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3301U -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3301U
CN208933301U CN201821563825.4U CN201821563825U CN208933301U CN 208933301 U CN208933301 U CN 208933301U CN 201821563825 U CN201821563825 U CN 201821563825U CN 208933301 U CN208933301 U CN 208933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ntology
extraction
separator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38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振峰
王学成
杨明
万娜
朱根华
彭常春
王芳
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215638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3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3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3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提取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取系统、挥发油聚集系统、冷凝系统以及油水分离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包括第一油水分离器,第一油水分离器与冷凝系统连接,第一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器本体、用于减缓原料沉降的缓降组件以及用于收集轻油的收集组件,缓降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本体内,并与油水分离器本体连接;收集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本体内,收集组件与缓降组件连接,收集组件与油水分离器本体连接,收集组件和油水分离器本体之间设置用于减缓油水混合流动的缝隙。其提取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中药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也称作中药精油,是中药制剂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中药精油的提取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压榨法、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药材与水一起加热至沸腾时,水蒸气与精油共沸,在低于水的沸点下由水蒸气将精油带出。水蒸气蒸馏法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避免了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因此,生产中仍然广泛用此法来提取中药挥发油。然而在提取过程中存在提油率低、产品品相差、挥发油易乳化分散等现实问题,大多数企业只能得到含挥发油的芳香水,这给后续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一现实不仅是传统中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瓶颈问题,而且也是中药现代制剂制造过程的共性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分离装置,其提取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挥发油制备系统,其成本低、便于拆卸和清洗,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取分离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取系统、挥发油聚集系统、冷凝系统以及油水分离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包括第一油水分离器,第一油水分离器与冷凝系统连接,第一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器本体、用于减缓原料沉降的缓降组件以及用于收集轻油的收集组件,缓降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本体内,并与油水分离器本体连接;收集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本体内,收集组件与缓降组件连接,收集组件与油水分离器本体连接,收集组件和油水分离器本体之间设置用于减缓油水混合流动的缝隙。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缓降组件包括缓冲漏斗和筛网,缓冲漏斗设置与提取分离装置本体内并与提取分离装置本体连接,筛网设置于缓冲漏斗的出口处并与缓冲漏斗连接,缓冲漏斗与收集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收集组件包括穿流管、收集漏斗和流通管,穿流管和收集漏斗均设置于提取分离装置本体内,穿流管与缓冲漏斗连接,穿流管与提取分离装置本体连接,穿流管相对远离缓冲漏斗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提取分离装置本体的进液口,收集漏斗设置于穿流管相对远离油水分离器本体的进液口的一侧,收集漏斗摄于缓冲漏斗的出口的下方,且缓冲漏斗与收集漏斗相通,收集漏斗与流通管的一端连接,流通管穿过轻油出口,流通管与提取分离装置本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收集漏斗和提取分离装置本体之间的间隙为3-8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挥发油聚集系统包括挥发油聚集器,提取系统和冷凝系统分别与挥发油聚集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挥发油聚集器包括收集器本体和多组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时间的扰流板组件,多组扰流板组件分别沿收集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收集器本体内,并均与收集器本体连接,提取系统和冷凝系统分别与收集器本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每组扰流板组件包括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分别沿收集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收集器本体内,并均与收集器本体连接,第一扰流板上设置第一大孔,第二扰流板上设置有大孔组件,第一大孔和大孔组件的位置交错。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大孔设置于第一扰流板中部,大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大孔,多个第二大孔沿第二扰流板的周向环形设置于第二扰流板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提取分离装置还包括芳香水回收罐,芳香水回收罐与第一油水分离器连接,芳香水回收罐与挥发油聚集系统连接。
一种挥发油制备系统,其包括上述提取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取分离装置通过设置提取系统、挥发油聚集系统冷凝系统以及油水分离系统可以系统的提取、富集以及分离油水混合物,继而快速得到挥发油。而通过设置缓降组件能够有效减缓油水混合物的流动和沉降,并对水层中间的油分进行富集,保证轻油和水分的分离,同时收集组件能够快速收集轻油组分,同时,可以减缓油水混合物的流动,降低扰动,使得油水混合物在流动的过程中也进行分离,继而缩短分离时间,提升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取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油聚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扰流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提取分离装置;200-提取系统;210-提取罐;211-加热夹套;300-挥发油聚集系统;310-挥发油聚集器;311-收集器本体;312-扰流板组件;3121-第一扰流板;3122-第二扰流板;3121a-第一大孔;3122a-大孔组件;3122b-第二大孔;320-预热管;400-冷凝系统;410-第一冷凝器;420-第二冷凝器;500-油水分离系统;510-第二油水分离器;520-第一油水分离器;530-管道组件;531-出油总管;532-出油分管;533-连接管;534-压力管;521-油水分离器本体;522-缓降组件;5221-缓冲漏斗;5222-筛网;523-收集组件;5231-穿流管;5232-收集漏斗;5233-缝隙;5234-第一区域;5235-第二区域;5236-第三区域;5237-流通管;600-芳香水回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取分离装置100,其包括提取系统200,提取系统200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提取罐210,该提取罐210外设置有加热夹套211,通过加热夹套211对提取罐210内的物质进行加热,使得水蒸气和挥发油溢出提取罐210。也可以不利用加热夹套211,而直接在提取罐210内放置润湿的原料,而后直接向提取罐210内通入水蒸气,也可以实现挥发油的提取。
提取分离装置100还包括挥发油聚集系统300,挥发油聚集系统300与提取系统200连接。聚集挥发油的过程是,将提取系统200溢出的油水蒸汽通入挥发油收集系统内,并反向通入芳香水,使得气液形成错流。挥发油聚集系统300不仅可以聚集从提取系统200出来的油水蒸气中的挥发油,同时可以重新蒸馏芳香水以获得更高浓度的精油气体。
具体地,挥发油聚集系统300包括挥发油聚集器310,提取系统200与挥发油聚集器310连接。从提取系统200出来的油水蒸汽可以进入挥发油聚集器310内进行聚集。
进一步地,参见图2,挥发油聚集器310包括收集器本体311和多组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时间的扰流板组件312,多组扰流板组件312分别沿收集器本体31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收集器本体311内,并均与收集器本体311连接。
进一步地,每组扰流板组件312包括第一扰流板3121和第二扰流板3122,第一扰流板3121和第二扰流板3122分别沿收集器本体31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收集器本体311内,并均与收集器本体311连接,第一扰流板3121上设置第一大孔3121a,第二扰流板3122上设置有大孔组件3122a,第一大孔3121a和大孔组件3122a的位置交错。第一扰流板3121和第二扰流板3122的开孔位置未重叠,继而增加了气液的接触面积与时间,有利于挥发油的富集,
优选,参见图3,第一大孔3121a设置于第一扰流板3121中部,大孔组件3122a包括多个第二大孔3122b,多个第二大孔3122b沿第二扰流板3122的周向环形设置于第二扰流板3122的外周。该第一扰流板3121和第二扰流板3122的结构更简单,更稳定,更利于制备。
进一步地,挥发油聚集系统300还包括预热管320,预热管320与挥发油聚集器310的芳香水进液口连通。
进一步地,提取分离装置100包括冷凝系统400,冷凝系统400与收集器本体311连接。将挥发油聚集器310蓄积后的油水蒸汽,通入冷凝系统400进行冷凝,形成油水混合物。
具体地,冷凝系统400包括第一冷凝器410和第二冷凝器420,第一冷凝器410与收集器本体311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冷凝器410和第二冷凝器420连接。第一冷凝器410对油水蒸汽进行冷凝,第二冷凝器420辅助第一冷凝器410的冷凝。具体采用的冷凝器为现有技术中的管式冷凝器。
进一步地,参见图1,提取分离装置100包括油水分离系统500,油水分离系统500与冷凝系统400连接,具体地与第一冷凝器410连接。油水分离系统500实现芳香水、轻油或/和重油的分离。
具体地,油水分离器包括第二油水分离器510,第二油水分离器510与第一冷凝器410连接,继而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初次分离。第二油水分离器510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油水分离器。且在第二油水分离器510和第一冷凝器410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管道视镜,用于观测冷凝效果。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器还包括第一油水分离器520,第二油水分离器510与第一油水分离器520通过管道组件530连接,第一油水分离器520能对油水混合物进行二次分离,进行第二次分离的油水混合物中油分含量较少,水分含量较多。
进一步地,管道组件530包括出油总管531、出油分管532和连接管533,出油总管531的一端与第二油水分离器510连接,出油分管532的一端和连接管533的一端分别与出油总管53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管533的另一端与第一油水分离器520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油水分离器520和第二油水分离器510之间设置有压力管534,保证第一油水分离器520内压力的稳定,继而保证第二次油水分离的效果。
进一步地,参见图4,第一油水分离器520包括油水分离器本体521、油水分离器本体521的形状和结构与现有技术的油水分离器本体521的结构相同,一般为立式罐体,其为油水分离提供必要的空间,同时为实现油水分离的其他机械设备提供必要的安装空间和基座。
第一油水分离器520包括用于减缓原料沉降的缓降组件522,缓降组件522设置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并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连接。处理的油水混合物是含有较少的轻油组分的混合物,有部分轻油组分密度小于水,继而会漂浮在水分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将密度小于水轻油组分称为上层轻油),但是也有部分轻油组分夹杂在水层中间,(在本实施例中夹杂在水层中的轻油组分称为中层轻油),中层轻油会影响水的速沉降,增加油水混合物的扰动,影响上层轻油分离的效果,同时中层轻油与水更难于水进行分离。而通过设置缓降组件522可以减缓水沉降的速度,减少油水混合物流动对上层轻油分离的影响,继而保证上层轻油与水的分离,同时减缓组件还可以对与中层轻油进行截流,实现了中层轻油的富集,同时,实现了中层轻油与水的分离。
具体地,缓降组件522包括缓冲漏斗5221和筛网5222,缓冲漏斗5221设置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并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连接,筛网5222设置于缓冲漏斗5221的出口处并与缓冲漏斗5221连接,缓冲漏斗5221与收集组件523连接。当油水混合物进入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部以后,缓冲漏斗5221和筛网5222浸泡在油水混合物中,筛网5222与油水混合物作用,使得与油水混合物中的中层轻油小液滴附着在筛网5222上,并进行富集逐渐形成大液滴,富集后的液滴若是密度小于水,则会上浮,若是密度大于水则会下沉,进一步实现油水分离,提升轻油和水分的分离效果,同时,形成的大液滴对筛网5222进行封堵,减缓水的流动,降低水流动对沉降的影响。
进一步地,由于油水混合物中的中层轻油小液滴需要附着在筛网5222上,并富集形成大液滴,对筛网5222上的筛孔进行封堵,因此,采用的筛网5222的目数不易过大,筛网5222的筛孔孔径过大,中层轻油液滴可能随着水分直接穿过筛孔,不易附着在筛网5222上,继而难于形成中层轻油大液滴。若采用的筛网5222的筛孔孔径过小,不利于水分的流动。因此,选择的筛网5222是100目以上,即筛网5222的筛孔的孔径小于0.15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油水分离器520还包括用于收集轻油的收集组件523,收集组件523设置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收集组件523与缓降组件522连接,缓冲漏斗5221与收集组件523连接。收集组件523和油水分离器本体521之间设置用于减缓油水混合流动的缝隙5233,继而可以减少单位时间内流通的油水混合物,可以在油水混合物流动时也进行油水分离,同时该缝隙5233还可以防止轻油进入下部分,保证分离效果。
具体地,收集组件523包括穿流管5231,穿流管5231设置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并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连接,穿流管5231与缓冲漏斗5221连接,穿流管5231相对远离缓冲漏斗5221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的进液口。当需要排除上层轻油时,关闭第一油水分离器520的出水口,而后通过连接管533向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通入冷凝液,提升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油水混合物的液面高度,使得上层轻油完全没过穿流管5231的顶端,但是水层未淹没过穿流管5231的顶端,而后上层轻油通过穿流管5231流出,继而实现上层轻油和水分的分离。
进一步地,收集组件523包括收集漏斗5232,收集漏斗5232设置于穿流管5231相对远离油水分离器本体521的进液口一侧,收集漏斗5232摄于缓冲漏斗5221的出口的下方,且缓冲漏斗5221与收集漏斗5232相通,上层轻油经过穿流管5231后进入收集漏斗5232,而后再流出。收集漏斗5232起到限制油水混合物流动的速率的作用,减缓油水混合物的扰动,加速上层轻油和水分的分离,提升上层轻油和水分的分离效果。
收集漏斗5232未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连接,使得收集漏斗5232和油水分离器本体521之间存在缝隙5233,因此,缓冲漏斗5221和收集漏斗5232将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分为3个看似相对独立但是又相通的区域,具体地,而缓冲漏斗5221和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形成的第一区域5234,介于缓冲漏斗5221和收集漏斗5232以及穿流管5231内的第二区域5235,以及收集漏斗5232以下的第三区域5236,通过将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分为3个区域可以进一步减缓油水混合物、水分流动对分离造成的影响,同时,更便于分离。
进一步地,水分穿过缓冲漏斗5221和油水分离器本体521之间的缝隙5233,进入第三区域5236内,缝隙5233能够防止轻油进入即第三区域5236内,进一步提升分离效率。同时该缝隙5233还可以减缓水的流动,因此在水分流动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上层轻油和水分的分离,可以持续不断的实现上层轻油和水分的分离,上层轻油不断累积在第一区域5234内,继而节约了分离时间,提升分离效率。但是收集漏斗5232和油水分离器本体521之间的缝隙5233应该进行控制,继而控制油水混合物的流动,降低扰动造成的影响,提升上层轻油和水分的分离效果。因此,收集漏斗5232和油水分离器本体521之间的间隙为3-8毫米。
进一步地,收集组件523包括流通管5237,收集漏斗5232与流通管5237的一端连接,流通管5237穿过轻油出口,流通管5237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连接。优选,流通管5237与油水分离器本体521焊接,流通管5237与收集漏斗5232焊接,继而可以保证收集漏斗5232结构的稳定。
进一步优选地,提取分离装置100还包括芳香水回收罐600,芳香水回收罐600与第一油水分离器520连接,芳香水回收罐600与挥发油聚集系统300连接,芳香水回收罐600与收集器本体311连接。将第一油水分离器520分离得到的芳香水进行收集并重新运输至收集器本体311,对芳香水内的油分再进行加热,回收,同时对油水蒸汽中的挥发油进行聚集。
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取分离装置100的工作过程是:
先通过预热管320向挥发油聚集器310内通入水蒸气,对挥发油聚集器310进行预热,避免提取过程中产生的蒸气在此冷凝流入芳香水回收罐600。同时打开冷凝系统400,接入冷凝水,使油水分离系统500中充满水。打开提取罐210,放入一定量的湿润药材后关闭罐盖,通入水蒸汽开始提取。从提取罐210内出来的油水蒸汽通过连接的管道进入挥发油聚集器310,并交错通过第一扰流板3121和第二扰流板3122,而后经过挥发油聚集器310的出气口流出并进入第一冷凝器410,进行冷凝,形成油水混合物,并进入第二油水分离器510,进行第一次油水分离,而后再通入第一油水分离器520进行第二次分离。
第二次分离的具体过程是:通过进液口向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通入油水混合物,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的液面始终保持在进液口的水平线上,由于筛网5222和缝隙5233,水分可以通过第一区域5234和第二区域5235进入第三区域5236内,而后经过出水口流出。而筛网5222对第一区域5234内的油水混合物内的中层轻油进行富集。等数小时提取过程结束后,可进行收油。此时,关闭第一出水口,而后向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通入冷凝液,提升油水分离器本体521内油水混合物的液面高度,使得上层轻油完全没过穿流管5231的顶端,但是水层未淹没过穿流管5231的顶端,同时打开轻油出口,排除第二区域5235内的水分后,上层轻油通过穿流管5231、落入收集漏斗5232内,而后流出。而穿流管5231内的无阻力流动和筛网5222的共同作用,使得第一区域5234内的水分基本不会进入第二区域5235,进一步保证了分离的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挥发油制备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提取分离装置100。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取分离装置通过设置提取系统、挥发油聚集系统冷凝系统以及油水分离系统可以系统的提取、富集以及分离油水混合物,继而快速得到挥发油。而通过设置缓降组件能够有效减缓油水混合物的流动和沉降,并对水层中间的油分进行富集,保证轻油和水分的分离,同时收集组件能够快速收集轻油组分,同时,可以减缓油水混合物的流动,降低扰动,使得油水混合物在流动的过程中也进行分离,继而缩短分离时间,提升分离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取系统、挥发油聚集系统、冷凝系统以及油水分离系统,所述油水分离系统包括第一油水分离器,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与所述冷凝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器本体、用于减缓原料沉降的缓降组件以及用于收集轻油的收集组件,所述缓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器本体内,并与所述油水分离器本体连接;所述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油水分离器本体内,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缓降组件连接,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油水分离器本体连接,所述收集组件和所述油水分离器本体之间设置用于减缓油水混合流动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组件包括缓冲漏斗和筛网,所述缓冲漏斗设置与所述提取分离装置本体内并与所述提取分离装置本体连接,所述筛网设置于所述缓冲漏斗的出口处并与所述缓冲漏斗连接,所述缓冲漏斗与所述收集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穿流管、收集漏斗和流通管,所述穿流管和所述收集漏斗均设置于所述提取分离装置本体内,所述穿流管与所述缓冲漏斗连接,所述穿流管与所述提取分离装置本体连接,所述穿流管相对远离所述缓冲漏斗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提取分离装置本体的进液口,所述收集漏斗设置于所述穿流管相对远离所述油水分离器本体的进液口的一侧,所述收集漏斗摄于所述缓冲漏斗的出口的下方,且所述缓冲漏斗与所述收集漏斗相通,所述收集漏斗与所述流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流通管穿过轻油出口,所述流通管与所述提取分离装置本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漏斗和所述提取分离装置本体之间的间隙为3-8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油聚集系统包括挥发油聚集器,所述提取系统和所述冷凝系统分别与所述挥发油聚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油聚集器包括收集器本体和多组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时间的扰流板组件,多组所述扰流板组件分别沿所述收集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收集器本体内,并均与所述收集器本体连接,所述提取系统和所述冷凝系统分别与收集器本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扰流板组件包括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和所述第二扰流板分别沿所述收集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收集器本体内,并均与所述收集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扰流板上设置第一大孔,所述第二扰流板上设置有大孔组件,所述第一大孔和所述大孔组件的位置交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扰流板中部,所述大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大孔,多个所述第二大孔沿所述第二扰流板的周向环形设置于所述第二扰流板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分离装置还包括芳香水回收罐,所述芳香水回收罐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连接,所述芳香水回收罐与所述挥发油聚集系统连接。
10.一种挥发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提取分离装置。
CN201821563825.4U 2018-09-25 2018-09-25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Active CN208933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3825.4U CN208933301U (zh) 2018-09-25 2018-09-25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3825.4U CN208933301U (zh) 2018-09-25 2018-09-25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3301U true CN208933301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2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3825.4U Active CN208933301U (zh) 2018-09-25 2018-09-25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3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3364A (zh) * 2018-09-25 2018-11-30 江西中医药大学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3364A (zh) * 2018-09-25 2018-11-30 江西中医药大学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CN108913364B (zh) * 2018-09-25 2024-05-28 江西中医药大学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8146U (zh) 一种中药材挥发油提取分离装置
CN207918780U (zh) 一种中药材挥发油提取分离系统
CN206045456U (zh) 一种适用于水蒸汽蒸馏法获得挥发油的分离装置
CN208933301U (zh)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CN108543327B (zh) 一种挥发油智能提取收集分离设备及工艺
CN108998247A (zh) 一种挥发油提取系统及中药精油生产工艺
CN106398874B (zh) 一种挥发油多效分离装置
CN108913364A (zh) 提取分离装置及挥发油制备系统
CN205084450U (zh) 用于中药提取的多能提取罐
CN108905267B (zh) 一种挥发油结晶提取系统以及精油生产流水线
CN209276482U (zh) 一种挥发油提取系统
CN106054948A (zh) 一种青蒿提取过程挥发油稳定收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927662U (zh) 油水分离器及其组件
CN206521302U (zh) 利用微界面纤维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6473131U (zh) 高效挥发油提取设备
CN106924992B (zh) 一种中药醇提提取快速浓缩一体设备
CN208857239U (zh) 一种精油提取分离装置
CN201208517Y (zh) 天然本草轻油重油提取器
CN109988672A (zh) 一种高效柔性挥发油提取设备
CN108905291B (zh) 高效油水分离器以及挥发油提取分离设备
CN106975237A (zh) 一种用于四氢呋喃与甲醇分离精馏塔及分离方法
CN208346117U (zh) 一种高效柔性挥发油提取设备
CN208762472U (zh) 一种提升产能的玫瑰花提取液分离装置
CN209221552U (zh) 多功能提取装置及多功能提取系统
CN206910527U (zh) 基于护肝的植物原液提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