construção de pneus
JP3141035U (ja) 空気を入れる必要のない中空タイヤの製造プロセス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ア
CN102085700B (zh) 硫化后轮胎转动站
US2606342A (en) Vulcanizing apparatus for retreading tires
JP37946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用カーカス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53369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ェーピング装置
CN211137829U (zh) 一种含有胶囊防损伤装置的轮胎硫化装置
JP4698372B2 (ja) 安全タイヤ用空気のうを製造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A1044418A (en) Manufacture of tub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