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8477U -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8477U
CN209008477U CN201821610105.9U CN201821610105U CN209008477U CN 209008477 U CN209008477 U CN 209008477U CN 201821610105 U CN201821610105 U CN 201821610105U CN 209008477 U CN209008477 U CN 209008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platform
uav flight
vehic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01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院明
李松
赵炳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101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8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8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8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用于将无人机可释放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后备箱的底板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可释放地夹紧所述无人机的支撑脚的夹持部,以及抵顶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缓冲件。在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中,夹持部可释放地对无人机的支撑脚进行夹紧或放松,能够约束无人机的自由度,将其稳定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置于安装板和底板之间的缓冲件能够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振动进行缓冲和吸收,防止振动传递至无人机,保证无人机和车辆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民用等领域,例如,可以将无人机置于车辆的后备箱内,通过设置在后备箱中的充电桩对无人机进行充电,或者当电动汽车的电量不足时,无人机可降落至车辆的后备箱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及时进行电量补给,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后备箱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件,但是,对于固定件的具体结构、无人机的布置方案等都未做具体介绍,并且无人机固定后,可能会占用后备箱的储物空间或产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搭载平台,该无人机搭载平台能够将无人机稳定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对无人机和车辆连接的影响。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机搭载平台,用于将无人机可释放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后备箱的底板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可释放地夹紧所述无人机的支撑脚的夹持部,以及抵顶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支撑脚为四个,两个所述支撑脚通过横杠相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从两侧夹紧所述横杠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夹紧或放松的驱动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互为轴对称结构,且其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横杠的外周面相抵接的圆弧段。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弹簧和/或阻尼器。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充电的第一接头,多个所述固定支架关于所述第一接头对称布置,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头。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相互套接的多级套管,所述第二接头固定在最内层的套管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分别与所述车辆的蓄电池和电机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
可选地,所述后备箱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的上方以形成封闭空间的隔板,所述隔板为相互拼接的多个,位于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正上方的所述隔板可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封闭空间内,且每个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正上方的所述隔板可打开或关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中,夹持部可释放地对无人机的支撑脚进行夹紧或放松,能够约束无人机的自由度,将其稳定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置于安装板和底板之间的缓冲件能够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振动进行缓冲和吸收,防止振动传递至无人机,保证无人机和车辆连接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搭载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中固定支架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中固定支架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无人机固定在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上的俯视图;
图5是本公共提供的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中隔板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共提供的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中隔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共提供的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中隔板打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公共提供的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中设置多个无人机搭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无人机 2 固定支架
10 底板 11 支撑脚
3 横杠 41 第一接头
42 第二接头 5 隔板
21 安装板 22 夹持部
221 第一夹持件 222 第二夹持件
220 圆弧段 23 缓冲件
231 弹簧 232 阻尼器
20 封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机搭载平台,用于将无人机1可释放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该无人机搭载平台包括多个固定在后备箱的底板10上的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10上方的安装板21,固定在安装板21上用于可释放地夹紧无人机1的支撑脚11的夹持部22,以及抵顶在安装板21和底板10之间的缓冲件2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人机1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可以稳定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无人机1可对车辆进行检修、充电、监控、辅助驾驶(例如,车辆上配备有无人机,在转弯或恶劣地段,可释放无人机,用无人机监视路面信息并及时反馈给驾驶员,此时,无人机从车辆获得电能。)等作业,此处不做任何限制。以无人机1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作业为例,当电动汽车用户发出充电需求信号时,无人机信息管控中心寻找与目标最接近的无人机并发送相应指令和位置信息,无人机1与待充电汽车会合并固定在无人机搭载平台上,便可对汽车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电动汽车可正常行驶或驻车,充电完成后,无人机1可离开该无人机搭载平台,执行新的充电任务或返航为自身充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中,夹持部22可释放地对无人机1的支撑脚11进行夹紧或放松,能够约束无人机1的自由度,将其稳定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置于安装板21和底板10之间的缓冲件23能够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振动进行缓冲和吸收,防止振动传递至无人机1,保证无人机1和车辆连接的稳定性。
夹持部2可以为任意适当结构。在本公开中,如图4所示,无人机1的支撑脚11可以为四个,两个支撑脚11通过横杠3相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夹持部22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板21上用于从两侧夹紧横杠3的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夹紧或放松的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可以铰接在安装板21上,能够相接触以夹紧横杠3或相远离以释放横杠3,驱动件可以为气缸,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分别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实现夹持件的运动,或者驱动件为用于驱动连接夹持件和安装板21的铰接轴转动的电机,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同样能够实现夹持件的运动。另外,当车辆接收到无人机1的降落对准信号时,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自动张开,不会影响无人机1的降落,当横杠3到达指定位置后,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自动夹紧横杠3以固定无人机1,四个支撑脚11通过两根横杠3相连接,相应地设置四个固定支架2,分别对横杠3的两端进行夹紧和固定,进而将无人机1稳定地固定在该搭载平台上。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互为轴对称结构,且其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横杠3的外周面相抵接的圆弧段220。如图2所示,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的圆弧段220相互拼接在一起能够形成为用于与横杠3的圆周面相抵接的整圆,此时,与横杠3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可实现对横杠3的稳定夹持作用。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形成为三角形板,两者的圆弧段220分别形成为四分之一圆弧且相互拼接在一起能够形成与横杠3的圆周面相抵接的半圆,同样能够实现对横杠3的夹持作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对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的形状相关设计,保证两者的圆弧段220能够抵接在横杠3上即可。
缓冲件23可以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在本公开中,如图2和图3所示,缓冲件23包括连接在安装板21和底板10之间的弹簧231和/或阻尼器232,即,可以在安装板21和底板10之间仅设置弹簧231,或者仅设置阻尼器232,或者如图中所示,同时设置弹簧231和阻尼器232,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减小振动对无人机1和车辆连接的影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件23还可以为海绵、橡胶垫等。
以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可用于进行充电作业为例,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该无人机搭载平台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0上用于充电的第一接头41,多个固定支架2关于第一接头41对称布置,无人机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接头41相连接的第二接头42,第二接头42可靠近或远离第一接头41。第一接头41和第二接头42可以分别形成为插座和插头,例如,当第一接头41形成为固定在底板10上的插座,第二接头42形成为设置在无人机1上的插头时,车辆可为无人机1进行充电;当第一接头41形成为固定在底板10上的插头,第二接头42形成为设置在无人机1上的插座时,无人机1携带的高压电可以为车辆进行充电,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第一接头41和第二接头42进行相关设计。
如图1所示,无人机1上设置有相互套接的多级套管,第二接头42固定在最内层的套管的端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无人机1上固定有轴径不同且螺纹套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中,第一套管的轴径大于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端部固定在无人机1的机架上且竖直向下延伸,第二套管位于第一套管的内部,第二接头42固定在第二套管的端部,通过旋转第二套管可实现第二接头42靠近或远离第一接头41,其原理与相机镜头旋转伸缩的调节方式类似。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无人机1的机架上还可以固定有能够自动升降的连接杆,可将第二接头42固定在连接杆的端部,通过驱动连接杆的升降,同样能够对第二接头42相对于第一接头41的位置进行调整和控制。这样,当无人机1固定在无人机搭载平台上后,通过多级套管的伸出或缩回可实现第二接头42接近或远离第一接头41,进而可实现无人机1与车辆的连接或断开,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当无人机1给车辆进行充电作业时,第一接头41分别与车辆的蓄电池和电机电连接,这样,无人机1携带的高压电不仅可以直接驱动电机转动,还可以为蓄电池充电,即,无人机1具有单一充电和既充电又给电机直接供电两种充电模式,用户可自由进行选择。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该车辆包括上文中介绍的无人机搭载结构,通过该无人机搭载结构可以将无人机1稳定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后备箱为无人机1的固定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无人机1不会与后备箱内储存的物品发生干涉,另外,将上述无人机搭载结构布置在后备箱内,方便散热,尤其是在充电过程中,能够将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去,保证充电过程正常进行。此外,该车辆具有上述无人机搭载结构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后备箱内还设置有位于无人机搭载平台的上方以形成封闭空间20的隔板5,隔板5为相互拼接的多个,位于无人机搭载平台正上方的隔板5可打开或关闭。这样,无人机搭载平台置于封闭空间20内,隔板5将无人机搭载平台和后备箱的空间隔开,防止后备箱内的物品损坏无人机搭载平台。具体地,位于无人机搭载平台正上方的隔板5可打开或关闭的方式可以为多种,如图6所示,隔板与隔板之间可以采用推拉的方式相连接,可以将中间的隔板5滑向一边以露出无人机搭载平台,实现无人机1的固定,作业结束后,可将隔板5滑出将封闭空间20关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隔板和隔板之间还可以采用铰接地方式相连接,中间的隔板5可翻转以露出无人机搭载平台,操作方便,且能够防止后备箱内的物品损坏该无人机搭载平台。
更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无人机搭载平台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封闭空间20内,且每个无人机搭载平台正上方的隔板5可打开或关闭,这样,针对一辆待充电车辆,可同时调用多台无人机1进行充电作业,加快充电过程,满足用户更高的要求,可根据无人机的机型以及车辆后备箱的空间对无人机搭载平台的数量进行相关设计。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进行充电作业的过程具体如下:当用户车辆电量过低时,向无人机信息管控中心发送充电需求信号和GPS定位信号,同时,无人机向控制中心发送电量信号和位置信号,控制中心通过计算确定满足用户充电需求的无人机,并向其发送指派命令,并且无人机1和车辆之间进行位置共享,保证无人机1准确与车辆进行会合;用户打开隔板5,无人机1通过自身图像定位系统与无人机搭载平台进行对接,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打开并夹紧横杠3,实现无人机1机身的固定;第二接头42伸出并插入至第一接头41,实现无人机1和车辆的连接,进行充电作业,可关闭后备箱,车辆继续向前行驶或驻车;充电完成后,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打开以释放横杠3,第二接头42自动复位,同时后备箱也自动开启,无人机1接收到离开信号,起飞离开,隔板5归位,后备箱关闭,无人机1开始新的任务或者返回充电桩进行补电,完成整个充电任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搭载平台,用于将无人机(1)可释放地固定在车辆的后备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后备箱的底板(10)上的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0)上方的安装板(2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1)上用于可释放地夹紧所述无人机(1)的支撑脚(11)的夹持部(22),以及抵顶在所述安装板(21)和所述底板(10)之间的缓冲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1)为四个,两个所述支撑脚(11)通过横杠(3)相连接,所述夹持部(22)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1)上用于从两侧夹紧所述横杠(3)的第一夹持件(221)和第二夹持件(22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2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222)夹紧或放松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2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222)互为轴对称结构,且其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横杠(3)的外周面相抵接的圆弧段(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3)包括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1)和所述底板(10)之间的弹簧(231)和/或阻尼器(23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0)上用于充电的第一接头(41),多个所述固定支架(2)关于所述第一接头(41)对称布置,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头(41)相连接的第二接头(42),所述第二接头(42)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头(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有相互套接的多级套管,所述第二接头(42)固定在最内层的套管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41)分别与所述车辆的蓄电池和电机电连接。
8.一种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搭载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的上方以形成封闭空间(20)的隔板(5),所述隔板(5)为相互拼接的多个,位于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正上方的所述隔板(5)可打开或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封闭空间(20)内,且每个所述无人机搭载平台正上方的所述隔板(5)可打开或关闭。
CN201821610105.9U 2018-09-29 2018-09-29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Active CN209008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0105.9U CN209008477U (zh) 2018-09-29 2018-09-29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0105.9U CN209008477U (zh) 2018-09-29 2018-09-29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8477U true CN209008477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0105.9U Active CN209008477U (zh) 2018-09-29 2018-09-29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8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029A (zh) * 2021-10-27 2022-03-11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有多旋翼无人机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029A (zh) * 2021-10-27 2022-03-11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有多旋翼无人机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08477U (zh) 无人机搭载平台及可搭载无人机的车辆
CN205706219U (zh) 一种车载自动充电机械臂及载有该机械臂的电动汽车
JPH10111405A (ja) 反射器
CN106303427A (zh) 一种可移动式监控车
CN110203409A (zh) 一种军用无人机挂载系统
CN107323273B (zh) 一种可收缩的自动充电机械臂及载有该机械臂的电动汽车
CN112923198A (zh) 手持云台
DE102018127356A1 (de) Kabelführungsbaugruppe und verfahren
CN205938390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108788704A (zh) 用于拧紧枪的反力机械臂以及电池包更换系统
CN208070007U (zh) 一种视野开阔航拍无人机
CN204054037U (zh) 一种带视觉系统的服务机器人
CN107352023B (zh) 飞行器
JP2016125598A (ja) バッテリ内蔵支持装置及び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CN106240704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KR101619111B1 (ko) 관절형 매니퓰레이터를 이용한 차량용 휠체어 수납시스템
CN205955309U (zh) 自动翻转坡道
CN110104194A (zh) 一种舱门外翻式小型无人机停泊舱
CN206087067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10406505A (zh) 一种汽车用蓄电池夹取装置及系统
CN207523535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车
CN209410017U (zh) 一种便携式移车装置
CN218993264U (zh) 应急充电方舱照明灯塔
CN113763756B (zh) 一种高中教学用投影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9434921U (zh) 一种人工智能车载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