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2236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2236U
CN208952236U CN201821108586.3U CN201821108586U CN208952236U CN 208952236 U CN208952236 U CN 208952236U CN 201821108586 U CN201821108586 U CN 201821108586U CN 208952236 U CN208952236 U CN 208952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system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85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华
谭嘉星
吴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Hangzho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Hangzho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Hangzho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1085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2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2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2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室内天花板的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室内机可移动,利于调节空调室内机在室内的位置,以及多个空调室内机的分布,能源利用率高,利于平衡室内温度,且利于空调室内机的有效制冷或制热,至少解决了室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制冷领域,对大范围区域,例如,地铁站、火车站、购物中心等进行空调制冷时,往往需要通过多个空调机组组成相对较大的空调系统对待制冷区域进行制冷。
由于各个空调机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具体实施时,往往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确定具体的制冷方案。因此,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控制、协调多个空调机组,以最优方案(例如,最节能的方案)对待制冷区域进行有效的空调制冷,使大范围区域的温度均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地针对多个空调机组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案,因此,仍然存在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效能不理想、能源利用率不高,大范围区域的温度不能均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至少用于解决室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室内天花板的空调室内机。
可选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空调室内机相对室内天花板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吊装件,用于固定于室内天花板;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吊装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空调室内机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用于提供动力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吊装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传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以及第一啮合齿纹,设于所述第一吊装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空调室内机吊装于所述壳体。
可选地,空调系统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设于室内天花板,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以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移动方向。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感温元件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感温元件相对室内天花板移动,以测量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可选地,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感温元件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至少设有一所述空调室内机。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吊装件,用于固定于室内天花板;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二吊装件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感温元件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以及第二动力机构,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件,用于提供动力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二吊装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以及第二啮合齿纹,设于所述第二吊装件,用于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分别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吊装件包括吊板和第二支撑件,所述吊板的第一端连接于室内天花板,所述吊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啮合齿纹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吊板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啮合齿纹啮合。
可选地,空调系统还包括限位板,其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其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除尘件,设于所述限位板,用于为所述第二主动齿轮除尘。
可选地,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沿其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感温元件。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终端,用于输入温度参数。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调节架,所述温度控制终端设于所述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用于调节所述温度控制终端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架包括:至少一节可折叠杆或至少一根可伸缩轴。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发出的温度信息,且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导风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空调室内机左、右扫风,和/或,上、下扫风。
可选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可转动机构,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所述可转动机构吊装于室内天花板,所述可转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空调室内机相对于室内天花板的转动角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室内天花板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可移动,利于调节空调室内机在室内的位置,以及多个空调室内机的分布,能源利用率高,利于平衡室内温度,且利于空调室内机的有效制冷或制热,至少解决了室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架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空调室内机;
2-第一驱动装置;21-第一吊装件;211-第一固定件;212-第一支撑件;22-第一移动件;23-第一动力机构;24-第一主动齿轮;25-传动齿轮;
3-温度检测装置;
31-感温元件;
32-第二驱动装置;321-第二吊装件;3211-吊板;3212-第二支撑件;3213-第二固定件;322-第二移动件;323-第二动力机构;324-第二主动齿轮;325-限位板;326-除尘件;327-传动轴;
33-温度控制终端;
34-调节架;341-可折叠杆;3411-第一杆;3412-第二杆;3413-第一轴;3414-第二轴;342-固定板;343-第一固定耳;344-第二固定耳;345-第一轴套;346-第二轴套;347-转向头;348-安装板;
4-安装组件;41-第一安装件;42-第二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其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室内天花板的空调室内机1。空调室内机1可移动,利于调节空调室内机1在室内的位置,以及多个空调室内机1的分布,利于平衡室内温度,且利于空调室内机1的有效制冷或制热。
对于一般家庭用户,一个室内配备一个可移动地空调室内机1即可。但对于室内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配备多个空调室内机1。实际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室内情况来确定。通过调节空调室内机1的分布,以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1通过随动管连接于空调室外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第一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空调室内机1相对室内天花板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3,温度检测装置3设于室内天花板,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以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1的移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用于实时测试室内温度,可以相对室内天花板移动,且在设定位置停留预设时间,以检测当前位置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如果某一位置的温度没有达到设定温度,则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空调室内机移动,以平衡室内温度,且利于空调室内机的有效制冷和制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包括安装组件4,空调室内机1通过安装组件4吊装于室内天花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也通过安装组件4吊装于室内天花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组件4包括第一安装件41和第二安装件42。第一安装件41的一端固定于室内天花板,第一安装件4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件42,空调室内机1和温度检测装置3均设于第二安装件4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件42为长条形结构,沿第二安装件42的长度方向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空调室内机1,相邻两个空调室内机1之间设有温度检测装置3。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和温度检测装置3均可以沿垂直于第二安装件42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沿空调室内机1的移动方向,可设有至少一个空调室内机1。
进一步地,沿温度检测装置3的移动方向,可设有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吊装件21,第一吊装件21用于固定于室内天花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吊装件21包括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支撑件212。第一固定件211的一端固定在室内天花板,第一固定件2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件212,空调室内机1可沿第一支撑件212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2为长条结构,空调室内机1可沿第一支撑件212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1安装在第二安装件4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安装件42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第一支撑件212沿室内天花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件211,第一固定件211安装在第二安装件4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还包括第一移动件22,第一移动件22与第一吊装件2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移动机构;空调室内机1设于第一移动件22。第一移动件22可相对于第一吊装件21移动,以带动空调室内机1相对于第一吊装件2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还包括第一动力机构23,第一动力机构23驱动连接于第一移动件22,用于提供动力以使第一移动件22相对于第一吊装件2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动力机构23设于第一移动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24,第一主动齿轮24设于第一移动件22,且第一主动齿轮24连接于第一动力机构23。可选地,第一动力机构23为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于第一主动齿轮2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啮合齿纹,第一啮合齿纹设于第一吊装件21,第一啮合齿纹用于与第一主动齿轮24啮合(图中未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传动齿轮25,传动齿轮25设于第一移动件22,传动齿轮25与第一主动齿轮24啮合传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啮合齿纹,第一啮合齿纹设于第一吊装件21,第一啮合齿纹用于与传动齿轮25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啮合齿纹设于第一支撑件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机构除了上述的齿轮机构,还可以是导轨机构或丝杠机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件22包括壳体,第一动力机构23、第一主动齿轮24和传动齿轮25均设于壳体,空调室内机1吊装于壳体。第一支撑杆212穿设于壳体,壳体可沿第一支撑杆212移动。
第一动力机构23提供动力驱动第一主动齿轮24转动,第一主动齿轮24与传动齿轮25啮合传动,传动齿轮25转动,与第一吊装件21上的第一啮合齿纹啮合,进而驱动第一移动件22相对于第一吊装件2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机构23包括电机。可选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设于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5通过轴安装在壳体5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温度检测装置3包括感温元件31和第二驱动装置32,第二驱动装置32用于带动感温元件31相对室内天花板移动,以测量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可选地,感温元件31为温度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驱动装置32带动感温元件31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空调室内机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2包括第二吊装件321,第二吊装件321用于固定于室内天花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吊装件321固定设于第二安装件4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吊装件321包括吊板3211和第二支撑件3212,吊板3211的第一端连接于室内天花板,吊板3211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支撑件3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吊装件321还包括第二固定件3213,吊板321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3213连接于室内天花板。可选地,吊板321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3213连接于第二安装件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2还包括第二移动件322,第二移动件322与第二吊装件32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移动机构;感温元件31设于第二移动件3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2还包括第二动力机构323。第二动力机构323驱动连接于第二移动件322,用于提供动力以使第二移动件322沿第二吊装件32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动力机构323固定设于第二移动件3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324,第二主动齿轮324设于第二移动件322,且连接于第二动力机构323。可选地,第二动力机构323包括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327连接于第二主动齿轮3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啮合齿纹,第二啮合齿纹设于第二吊装件321,第二啮合齿纹用于与第二主动齿轮324啮合。进一步地,第二啮合齿纹设于第二支撑件3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机构323提供动力驱动第二主动齿轮324转动,第二主动齿轮324转动与设于第二吊装件321的第二啮合齿纹啮合,以驱动第二移动件322沿第二吊装件32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动力机构323分别设于第二移动件322的两侧。两个第二主动齿轮324分别对应连接一第二动力机构323。两个第二主动齿轮324分别对应位于吊板3211的两侧,且与第二支撑件3212上设置的第二啮合齿纹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板3211和第二支撑件3212均为长条形结构,第二主动齿轮324沿第二支撑件3212的长度方向行走,以带动第二移动件322沿第二支撑件3212的长度方向行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3212设于第二移动件322的中部上方,吊板3211沿第二支撑件3212长度方向的中轴线设置,吊板3211上端通过第二固定件3213安装在第二安装件42上,第二支撑件3212上位于吊板321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啮合齿纹。吊板3211两侧的第二主动齿轮324与第二支撑件3212上的第二啮合齿纹进行齿合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限位板325,限位板325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322,限位板325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4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板3211两侧均设有限位板325,两个限位板325将两个第二主动齿轮324和第二支撑件3212包围在内,限位板325用于在第二移动件322的移动过程中,对其进行限位,以使第二移动件322相对于吊板3211直线行走。
可选地,第二动力机构323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安装在第二移动件322上,电机的传动轴327连接于第二主动齿轮324,传动轴327穿过限位板325,且在限位板325的穿过位置设有支撑轴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2还包括除尘件326,除尘件326可拆卸的设于限位板325,除尘件326用于为第二主动齿轮324除尘。可选地,除尘件326包括除尘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沿第二移动件322的移动方向,第二移动件322的两侧均设有感温元件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温度检测装置3还包括温度控制终端33,温度控制终端33用于输入温度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控制终端33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温度信息和参数设置信息等。温度控制终端33还可以包括控制按钮,控制按钮用于输入参数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温度检测装置3还包括调节架34,温度控制终端33设于调节架34,调节架34用于调节温度控制终端33的高度。在需要设置参数时,通过调节架34调低温度控制终端33的高度,利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在不需要设置参数时,通过调节架34调高温度控制终端33的高度,避免温度控制终端33与其他设备产生干涉,或被其他人员误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温度控制终端33通过调节架34安装在第二移动件322的中部。第二移动件322的底部、且位于调节架34的两侧均设有感温元件31,可以大范围实时监控室内温度,可以得出整个室内的平均温度,从而更精确的进行温度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调节架34包括至少一节可折叠杆341,通过可折叠杆341调节温度控制终端33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调节架34包括固定板342,固定板342安装在第二移动件322上,可折叠杆341安装于固定板3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杆341包括第一杆3411和第二杆3412。第一杆3411可相对于固定板342转动折叠,第二杆3412可相对于第一杆3411转动折叠。可选地,两根第一杆3411平行连接于固定板3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杆341包括第一轴3413和第二轴3414。第一轴3413设于固定板342,第二轴3414设于固定板342的下方。第一杆341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轴3413,第一杆341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二轴3414。第二杆341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轴3414,第二杆341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控制终端33设于第二杆3412的第二端。可选地,第二杆3412的第二端设有转向头347。转向头347连接于安装板348,温度控制终端33设于安装板34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3413通过固定耳安装于固定板342。可选地,固定耳包括设于第一轴3413两端的第一固定耳343和设于第一轴3413中部的第二固定耳34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杆341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轴套345与第一轴转动连接。可选地,第一杆3411的第二端也可以通过轴套与第二轴3414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杆341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二轴套346与第二轴3414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3413和第二轴3414均可以为阻尼转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架34包括至少一根可伸缩轴(图中未示出),通过可伸缩轴调节温度控制终端33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检测装置3发出的温度信息,且至少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1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空调室内机1的位置和多个空调室内机1的分布,以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效率,可以大范围实时监控室内温度,可以得出整个室内的平均温度,从而更精确的进行温度控制,实现自动化移动检测,降低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包括导风组件,用于调节空调室内机1左、右扫风,和/或,上、下扫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可转动机构,空调室内机1通过可转动机构吊装于室内天花板,可转动机构用于调节空调室内机1相对于室内天花板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可相对于室内天花板移动,还可相对于室内天花板转动,还可以调节扫风方向,以便于多角度多方位调节室内温度,利于室内温度的均衡,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8)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室内天花板的空调室内机(1);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空调室内机(1)相对室内天花板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
第一吊装件(21),用于固定于室内天花板;
第一移动件(22),与所述第一吊装件(2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空调室内机(1)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22);以及
第一动力机构(23),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22),用于提供动力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22)沿所述第一吊装件(21)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主动齿轮(24),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22),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
传动齿轮(25),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22),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4)啮合;以及
第一啮合齿纹,设于所述第一吊装件(21),与所述传动齿轮(25)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22)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4)和所述传动齿轮(25)均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空调室内机(1)吊装于所述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装置(3),设于室内天花板,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以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1)的移动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3)包括感温元件(31)和第二驱动装置(3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用于带动所述感温元件(31)相对室内天花板移动,以测量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带动所述感温元件(31)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至少设有一所述空调室内机(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包括:
第二吊装件(321),用于固定于室内天花板;
第二移动件(322),与所述第二吊装件(32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感温元件(31)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322);以及
第二动力机构(323),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件(322),用于提供动力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件(322)沿所述第二吊装件(321)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
第二主动齿轮(324),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322),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323);以及
第二啮合齿纹,设于所述第二吊装件(321),用于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4)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二动力机构(323)分别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322)的两侧;
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4)分别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二动力机构(323);
所述第二吊装件(321)包括吊板(3211)和第二支撑件(3212),所述吊板(3211)的第一端连接于室内天花板,所述吊板(321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212);所述第二啮合齿纹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3212);
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4)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吊板(3211)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212)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啮合齿纹啮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325),其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322),其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4)的上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还包括:除尘件(326),设于所述限位板(325),用于为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4)除尘。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件(322)上沿其移动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感温元件(31)。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3)还包括:温度控制终端(33),用于输入温度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3)还包括:调节架(34),所述温度控制终端(33)设于所述调节架(34),所述调节架(34)用于调节所述温度控制终端(33)的高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34)包括:至少一节可折叠杆(341)或至少一根可伸缩轴。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3)发出的温度信息,且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1)的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包括导风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空调室内机(1)左、右扫风,和/或,上、下扫风。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机构,所述空调室内机(1)通过所述可转动机构吊装于室内天花板,所述可转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空调室内机(1)相对于室内天花板的转动角度。
CN201821108586.3U 2018-07-13 2018-07-13 空调系统 Active CN208952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8586.3U CN208952236U (zh) 2018-07-13 2018-07-13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8586.3U CN208952236U (zh) 2018-07-13 2018-07-13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2236U true CN208952236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8586.3U Active CN208952236U (zh) 2018-07-13 2018-07-13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22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3163A (zh) * 2022-01-21 2022-05-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装置、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3163A (zh) * 2022-01-21 2022-05-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装置、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281U (zh) 高大空间空调器控制装置
CN202432637U (zh) 一种多点分布测量温度湿度的空气参数调节系统
WO2020211297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6849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08952236U (zh) 空调系统
CN108571779A (zh) 空调系统
CN106500181A (zh) 空调器
CN207335104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出风装置
CN201531975U (zh) 一种分体式的空调温度湿度检测装置
CN210730411U (zh) 一种地铁空调水管清洁装置
CN207455852U (zh)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CN208253838U (zh) 一种一体化机柜智能温度控制装置
CN112984901B (zh) 一种卧式冷柜及其工作方法
CN202835578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300099B (zh) 一种变压器在线监测平台
CN112485669A (zh) 一种双驱动电动机可靠性测试装置
CN209386527U (zh) 一种机柜空调上用移动装置
CN208238210U (zh) 空调器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749482A (zh) 一种空调污染快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1342380A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仿真移动平台
CN207622143U (zh) 一种中央空调末端风机盘管节能控制装置
CN205594293U (zh) 一种投影仪智能支座
CN220601675U (zh) 一种移动式工业用冷风机
CN109506346A (zh) 风量调节结构、新风机及空气调节方法
CN216432061U (zh) 一种空调节能通风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