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6938U -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6938U
CN208966938U CN201821335184.7U CN201821335184U CN208966938U CN 208966938 U CN208966938 U CN 208966938U CN 201821335184 U CN201821335184 U CN 201821335184U CN 208966938 U CN208966938 U CN 208966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ylinder
outer cylinder
piston
cylinder
limitatio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51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太平
陈青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ul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Orang Automotive Pip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Orang Automotive Pip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Orang Automotive Pip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51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6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6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6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包括外筒、固定块和垫块,所述外筒的外侧安装有导热片去,且外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的上方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的内部预留有通孔,并且活塞的上方安装有内杆,所述外筒的上端设置有外筒限制环,且外筒限制环的边侧安装有限制块,并且限制块的上方安装有防尘垫,所述固定块固定于内筒的上端边侧,且固定块的上方安装有压板,并且压板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内筒限制环,所述内筒限制环的边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且内筒限制环的下方一侧粘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垫块设置于内筒限制环的下方。该汽车双重减震器,具有减震效果好和便于拆卸检修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组成单元,汽车的配件繁多,配件可以单体工作,也有单体组成集合来工作,汽车减震器是专门用来汽车减震的配件。
现有的汽车减震器多为筒式减震器,筒式减震器存在减震方式单一、减震效果不够好和不方便检修等缺点,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减震器多为筒式减震器,筒式减震器存在减震方式单一、减震效果不够好和不方便检修等缺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包括外筒、固定块和垫块,所述外筒的外侧安装有导热片,且外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的上方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的内部预留有通孔,并且活塞的上方安装有内杆,所述外筒的上端设置有外筒限制环,且外筒限制环的边侧安装有限制块,并且限制块的上方安装有防尘垫,所述固定块固定于内筒的上端边侧,且固定块的上方安装有压板,并且压板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内筒限制环,所述内筒限制环的边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且内筒限制环的下方一侧粘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垫块设置于内筒限制环的下方,所述活塞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内筒通过第一弹簧和外筒构成伸缩结构,且内筒的最大活动范围长度小于外筒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通孔等间距的预留在活塞上,且活塞和内筒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杆和第一密封垫相互贴合,且第一密封垫为中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筒限制环通过限制块和外筒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筒限制环通过固定块和压板与内筒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双重减震器,具有减震效果好和便于拆卸检修等优点:
1、内筒在外筒内上下运动,来挤压第一弹簧,达到第一重减震的目的,内杆在内筒内上下运动挤压第二弹簧,达到了第二重减震的目的,活塞内部预留的通孔可以将内筒内活塞下端的油流至活塞上端,油的上下流动来达到缓冲的目的;
2、外筒限制环和外筒之间的拆卸安装结构可以将外筒进行封闭,来防止内筒从外筒内弹出,同时外筒限制环取下时,方便对外筒内部进行检修;
3、内筒限制环和内筒构成的拆卸安装结构可以将内筒密封住,防止内筒内的油流出内筒,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保证了该减震器内部的缓冲功能正常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塞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导热片;3、第一弹簧;4、内筒;5、活塞;6、通孔;7、内杆;8、外筒限制环;9、限制块;10、防尘垫;11、固定块;12、压板;13、内筒限制环;14、第一密封垫;15、第二密封垫;16、垫块;1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包括外筒1、导热片2、第一弹簧3、内筒4、活塞5、通孔6、内杆7、外筒限制环8、限制块9、防尘垫10、固定块11、压板12、内筒限制环13、第一密封垫14、第二密封垫15、垫块16和第二弹簧17,外筒1的外侧安装有导热片2,且外筒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3,并且第一弹簧3的上方连接有内筒4,内筒4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且活塞5的内部预留有通孔6,并且活塞5的上方安装有内杆7,外筒1的上端设置有外筒限制环8,且外筒限制环8的边侧安装有限制块9,并且限制块9的上方安装有防尘垫10,固定块11固定于内筒4的上端边侧,且固定块11的上方安装有压板12,并且压板12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内筒限制环13,内筒限制环13的边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4,且内筒限制环13的下方一侧粘接有第二密封垫15,垫块16设置于内筒限制环13的下方,活塞5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17;
内筒4通过第一弹簧3和外筒1构成伸缩结构,且内筒4的最大活动范围长度小于外筒1的高度,内筒4在外筒1内部挤压第一弹簧3上下运动,来达到减震的目的;
通孔6等间距的预留在活塞5上,且活塞5和内筒4构成滑动结构,活塞5上下方的油可以通过通孔6在内筒4流通,来保证随时可以进行缓冲;
内杆7和第一密封垫14相互贴合,且第一密封垫14为中空环形结构,内杆7和第一密封垫14贴合,使得内筒4内部的油不会通过内杆7和内筒4之间的缝隙流出内筒4,造成缓冲功能的下降;
外筒限制环8通过限制块9和外筒1构成拆卸安装结构,外筒限制环8和外筒1构成的拆卸安装结构,可以方便对外筒1内部进行检修;
内筒限制环13通过固定块11和压板12与内筒4构成拆卸安装结构,内筒限制环13和内筒4构成的拆卸安装结构,可以方便内筒4内部的油的更换和对内筒4内部进行检修。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汽车双重减震器时,根据图1-2,在内杆7受力向下运动的时候,内杆7带动活塞5向下运动来挤压第二弹簧17,达到一重减震的目的,同时内筒4在外筒1内部向下运动来挤压第一弹簧3,达到一重减震的目的,双重减震可以可好的减震,内筒4内部的油通过活塞5上预留的通孔6在内筒上下流动,活塞5减震时向下运动,内筒4内部的活塞5下方的油慢慢的向通过通孔6向活塞5上方流动,来达到缓冲的目的,外筒限制环8和外筒1之间构成的拆卸安装结构,可以将外筒限制环8拆下,对外筒1内部进行检修,导热片2可以将该减震器内部的热量导出该减震器,使该减震器内部正常的运行,防尘垫10可以保证外筒1内部不会进灰尘;
根据图3,内筒限制环13和内筒4之间构成的拆卸安装结构,可以方便对内筒4内部的油进行更换或者对内筒4内部进行检修,第一密封垫14和第二密封垫15可以防止内筒4的油流出内筒,造成缓冲性能的下降,垫块16可以防止第二密封垫15随着内杆7的运动向内筒4内部运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包括外筒(1)、固定块(11)和垫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外侧安装有导热片(2),且外筒(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3),并且第一弹簧(3)的上方连接有内筒(4),所述内筒(4)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且活塞(5)的内部预留有通孔(6),并且活塞(5)的上方安装有内杆(7),所述外筒(1)的上端设置有外筒限制环(8),且外筒限制环(8)的边侧安装有限制块(9),并且限制块(9)的上方安装有防尘垫(10),所述固定块(11)固定于内筒(4)的上端边侧,且固定块(11)的上方安装有压板(12),并且压板(12)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内筒限制环(13),所述内筒限制环(13)的边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4),且内筒限制环(13)的下方一侧粘接有第二密封垫(15),所述垫块(16)设置于内筒限制环(13)的下方,所述活塞(5)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4)通过第一弹簧(3)和外筒(1)构成伸缩结构,且内筒(4)的最大活动范围长度小于外筒(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等间距的预留在活塞(5)上,且活塞(5)和内筒(4)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7)和第一密封垫(14)相互贴合,且第一密封垫(14)为中空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限制环(8)通过限制块(9)和外筒(1)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限制环(13)通过固定块(11)和压板(12)与内筒(4)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CN201821335184.7U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Active CN208966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5184.7U CN208966938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5184.7U CN208966938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6938U true CN208966938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5184.7U Active CN208966938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69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615A (zh) * 2019-12-20 2020-05-12 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强度可调的缓冲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615A (zh) * 2019-12-20 2020-05-12 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强度可调的缓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5577A (zh) 一种液体粘弹性阻尼器
CN208966938U (zh) 一种汽车双重减震器
CN111663433A (zh) 一种自复位sma-粘滞减振阻尼器
CN208885860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汽车减震器
CN203603296U (zh) 一种液体粘弹性阻尼器
CN209621934U (zh) 一种高耐久抗冲击能力强的阻尼器
CN209705140U (zh) 一种机械式减震器
CN204828467U (zh) 配重稳定型汽车减震器
CN106812860B (zh) 一种组合式阻尼器
CN21548695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液压油缸
CN104879433A (zh) 层递弹簧式减震装置
CN201810611U (zh) 一种前移式叉车油缸缓冲装置
CN209539905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212775295U (zh) 一种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
CN212838706U (zh) 一种优化缓冲性能的液压油缸
CN211820529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振动阻尼器
CN208454206U (zh) 一种电梯缓冲底座
CN209026197U (zh) 一种液压油缸密封圈
CN215861486U (zh) 一种减震机械装置
CN109611504A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219366675U (zh) 一种过滤器减震底座
CN204828435U (zh) 一种减震缓冲装置
CN109611488A (zh) 一种钢珠减震器
CN113055283B (zh) 一种便于检修维护的物联网网关装置
CN220930045U (zh) 一种超短油压缓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2 No.398, Hehai West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Oul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2 No.398, Hehai West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OULANG AUTOMOTIVE FLUID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