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6875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6875U
CN209026875U CN201821748452.8U CN201821748452U CN209026875U CN 209026875 U CN209026875 U CN 209026875U CN 201821748452 U CN201821748452 U CN 201821748452U CN 209026875 U CN209026875 U CN 209026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vice
distance detection
control panel
shell
electromagnetic 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484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林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484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6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6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6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距离检测装置(1120),且将距离检测装置(1120)与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以在距离检测装置(1120)检测的障碍物与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达到阈值时,控制板(1150)能够生成相应的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以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有障碍挡住了通风口(1112),从而能够尽快将遮挡通风口(1112)的障碍物挪开,保证通风口(1112)处的空气顺畅地流通,保证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极大的提高了加热效率。
现有技术中,电磁炉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磁线盘、控制板;电磁线盘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用于控制电磁线盘的工作状态,电磁线盘用于利用电磁感应的产生涡流的原理对锅具进行加热。在电磁炉工作过程中,电磁炉内部的温度通常较高,因此,电磁炉的壳体内通常还设置有散热风扇,相应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散热风扇通过进风口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外部的空气与壳体内的高温气体在壳体内混合并发生热传导,且混合的气体可从壳体的出风口排出,以带动壳体内的一部分热量,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然而,受厨房空间尤其是灶台空间的限制,用户很容易将锅铲、锅盖、调料盒等障碍物放置在距离电磁炉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的侧壁较近的位置,从而干涉空气进出电磁炉的壳体,影响电磁炉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使得用户及时了解有障碍挡住了通风口,从而能够尽快将遮挡通风口的障碍物挪开,保证通风口处的空气顺畅地流通,保证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中安装有散热风扇及控制板,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通风口。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障碍物与通风口之间的距离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用于在所述距离检测装置检测的距离达到阈值时生成提示信号。
通过设置距离检测装置,且将距离检测装置与控制板通信连接,以在距离检测装置检测的障碍物与通风口之间的距离达到阈值时,控制板能够生成相应的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以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有障碍挡住了通风口,从而能够尽快将遮挡通风口的障碍物挪开,保证通风口处的空气顺畅地流通,保证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通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以进一步通风口处的空气顺畅地流通。
可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相对于的检测孔。如此,将距离检测装置设置在安装空间中,能够避免油污等对距离检测装置的不利影响,还能够避免其他物品对距离检测装置的磕损,从而能够延长距离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检测孔设置在所述通风口朝向所述上开口的一侧。
可选地,设置有通风口的壳体侧壁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距离检测装置,且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数量相适配的检测孔。
可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为一个,且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中部,以提高其检测到障碍物的概率。
可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距离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距离检测装置,能够增大对壳体侧壁外侧的检测范围,且在其中一距离检测装置出现故障时,其余距离检测状态仍然能够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
可选地,所述安装空间中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通过设置安装支架,距离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且便于距离检测装置的安装。
可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以便于对距离检测装置的检修及更换。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壳体侧壁连接;所述安装板背离上开口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支撑设置在壳体底壁上,以保证安装支架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能避免对壳体底壁上其它部件的干涉。
可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壳体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通风口,两个壳体侧壁朝向所述壳体空间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距离检测装置。
可选地,电磁炉还包括提示设备,所述提示设备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控制板的提示信号,所述提示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提示信号发出提示,以使用户能够及时且直观地了解有障碍挡住了通风口,从而能够尽快将遮挡通风口的障碍物挪开。
可选地,所述提示设备包括:声音提示器,所述声音提示器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声音提示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板的提示信号发出声音提示,以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有障碍挡住了通风口,从而能够尽快将遮挡通风口的障碍物挪开。
可选地,所述提示设备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指示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板的提示信号发出灯光提示,以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有障碍挡住了通风口,从而能够尽快将遮挡通风口的障碍物挪开。
可选地,电磁炉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电磁炉的控制板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以将控制板的提示信号发送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则根据该提示信号发出提示,如此,用户可在智能终端设置个性化的提示方式,且即使在用户离开电磁炉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到是否有障碍物遮挡通风口。
可选地,还包括引导罩,所述引导罩与距离检测装置连接且与检测孔周围的壳体侧壁连接,所述引导罩用于引导距离检测装置发射的信号。
面板面板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中的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0-壳体组件;
1110-壳体;1110a-安装空间;1111-壳体侧壁;1111a-检测孔;1112-通风口;1113-壳体底壁;
1120-距离检测装置;1121-安装支架;1121a-安装板;1121b-支撑柱;
1130-提示设备;1140-引导罩;1150-控制板。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中的结构框图;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组件1100及面板。其中,壳体组件1100包括壳体1110,壳体1110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安装空间1110a,安装空间1110a中安装有散热风扇,且壳体1110上设置有与安装空间1110a连通的通风口1112。壳体组件1100还包括:距离检测装置1120,距离检测装置1120安装在壳体1110上,且距离检测装置1120与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距离检测装置1120用于检测障碍物与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并发送给控制板1150,控制板1150用于在距离检测装置检测的距离达到阈值时生成提示信号。
壳体1110具体可以为具有上开口的盒体结构,盒体结构的内部腔体形成安装空间1110a;安装空间1110a可用于安装电磁线盘、控制板1150等部件。示例性地,壳体1110可以包括底壁1113,底壁1113可用于将电磁炉支撑在灶台等支撑面上;在一些示例中,底壁1113的下表面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可以分布在矩形的四个顶点处;底壁1113的外边缘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侧壁1111,底壁1113及侧壁1111共同围成安装空间1110a,侧壁1111的上端形成上开口,上开口处可盖设有面板,面板可用于承载锅具。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110的侧壁1111及底壁1113可以一体设置,以简化电磁炉的装配。
其中,壳体1110的材质可以采用耐高温的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等,且需要保证壳体1110的机械强度,以使壳体1110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及耐磨耐腐蚀性能。当然,壳体1110的材质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在电磁炉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壳体1110内的温度过高,不利于壳体1110内一些电气元件的性能,因此,壳体1110内的安装空间1110a中还可以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控制板1150连接,以通过控制板1150控制散热风扇的工作状态。相应地,壳体1110上可设置有通风口1112,以使外部的空气可进出壳体1110内的安装空间1110a,从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其中,通风口1112可以包括可供外部空气进入安装空间1110a的进风口及可供安装空间1110a中的空气流出的出风口。
示例性地,为了提高散热效果,进风口和出风口可分别设置在壳体1110不同的位置上。以壳体1110呈矩形为例,在一些示例中,进风口和出风口可分别设置在壳体1110相邻的两个侧壁1111上;在另一些示例中,进风口和出风口可分别设置在壳体1110上相对的两个侧壁1111上;在又一些示例中,出风口可设置在壳体1110的侧壁1111上,进风口可设置在壳体底壁1113靠近边缘的区域。当然,进风口及出风口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与壳体1110连接也即安装在壳体1110上,用于检测锅铲、锅盖、调料盒等障碍物与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示例中,当壳体底壁1113上设置有通风口1112时,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用于检测障碍物与底壁1113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此时,距离检测装置1120安装在壳体底壁1113上,且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向下伸出壳体底壁1113的下表面,以提高距离检测装置1120检测的准确性。当然,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安装位置并不限于此,本实施此处只是举例说明。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距离检测装置1120检测的准确性,壳体底壁1113上可设置有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120,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120围绕底壁1113上设置有通风口1112的区域均匀分布,以检测多个方向的障碍物。
在一些示例中,当壳体侧壁1111上设置有通风口1112时,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用于检测障碍物与侧壁1111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以壳体1110呈矩形为例,以壳体1110朝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110的左右两侧可均设置有通风口1112,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安装在壳体1110左右两侧的侧壁1111的外侧;在一些示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安装在壳体1110后侧侧壁1111上,且距离检测装置1120为至少两个,以分别检测障碍物与设有通风口1112的壳体1110左右两侧的侧壁1111之间的距离。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底壁1113及壳体侧壁1111上均设置有通风口1112时,壳体底壁1113上的通风口1112以及壳体侧壁1111上的通风口1112可分别设置有距离检测装置1120,也即设置有用于检测障碍物与底壁1113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以及设置有用于检测障碍物与侧壁1111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以保证电磁炉上各通风口1112的通风效果。当然,也可仅设置用于检测障碍物与底壁1113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或者,仅设置有用于检测障碍物与侧壁1111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以降低成本。
下面不妨以壳体侧壁1111上设置有通风口1112,且电磁炉设置有用于检测障碍物与侧壁1111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为例,对电磁炉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底壁1113上设置有通风口1112、且电磁炉设置有用于检测障碍物与侧壁1111上的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时,电磁炉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于此类似。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请参照图4-图6,并继续参照图1-图3,在另一些示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也可设置在壳体1110的安装空间1110a中,也即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安装在壳体侧壁1111的内侧,当然,距离检测装置1120也可以与壳体1110的底壁1113连接。相应地,当距离检测装置1120设置在壳体1110的安装空间1110a中时,壳体侧壁1111上需设置有检测孔1111a,以使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通过检测孔1111a检测障碍物与壳体侧壁1111之间的距离。其中,检测孔1111a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通风口1112之间,或者检测孔1111a可设置在通风口1112的上方;示例性地,检测孔1111a位于相邻的两个风口之间且位移通风口1112之上,以减少距离检测装置1120对通风口1112处空气流通的影响。
本实施例此处对于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安装位置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安装,且保证距离检测装置1120能够实现其相应的检测功能即可。
示例性地,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红外传感器为例: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可从检测孔1111a中射出,当设置有通风口1112的壳体侧壁1111附近放置有锅铲、锅盖、调料盒等障碍物时,红外线到达障碍物并被反射至红外传感器且被红外线接收管接收,根据红外线的发射时间与接收时间则可确定锅铲、锅盖、调料盒等障碍物与壳体侧壁1111之间的距离。
此外,距离检测装置1120与检测孔1111a之间还可设置有引导罩1140,引导罩1140可以与距离检测装置1120连接,且与检测孔1111a周围的壳体侧壁1111连接,以引导距离检测装置1120发射的光束或者超声波等信号。
为便于用户及时接收到提示,在本实施例其中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电磁炉还可包括提示设备1130,提示设备1130与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以使提示设备1130能够接收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并根据该提示信号发出提示。
示例性地,提示设备1130也可设置在安装空间1110a中,提示设备1130用于根据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发出提示,以提示用户及时挪开障碍物。其中,通过将提示设备1130设置在安装空间1110a中,能够避免烹饪过程中的油污等对提示设备1130的不利影响;示例性地,提示设备1130具体可安装在壳体1110上或者安装在面板朝向安装空间1110a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提示设备1130包括:声音提示器,声音提示器与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声音提示器用于根据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发出声音提示。示例性地,声音提示器可以包括蜂鸣器、音频播放器等。
不妨以声音提示器为蜂鸣器为例,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在电磁炉的工作过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开始扫描检测,并将其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板1150;控制板1150根据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有障碍物放置在距离通风口111210厘米之内,若有则生成提示信号并发送给蜂鸣器,蜂鸣器则根据该提示信号发生声音提示,以使用户及时将挡住通风口1112的障碍物挪开。
在一些示例中,提示设备1130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指示灯用于根据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发出灯光提示。示例性地,在电磁炉的工作过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开始扫描检测,并将其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板1150;控制板1150根据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有障碍物放置在距离通风口111210厘米之内,若有则生成提示信号并发送给指示灯,指示灯则根据该提示信号亮起或者闪烁,以使用户及时将挡住通风口1112的障碍物挪开。
当然,提示设备1130的种类及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只要提示设备1130能够实现提示用户有障碍物遮挡通风口1112的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将其检测到的障碍物的宽度尺寸发送给控制板1150,控制板1150用于在障碍物的宽度达到8厘米时,控制提示设备1130发出提示且控制电磁炉关机或者停止加热或者重新启动;控制板1150用于在障碍物的宽度小于8厘米时,控制提示设备1130发出提示。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磁炉上设置提示设备1130,用户能够及时且直观地了解到是否有障碍物遮挡通风口。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电磁炉还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电磁炉的控制板1150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以将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发送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则根据该提示信号发出提示。其中,智能终端可以为移动手机、平板设备等常见的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将其检测到的障碍物的宽度尺寸发送给控制板1150,控制板1150用于在障碍物的宽度达到8厘米时,发送提示信号给智能终端且控制电磁炉关机或者停止加热或者重新启动,智能终端则根据该提示信号发出提示;控制板1150用于在障碍物的宽度小于8厘米时,发送提示信号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则根据该提示信号发出提示。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磁炉上设置用于与智能终端通讯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用户可在智能终端设置个性化的提示方式,且即使在用户离开电磁炉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到是否有障碍物遮挡通风口。
此外,由于遮挡通风口1112的障碍物的尺寸越大,则对通风口1112处的空气流通越不利,因此,距离检测装置1120还能够检测障碍物沿壳体侧壁1111上通风口1112的排列方向的宽度,以使控制板1150根据该宽度控制电磁炉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设置距离检测装置1120,且将距离检测装置1120与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以在距离检测装置1120检测的障碍物与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达到阈值时,控制板1150能够生成相应的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以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有障碍挡住了通风口1112,从而能够尽快将遮挡通风口1112的障碍物挪开,保证通风口1112处的空气顺畅地流通,保证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设置有通风口1112的壳体侧壁1111朝向安装空间1110a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距离检测装置1120,且壳体侧壁1111上设置有与距离检测装置1120数量相适配的检测孔1111a。
在一些示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为一个时,此时,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设置在壳体侧壁1111的中部,以提高其检测到障碍物的概率。在一些示例中,壳体侧壁1111朝向安装空间1110a的内侧可设置有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120,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120间隔分布,以增大对壳体侧壁1111外侧的检测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电磁炉的散热效果。此外,在其中一检测装置出现故障时,其余距离检测装置1120仍然能够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
图7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7,并继续参照图1-图6,可选地,安装空间1110a中设置有安装支架1121,距离检测装置1120安装在安装支架1121上。通过设置安装支架1121,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且便于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安装。
其中,安装支架1121可以壳体1110的底壁1113固定连接或者与壳体侧壁1111固定连接,示例性地,安装支架1121可为从壳体侧壁1111的内侧向内延伸的安装板1121a,安装支架1121的下侧还可以设置有朝向壳体底壁1113延伸的支撑柱1121b,以提高安装板1121a的承载能力。
在一些示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通过粘接在安装板1121a上。在一些示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通过紧固连接、卡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支架1121上,以便于对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检修及更换。
以距离检测装置1120与安装支架1121紧固连接为例。在一些示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检测元件,外壳的下端可设置有向外翻折的翻折边,翻折边及安装板1121a上设置有紧固孔,螺钉等紧固件设置在紧固孔中,以将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支架1121上也即安装在壳体1110中。其中,紧固孔至少为两个,对于立方柱状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而言,其中两个紧固孔位于矩形的对角线上;对于圆柱形的距离检测装置1120而言,其中两个紧固孔位于圆形的直径线上。
在另一些示例中,距离检测装置1120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检测元件,外壳的下端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螺柱,安装板1121a上设置与螺柱配合的螺孔,通过螺柱与螺孔的配合,将距离检测装置1120与安装支架1121紧固连接。当然,距离检测装置112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110),所述壳体(1110)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安装空间(1110a),所述安装空间(1110a)中安装有散热风扇及控制板(1150),且所述壳体(1110)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空间(1110a)连通的通风口(11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距离检测装置(1120),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安装在所述壳体(1110)上,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与所述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用于检测障碍物与通风口(1112)之间的距离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板(1150),所述控制板(1150)用于在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检测的距离达到阈值时生成提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11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10)的侧壁(11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1110a)中,所述壳体侧壁(1111)上设置有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相对于的检测孔(111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检测孔(1111a)设置在所述通风口(1112)朝向所述上开口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通风口(1112)的壳体侧壁(1111)朝向所述安装空间(1110a)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距离检测装置(1120),且所述壳体侧壁(1111)上设置有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数量相适配的检测孔(1111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为一个,且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位于所述壳体侧壁(1111)的中部;
或者,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为多个,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120)中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1110a)中设置有安装支架(1121),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1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121)上;
和/或,所述安装支架(1121)包括:安装板(1121a),所述安装板(1121a)与壳体侧壁(1111)连接;所述安装板(1121a)背离上开口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柱(1121b),所述支撑柱(1121b)支撑设置在壳体底壁(11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
和/或,所述壳体(1110)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111)上均设置有通风口(1112),两个壳体侧壁(1111)朝向所述壳体(1110)空间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距离检测装置(1120);
和/或,还包括引导罩(1140),所述引导罩(1140)与距离检测装置(1120)连接且与检测孔(1111a)周围的壳体侧壁(1111)连接,所述引导罩(1140)用于引导距离检测装置(1120)发射的信号;
和/或,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电磁炉的控制板(1150)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以将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发送给智能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设备(1130),所述提示设备(1130)与所述控制板(1150)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并根据所述提示信号发出提示;
其中,所述提示设备(1130)包括:声音提示器,所述声音提示器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声音提示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板(1150)的提示信号发出声音提示;和/或,所述提示设备(1130)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指示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板的提示信号发出灯光提示。
CN201821748452.8U 2018-10-26 2018-10-26 电磁炉 Active CN209026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8452.8U CN209026875U (zh) 2018-10-26 2018-10-26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8452.8U CN209026875U (zh) 2018-10-26 2018-10-26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6875U true CN209026875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48452.8U Active CN209026875U (zh) 2018-10-26 2018-10-26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68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3535A (zh) * 2021-04-10 2021-06-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529388A (zh) * 2021-07-13 2021-10-22 木卫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和干衣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3535A (zh) * 2021-04-10 2021-06-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529388A (zh) * 2021-07-13 2021-10-22 木卫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和干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86249A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uniform heating of an object
CN209026875U (zh) 电磁炉
US6274859B1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heating of a desired portion of an object
JP5140178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0740668A (zh) 烹饪食物用的自动设备
CN106642218A (zh) 一种带有非接触式传感装置的灶具及该灶具的控制方法
KR20200053119A (ko) 냉각 구조가 개선된 유도 가열 장치
CN217978997U (zh) 取暖设备
CN216960241U (zh) 线圈盘、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6136875A (zh) 低噪音的电炊具
CN209877014U (zh) 一种带偏锅报警功能的电磁炉
CN211502978U (zh) 一种应用于取暖器内的热反射结构
WO2012137517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8424450B2 (en) Cooking apparatus
CN210624608U (zh) 烹饪器具
CN210989747U (zh) 烹饪器具及其用户使用行为感测装置
KR100497907B1 (ko) 조립식 가열 조리기
CN216293736U (zh) 料理锅
CN211232956U (zh) 智能集成灶系统
CN112741481A (zh) 一种具照明功能的内胆结构及其烹饪装置
CN217987353U (zh) 烹饪装置及其加热系统
CN217928889U (zh) 一种嵌入式灶具
CN21989542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68370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004470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