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2728U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42728U CN209042728U CN201821443590.5U CN201821443590U CN209042728U CN 209042728 U CN209042728 U CN 209042728U CN 201821443590 U CN201821443590 U CN 201821443590U CN 209042728 U CN209042728 U CN 2090427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row
- heat exchange
- branch
- flow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其中,该换热器组件包括: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分别包括第一外排、第一中排、第一内排以及第二外排、第二中排、第二内排以及第三外排、第三中排以及第三内排;背管换热器;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背管换热器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第一支路从第二外排流入,并从第一内排的换热管流出,第二支路从第二外排流入,并通过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第四支路从第三外排流入,并通过第三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提高换热器的能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空调器能效标准不断提升,怎样提高空调器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在全新设计空调器中使用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或用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对已批量生产的空调器的换热性能较低的换热器进行替换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现有换热性能较好的空调换热器一般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三者呈半包围设置,当空调换热器处于制冷工况时,制冷剂由四通管分为四路,其中两条进入中换热器、另外两条分别进入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进行换热,然而,由于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受限于空调机壳内的长方形空间,因此,它们各自的尺寸也各不相同,以致各换热器内能够设置的换热管数量也都有一定差别,往往中换热器的尺寸是前换热器或后换热器的2倍甚至更多,相应地,中换热器内设置的换热管的数量也远远多于前换热器或后换热器,如此,制冷剂进入前换热器或后换热器后至流出空调换热器前,通过的换热管数量会远远小于制冷剂进入中换热器所通过的换热管数量,换言之,制冷剂在前换热器或后换热器中换热时很可能出现未充分换热即从室内换热器排出的情况,而在中换热器中换热时则又可能出现早已充分换热却仍继续流经换热管的情况;概括而言,即此种流路设计使得空调换热器的换热不均衡,降低了空调换热器的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空调换热器的中换热器与前换热器、后换热器的换热均衡性,提高空调换热器的能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换热器组件,包括:
主体换热器,呈半包围状设置;所述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在进风方向上均设置有三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第三中排以及第三内排,所述第一外排、第二外排以及第三外排位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后换热器,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前换热器;以及
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其中,
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所述背管换热器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均自所述主体换热器迎风侧的换热管朝背风侧的换热管流动;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沿所述第二外排流动,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一外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并从所述第一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依次流进所述第二中排和第二内排,并从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三中排流入,并流经第三内排,再经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中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四支路从所述第三外排流入,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三中排、第三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三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各自流经的换热管数量的两两差值小于或等于3。
可选地,所述主体换热器的换热管总数量为28~31根。
可选地,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上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沿所述第二外排朝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动,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最靠近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沿所述第二外排朝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经所述第二外排的剩余部分,再转入所述第二中排,并沿所述第二中排朝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动,直至达到所述第二中排最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转入所述第二内排,并沿所述第二内排朝远离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动,再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可选地,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三中排最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沿所述第三中排朝远离所述中换热器的一侧流动,再转入所述第三内排,并沿所述第三内排朝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一侧流动,再经所述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中排最靠近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并沿所述第二中排朝远离所述后换热器的一侧流经所述第二中排的剩余部分,再转入所述第二内排,并沿所述第二内排朝靠近所述后换热器的一侧流经所述第二内排的剩余部分,并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可选地,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第四支路从所述第三外排最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流经整个所述第三外排、以及所述第三中排和第三内排的剩余部分,再通过所述第三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可选地,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大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
可选地,所述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中换热器的迎风侧。
可选地,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为2~4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以及用以容置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机壳,该换热器组件包括:
主体换热器,呈半包围状设置;所述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在进风方向上均设置有三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第三中排以及第三内排,所述第一外排、第二外排以及第三外排位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后换热器,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前换热器;以及
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其中,
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所述背管换热器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均自所述主体换热器迎风侧的换热管朝背风侧的换热管流动;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沿所述第二外排流动,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一外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并从所述第一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依次流进所述第二中排和第二内排,并从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三中排流入,并流经第三内排,再经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中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四支路从所述第三外排流入,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三中排、第三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三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该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该换热器组件包括:
主体换热器,呈半包围状设置;所述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在进风方向上均设置有三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第三中排以及第三内排,所述第一外排、第二外排以及第三外排位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后换热器,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前换热器;以及
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其中,
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所述背管换热器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均自所述主体换热器迎风侧的换热管朝背风侧的换热管流动;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沿所述第二外排流动,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一外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并从所述第一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依次流进所述第二中排和第二内排,并从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三中排流入,并流经第三内排,再经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中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四支路从所述第三外排流入,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三中排、第三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三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可选地,所述室内机沿前后向的宽度尺寸小于800mm,所述室内机沿上下向的高度尺寸小于295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换热器组件包括主体换热器和设于主体换热器迎风侧的背管换热器,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制冷时,经过背管换热器后的换热流路分流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第一支路流经前换热器,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流经中换热器,第四支路流经后换热器,通过将第一支路和第四支路中的一者跨经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如此改善流路之后,使得中换热器中一部分的换热管可以用于供经过前换热器或后换热器换热管的制冷剂继续通过,避免了第一支路仅通过前换热器的换热管或第四支路仅通过后换热器的换热管可能出现的制冷剂换热不充分(由于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的换热管较少),以及第二支路仅通过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可能出现的结构浪费问题(由于中换热器的换热管较多),同时也使得前换热器、后换热器与中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效果更为均衡,有效提升了换热器组件的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热器组件的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具有该换热器组件的空气调节装置,本实施例中,该空气调节装置为空调器,换热器组件应用于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换热器组件也可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或空调一体机等,本设计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该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具体包括机壳3、设于机壳3内的贯流风轮4,当然,换热器组件1也设置在机壳3内,且位于机壳3上的进风口和贯流风轮4之间,以对贯流风轮4吸入的空气进行换热。容易理解的,本实施例中,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装配完成后朝向用户的一侧为前,面向墙壁的一侧为后,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采用常规的上进风下出风口的运行方式,即换热器组件1位于贯流风轮4的上侧。应当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也可具体为立式室内空调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换热器组件1包括:
主体换热器,呈半包围状设置;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11、中换热器 12以及后换热器13,前换热器11、中换热器12以及后换热器13在进风方向上均设置有至少三排换热管,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数量大于前换热器11和后换热器13;以及
背管换热器14,安装于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
首先,针对于主体换热器的流路设计,其流路数量对APF(能效比)的影响如下表1:
流路设置方式 | APF |
4进4出 | 5.25 |
3进3出 | 5.01 |
2进2出 | 4.65 |
表1
对比表1中不同流路数量与APF的对应关系可知,本实施例采用的四进四出的能效是最高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共同分摊主体换热器的所有换热管。
本实施例中,前换热器11、中换热器12以及后换热器13在进风方向上均设置有三排换热管,既避免换热管排数过少以致换热不充分,又防止换热管设置过多以致结构的浪费;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为满足各换热器不同的换热需求,其也可在进风风向上设置四排、甚至五排换热管,本设计不限于此。具体地,前换热器11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111、第一中排113、以及第一内排112,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121、第二中排123、以及第二内排122,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131、第三中排133、以及第三内排132,第一外排111、第二外排121以及第三外排131均位于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容易理解的是,在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增设背管换热器14也是为了增强换热器组件1的换热能力,不失一般性,为了将背管换热器14的能效发挥到最大化,将其安装于迎风面积最大的中换热器12的迎风侧。特别地,应当尽量避免中换热器12与后换热器13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存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受限于空调室内机特殊的机壳尺寸,中换热器12与后换热器13 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存有间隙,为了避免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未通过换热器组件1而直接进入贯流风轮4,本实施例中,在中换热器12与后换热器13的迎风侧之间还跨接有挡风板16;例如但不限于,挡风板16的两端通过海绵分别贴合安装于中换热器12和后换热器13上,以在实现挡风板16与换热器连接的同时,保证挡风板16与换热器接触部分的密封性,同时海绵贴合的方式,也有利于用户在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换热器组件1时,对挡风板16进行拆卸;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挡风板16还可通过螺钉锁附的方式安装于中换热器 12和后换热器13,本设计不限于此。另外,若前换热器11与中换热器12之间也存有较大的间隙,同样可以两者之间增设挡风板16,以避免出现换热器组件1漏风的情况。
可以理解,空调换热循环系统中除了位于室内的换热器组件1还有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等。本实施例中,背管换热器14一端与主体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冷媒总管24相连,第一冷媒总管24用以与室外换热器相接。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2,当换热器组件1制冷时,压缩机送出的制冷剂先经过室外换热器换热,再通过第一冷媒总管24进入到背管换热器14,经过背管换热器14后分为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均自主体换热器迎风侧的换热管朝背风侧的换热管流动;第一支路21流经前换热器11 的换热管,第二支路22和第三支路23流经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第四支路24流经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且第一支路21和第四支路24中至少一者还跨经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设置,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在流出主体换热器后汇集在一第二冷媒总管25,并流回到压缩机;当换热器组件1制热时,压缩机送出的制冷剂先通过第二冷媒总管25进入换热器组件1,分别流经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 24完成换热后,汇集并流过背管换热器14,之后再通过第一冷媒总管24进入室外换热器换热,最后流回压缩机。不失一般性,当换热器组件1制冷时,制冷剂经过背管换热器14后通过一分配器15分流为上述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制冷剂也可通过笛形管等结构进行分流,本设计对此不做限制。
而另外,对于本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1的流路设计应当理解的是,在制冷工况下,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上均采用从外侧(迎风侧)的换热管向内侧(背风侧)的换热管的流向原则,以提高换热温差,最大限度地改善换热效率,表2中对比分析了换热器组件1在制冷工况下从外侧换热管逐渐进入内侧换热管的流路与其他形式流路对APF (能效比)的影响。
表2
对比表2中不同流路形式与APF的对应关系可知,本实施例采用的四路均由外侧换热管朝内侧换热管流动的流路形式的能效是最高的。
而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由于机壳3尺寸限制,以致前换热器 11与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数量差距大,而制冷剂各自对前换热器11和中换热器12换热,导致换热不均衡、能效低”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2 组件1的流路设计还强调原本对应前换热器11的第一支路21和对应后换热器13的第四支路24中至少一者还跨经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即不再将流路限定于只流过前换热器11或后换热器12,而是将两者的部分换热管与中换热器12的部分换热管进行串联,如此,既能有效弥补前换热器11或后换热器 13的换热不足,又能避免中换热器12的结构浪费,从而有效实现前换热器 11、后换热器13与中换热器12之间的换热均衡、及其能效的提高。
本实施例中,控制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各自流经的换热管数量的两两差值小于或等于3,以避免四者之间的换热功效差别过大,以实现前换热器11、中换热器12、以及后换热器13三者之间的换热平衡,提升换热器组件1的整体能效。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用户对家居空间的不同设计,往往会对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机壳3尺寸提出相关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机壳3沿前后向的宽度尺寸L小于800mm,机壳3沿上下向的高度尺寸H小于295mm;对于适配该机壳3尺寸的换热器组件1,将主体换热器内的换热管总数量设为28~31 根,以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保证换热器组件1维持在较高的能效,特别的,本实施例中,主体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为30根。另外,限定在如此尺寸范围的机壳3内,综合考虑贯流风轮4的能效以及空间占用,贯流风轮4的直径D 选取在115mm~125mm之间,且主体换热器的内侧面与贯流风轮4外侧面之间的间距S保持在大于10mm,而为了保证主体换热器半环绕贯流风轮4,能达到更好的提高换热能效的效果、以及凝露排水的可靠设计,保持后换热器 13与上下方向的夹角处于38°~48°,中换热器12和前换热器11与上下方向的夹角处于45°~5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换热器组件1包括主体换热器和设于主体换热器迎风侧的背管换热器14,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11、中换热器12以及后换热器13,换热器组件1制冷时,经过背管换热器14后的换热流路2分流为第一支路21、第二支路22、第三支路23以及第四支路24,第一支路21流经前换热器11,第二支路22和第三支路23流经中换热器12,第四支路24流经后换热器13,通过将第一支路21和第四支路24中的一者跨经中换热器12 的换热管,如此改善流路之后,使得中换热器12中一部分的换热管可以用于供经过前换热器11或后换热器13换热管的制冷剂继续通过,避免了第一支路21仅通过前换热器11的换热管或第四支路24仅通过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可能出现的制冷剂换热不充分(由于前换热器11和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较少),以及第二支路22仅通过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可能出现的结构浪费问题(由于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较多),同时也使得前换热器11、后换热器12 与中换热器13之间的换热效果更为均衡,有效提升了换热器组件的能效。
众所周知,采用小管径的换热管能减少换热管的用料,继而显著地降低换热器组件1的整体成本,但是制冷剂通过小管径的换热管时,换热阻力大,压力损失大,不利于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本实施例中,综合考虑换热器组件1 的成本和制冷剂循环流动效率问题,将背管换热器14的换热管管径设置为大于主体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如此,换热器组件1制冷时,制冷剂先进入背管换热器14的大管径换热管,然后再分流进入主体换热器的小管径换热管,即在制冷剂由气态变化为液态的过程中,对应增大制冷剂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换热器组件1制热时,制冷剂先分流在主体换热器的小管径换热管内换热,然后汇总进入背管换热器14的大管径换热管,表3中对比分析了换热器组件1在制热工况下制冷剂在不同管径流动方式对APF的影响。
表3
对比表3中不同流路形式与APF的对应关系可知,本实施例采用的在制热工况下将制冷剂先经过小管径的换热管,再经过大管径的换热管的流动方式的能效是最高的。不失一般性,背管换热器14的换热管采用φ7的管径,而主体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φ5的管径,可以理解,φ7和φ5管径的换热管都是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换热管,因此,选取以上两种管径的换热管,有利于降低换热管的获取难度,降低换热器组件1的制造成本;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背管换热器14、主体换热器各自的换热管也可具体为其他管径尺寸,例如背管换热器14的换热管还可采用φ6的管径等,本设计不限于此。另外,本实施例中,兼顾于换热器组件的能效需求和机壳3的尺寸限制,背管换热器14的换热管数量优选为2~4根,而且为了使背管换热器14更好地面向机壳3上的进风口设置,使背管换热器14相对后换热器靠近前换热器设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2,可以理解,通常地,后换热器13的尺寸大于前换热器11,其相应能设置的换热管数量也大于前换热器11,对于后换热器13而言,当仅有第四支路分摊后换热器13的所有换热管时,也可能存在制冷剂流动至较后的换热管,制冷量不足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路21跨经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第三支路23跨经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特别地,第一支路21流经中换热器12的部分换热管、及前换热器11的所有换热管,第二支路22流经中换热器12的另一部分换热管,第三支路23和第四支路24分摊中换热器12剩余的换热管、及后换热器13的所有换热管,如此,相当于第一支路借用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以充分发挥第一支路21内制冷剂的能效,而第三支路23和第四支路24分摊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以避免第四支路24设计过长,后段的制冷效果不佳,更好地提升主体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前换热器11的换热管数量大于后换热器13,则相应的流路设计为第四支路24跨经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而第三支路23跨经前换热器11的换热管。
以下介绍主体换热器的具体流路设计,以换热器组件1处于制冷工况下为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参照图2,当换热器组件1制冷时,第一支路21从第二外排121流入,沿第二外排121朝靠近前换热器11的一侧流动,并经第一跨接管17进入第一外排111,并依次流经整个第一外排111、第一中排113以及第一内排112,并从第一内排112的换热管流出。可以理解,第一支路21流动至中换热器12 最靠近前换热器11的换热管,再通过第一跨接管17进入前换热器11,有利于减小第一跨接管17的长度、及前换热器11与中换热器12之间的间隙。具体地,第一支路21经过第二外排121的两根换热管后经第一跨接管17进入前换热器11。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路 21也可从第一外排111的换热管流入,或从第二外排121其他位置的换热管流入。
进一步地,第二支路22从第二外排121最靠近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流入,并沿第二外排121朝靠近前换热器11的一侧流经第二外排121的剩余部分,再转入第二中排123,并沿第二中排123朝靠近前换热器11的一侧流动,直至达到第二中排123最靠近前换热器11的换热管,转入第二内排122,并沿第二内排122朝远离前换热器11的一侧流动,再通过第二内排122的换热管流出。可以理解,如此设置,第二支路22在第二外排121始终朝前流动,降低了其设计难度。具体地,第二支路22在第二外排121朝前流经三根换热管后进入第二中排123,在第二中排123朝前流经两根换热管后进入第二内排 122,在第二内排122朝后流经两根换热管后流出。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路22也可从第二外排121的其他位置流入。
进一步地,第三支路23从第三中排133最靠近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流入,并沿第三中排133朝远离中换热器12的一侧流动,再转入第三内排132,并沿第三内排132朝靠近中换热器12的一侧流动,再经第二跨接管18进入第二中排123最靠近后换热器13的换热管,并沿第二中排123朝远离后换热器13的一侧流经第二中排123的剩余部分,再转入第二内排122,并沿第二内排122朝靠近后换热器13的一侧流经第二内排122的剩余部分,并通过第二内排122的换热管流出。可以理解,将第三支路23从后换热器13引入,有利于降低中换热器12上流路设计的结构复杂程度,而第三支路23流动至第三内排132最靠近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再通过第二跨接管18进入前换热器11,有利于减小第二跨接管18的长度、及中换热器12与后换热器13之间的间隙。具体地,第三支路23在第三中排133和第三内排132合计流经两根换热管,尔后经第二跨接管18进入第二中排123,在第二中排123和第二内排122合计流经五根换热管后流出。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支路23也可从第三外排131或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流入。
进一步地,第四支路24从第三外排131最靠近中换热器12的换热管流入,并流经整个第三外排131、以及第三中排133和第三内排132的剩余部分,再通过第三内排132的换热管流出。本实施例中,第四支路24从后换热器13 迎风侧的上端处流入,因为该位置处的风量能更好地适配于第四支路24内制冷剂此时较高的能量,以更好地实现制冷剂的换热。具体地,第四支路24在后换热器13由外侧向内侧经过八根换热管后流出。应当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支路24也可从第三外排131的其他换热管进入后换热器13。
基于以上本实施例中主体换热器的具体流路设计,表4中对比分析了四条支路中换热管根数的分配方式对APF的影响。
支路铜管数分配方式 | APF |
8+7+7+8 | 5.25 |
3+9+9+9 | 4.76 |
9+3+9+9 | 4.81 |
9+9+9+3 | 4.67 |
表4
对比表4中换热管根数的分配方式与APF的对应关系可知,优选采用第一支路21通过八根换热管、第二支路22通过七根换热管、第三支路23通过七根换热管以及第四支路24通过八根换热管的方案,以使换热器组件1的能效最高;而如此设置,第一支路21与第二支路22通过换热管的根数差值为1,第一支路21与第三支路23通过换热管的根数差值为1,第一支路21与第四支路24的差值为0,第二支路22与第三支路23通过换热管的根数差值为0,第二支路22与第四支路24的差值为1,第三支路23与第四支路24的差值为 1,显然,这也符合之前为了提高换热器组件1能效,而对任意两支路之间通过换热管数量差值所作的小于或等于3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换热器组件,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换热器,呈半包围状设置;所述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在进风方向上均设置有三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第三中排以及第三内排,所述第一外排、第二外排以及第三外排位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后换热器,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所述前换热器;以及
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其中,
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所述背管换热器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均自所述主体换热器迎风侧的换热管朝背风侧的换热管流动;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沿所述第二外排流动,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一外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外排、第一中排以及第一内排,并从所述第一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依次流进所述第二中排和第二内排,并从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三中排流入,并流经第三内排,再经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中排,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二中排以及第二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所述第四支路从所述第三外排流入,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三中排、第三内排,并通过所述第三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各自流经的换热管数量的两两差值小于或等于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换热管总数量为28~31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上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沿所述第二外排朝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动,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最靠近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沿所述第二外排朝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经所述第二外排的剩余部分,再转入所述第二中排,并沿所述第二中排朝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动,直至达到所述第二中排最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转入所述第二内排,并沿所述第二内排朝远离所述前换热器的一侧流动,再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三中排最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沿所述第三中排朝远离所述中换热器的一侧流动,再转入所述第三内排,并沿所述第三内排朝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一侧流动,再经所述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中排最靠近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并沿所述第二中排朝远离所述后换热器的一侧流经所述第二中排的剩余部分,再转入所述第二内排,并沿所述第二内排朝靠近所述后换热器的一侧流经所述第二内排的剩余部分,并通过所述第二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第四支路从所述第三外排最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并流经整个所述第三外排、以及所述第三中排和第三内排的剩余部分,再通过所述第三内排的换热管流出。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大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中换热器的迎风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换热管数量为2~4根。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以及用以容置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机壳。
1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沿前后向的宽度尺寸小于800mm,所述室内机沿上下向的高度尺寸小于29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43590.5U CN209042728U (zh) | 2018-09-03 | 2018-09-03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JP2019552971A JP6857747B2 (ja) | 2018-09-03 | 2018-09-29 | 熱交換器組立品とエアコン室内機 |
PCT/CN2018/108755 WO2020047926A1 (zh) | 2018-09-03 | 2018-09-29 |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43590.5U CN209042728U (zh) | 2018-09-03 | 2018-09-03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42728U true CN209042728U (zh) | 2019-06-28 |
Family
ID=6703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43590.5U Active CN209042728U (zh) | 2018-09-03 | 2018-09-03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42728U (zh) |
-
2018
- 2018-09-03 CN CN201821443590.5U patent/CN2090427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69071B (zh) |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10861410U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08936504U (zh) |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WO2023082700A1 (zh) |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 |
CN211119692U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08917006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 |
CN209042729U (zh)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
CN210861409U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09282482B (zh) |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09042727U (zh)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 |
JP6857747B2 (ja) | 熱交換器組立品とエアコン室内機 | |
CN203024290U (zh) |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 |
CN209042728U (zh)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
CN202973670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7763833A (zh) |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438859U (zh) |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936318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 |
CN201811379U (zh) | 蒸发冷却式冷水和新风复合机组 | |
CN208011903U (zh) |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438860U (zh) |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9042730U (zh)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 |
CN214841269U (zh) |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 | |
CN210718020U (zh) | 一种机房空调表冷器及机房空调 | |
CN108917005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 |
CN208205201U (zh) |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