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1199U -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1199U
CN208951199U CN201821806463.7U CN201821806463U CN208951199U CN 208951199 U CN208951199 U CN 208951199U CN 201821806463 U CN201821806463 U CN 201821806463U CN 208951199 U CN208951199 U CN 208951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face
ring
top end
pisto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64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NGU DISTRICT DE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NGU DISTRICT DE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NGU DISTRICT DE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NGU DISTRICT DE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64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1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1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1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环,所述活塞本体的中间粗部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环状的上限位槽,所述活塞本体的中间粗部的周侧面上开设有开口向外的环状的中间限位槽,所述活塞本体的中间粗部的底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环状的下限位槽,所述活塞本体中央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活塞本体上开设有多个节流孔,所述活塞环套在所述活塞本体的周侧,所述活塞环上设有上限位凸起、中间限位凸起、下限位凸起,沿所述活塞环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边缘处各开设有漏斗状的凹槽。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与活塞筒壁结合紧密,所述活塞环不易出现翘边漏油甚至脱落的情况,保证了汽车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一般包括液力减振器,及液力减振器两端的安装环,液力减振器包括活塞筒和活塞筒内带有活塞的活塞杆,活塞上有节流孔,活塞筒内注有液压油且被活塞分隔出来的两部分空腔,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杆推动活塞上下移动,活塞筒内的液压油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节流孔流入另一个腔内,两部分空腔内的液压油可以互相补充,进而起到抑制吸震弹簧跳跃的作用。
汽车减振器中活塞筒和活塞间的密封面是减震器减震阻尼性和导向稳定性的主要部分,其两者间不能出现空隙。一旦若活塞筒和活塞间出现空隙,会导致活塞上下间的液压油渗漏,就会直接影响减震器的阻尼减震性能,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活塞筒和活塞间的密封面处设置了活塞环。
现有的活塞环大多直接镶嵌在活塞本体的周侧面上开设的环形凹槽内,活塞的往复运动使活塞极容易产生翘边漏油,甚至会出现移位、脱落的状况,使汽车减振器报废。
为此,设计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环,所述活塞本体呈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圆柱状,所述活塞本体的中间粗部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环状的上限位槽,所述活塞本体的中间粗部的周侧面上开设有开口向外的环状的中间限位槽,所述活塞本体的中间粗部的底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环状的下限位槽,所述活塞本体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活塞本体顶端面和底端面的中心孔,所述活塞本体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所述活塞本体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以所述中心孔为中心等间隔环形列阵分布的节流孔;
所述活塞环套在所述活塞本体的周侧,所述活塞环的顶端面与所述活塞本体的顶端面齐平,所述活塞环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塞本体的底端面齐平,所述活塞环上设有镶嵌在所述上限位槽内的上限位凸起、镶嵌在所述中间限位槽内的中间限位凸起、镶嵌在所述下限位槽内的下限位凸起,沿所述活塞环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边缘处各开设有漏斗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圆弧状的底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塞环的为聚四氟乙稀材质的一体成型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α与所述第二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β均为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与活塞筒壁结合紧密,所述活塞环不易出现翘边漏油甚至脱落的情况,保证了汽车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向的剖视图;
其中:1-活塞本体;2-节流孔;3-中心孔;4-上限位槽;5-中间限位槽;6-下限位槽;7-活塞环;8-凹槽;81-第一侧壁;82-第二侧壁;9-上限位凸起;10-中间限位凸起;11-下限位凸起;α-所述第一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β-所述第二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包括活塞本体1和活塞环7,所述活塞本体1呈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圆柱状,所述活塞本体1的中间粗部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环状的上限位槽4,所述活塞本体1的中间粗部的周侧面上开设有开口向外的环状的中间限位槽5,所述活塞本体1的中间粗部的底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环状的下限位槽6,所述活塞本体1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活塞本体1顶端面和底端面的中心孔3,所述活塞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所述活塞本体1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以所述中心孔3为中心等间隔环形列阵分布的节流孔2;
所述活塞环7套在所述活塞本体1的周侧,所述活塞环7的顶端面与所述活塞本体1的顶端面齐平,所述活塞环7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塞本体1的底端面齐平,所述活塞环7上设有镶嵌在所述上限位槽4内的上限位凸起9、镶嵌在所述中间限位槽5内的中间限位凸起10、镶嵌在所述下限位槽6内的下限位凸起11,沿所述活塞环7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边缘处各开设有漏斗状的凹槽8,所述凹槽8包括第一侧壁81、第二侧壁82和圆弧状的底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塞环7的为聚四氟乙稀材质的一体成型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α与所述第二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β均为50°。
工作原理:
当车架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杆推动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在活塞筒内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环7的所述第一侧壁81紧贴在所述活塞本体1的外表面,所述活塞环7的所述第二侧壁82紧贴在活塞筒的内壁上,当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在推动液压油时,所述凹槽8内部的液压油对所述第一侧壁81和所述第二侧壁82产生压力,使所述第一侧壁81更加贴紧所述活塞本体1,使所述第二侧壁82更加贴紧活塞筒的内壁,使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与活塞筒壁结合紧密,所述活塞环不易出现翘边漏油甚至脱落的情况,保证了汽车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3)

1.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包括活塞本体(1)和活塞环(7),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1)呈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圆柱状,所述活塞本体(1)的中间粗部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环状的上限位槽(4),所述活塞本体(1)的中间粗部的周侧面上开设有开口向外的环状的中间限位槽(5),所述活塞本体(1)的中间粗部的底端面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环状的下限位槽(6),所述活塞本体(1)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活塞本体(1)顶端面和底端面的中心孔(3),所述活塞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所述活塞本体(1)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以所述中心孔(3)为中心等间隔环形列阵分布的节流孔(2);
所述活塞环(7)套在所述活塞本体(1)的周侧,所述活塞环(7)的顶端面与所述活塞本体(1)的顶端面齐平,所述活塞环(7)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塞本体(1)的底端面齐平,所述活塞环(7)上设有镶嵌在所述上限位槽(4)内的上限位凸起(9)、镶嵌在所述中间限位槽(5)内的中间限位凸起(10)、镶嵌在所述下限位槽(6)内的下限位凸起(11),沿所述活塞环(7)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边缘处各开设有漏斗状的凹槽(8),所述凹槽(8)包括第一侧壁(81)、第二侧壁(82)和圆弧状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7)的为聚四氟乙稀材质的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81)与竖直面的夹角α与所述第二侧壁(82)与竖直面的夹角β均为50°。
CN201821806463.7U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Active CN208951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6463.7U CN208951199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6463.7U CN208951199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1199U true CN208951199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6463.7U Active CN208951199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1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9854B2 (en) Piston valve assembly for shock absorber
CN102364152B (zh)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RU2015101708A (ru) Двухштоковы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JP5827871B2 (ja) 油圧緩衝器
JP5424166B2 (ja) 横置きシリンダ装置
KR101351590B1 (ko) 주파수 유닛 밸브
CN203009683U (zh) 一种抗蛇行减振器
JP2018523796A (ja) ピストン−シリンダー型ダンパー
CN20895119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塑活塞
CN203796839U (zh) 一种自动复位液压缓冲装置
CN207961382U (zh) 高稳定性减震器止动环
CN202360662U (zh) 外置电磁节流阀式双气室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03488620U (zh) 一种增强稳定性的汽车减震器
CN103953678A (zh) 一种自动复位液压缓冲装置
JP6251729B2 (ja)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103851121A (zh) 抗蛇行减振器
CN207349201U (zh) 一种新式油缸缓冲机构
JP6353277B2 (ja) 横置き型緩衝器
CN204153043U (zh) 双杆双筒式减震器
CN203641153U (zh) 一种缓冲式液压油缸
KR20120085972A (ko) 중공의 아이 부재를 갖는 모노 튜브식 쇽업소버
CN203189394U (zh) 一种单出杆液压缸无杆腔节流缓冲装置
JP6349153B2 (ja) 緩衝器
RU225427U1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CN203098717U (zh) 一种汽车前减振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