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9026U -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9026U
CN208979026U CN201821828959.4U CN201821828959U CN208979026U CN 208979026 U CN208979026 U CN 208979026U CN 201821828959 U CN201821828959 U CN 201821828959U CN 208979026 U CN208979026 U CN 208979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vehicle frame
stud
connection structure
electric un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89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u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u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u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u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289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9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9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9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动独轮车缺乏一种连接结构,能够让电动独轮车能够单独使用,而且还能够让两个电动独轮车像传统的两轮平衡车一样使用,其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车体,车体用于和使用者的双脚一一对应设置,车体包括轮毂电机,轮毂电机上穿设有中心轴,两个中心轴上均可拆卸设置有独立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转动设置有和两个中心轴同轴设置的转轴,因此本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具有可拆装、结构简单和使用方式多样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动独轮车的电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公开了一种电动独轮车,电动独轮车属于平衡车,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263531A”的分体式电动扭扭车,它主要包括车体、轮毂、轮毂电机、陀螺仪、控制器以及蓄电池,它主要通过电能提供动力,它充分利用陀螺仪原理进行设计,主要通过陀螺仪来控制前进、后退速度、以及拐弯的方向,该种产品具有更好的娱乐性,同时具有代步的功能,更适合与现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环境。
上述的电动独轮车的踏板位于轮毂两端,人们在骑行时需要横跨在轮毂的两轴端,就像我们平时“立正”的姿势一样,这样通过身体重心的前、后、左、右的变化在陀螺仪的控制下实现独轮车的前进加速、减速、向左、向右转弯,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独轮车缺乏一种连接结构,能够让电动独轮车能够单独使用,而且还能够让两个电动独轮车像传统的两轮平衡车一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装、结构简单和既能单独使用电动独轮车又能够将两个电动独轮车连接在一起使用的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车体,两个车体用于和使用者的双脚一一对应设置,两个车体均包括轮毂电机和车架,轮毂电机连接在车架上,两个车架上均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至少一连接杆和车体的固定连接是可拆卸的,两个连接杆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转轴与至少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与至少一个轮毂电机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轴孔,转轴转动设置在轴孔内,连接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连接有螺钉,转轴上开设有环形滑槽,螺钉滑动设置在环形滑槽内,转轴和连接杆通过螺钉轴向固定在一起。
作为优选,至少一连接杆和车架的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螺柱,连接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当螺柱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连接杆和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螺柱,当螺柱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连接杆和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轮毂电机同轴设置在中心轴上,螺柱同轴设置在中心轴上。
作为优选,当螺柱固定设置在车架上,螺柱和中心轴可一体成形;当螺柱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上,螺柱和连接杆可一体成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车体,车体用于和使用者的双脚一一对应设置,包两个车体均包括轮毂电机和车架,轮毂电机连接在车架上,两个车架上均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至少一连接杆和车体的固定连接是可拆卸的,两个连接杆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转轴与至少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一起,从而两个车架可发生相对转动,与传统的双轮平衡车相比,两个独立的车体之间的连接杆至少有一个和车架是可拆卸连接的,当两个车体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时,两个车体可一同使用,当连接杆从车架上拆卸下来,两个车体可分开使用,本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实现了两个车体既能够单独使用,又能像传统的两轮平衡车一样使用,因此本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具有可拆装、结构简单和使用方式多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1-车架、111-车壳、112-车盖、12-轮毂电机、
13-固定组件、14-控制组件、141-控制器、142-电池、143-脚踏感应器、
15-提手、16-中心轴、17-端盖、18-防滑垫、2-连接杆、21-第一螺纹孔、
22-轴孔、23-第二螺纹孔、3-转轴、31-环形滑槽、4-螺钉、5-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车体1,车体1用于和使用者的双脚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一个车体1用于对应使用者的左脚,另一个车体1用于对应使用者的右脚。两个车体1之间可相互独立,两个车体1之间不仅可以相对扭转,而且两者之间的左右间距和前后间距也能改变,从而使用者的双脚分别站立在两个车体1上,使用者可通过调整左脚和右脚的状态,从而适应不同的路况。
两个车体1均包括轮毂电机12和车架11,轮毂电机12连接在车架11上,两个车架11上均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一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一车架11上,另一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另一车架11上。至少一连接杆2和车体1的固定连接是可拆卸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接或吸附连接等等。
两个连接杆2通过转轴3连接在一起,转轴3与至少一连接杆2转动连接在一起,转轴3可以与一连接杆2固定连接,与另一连接杆2转动连接;或转轴3与一连接杆2转动连接,与另一连接杆2转动连接;当转轴3相对连接杆2转动,从而两个车架11相对转动。
与传统的双轮平衡车相比,两个独立的车体1之间的连接杆2至少有一个和车架11是可拆卸连接的,当两个车体1通过连接杆2连接在一起时,两个车体1可一同使用,当连接杆2从车架11上拆卸下来,两个车体1可分开使用,本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实现了两个车体1既能够单独使用,又能像传统的两轮平衡车一样使用,因此本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具有可拆装、结构简单和使用方式多样的优点。
所述转轴3与至少一个轮毂电机12同轴设置,转轴3与两个轮毂电机12均同轴设置,转轴3相对连接杆2是竖直转动的。当两个车体1通过连接杆2连接在一起时,使用者带动两个车架11产生相对不同程度的倾斜,转轴3与轮毂电机12产生同轴向上的转动,避免两个轮毂电机12产生轴向上的偏移,因此本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具有驾驶更加平稳、更加安全的优点。
所述连接杆2上开设有轴孔22,转轴3转动设置在轴孔22内,连接杆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3,第二螺纹孔23内连接有螺钉4,转轴3上开设有环形滑槽31,螺钉4滑动设置在环形滑槽31内,转轴3和连接杆2通过螺钉4轴向固定在一起,从而转轴3可相对连接杆2转动。两个连接杆2整体造型均呈圆柱体,从而便于在连接杆2上加工。转轴3的整体造型也呈圆柱体,从而便于在连接杆2上加工。转轴3的侧面开有两个环形滑槽31,连接杆2上均开设有轴孔22和第二螺纹孔23,第二螺纹孔23内均连接有螺钉4,两个螺钉4分别滑动设置在环形滑槽31内,螺钉4的一端插设在环形滑槽31内,螺钉4的直径大致和环形滑槽31的宽度一致,从而螺钉4可在环形滑槽31内滑动。
至少一连接杆2和车架11的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两个连接杆2均与车架11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可以是螺栓连接、螺钉4连接、紧定螺钉4连接、双头螺栓连接中的一种。
所述车架11上固定设置有螺柱5,两个车架11上均固定设置有螺柱5,连接杆2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两个连接杆2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当螺柱5连接在第一螺纹孔21内,连接杆2和车架11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所述车架11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连接杆2上固定设置有螺柱,当螺柱连接在第一螺纹孔21内,连接杆2和车架1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优选螺柱5固定设置在车架11上,第一螺纹孔21开设在连接杆2上。因此使用者可徒手拆装连接杆2,提高了本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的拆装便利性。
所述车架11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16,中心轴16的整体造型呈圆柱体,中心轴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11上,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控制组件14连接在车架11上。
轮毂电机12同轴设置在中心轴16上,中心轴16穿设于轮毂电机12,螺柱5同轴设置在中心轴16上,连接杆2也与中心轴16同轴设置,从而两个中心轴16、两个连接杆2、两个螺柱5和转轴3均处于同一轴向上。
当螺柱5固定设置在车架11上,螺柱5和中心轴16可一体成形;当螺柱固定设置在连接杆2上,螺柱和连接杆2可一体成形,本实施例优选螺柱5和中心轴16一体成形,从而减少零件数量,从而增加了制造时的便利。
车架11上设置有承载面,承载面用于供使用者单脚踩踏,承载面与使用者的脚部接触的面积用于匹配使用者的单脚的大小。
承载面上设置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可通过卡接、粘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设置在车架11上。防滑垫18可由砂纸、橡胶或硅胶等材料支撑,使用者踩踏时作用在脚部上的摩擦力。
将车体1落地放置,承载面平行于地面时,轮毂电机12位于承载面和地面之间。在骑乘本车体1时,轮毂电机12大致位于用于脚的正下方,从而降低使用者操控平衡的难度。
车体1还包括固定件13和控制组件14,固定件13通过固定中心轴16的方式固定轮毂电机12。固定件13连接在车架11上,中心轴16夹紧在固定件13和车架11之间。车体1包括两个固定件13,两个固定件13分别将中心轴16的两端固定在车架11上。
控制组件14通过控制轮毂电机12的转动来维持车架11的平衡状态。控制组件14包括姿态传感器、控制器141和电源,姿态传感器能够检测车架11的倾斜角度,并将车架11的倾斜角度发送至控制器141,控制器141与轮毂电机12连接,控制器141能够根据车架11的倾斜角度,控制轮毂电机12的转速。电源能够向姿态传感器以及控制器141供电。
使用者站在车架11上驾驶本车体1时,车架11向前倾,姿态传感器将车架11前倾的角度发送给控制器141,控制器141根据前倾的角度,控制轮毂电机12正向旋转,使得车体1玩车前进的动作。使用者可通过调整前倾的角度来改变车体1前进的速度,前倾角度越大,轮毂电机12正向旋转的速度也越大。反之,车架11后倾,轮毂电机12发生反向转动。另外,使用者双脚可控制两个车体1进行差速运行,从而实现转弯的动作。使用者可通过两个车体1完成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动作,并且可将这些动作富有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完成,因此提高了娱乐性和可玩性。
姿态传感器为陀螺仪,与控制器141集成在一起,以起到简化结构,减小占用空间的目的。
车架11为中空的壳体,控制组件14固定设置在车架11内,从而避免灰尘、水等外界因素影响控制组件14的正常工作。
车架11包括车盖112和车壳111,车盖112和车壳111配合形成车架11,承载面也就是车盖112的顶面,车盖112上铰接有一对提手15,转动提手15,提手15可折叠在车盖112上或从车盖112上展开,一对提手15从车盖112上展开后,可相互抵靠在一起,使用者可手握在一对提手15上来携带车体1,因此提高了本车体1的携带的便利性。
控制组件14还包括脚踏感应器143,脚踏感应器143安装在车架11上,位于承载面所在的区域内。脚踏感应器143用于感应使用者是否脚踏在承载面上,而当使用者脱离承载面时,脚踏感应器143能够制动轮毂电机12,以避免车体1失控。
车体1还包括端盖17,端盖17固定设置在车架11上,端盖17盖设在中心轴16的一端,并将固定件13也盖设住,螺柱5可容纳在端盖17内,连接杆2可穿设于端盖17从而连接螺柱5。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车体(1),两个车体(1)用于和使用者的双脚一一对应设置,两个车体(1)均包括轮毂电机(12)和车架(11),轮毂电机(12)连接在车架(11)上,两个车架(11)上均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至少一连接杆(2)和车体(1)的固定连接是可拆卸的,两个连接杆(2)通过转轴(3)连接在一起,转轴(3)与至少一连接杆(2)转动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与至少一个轮毂电机(12)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上开设有轴孔(22),转轴(3)转动设置在轴孔(22)内,连接杆(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3),第二螺纹孔(23)内连接有螺钉(4),转轴(3)上开设有环形滑槽(31),螺钉(4)滑动设置在环形滑槽(31)内,转轴(3)和连接杆(2)通过螺钉(4)轴向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连接杆(2)和车架(11)的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上固定设置有螺柱(5),连接杆(2)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当螺柱(5)连接在第一螺纹孔(21)内,连接杆(2)和车架(11)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连接杆(2)上固定设置有螺柱,当螺柱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连接杆(2)和车架(11)固定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16),轮毂电机(12)同轴设置在中心轴(16)上,螺柱(5)同轴设置在中心轴(1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螺柱(5)固定设置在车架(11)上,螺柱(5)和中心轴(16)可一体成形;当螺柱固定设置在连接杆(2)上,螺柱和连接杆(2)可一体成形。
CN201821828959.4U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79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8959.4U CN208979026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8959.4U CN208979026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9026U true CN208979026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9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895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79026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9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0697B2 (en) Electric-powered self-balancing unicycle with steering linkage between handlebars and wheel forks
US4279429A (en) Vehicle with adjustable steering axis angle control
TWI488768B (zh) 具有自我平衡功能之單輪式個人綠能載具
CN205010404U (zh) 折叠式站坐两用电动滑板车
JP2010018173A (ja) X型フレームの三輪折りたたみ自転車
WO2009059099A2 (en) Lockable tilt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GB2379641A (en) Foldable electric vehicle
TWI501897B (zh) Personal transport vehicle
CN106080908B (zh) 集成自平衡独轮车的电动自行车
CN205872315U (zh) 折叠式滑板车
CN205952180U (zh) 一种电动玩具车
CN208979026U (zh)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连接结构
CN205698290U (zh) 一种轮椅用电力驱动车头装置
WO2020178842A1 (en) Folding tricycle
CN207791001U (zh) 一种站坐两用电动车
CN210822589U (zh)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CN207045550U (zh) 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
CN208453162U (zh) 集成自平衡独轮车的电动自行车
CN108791620B (zh) 可侧倾的智能平衡转向折叠电动三轮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74866U (zh) 骑踏两用电动滑板车
CN21107613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新型支腿架
CN206367545U (zh) 一种蛇步车
JP3505656B2 (ja) 開脚三輪歩行車
CN109398560A (zh) 多用途自平衡车
CN211223724U (zh)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