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3853U -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3853U
CN208993853U CN201821628341.3U CN201821628341U CN208993853U CN 208993853 U CN208993853 U CN 208993853U CN 201821628341 U CN201821628341 U CN 201821628341U CN 208993853 U CN208993853 U CN 208993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heel
mounting rack
split type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83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伟
冉令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oa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oa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oa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oa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83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3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3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3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其后车架和前车架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后车架的下横梁的末端可以插入前车架的连接槽内,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槽和下横梁,前车架还包括一水平布置的载物架。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中置载物的车架设计方案,后车架的横梁末端可以直接安装在前车架的连接槽内实现快速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传统车架焊接固定与安装校正的技术难题,同时,中置载物的设计方案能够将车体重心控制在整车中间,避免传统前载物结构、后载物结构在上坡或下坡时,出现的重心偏移导致驾驶不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人们日常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还兼具一定的载物功能,传统自行车载物位置分为前置和后置,前置载物是指通过前货架或前车筐载物的方式,后置载物是指通过后货架或后车筐载物的方式。无论是前置或后置,在上下坡时,由于重心会向前或向后倾斜,极易造成晃动,安全系数低。同时,如果载物体积、重量过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何提升载物时,车身重心的稳定性成为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中置载物的车架设计方案,后车架的横梁末端可以直接安装在前车架的连接槽内实现快速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传统车架焊接固定与安装校正的技术难题,同时,中置载物的设计方案能够将车体重心控制在整车中间,避免传统前载物结构、后载物结构在上坡或下坡时,出现的重心偏移导致驾驶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包括用于安装后轮的后车架和用于安装前轮架的前车架,所述后车架和前车架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后车架的下横梁的末端可以插入所述前车架的连接槽内,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槽和下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架还包括一水平布置的载物架和前轮架安装架,所述载物架为水平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槽为U型结构安装在载物架靠近后车架的竖梁上,所述连接槽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连接件的通孔,所述前轮架安装架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两端连接在载物架上,所述V型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前轮架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架还包括上横梁、后横梁、转向杆安装管、坐垫安装管、驱动件安装框体和后轮安装架,其中:所述驱动件安装框体设置在下横梁上且用于安装脚踏传动组件或电机驱动组件,所述转向杆安装管的下部安插在所述下横梁上用于安装转向组件,所述坐垫安装管的底部设置在驱动件安装框体的顶部且用于安装坐垫,所述转向杆安装管和坐垫安装管之间连接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靠近后轮的位置设置有上V型管,所述后横梁固定在动件安装框体上,所述后横梁靠近后轮的位置设置有下V型管,所述后轮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轮安装架对称安装在上V型管和上V型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架还包括叉勾片、横向叉勾螺丝和固定螺丝,其中,所述叉勾片内侧设置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通过横向叉勾螺丝安装在后轮安装架内侧的横向长槽内,所述叉勾片和后轮安装架之间可以沿横向长槽的方向做前后移动,所述固定螺丝通过后轮安装架侧面的螺孔能够固定叉勾片和后轮安装架。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后横梁、载物架和前轮架安装架的管材均采用八面异形管材,所述八面异形管材包括八面异形管和设置在所述异形管内部的十字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后车架和前车架采用分体设计方案,既可以解决车架制作时因体量过大造成施工困难,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又可以提高车架强度;还能在整车遇到极端情况造成车架损毁后,通过更换后车架或前车架,降低损失。
(2)采用中置式载物结构将货品放置自行车的中部,将重心控制到整车中间,以保证在载货状态下最大程度的保持车辆的重心稳定。
(3)车架主体采用特殊设计的异形管结合内部加强筋的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管材的抗冲击性能,八面结构的异形管强度高于普通空心管,同时,异形管在内部加强筋的支撑作用能够抵抗较大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前车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前车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前车架配套转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后车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后车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后轮安装架和叉勾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载物车架的八面异形管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车架、101-上横梁、102-下横梁、103-后横梁、104-转向杆安装管、105-坐垫安装管、106-驱动件安装框体、107-后轮安装架、108-叉勾片、109-横向叉勾螺丝、110-固定螺丝、2-前车架、201-载物架、202-连接槽、203-前轮架安装架、3-连接件、4-后轮、5-前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包括用于安装后轮4的后车架1和用于安装前轮架5的前车架2,所述后车架1和前车架2通过连接件3实现可拆卸连接,连接件3可以为螺丝、螺栓等。其中,后轮4和安装前轮架5均为现有技术。
如图2所示,所述后车架1的下横梁102的末端可以插入所述前车架2的连接槽202内,所述连接件3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槽202和下横梁102,这种直插定位,再通过螺丝或螺杆连接的方案,能够极大的提高装配效率,传统车架普遍采用整体焊接的方案,定位、拆卸和更换都比较困难。
如图3和图4所示,前车架2包括一水平布置的载物架201、下横梁102和前轮架安装架203,所述载物架201为水平框架结构,水平框架结构由两根横梁和若干个竖梁焊接或螺丝组装而成,所述连接槽202为U型结构且安装在载物架201靠近后车架1的竖梁上,所述连接槽20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连接件3的通孔,同时,下横梁102的末端也设置有多个通孔,当下横梁102的末端插入连接槽202内部时,一方面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另一方面通过螺丝或螺栓拧入通孔实现后车架1和前车架2的固定,这种可拆卸连接方便后车架1和前车架2的独立更换和维修。图中,所述前轮架安装架203为向上倾斜的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两端连接在载物架201上,所述V型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前轮架5的通孔。如图5所示,前轮架5安装在前轮架安装架203上,在前轮架5的转动下可以带动前轮转向。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后车架1包括上横梁101、下横梁102、后横梁103、转向杆安装管104、坐垫安装管105、驱动件安装框体106和后轮安装架107,图中:所述驱动件安装框体106设置在下横梁102上且用于安装脚踏传动组件或电机驱动组件,脚踏传动组件包括脚蹬、曲轴、齿轮和链条等,脚踏传动组件能够将人力通过链条传动至后轮,驱动车架前进;电机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机构和链条或皮带等,电机驱动组件能够将电机的扭矩通过链条传动至后轮,驱动车架前进。
图中,所述转向杆安装管104的下部安插在所述下横梁102上用于安装转向组件,转向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5,转向组件可以带动前轮架5左右摆动。所述坐垫安装管105的底部设置在驱动件安装框体106的顶部且用于安装坐垫,所述转向杆安装管104和坐垫安装管105之间连接有上横梁101,所述上横梁101靠近后轮的位置设置有上V型管,所述后横梁103固定在动件安装框体106上,所述后横梁103靠近后轮的位置设置有下V型管。
具体的,所述后轮安装架1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轮安装架107对称安装在上V型管和上V型管之间。
如图8所示,后车架1还包括叉勾片108、横向叉勾螺丝109和固定螺丝110,其中,所述叉勾片108内侧设置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通过横向叉勾螺丝109安装在后轮安装架107内侧的横向长槽内,所述叉勾片108和后轮安装架107之间可以沿横向长槽的方向做前后移动,所述固定螺丝110通过后轮安装架107侧面的螺孔能够固定叉勾片108和后轮安装架107,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拧紧固定螺丝11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置的调节一方面能够起到调节链条或皮带松紧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碟刹器与碟盘间之间的位置。同时,通过分别调节左、右叉勾片108的位置可以轻松解决车轮左右偏斜的技术问题。由于叉勾主体108与后轮安装架107的分离设计,因此可以实现产品的标准互换性,叉勾片108的规格尺寸可因需求而调整不必修改原车架设计。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横梁101、下横梁102、后横梁103、载物架201和前轮架安装架203的管材均采用八面异形管材,所述八面异形管材包括八面异形管和设置在所述异形管内部的十字加强筋,如图9所示。图中,八面异形管由顶面、左上斜面、右上斜面、左竖面、右竖面、左下斜面、右下斜面和底面八个面组成。具体的,八面异形管是由方形管在模具中直接冲压制成,左上斜面设置在顶面和左竖面之间且通过圆角或倒角过渡,右上斜面设置在顶面和右竖面之间且通过圆角或倒角过渡,加强筋2通过焊接固定在异形管1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包括用于安装后轮(4)的后车架(1)和用于安装前轮架(5)的前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1)和前车架(2)通过连接件(3)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后车架(1)的下横梁(102)的末端可以插入所述前车架(2)的连接槽(202)内,所述连接件(3)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槽(202)和下横梁(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2)还包括一水平布置的载物架(201)和前轮架安装架(203),所述载物架(201)为水平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槽(202)为U型结构安装在载物架(201)靠近后车架(1)的竖梁上,所述连接槽(20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连接件(3)的通孔,所述前轮架安装架(203)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两端连接在载物架(201)上,所述V型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前轮架(5)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1)还包括上横梁(101)、后横梁(103)、转向杆安装管(104)、坐垫安装管(105)、驱动件安装框体(106)和后轮安装架(107),其中:
所述驱动件安装框体(106)设置在下横梁(102)上且用于安装脚踏传动组件或电机驱动组件,所述转向杆安装管(104)的下部安插在所述下横梁(102)上用于安装转向组件,所述坐垫安装管(105)的底部设置在驱动件安装框体(106)的顶部且用于安装坐垫,所述转向杆安装管(104)和坐垫安装管(105)之间连接有上横梁(101),所述上横梁(101)靠近后轮的位置设置有上V型管,所述后横梁(103)固定在动件安装框体(106)上,所述后横梁(103)靠近后轮的位置设置有下V型管,所述后轮安装架(1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轮安装架(107)对称安装在上V型管和上V型管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1)还包括叉勾片(108)、横向叉勾螺丝(109)和固定螺丝(110),其中,所述叉勾片(108)内侧设置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通过横向叉勾螺丝(109)安装在后轮安装架(107)内侧的横向长槽内,所述叉勾片(108)和后轮安装架(107)之间可以沿横向长槽的方向做前后移动,所述固定螺丝(110)通过后轮安装架(107)侧面的螺孔能够固定叉勾片(108)和后轮安装架(10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01)、下横梁(102)、后横梁(103)、载物架(201)和前轮架安装架(203)的管材均采用八面异形管材,所述八面异形管材包括八面异形管和设置在所述异形管内部的十字加强筋。
CN201821628341.3U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Active CN208993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8341.3U CN208993853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8341.3U CN208993853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3853U true CN208993853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8341.3U Active CN208993853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93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7354C (zh) 摩托车车架
CN100418844C (zh) 自行车用托架
US20020135209A1 (en)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a four-wheeled buggy
US10850798B2 (en) Bicycle rear suspension
US7815005B2 (en) Motorcycle swingarm assembly
EP2557026B1 (en)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CN208993853U (zh)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CN202147792U (zh) 新型电动车车架
CN208789864U (zh) 一种自行车转向连杆机构
CN201325517Y (zh) 摩托车边箱安装结构
CN111003093A (zh) 一种分体式载物车架
CN219904623U (zh) 一种自行车后三角和下管铸造一体式
CN209650427U (zh) 一种中置式载物车
CN209616800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
CN219077387U (zh) 一种履带雪地电动自行车
CN101670867A (zh) 骑式摩托车骨架总成
CN219237260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动车车架
CN218287993U (zh) 一种两轮机动踏板摩托车车架
CN214216000U (zh) 一种摩托车坐垫支承机构及摩托车
CN216034875U (zh) 自行车车架结构
CN101665134B (zh) 两轮摩托车骨架
CN209535327U (zh) 一种膝盖车
CN217074635U (zh) 全地形车
CN219029056U (zh) 重卡空悬多功能扭力管梁结构
CN215245320U (zh)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