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7287U - 车辆用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7287U
CN209037287U CN201790000051.1U CN201790000051U CN209037287U CN 209037287 U CN209037287 U CN 209037287U CN 201790000051 U CN201790000051 U CN 201790000051U CN 209037287 U CN209037287 U CN 209037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wheel
window portion
forming portion
portion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00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下研二
冈田正史
井上恒一
野中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p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Topy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7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7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 B60B3/04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with a single disc body not integral with rim, i.e. disc body and rim being manufactured independently and then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 in a second step, e.g. by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轮,窗部形成部(14)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14a)设为平面。因此,在面内压缩力从轮胎经由轮辋(110)向盘(10)传递并作用于窗部形成部(14)时,会在窗部形成部(14)作用有支撑力,与以往相比窗部形成部(14)不易变形。因而,盘(10)的刚性与以往相比变高。

Description

车辆用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辆用轮盘1,如图24、图25所示,该车辆用轮盘1具有:盘凸缘部2,其在盘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且焊接接合于轮辋4的内周面;和窗部形成部3,其设置于相邻的盘凸缘部2之间且在窗部形成部3与轮辋4之间形成窗部W。窗部形成部3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3a设为向盘半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弯曲面。
在上述的公报公开的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点。
从轮胎经由轮辋4向盘1传递的力成为面内压缩力F而作用于窗部形成部3。
在此,在上述公报公开的技术中,窗部形成部3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3a设为向盘半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弯曲面,因此恐怕会产生盘半径方向的合力,而会在窗部形成部3产生向盘半径方向内侧的弯曲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202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窗部形成部的刚性的车辆用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如下所述。
(1)一种车辆用轮,具有:
(a)轮辋,其具有内周面;和
(b)盘,其具备轮毂安装部、盘凸缘部、窗部形成部以及盘中间部,
所述盘凸缘部,在盘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盘半径方向外侧端部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焊接接合于所述轮辋的内周面,
所述窗部形成部,设置于在盘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盘凸缘部之间,位于比所述盘凸缘部靠盘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在所述窗部形成部与所述轮辋之间形成窗部,
所述盘中间部,是在盘半径方向上将所述轮毂安装部与所述盘凸缘部及所述窗部形成部相连的部分,在所述盘中间部与所述窗部形成部连接的连接部具有向盘轴向内侧弯曲的外周侧弯曲部,
所述窗部形成部从所述盘中间部的外周侧弯曲部向盘轴向内侧延伸,所述窗部形成部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是平面。
(2)根据(1)所述的车辆用轮,所述窗部形成部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3)根据(1)所述的车辆用轮,所述窗部形成部在从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1)的车辆用轮,窗部形成部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设为平面。因此,在面内压缩力从轮胎经由轮辋向盘传递并作用于窗部形成部时,会在窗部形成部作用有支撑力(日文:突っ張り力),与以往相比窗部形成部不易变形。因而,盘刚性与以往相比变高。
根据上述(2)的车辆用轮,窗部形成部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在使用压力机对平板状的盘坯料进行拉深成形时,使对多个窗部形成部进行拉深加工的方向与压力机的加压滑动方向一致。因此,与窗部形成部不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加工窗部形成部。
根据上述(3)的车辆用轮,窗部形成部在从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因此与窗部形成部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轮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辆用轮中的盘(实线)、与窗部形成部在从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的盘(双点划线)的比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立体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车辆用轮中的盘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以往的车辆用轮的主视图。
图25是以往的车辆用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轮进行说明。图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辆用轮,图5~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车辆用轮,图8~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车辆用轮,图11~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车辆用轮,图14~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车辆用轮,图17~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车辆用轮,图20~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车辆用轮,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车辆用轮。
对遍及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地共通的部分,遍及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地标注相同的标号。
首先,对遍及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地共通的部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轮100是乘用车、卡车、公交车、商用车等所使用的轮。车辆用轮100具有盘10和轮辋110。
盘10所指对象是利用板(例如钢板和/或铝板)通过成形(例如冲压拉深成形)所制成的轮盘,不包括铸造轮盘。如图1、图2所示,盘10与环状的轮辋(对轮胎进行保持的部件)110焊接而成为轮100。
如图2所示,轮辋110具备内侧凸缘部111、内侧胎圈座部112、内侧胎侧部113、凹陷部(日文:ドロップ部)114、外侧胎侧部115、外侧胎圈座部116以及外侧凸缘部117。内侧凸缘部111、内侧胎圈座部112以及内侧胎侧部113与外侧胎侧部115、外侧胎圈座部116以及外侧凸缘部117相比,位于在轮100已安装于车辆时在轮轴向上靠近车辆的内侧的一侧。
盘10具备轮毂孔11、轮毂安装部12、盘凸缘部13、窗部形成部14以及盘中间部15。
如图1所示,轮毂孔11设置于盘100的盘半径方向(轮半径方向)上的中央部。
轮毂安装部12设置于轮毂孔11的周围。轮毂安装部12为平板状或大致平板状,处于与盘轴向(轮轴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平面内。在轮毂安装部12设置有多个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在盘周向(轮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例如4个。不过,轮毂安装螺栓孔12a的数量不限定于4个,也可以是3个,也可以如图17所示那样是5个,也可以是6个以上。将从轮毂延伸过来的轮毂安装螺栓(双方都省略图示)插通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使省略图示的轮毂螺母螺合于轮毂安装螺栓,由此盘10(轮100)固定于轮毂。
盘凸缘部13在盘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4个)。多个盘凸缘部13处于同一圆周上。如图2所示,盘凸缘部13在盘半径方向外侧端部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盘凸缘部13在轮辋110的凹陷部114与轮辋110嵌合,并焊接接合于凹陷部114的内周面。关于盘凸缘部13,既可以遍及盘凸缘部13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地与轮辋110焊接,也可以仅在盘凸缘部13的包含盘周向中央部的一部分与轮辋110焊接。盘10通过盘凸缘部13固定(接合)于轮辋110。
如图3所示,在从盘轴向看时,窗部形成部14设置于在盘周向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窗部形成部14设置成与盘凸缘部13相同数量(4个)。关于窗部形成部14,既可以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也可以仅设置于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一部分。在窗部形成部14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的情况下,除了窗部形成部14与盘凸缘部13“点”接触的情况以外,窗部形成部14与盘凸缘部13经由弯曲部R相连。在窗部形成部14仅设置于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窗部形成部14设置于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包含盘周向中央部的位置。
如图1所示,窗部形成部14位于比盘凸缘部13靠盘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窗部形成部14不与轮辋110接触,而在窗部形成部14与轮辋110之间形成窗部(也可以称为间隙)W。
关于窗部形成部14,既可以遍及整体地设为与盘半径方向正交的平板形状(忽略由冲压拉深加工引起的板厚变化),也可以设为从与盘半径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的平板形状(忽略由冲压拉深加工引起的板厚变化)。窗部形成部14不具有弯曲部和/或曲折部。如图2所示,窗部形成部14从位于窗部形成部14的盘半径方向内侧的盘中间部15的外周侧弯曲部15a向盘轴向内侧延伸。窗部形成部14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14a是平面。
在窗部形成部14是与盘半径方向正交的平板形状的情况下,窗部形成部14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14a的整体设为与盘半径方向正交的平面。因此,如图1所示,在从盘轴向看时,窗部形成部14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14a看起来成为直线。
如图3所示,窗部形成部14的盘轴向内侧端缘14b成为向盘轴向外侧凹陷的凹形状。如图4所示,窗部形成部14的盘轴向内侧端缘14b,位于比窗部形成部向盘半径方向外侧且向盘轴向内侧倾斜的情况下(图4的双点划线)的盘轴向端缘A靠盘轴向内侧(图4中的下侧)的位置。
窗部形成部14在盘周向上既可以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轮毂安装螺栓孔12a的盘半径方向外侧),也可以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不对应的位置(相邻的轮毂安装螺栓孔12a、12a之间的盘半径方向外侧)。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窗部形成部14的一部分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多个窗部形成部14中的剩余部分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不对应的位置。
如图2所示,盘中间部15是在盘半径方向上将轮毂安装部12与盘凸缘部13及窗部形成部14相连的盘部分。在盘半径方向上,盘中间部15的轮毂安装部12侧的端部从轮毂安装部12向盘半径方向外侧且向盘轴向外侧延伸。在盘半径方向上,盘中间部15的盘凸缘部13侧的端部及窗部形成部14侧的端部向盘半径方向外侧且向盘轴向内侧延伸。
盘中间部15也可以在盘中间部15的盘半径方向中间部具有在盘周向上连续并向盘轴向突出的环状突起部15b。另外,也可以是,在盘中间部15,在盘中间部15的盘半径方向中间部,在盘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装饰孔15c。在同时设置有环状突起部15b和装饰孔15c的情况下,装饰孔15c设置于比环状突起部15b靠盘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
在此,对遍及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地共通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窗部形成部14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14a设为平面。因此,在面内压缩力从轮胎经由轮辋110向盘10传递并作用窗部形成部14时,会在窗部形成部14作用有支撑力,与以往相比窗部形成部14不易变形。因而,盘10的刚性与以往相比变高。在窗部形成部14与盘凸缘部13仅经由弯曲部R相连的情况下,盘10的刚性进一步变高。
结果,能够得到能提高盘10与轮辋110的结合力、能抑制盘10与轮辋110的焊接部的扭转变形的发生等作用效果。
在窗部形成部14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能够使对多个窗部形成部14进行拉深加工的方向与压力机(省略图示)的加压滑动方向一致。因此,与窗部形成部14不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使用压力机对平板状的盘坯料(省略图示)进行拉深成形时,容易地加工窗部形成部14。另外,能够通过对该部位进行成形的冲头(英文:punch)和冲模(英文:die)来对窗部形成部14进行减薄拉深,与不进行减薄拉深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盘侧视下的窗部形成部14的盘轴向距离L。
在窗部形成部14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AX上延伸的情况下,窗部形成部14的盘轴向内侧端缘14b位于比窗部形成部向盘半径方向外侧且向盘轴向内侧倾斜的情况下(图4的双点划线)的盘轴向端缘A靠盘轴向内侧(图4中的下侧)的位置。因此,盘侧视下的窗部形成部14的盘轴向距离L比窗部形成部向盘半径方向外侧且向盘轴向内侧倾斜的情况下的窗部形成部的盘轴向距离L1长(大)。因而,能够有效地谋求面内压缩力作用于窗部形成部14时的窗部形成部14的变形抑制。
在窗部形成部14在从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AX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与窗部形成部14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轮100的内部空间。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所特有的部分进行说明。
【实施例1】(图1~图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a)如图1所示,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设置有4个。
(b-1)窗部形成部14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
(b-2)如图3所示,窗部形成部14和盘凸缘部13仅隔着弯曲部R而相邻。
(b-3)如图1所示,窗部形成部14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
(c-1)如图2、图3所示,盘中间部15具有环状突起部15b。
(c-2)如图1、图3所示,在盘中间部15设置有装饰孔15c。
【实施例2】(图5~图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a)如图5所示,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设置有4个。
(b-1)窗部形成部14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
(b-2)如图7所示,窗部形成部14和盘凸缘部13仅隔着弯曲部R而相邻。
(b-3)如图5所示,窗部形成部14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
(c-1)如图6、图7所示,盘中间部15具有环状突起部15b。
(c-2)如图5、图7所示,在盘中间部15未设置有装饰孔15c。
【实施例3】(图8~图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a)如图8所示,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设置有4个。
(b-1)窗部形成部14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
(b-2)如图10所示,窗部形成部14和盘凸缘部13点接触。
(b-3)如图8所示,窗部形成部14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
(c-1)如图9、图10所示,盘中间部15不具有环状突起部15b。
(c-2)如图8、图10所示,在盘中间部15未设置有装饰孔15c。
【实施例4】(图11~图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a)如图11所示,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设置有4个。
(b-1)窗部形成部14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
(b-2)如图13所示,窗部形成部14和盘凸缘部13仅隔着弯曲部R而相邻。
(b-3)如图11所示,窗部形成部14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
(c-1)如图12、图13所示,盘中间部15具有环状突起部15b。
(c-2)如图11、图13所示,在盘中间部15设置有装饰孔15c。
【实施例5】(图14~图1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a)如图14所示,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设置有4个。
(b-1)窗部形成部14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
(b-2)如图16所示,窗部形成部14和盘凸缘部13仅隔着弯曲部R而相邻。
(b-3)如图14所示,窗部形成部14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不对应的位置。
(c-1)如图15、图16所示,盘中间部15具有环状突起部15b。
(c-2)如图14、图16所示,在盘中间部15设置有装饰孔15c。
【实施例6】(图17~图1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a)如图17所示,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设置有5个。
(b-1)窗部形成部14遍及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整个区域而设置。
(b-2)如图19所示,窗部形成部14和盘凸缘部13仅隔着弯曲部R而相邻。
(b-3)如图17所示,多个窗部形成部14的一部分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多个窗部形成部14中的剩余部分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不对应的位置。
(c-1)如图18、图19所示,盘中间部15具有环状突起部15b。
(c-2)如图17、图19所示,在盘中间部15未设置有装饰孔15c。
【实施例7】(图20~图2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a)如图20所示,轮毂安装螺栓孔12a设置有4个。
(b-1)如图22所示,窗部形成部14设置于在盘周向上从盘凸缘部13离开的位置,仅设置于相邻的盘凸缘部13、13之间的盘周向的一部分。
(b-2)如图20所示,窗部形成部14在盘周向上设置于与轮毂安装螺栓孔12a对应的位置。
(c-1)如图21、图22所示,盘中间部15具有环状突起部15b。
(c-2)如图20、图22所示,在盘中间部15设置有装饰孔15c。
【实施例8】(图2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示出了以下的情况。
窗部形成部14在从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AX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附图标记说明
10:盘10;
11:轮毂孔;
12:轮毂安装部;
12a:轮毂安装螺栓孔;
13:盘凸缘部;
14:窗部形成部;
14a:窗部形成部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
15:盘中间部;
15a:外周侧弯曲部;
15b:环状突起部;
15c:装饰孔;
100:车辆用轮;
110:轮辋;
111:内侧凸缘部;
112:内侧胎圈座部;
113:内侧胎侧部;
114:凹陷部;
115:外侧胎侧部;
116:外侧胎圈座部;
117:外侧凸缘部;
R:弯曲部。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轮,其特征是,具有:
(a)轮辋,其具有内周面;和
(b)盘,其具备轮毂安装部、盘凸缘部、窗部形成部以及盘中间部,
所述盘凸缘部,在盘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盘半径方向外侧端部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焊接接合于所述轮辋的内周面,
所述窗部形成部,设置于在盘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盘凸缘部之间,位于比所述盘凸缘部靠盘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在所述窗部形成部与所述轮辋之间形成窗部,
所述盘中间部,是在盘半径方向上将所述轮毂安装部与所述盘凸缘部及所述窗部形成部相连的部分,在所述盘中间部与所述窗部形成部连接的连接部具有向盘轴向内侧弯曲的外周侧弯曲部,
所述窗部形成部从所述盘中间部的外周侧弯曲部向盘轴向内侧延伸,所述窗部形成部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是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轮,其特征是,
所述窗部形成部在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轮,其特征是,
所述窗部形成部在从与盘轴向平行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CN201790000051.1U 2017-01-30 2017-01-30 车辆用轮 Active CN2090372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3088 WO2018138895A1 (ja) 2017-01-30 2017-01-30 車両用ホイ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7287U true CN209037287U (zh) 2019-06-28

Family

ID=6297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0051.1U Active CN209037287U (zh) 2017-01-30 2017-01-30 车辆用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7287U (zh)
WO (1) WO20181388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056A (zh) * 2021-03-24 2021-08-06 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辐、包含该轮辐的车轮及制造该车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07335A (en) * 1939-11-04 1943-01-05 Electric Wheel Co Method of making vehicle wheels
JPH0745362Y2 (ja) * 1989-09-13 1995-10-18 株式会社レイズ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組立式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3678508B2 (ja) * 1996-09-09 2005-08-03 トピ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3996497B2 (ja) * 2002-11-29 2007-10-24 中央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5755495B2 (ja) * 2011-04-28 2015-07-29 中央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5872023B2 (ja) * 2012-03-12 2016-03-01 中央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056A (zh) * 2021-03-24 2021-08-06 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辐、包含该轮辐的车轮及制造该车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38895A1 (ja)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4962B2 (en) Wheel having covering parts
CN103492194B (zh) 车辆用轮辐
US20130119749A1 (en) Wheel for vehicle
CN102954130B (zh) 利用不同材料的制动盘
JP5419989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ディスク
JP2018150041A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ディス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EA032298B1 (ru) Колес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е для пассажирских автомобилей
CN209037287U (zh) 车辆用轮
JP5281435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CN108425968A (zh) 制动钳组件
US20190070894A1 (en) Vehicle wheel
JPH10513414A (ja) 自動車車輪ホイール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5273363U (zh) 一种轮速传感器及线束连接总成
IE43310B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vehicle wheels by die stamping and rolling operations
JP5149643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US11738595B2 (en) Vehicle wheels, methods of making vehicle wheels, and dual wheel assemblies
JP4740349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US20160121678A1 (en) Suspension Member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5599556B (zh) 具有压配合连接的球头节的横连杆
CN111163947B (zh) 车辆用轮盘和车辆用轮盘车轮
CN103079839B (zh) 车辆用车轮
CN101164799B (zh) 具有扩张形轮缘的汽车用车轮
CN209838942U (zh) 一种轮毂轴承、轮毂轴承组件以及轮毂组件
CN104583636A (zh) 用于车辆的改进刹车鼓
JP2007186150A (ja) 車両用ホイ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