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5320U -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5320U
CN215245320U CN202120546355.6U CN202120546355U CN215245320U CN 215245320 U CN215245320 U CN 215245320U CN 202120546355 U CN202120546355 U CN 202120546355U CN 215245320 U CN215245320 U CN 215245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ottom fork
chain stay
cross beam
rear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63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兆泉
刘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463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5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5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5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所述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本体、连接件和连接螺栓;后平叉本体包括用于与平叉连接架连接的横梁和用于与后轮的轮轴连接的纵梁,纵梁设于横梁的左右侧且与横梁连接,横梁的前侧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孔;连接件设有用于与平叉连接架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连接螺栓能穿过第二连接孔和安装孔以使连接件与横梁连接。利用连接螺栓和连接件能够促使后平叉本体与平叉连接架连接;而且,通过连接螺栓对应插入不同位置的安装孔,调节连接件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实现后平叉的安装宽度可调节,促使该后平叉能与各规格的平叉连接架进行合适且牢固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后平叉是电动车的重要部件,属悬挂装置,后平叉位于电动车的下部,后平叉的前端通过连接轴与车架的平叉连接架活动连接,后平叉的后端安装电动车后轮,且后平叉通过避震器与车架连接,避震器位于连接轴与电动车后轮之间。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后平叉的前端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而车架的平叉连接架的宽度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市面上电动车的平叉连接架的宽度规格不一,在消费者选择更换不同类型的后平叉时,后平叉无法与原车的平叉连接架相匹配,导致后平叉需要定制或者焊接改动,拖慢了整个后平叉更换进度。然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可调整安装宽度的后平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平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有该后平叉的电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后平叉,所述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本体,所述后平叉本体包括用于与平叉连接架连接的横梁和用于与后轮的轮轴连接的纵梁,所述纵梁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左侧和右侧,纵梁与所述横梁连接;其中,所述横梁的前侧面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平叉还包括:
连接件,其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平叉连接架连接;
连接螺栓,其能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横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横梁的前侧面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安装孔,并且,连接件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和安装孔,将连接件与横梁连接起来,通过连接轴或螺栓穿过平叉连接架的轴孔与第一连接孔,将连接件与平叉连接架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后平叉本体与平叉连接架相连接。而且,通过连接螺栓对应插入不同位置的安装孔,能够调节连接件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控制两个连接件之间的宽度间距,最终实现后平叉的安装宽度可调节,促使该后平叉能够与各规格的平叉连接架进行合适且牢固的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设有内螺纹。安装孔的内周壁面设置内螺纹,在连接螺栓将连接件与横梁连接时,无需使用螺母,节省材料,连接性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沿着横梁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排,且相邻的两排安装孔交错排布;所述安装孔关于所述横梁的中心横截面镜面对称设置。安装孔沿上下方向设置多排,且相邻的两排安装孔呈交错布置,如此便增加了连接件的连接位置,扩大后平叉的安装宽度的调节范围。安装孔采用镜面对称设置,能使两个连接件在安装于横梁后呈左右对称,从而促使后平叉能快速准确安装于平叉连接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沿连接件的左右方向和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沿着连接件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连接孔,能精确调整该后平叉的安装宽度,使得该后平叉能适用于多种车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梁的后端设有固定孔和 U形开口;所述后平叉还包括:
缓冲套,其能设在所述U形开口内,所述缓冲套的外径与所述U 形开口的开口度相匹配,缓冲套设有用于与后轮的轮轴连接的第一轴孔;
连接块,其能与所述纵梁的外侧面连接;所述连接块设有第二轴孔和通孔,所述第二轴孔用于与后轮的轮轴连接;
锁定螺栓,其能穿过所述通孔和固定孔以使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纵梁连接。
在后轮的轮轴上安装缓冲套,并将缓冲套安装在纵梁的U形开口内,采用如此设计,在电动车的电机轴(也即后轮的轮轴)发力转动时,能缓冲电机轴因旋转对U形开口造成的应力,使后平叉变得更加耐用。利用锁定螺栓和具有第二轴孔和通孔的连接块,能够将后轮的轮轴安装在纵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后设置,所述固定孔设于所述U形开口的前侧,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二轴孔的前侧,通孔为腰型孔,通孔的两端呈前后延伸设置。U形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后,固定孔设于U形开口的前侧,通孔为腰型孔且设于第二轴孔的前侧,如此设计能够调整后轮相对后平叉的前后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或安装孔为腰型孔。采用腰型孔的设计,能精确调整该后平叉的安装宽度,使得该后平叉能适用于多种车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L型角码。L型角码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能够分别与横梁的前侧面和平叉连接架相贴合,增加受力面积,具有强度高、容易获得、连接性好和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T型角码或U型角码。T型角码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能分别与横梁的前侧面和平叉连接架相贴合,并且,能增大连接件与横梁的摩擦面积,具有强度高、容易获得和连接性佳的优点。U型角码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不仅能与横梁的前侧面相贴合,而且还能和平叉连接架的连接端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贴合,进一步增大连接件与平叉连接架的接触面积,具有强度高、材料易得和连接性佳的特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设有平叉连接架;所述平叉连接架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后平叉。该后平叉的安装宽度具有可调节性,能够与各规格的平叉连接架进行合适且牢固的连接,满足消费者对后平叉更换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平叉中,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平叉中,其一实施例与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平叉中,后平叉本体一实施例与后轮连接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平叉中,后平叉本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平叉中,后平叉本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00、车架;110、平叉连接架;200、连接件; 210、第一连接孔;220、第二连接孔;300、连接轴;400、后平叉本体;410、安装孔;420、固定孔;430、滑槽;440、U形开口;500、连接螺栓;600、后轮;610、轮轴;700、缓冲套;800、连接块;810、通孔;820、第二轴孔;900、锁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X方向是由后平叉的后侧指向前侧;Y方向是由后平叉的左侧方指向右侧;Z方向是由后平叉的下侧指向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后平叉及电动车举出若干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平叉,所述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本体400、连接件200和连接螺栓500。
其中,所述后平叉本体400由金属材质制成。后平叉本体400包括用于与平叉连接架110连接的横梁和用于与后轮600的轮轴610连接的纵梁,所述纵梁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左侧和右侧,纵梁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焊接与所述横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后平叉本体400从俯视角度看呈U形。当然,后平叉本体400还可以是呈其他形状。
并且,所述横梁的前侧面设有多个安装孔410,多个安装孔410 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安装孔410之间的间距可以是一致的。所述安装孔410的内周壁面可以设有内螺纹,方便连接螺栓500拧入,无需使用螺母。当然,安装孔410也可以是无内螺纹的圆孔,连接螺栓500在插入后需要与螺母连接。另外,也可以采用焊接或铆钉等紧固方式将横梁与连接件相互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排安装孔410,共六个安装孔410,且它们按照一定的间隔设置,如图1、图3所示,但安装孔410的个数不限于此。
连接件200为金属件。连接件200设有第一连接孔210和第二连接孔220。第一连接孔210和/或第二连接孔220可以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孔210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通过连接轴300或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10和平叉连接架110的轴孔,能实现连接件200与平叉连接架1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220可以沿着横梁的左右方向设置一个或两个,如图2所示。
平叉连接架110可以设有两个连接端,每个连接端设置供连接轴 300穿过的轴孔,在后平叉本体400安装于平叉连接架110时,可以在每个连接端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一个连接件200。
另外,平叉连接架110也可以设置一个连接端,同样的,连接端设置允许连接轴300穿过的轴孔,在后平叉本体400安装于平叉连接架110时,在连接端的外侧设置一个连接件200。
所述连接件200可以为L型角码、T型角码或者U型角码。U型角码适用于连接在具有两个连接端的平叉连接架110。当然,还可以是其他连接码。
通过连接螺栓500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20和所述安装孔410,能实现所述连接件200与所述横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后平叉中,通过连接螺栓500穿过第二连接孔220和安装孔410,并通过连接轴300或螺栓穿过平叉连接架110的轴孔与第一连接孔210,实现后平叉本体400与平叉连接架110相连接。而且,通过将连接螺栓500对应插入不同位置的安装孔410,能够调节连接件200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控制两个连接件200之间的宽度间距,最终实现后平叉的安装宽度可调节,促使该后平叉能够与各规格的平叉连接架110进行合适且牢固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孔220分别沿连接件200的左右方向和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图1只是示出了四个第二连接孔220,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第二连接孔220的设置个数。通过将连接螺栓 500插入不同位置的第二连接孔220并与横梁连接,如此能精确调整该后平叉的安装宽度,使得该后平叉能适用于多种车型。第二连接孔 220可以设置内螺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孔410沿着横梁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排,且相邻的两排安装孔410交错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只是示出两排安装孔410,每排具有六个安装孔410。安装孔的数量不限于此。采用如此设计,便能增加了连接件200的连接位置,扩大后平叉的安装宽度的调节范围。
所述安装孔410关于所述横梁的中心横截面镜面对称设置。安装孔410采用镜面对称设置,能使两个连接件200在安装于横梁后呈左右对称,从而促使后平叉能快速准确安装于平叉连接架110。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横梁左侧的六个安装孔410用于安装位于平叉连接架110左侧的连接件200,位于横梁右侧的六个安装孔410用于安装位于平叉连接架110右侧的连接件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纵梁的后端设有固定孔420 和U形开口440,所述U形开口440的开口方向可以是朝后或朝下设置。
并且,所述后平叉还包括缓冲套700、连接块800和锁定螺栓900。
其中,缓冲套700能设在所述U形开口440内,所述缓冲套700 的外部形状与U形开口440的内部形状相匹配;当缓冲套700为圆柱体时,缓冲套700的外径与所述U形开口440的开口度相匹配,也即 U形开口440的侧壁面与缓冲套700的外周面相接触;当缓冲套700 为方块状时,缓冲套7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应与U形开口440 的表面相接触。
缓冲套700设有用于与后轮600的轮轴610连接的第一轴孔,当后轮600的轮轴610插入第一轴孔后,轮轴610的外周面与第一轴孔的内周面相接触,从而实现轮轴610与缓冲套700的匹配安装。
缓冲套700可以但不限于是豹卡品牌的CT-减震衬套。
连接块800为金属件。连接块800可以但不限于是长方块、椭圆块。
连接块800设有第二轴孔820和通孔810,所述第二轴孔820用于与后轮600的轮轴610连接,第二轴孔820的孔径大小与轮轴610 的外径相适配。连接块800能与所述纵梁的外侧面连接。
轮轴610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将后轮600的轮轴610依次穿过缓冲套700的第一轴孔、连接块800的第二轴孔820,然后将轮轴610 与一螺母连接;由于连接块800的宽度比U形开口440的开口度大,在轮轴610与该螺母紧固连接后,连接块800与纵梁的外侧面相抵接;接着,将锁定螺栓900依次穿过所述通孔810和固定孔420,并与一螺母连接,从而使所述连接块800与所述纵梁连接,最终实现轮轴 610安装于后平叉本体400上。
当然,固定孔420可以是带内螺纹的孔,那么锁定螺栓900无需与螺母连接。固定孔420可以设在U形开口440的前侧、上侧或下侧。
在后轮600的轮轴610上安装缓冲套700,并将缓冲套700安装在纵梁的U形开口440内,采用如此设计,在电动车的电机轴(也即后轮的轮轴)发力转动时,能缓冲电机轴因旋转对U形开口440造成的应力,使后平叉变得更加耐用。
当然,缓冲套700和连接块800可以采用一体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U形开口440的开口方向朝后设置,所述固定孔420设于所述U形开口440的前侧,所述通孔810设于所述第二轴孔820的前侧,通孔810为腰型孔,通孔的两端810呈前后延伸设置。
采用上述设计,可将连接块800相对固定孔420前后移动,以调整连接块800的位置,通孔810采用腰型孔设计,在连接块800位置调整完毕后,方便锁定螺栓900将连接块800与纵梁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后轮600相对后平叉的前后位置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梁设有滑槽430,所述连接块800能设在所述滑槽430内,连接块800与滑槽430相匹配,且能沿滑槽430 的长度方向前后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800为长方块,滑槽 430为长方体状的凹槽。
在后轮600的轮轴610与缓冲套700和连接块800连接后,可将连接块800从后往前插入滑槽430,通过连接块800在滑槽430内前后移动,来调整后轮600的前后位置;调整完毕,便可给轮轴610上紧螺母,且利用锁定螺栓900将连接块800与纵梁相固定。
滑槽430的设置,不仅对连接块800进行安装前定位,而且,增大了连接块800与纵梁的接触面积,有效减轻锁定螺栓900在电动车行走过程中所受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孔220为腰型孔,或者安装孔410为腰型孔,又或者,第二连接孔220和安装孔410均是腰型孔。连接螺栓500穿过第二连接孔220和安装孔410与螺母紧固连接,使连接件200与后平叉本体400相固定。采用腰型孔的设计,能精确调整该后平叉的安装宽度,使得该后平叉能适用于多种车型。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100;所述车架100设有平叉连接架110;所述平叉连接架110 安装有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后平叉。该后平叉的安装宽度具有可调节性,能够与各规格的平叉连接架进行合适且牢固的连接,满足消费者对后平叉更换的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后平叉,包括后平叉本体(400),所述后平叉本体(400)包括用于与平叉连接架(110)连接的横梁和用于与后轮(600)的轮轴(610)连接的纵梁,所述纵梁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左侧和右侧,纵梁与所述横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前侧面设有多个安装孔(410),多个安装孔(410)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平叉还包括:
连接件(200),其设有第一连接孔(210)和第二连接孔(220);所述第一连接孔(210)用于与平叉连接架(110)连接;
连接螺栓(500),其能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20)和所述安装孔(410)以使所述连接件(200)与所述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10)设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10)沿着横梁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排,且相邻的两排安装孔(410)交错排布;所述安装孔(410)关于所述横梁的中心横截面镜面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20)分别沿连接件(200)的左右方向和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后端设有固定孔(420)和U形开口(440);所述后平叉还包括:
缓冲套(700),其能设在所述U形开口(440)内,所述缓冲套(700)的外部形状与所述U形开口(440)的内部形状相匹配,缓冲套(700)设有用于与后轮(600)的轮轴(610)连接的第一轴孔;
连接块(800),其能与所述纵梁的外侧面连接;所述连接块(800)设有第二轴孔(820)和通孔(810),所述第二轴孔(820)用于与后轮(600)的轮轴(610)连接;
锁定螺栓(900),其能穿过所述通孔(810)和固定孔(420)以使所述连接块(800)与所述纵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开口(440)的开口方向朝后设置,所述固定孔(420)设于所述U形开口(440)的前侧,所述通孔(810)设于所述第二轴孔(820)的前侧,通孔(810)为腰型孔,通孔(810)的两端呈前后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20)和/或安装孔(410)为腰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0)为L型角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0)为T型角码或U型角码。
10.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100);所述车架(100)设有平叉连接架(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叉连接架(110)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后平叉。
CN202120546355.6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Active CN215245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6355.6U CN215245320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6355.6U CN215245320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5320U true CN21524532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5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6355.6U Active CN215245320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5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9950B2 (en) Torsion trailer coupler
US8827357B2 (en) Utility vehicle
US20070187919A1 (en) Height adjustment blocks for leaf spring suspension
US8979123B1 (en) Utility vehicle
US8869929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of utility vehicle
US8308193B2 (en) Vehicle 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US11230351B2 (en) Snowmobile fuel tank
CN215245320U (zh) 一种后平叉及电动车
US4398744A (en) Load rod for vehicles
EP2819911B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vehicle sub-frame and a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827926B (zh) 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电池箱固定组件
US20200317009A1 (en) Towing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
CN205044589U (zh) 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
CN210478818U (zh) 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KR200429235Y1 (ko) 트레일러 연결장치
CN112074451B (zh) 具有加强纵梁的车辆结构
FR3122134A1 (fr) Armature de pare-chocs avant avec pied central
CN209191632U (zh) 推力杆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车架
US20070267836A1 (en) Non-symmetrical tapered mono-leaf spring
CN201305087Y (zh) 骑式摩托车车架发动机悬挂结构
CN110997365B (zh) 用于制造具有横向引导连杆的机动车辆横梁的方法
CN221213475U (zh) 发动机前悬置结构及车辆
CN110854332A (zh) 电动汽车电池托架
CN215155279U (zh) 车架和电动代步车
CN202624129U (zh) 弹性汽车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