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8852U - 一种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8852U
CN209008852U CN201821645489.8U CN201821645489U CN209008852U CN 209008852 U CN209008852 U CN 209008852U CN 201821645489 U CN201821645489 U CN 201821645489U CN 209008852 U CN209008852 U CN 209008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ontology
support portion
unmanned plan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54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军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6454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8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8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8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涉及植保领域。无人机包括机架、螺旋桨机构及两个支撑梁,两个支撑梁分别与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梁包括本体、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本体具有支撑面,支撑面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本体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与本体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本体转动连接,螺旋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无人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相对于本体转动,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能够向靠近本体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折叠,使整个无人机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以较小的体积存放,使无人机便于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广泛的应用于植保领域。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机大部分是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植保无人机给农作物喷洒药物大部分是依靠旋翼产生的气流冲散药物,通过有效利用旋翼产生的下压风穿透植物叶片间隙以达到作业的效果。传统的无人机结构来自于航拍模型的演变,传统的无人机结构单一且结构固定,导致了无人机在非工作状态时不好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能够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包括:机架、螺旋桨机构及两个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分别与所述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包括本体、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本体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及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可在所述支撑面内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螺旋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可在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连接,所述螺旋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部形成V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可在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向靠近所述螺旋桨机构的一侧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可在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向远离所述螺旋桨机构的一侧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梁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包括机架、螺旋桨机构及两个支撑梁,两个支撑梁分别与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梁包括本体、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本体具有支撑面,支撑面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本体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与本体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与本体转动连接,螺旋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支撑梁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两侧,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均与本体转动连接,当无人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相对于本体转动,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能够向靠近本体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折叠,使整个无人机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以较小的体积存放,使无人机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支撑梁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支撑梁的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无人机;110-支撑梁;112-本体;114-第一支撑架;1142-第一支撑部;1144-第二支撑部;116-第二支撑架;1162-第三支撑部;1164-第四支撑部;120-机架;130-螺旋桨机构;140-喷药组件;142-药箱;144-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100能够方便收纳。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100主要应用于植保领域,主要用于给农作物喷洒农药或者喷水,无人机100应用于植保领域,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100包括机架120、螺旋桨机构130及两个支撑梁110,两个支撑梁110分别与机架120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梁110包括本体112、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本体112具有支撑面,支撑面沿所述本体112的延伸方向延伸,本体112的一端与机架12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114与本体11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116与本体112转动连接,螺旋桨机构130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梁110分别设置在机架120的两侧,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均与本体112转动连接,当无人机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相对于本体112转动,使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能够向靠近本体112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折叠,使整个无人机10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以较小的体积存放,使无人机100便于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4可在支撑面内相对于本体11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沿本体112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架114在支撑面内相对于转动,当无人机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架114可在支撑面内转动至本体112的一侧,使第一支撑架114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12的延伸方向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4在支撑面内相对于本体112转动,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4可以在与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转动。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4包括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分别设置在本体112的两侧,螺旋桨机构130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远离本体112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分别设置在本体112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42与第二支撑部1144对称设置。能够使本体112的两侧受力均匀,从而提高无人机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42与本体112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42与本体112垂直,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42可以与本体112成任意夹角。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42大致成长条状,一端与本体112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机构1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144与本体112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144与本体112垂直,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144可以与本体112成任意夹角。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144大致成长条状,一端与本体112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机构1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均与本体112垂直,当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相对于本体112转动直至第一支撑部1142及第二支撑部1144与本体112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116可在与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相对于本体11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支撑架116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撑架116的一端与本体112的一端连接,并沿本体112的延伸方向延伸。当第二支撑架116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撑架116可在与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转动,并第二支撑架116绕其与本体112的连接处转动,翻转180度,使第二支撑架116与本体112重叠。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116包括第三支撑部1162及第四支撑部1164,第三支撑部1162及第四支撑部1164与本体112远离机架120的一侧连接,螺旋桨机构130设置在第三支撑部1162及第四支撑部1164远离本体112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1162与第四支撑部1164形成V型。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100的长宽比为3:1。支撑梁110与机架120大致成10-15度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116可在与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向靠近螺旋桨机构130的一侧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116可在与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向靠近螺旋桨机构130的一侧转动,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116可在与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向远离螺旋桨机构130的一侧转动。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梁110靠近机架120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梁110靠近机架120的一侧相互固定连接,能够增加两个支撑梁110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无人机100的工作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支撑梁110靠近机架120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梁110可以仅分别与机架120连接,不用相互连接,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100还包括喷药组件140,喷药组件140包括药箱142及两个喷嘴144,药箱142与机架120连接,两个喷嘴144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梁110的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100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沿本体112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架114在支撑面内相对于转动,当无人机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架114可在支撑面内转动至本体112的一侧,使第一支撑架114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12的延伸方向一致。当第二支撑架116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撑架116的一端与本体112的一端连接,并沿本体112的延伸方向延伸。当第二支撑架116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撑架116可在与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转动,并第二支撑架116绕其与本体112的连接处转动,翻转180度,使第二支撑架116与本体112重叠。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10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梁110分别设置在机架120的两侧,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均与本体112转动连接,当无人机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相对于本体112转动,使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能够向靠近本体112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架114及第二支撑架116折叠,使整个无人机10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以较小的体积存放,使无人机100便于收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螺旋桨机构及两个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分别与所述机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包括本体、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本体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及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在所述支撑面内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螺旋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可在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部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连接,所述螺旋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及所述第四支撑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四支撑部形成V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可在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向靠近所述螺旋桨机构的一侧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可在与所述支撑面垂直的平面内向远离所述螺旋桨机构的一侧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梁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CN201821645489.8U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无人机 Active CN209008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5489.8U CN209008852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5489.8U CN209008852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8852U true CN209008852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5489.8U Active CN209008852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8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7023B (zh) 一种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
CN206502027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
CN107215456A (zh) 一种可高效均匀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装置
CN203921200U (zh) 多旋翼无人植保机
JP2011046355A (ja) 飛行体
CN202508281U (zh) 一种利用康达效应产生水平动力的飞行装置
JP6980968B2 (ja) 農業無人機
CN106347626A (zh) 一种可折叠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CN109808890A (zh)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喷洒精准的高效型植保无人机
CN103950539A (zh) 多功能无人机
CN209008852U (zh) 一种无人机
CN209634724U (zh) 一种农用植保无人机
CN209427022U (zh) 飞行器旋翼旋转折叠结构
CN206087323U (zh)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US20210039764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frames thereof
CN205524954U (zh) 一种四旋翼飞行器
CN109050905A (zh) 一种无人机
CN109131891A (zh) 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CN206215396U (zh) 风压雾化装置及应用其的植保无人机
CN209581876U (zh) 可垂直起降固定翼植保机
CN207045676U (zh) Y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CN204916172U (zh) 一种集成电路调试控制系统无人教练飞机
CN206900647U (zh) 一种复合式多旋翼系留无人机系统
CN207985188U (zh) 一种带固定机翼两倾转涵道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5345344U (zh) 一种八轴植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