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9732U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9732U
CN208999732U CN201821647908.1U CN201821647908U CN208999732U CN 208999732 U CN208999732 U CN 208999732U CN 201821647908 U CN201821647908 U CN 201821647908U CN 208999732 U CN208999732 U CN 208999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depressed area
layer
substrat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79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479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9732U/zh
Priority to US16/340,142 priority patent/US1115052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7657 priority patent/WO202007344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9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9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22Colour filters incorporated i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金球,用于导通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对应转接区镂空,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栅极绝缘层,对应第一金属凹陷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第二金属凹陷区;钝化层,钝化层对应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钝化凹陷区;透明电极层,覆盖第一金属凹陷区,透明电极层与第一基板的公共线连通;金球设置在透明电极层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位置,连通第一基板的透明电极层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提高了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并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在VA(Vertical Alignment)技术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中,液晶由加载在CF(Color Filter,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array)之间形成的垂直电场使之转动,从而使液晶形成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使得上偏光片能透过不同强度的光。在电场加载过程中,彩膜基板上的电场由Transfer Pad(转接区)将信号从阵列基板导入至彩膜基板。通常在面板周边设置一圈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网状Vcom(公共电压)走线,在合适的位置设计Transfer Pad。Transfer Pad位置在第一金属层或者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上铺上透明电极层即形成Transfer Pad,面板实际工作过程中,由第一金属层传输的Vcom信号在Transfer Pad区域通过第一金属层经过金球最后传到彩膜基板的透明电极层,从阵列基板传输至彩膜基板。
其中,在阵列基板侧AA(Active Area,可视区)外的密封胶(sealant)区域内制作转接区(transfer pad),然后在液晶盒制程阶段进行金球(Auball)撒布,以形成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但是,在密封胶和金球涂布的时候,会造成显示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提升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对置;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公共电极;
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衬底;
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对应所述转接区镂空,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
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对应第一金属凹陷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第二金属凹陷区;
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方,所述钝化层对应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钝化凹陷区;
透明电极层,覆盖第一金属凹陷区,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连通;
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位置,连通所述第一基板的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
可选的,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宽度;
第一金属层露出的表面为第一金属转接区,所述第一金属转接区覆盖有所述透明电极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层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相互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等于第二金属凹陷区的宽度,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等于钝化凹陷区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公共线设置在第一金属层,所述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连通。
可选的,所述钝化凹陷区的宽度大于第二金属层凹陷区的宽度,第二金属层露出的表面为第二金属转接区,所述透明电极层覆盖栅极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对应第二金属凹陷区一侧的侧壁和第二金属转接区处。
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层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相互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公共电极;
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和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
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对应所述转接区镂空,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
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对应第一金属凹陷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宽度;所述第一金属层露出的表面为第一金属转接区;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第二金属凹陷区;
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方,所述钝化层对应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钝化凹陷区;
透明电极层,覆盖第一金属凹陷区和第一金属转接区,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连通;
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位置,连通所述阵列基板的透明电极层和所述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液晶由加载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的垂直电场使之转动,从而使液晶形成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使得上偏光片能透过不同强度的光。在电场加载过程中,为了使第一基板上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相互导通,第一基板的密封胶内要设置导电的转接区,以便金球接触上下基板;而不设置金球的位置,则可不设置转接区。在第一基板的转接区,铺设与公共线连通的导电层第一金属层;而在不设置转接区的位置处,则可对公共线镂空成网格状以便对密封胶照光固化,这种方案,在对盒后,金球和密封胶涂布时,金球若被挤压突出转接区,就会造成上下基板导通不好,或盒厚异常,造成显示异常。而本方案中,在制作第一基板时,在基板上覆盖一层金属材料层,将金属材料层对应转接区的位置部分蚀刻掉,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在第一金属凹陷区上方形成透明电极层,并将透明电极层与公共线电连接,再在透明电极层的上方设置金球,金球连通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第一金属凹陷区增加了转接区的深度,可以使得涂布的金球和密封胶避免溢出转接区,提高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区域放大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区域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显示装置;2、显示面板;3、第一基板;10、衬底;20、第一金属层;21、第一金属凹陷区;30、栅极绝缘层;31、栅极绝缘凹陷区;40、第二金属层;41、第二金属凹陷区;50、钝化层;51、钝化凹陷区;60、透明电极层;70、金球;80、第二基板;90、第一金属转接区;91、第二金属转接区;100、显示区;200、非显示区;201、第一连接区;202、转接区;203、第二连接区。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3,和所述第一基板3对置第二基板80;
所述第一基板3包括公共线,所述第二基板80包括公共电极;
金球7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00,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70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202;
所述第一基板3包括:
衬底10;
第一金属层20,设置在所述衬底10上,所述第一金属层20对应所述转接区202镂空,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21;
栅极绝缘层30,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上方,对应第一金属凹陷区21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31;
第二金属层40,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30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40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部位镂空,形成第二金属凹陷区41;
钝化层50,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40上方,所述钝化层50对应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41的部位镂空,形成钝化凹陷区51;
透明电极层60,覆盖第一金属凹陷区21,所述透明电极层60与所述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连通;
所述金球70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60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位置,连通所述第一基板3的透明电极层60和所述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
其中,衬底可以为玻璃基板。
液晶由加载在第一基板3和第二基板80之间形成的垂直电场使之转动,从而使液晶形成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使得上偏光片能透过不同强度的光。在电场加载过程中,为了使第一基板3上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相互导通,第一基板3的密封胶内要设置导电的转接区202,以便金球70接触上下基板;而不设置金球70的位置,则可不设置转接区202。在第一基板3的转接区202,铺设与公共线连通的导电层第一金属层20;而在不设置转接区202的位置处,则可对公共线镂空成网格状以便对密封胶照光固化,这种方案,在对盒后,金球70和密封胶涂布时,金球70若被挤压突出转接区202,就会造成上下基板导通不好,或盒厚异常,造成显示异常。而本方案中,在制作第一基板3时,在基板上覆盖一层金属材料层,将金属材料层对应转接区202的位置部分蚀刻掉,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21,在第一金属凹陷区21上方形成透明电极层60,并将透明电极层60与公共线电连接,再在透明电极层60的上方设置金球70,金球70连通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第一金属凹陷区21增加了转接区202的深度,可以使得涂布的金球70和密封胶避免溢出转接区202,提高显示质量。
其中,第一基板3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80为彩膜基板。
本实施例可选的,参考图4所示,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宽度;第一金属层20露出的表面为第一金属转接区90,所述第一金属转接区90覆盖有所述透明电极层60。
本方案中,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大于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宽度,且第一金属凹陷区21和第一金属转接区90都覆盖有透明电极层60,透明电极层60和第一金属层20有充足的接触面积,使得透明电极层60和公共线的连通性更好,导电性更好,更稳定。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20和所述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通过同层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20和所述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相互电连接。
本方案中,第一基板3为阵列基板,第一金属层20和阵列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层形成,不需要通过打孔将电极进行连接,减少了制程。
本实施例可选的,参考图4所示,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等于第二金属凹陷区41的宽度,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等于钝化凹陷区51的宽度。
本方案中,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第二金属凹陷区41的宽度以及钝化凹陷区51的宽度相等,金球70设置在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位置,由于其他凹陷区的宽度都相等且都大于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宽度,它们之间形成段差,金球70即使因受挤压力而发生偏移,金球70也不会往其他地方偏移,保证了金球70的导通效果。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公共线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0,所述透明电极层60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0连通。
本方案中,公共线设置在第一金属层20,而透明导电层覆盖在第一金属转接区90,透明导电层和公共线的导通效果好。
本实施例可选的,参考图5所示,所述钝化凹陷区51的宽度大于第二金属层40凹陷区的宽度,第二金属层40露出的表面为第二金属转接区91202,所述透明电极层60覆盖栅极绝缘层30、第二金属层40对应第二金属凹陷区41一侧的侧壁和第二金属转接区91202处。
本方案中,透明电极层60覆盖栅极绝缘层30、第二金属层40对应第二金属凹陷区41一侧的侧壁和第二金属转接区91202处,并且透明电极层60通过第二金属转接区91202与公共线连通,而在透明电极层60的上方设置金球70,使得所述金球70连通所述第一基板3的透明电极层60和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最后实现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相互导通。这样由于第二金属转接区91202加宽了转接区202的整体宽度,可以使得涂布的密封胶避免溢出转接区202,提高显示质量。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层40和所述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通过同层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40和所述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相互电连接。
本方案中,第一基板3为阵列基板,第二金属层40和阵列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一道制程形成,减少光罩的使用,减少制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41的宽度大于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宽度。
本方案中,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41的宽度大于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宽度,从第一金属凹陷区21开始呈台阶状上升,相对来说,增大了密封胶的可容纳空间,提升显示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4所示,一种显示面板2,包括: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公共电极;
金球7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00,用于导通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和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70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202;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衬底10;
第一金属层20,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金属层20对应所述转接区202镂空,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21;
栅极绝缘层30,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上方,对应第一金属凹陷区21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31,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宽度,所述第一金属层露出的表面为第一金属转接区;
第二金属层40,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30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40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部位镂空,形成第二金属凹陷区41;
钝化层50,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40上方,所述钝化层50对应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41的部位镂空,形成钝化凹陷区51;
透明电极层60,覆盖第一金属凹陷区21和第一金属转接区,所述透明电极层60与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连通;
所述金球70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60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位置,连通所述阵列基板的透明电极层60和所述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
液晶由加载在第一基板3和第二基板80之间形成的垂直电场使之转动,从而使液晶形成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使得上偏光片能透过不同强度的光。在电场加载过程中,为了使第一基板3上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相互导通,第一基板3的密封胶内要设置导电的转接区202,以便金球70接触上下基板;而不设置金球70的位置,则可不设置转接区202。在第一基板3的转接区202,铺设与公共线连通的导电层第一金属层20;而在不设置转接区202的位置处,则可对公共线镂空成网格状以便对密封胶照光固化,这种方案,在对盒后,金球70和密封胶涂布时,金球70若被挤压突出转接区202,就会造成上下基板导通不好,或盒厚异常,造成显示异常。而本方案中,在制作第一基板3时,在基板上覆盖一层金属材料层,将金属材料层对应转接区202的位置部分蚀刻掉,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21,在第一金属凹陷区21上方形成透明电极层60,并将透明电极层60与公共线电连接,再在透明电极层60的上方设置金球70,金球70连通第一基板3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80的公共电极,第一金属凹陷区21增加了转接区202的深度,可以使得涂布的金球70和密封胶避免溢出转接区202,提高显示质量。
其中,第一金属层20的厚度一般在第二金属层40的厚度一般在透明电极层60的厚度一般在
其中,靠近第一连接区201的第一金属转接区90的宽度为X1,一般X1的范围为5μm≤X1≤500μm;靠近第二连接区203的第一金属转接区90的宽度为X2,一般X2的范围为5μm≤X2≤50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2的制程,包括:
S61:在衬底10上覆盖一层金属材料层,将金属材料层对应转接区202位置的中部蚀刻掉,形成位于非显示区200的第一金属层20和第一金属凹陷区21以及位于显示区100的公共线;
S62:在所述第一金属层20上方形成栅极绝缘层30,并把所述栅极绝缘层30对应转接区202的部位蚀刻掉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31,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宽度宽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的宽度,第一金属层20露出的表面为第一金属转接区90;
S63:在所述栅极绝缘层30的上方形成第二金属层40,并把所述第二金属层40对应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部位蚀刻掉;
S64:在所述第二金属层40的上方形成钝化层50,并把所述钝化层50对应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31的部位蚀刻掉;
S65:在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21上方形成透明电极层60,形成的所述透明电极层60覆盖在第一金属凹陷区21和第一金属转接区90处,所述透明电极层60与所述公共线连通形成阵列基板;
S66:形成设有公共电极的彩膜基板;
S67:在所述透明电极层60的上方设置金球70,并使所述金球70连通所述阵列基板的透明电极层60和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2。
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可以是TN面板(全称为Twisted 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面板)、IPS面板(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VA面板(Multi-domain Vertical A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面板,适用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对置;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公共电极;
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衬底;
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对应所述转接区镂空,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
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对应第一金属凹陷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第二金属凹陷区;
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方,所述钝化层对应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钝化凹陷区;
透明电极层,覆盖第一金属凹陷区,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连通;
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位置,连通所述第一基板的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公共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宽度;
第一金属层露出的表面为第一金属转接区,所述第一金属转接区覆盖有所述透明电极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层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相互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等于第二金属凹陷区的宽度,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等于钝化凹陷区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线设置在第一金属层,所述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凹陷区的宽度大于第二金属层凹陷区的宽度,第二金属层露出的表面为第二金属转接区,所述透明电极层覆盖栅极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对应第二金属凹陷区一侧的侧壁和第二金属转接区处。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通过同层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基板的公共线相互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宽度。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公共电极;
金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导通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和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金球设置的位置为转接区;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衬底;
第一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对应所述转接区镂空,形成第一金属凹陷区;
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对应第一金属凹陷区镂空,形成栅极绝缘凹陷区,所述栅极绝缘凹陷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宽度,所述第一金属层露出的表面为第一金属转接区;
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对应栅极绝缘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第二金属凹陷区;
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方,所述钝化层对应所述第二金属凹陷区的部位镂空,形成钝化凹陷区;
透明电极层,覆盖第一金属凹陷区和第一金属转接区,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线连通;
所述金球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凹陷区的位置,连通所述阵列基板的透明电极层和所述彩膜基板的公共电极。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21647908.1U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999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908.1U CN208999732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6/340,142 US11150528B1 (en) 2018-10-10 2018-11-27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18/117657 WO2020073446A1 (zh) 2018-10-10 2018-11-2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908.1U CN208999732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9732U true CN208999732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7908.1U Active CN208999732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0528B1 (zh)
CN (1) CN208999732U (zh)
WO (1) WO202007344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4225A (zh) * 2021-05-08 2021-08-06 厦门技师学院(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厦门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服务中心、厦门市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一种led显示面板
CN113219738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8426A (ja) * 2004-11-24 2006-07-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107239B1 (ko) 2004-12-23 2012-0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121687A (ja) 2005-10-28 2007-05-1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699335A (zh) * 2009-06-24 2010-04-28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31896B (zh) 2011-10-31 2014-04-1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3133452U (zh) 2012-09-14 2013-08-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869512B (zh) 2014-03-31 2016-08-17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7966861B (zh) 2017-12-12 2020-09-0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535927A (zh) 2018-04-03 2018-09-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9738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24225A (zh) * 2021-05-08 2021-08-06 厦门技师学院(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厦门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服务中心、厦门市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一种led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25745A1 (en) 2021-10-21
WO2020073446A1 (zh) 2020-04-16
US11150528B1 (en)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4770B (zh)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US1186048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CN103676387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23747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208999729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72878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39991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程和显示面板
CN1092399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程
CN106647054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WO2020062579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8999732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00153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6154639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0073385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4525053A (ja) 液晶パネル、tft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826328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3018978B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19080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955770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107503A1 (zh) 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65377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程
CN10537286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反射式显示面板
CN10256617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制作方法
WO2016106814A1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677334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