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262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0262U
CN208920262U CN201821624019.3U CN201821624019U CN208920262U CN 208920262 U CN208920262 U CN 208920262U CN 201821624019 U CN201821624019 U CN 201821624019U CN 208920262 U CN208920262 U CN 208920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cover
magnetic part
air intake
plug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40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凤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40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0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0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0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装置、中间支撑件和新风装置。空调装置包括壳体和进风罩,壳体具有进风口,壳体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一磁吸部,进风罩具有第二插接部和第二磁吸部,第二插接部位于进风罩的下端,第二磁吸部位于进风罩的上端,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插接,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吸附配合。新风装置通过中间支撑件与空调装置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利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插接及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的配合连接,可以将进风罩装配至空调器的壳体上,不仅可以保证进风罩的安装稳定性,还可以简化进风罩的结构设置、便于用户对进风罩的装配与拆卸,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进风罩进行清洗、维修或更换。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过滤空气中的杂物颗粒,避免苍蝇、蚊子等小飞虫进入空调器,通常在空调器的进风口处设置进风格栅,但空调器长期使用后,进风格栅会吸附大量灰尘杂物堵塞进风口,故需要对进风格栅定期清洗来保证空调器的进风量。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进风格栅与外壳一体成型,拆装都非常繁琐。或是通过卡扣扣合的方式将进风格栅卡合在外壳上,为了提高进风格栅的安装稳定性,进风格栅与外壳的卡合紧,在拆卸进风格栅时,用户直接操作容易受伤,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拆卸,操作比较麻烦且容易划伤空调器的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壳体和进风罩,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一磁吸部,所述进风罩具有第二插接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位于所述进风罩的下端,所述第二磁吸部位于所述进风罩的上端,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吸附配合;中间支撑件;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所述中间支撑件与所述空调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第一插接部和第一磁吸部,进风罩上相应地设置第二插接部和第二磁吸部,利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插接及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的配合连接,可以将进风罩装配至空调器的壳体上,不仅可以保证进风罩的安装稳定性,还可以简化进风罩的结构设置、便于用户对进风罩的装配与拆卸,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进风罩进行清洗、维修或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个为插槽,另一个为插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部为多个,且沿所述进风口的下边缘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插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二插接部与多个第一插接部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吸部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左侧边缘,另一个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右侧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吸部为钣金件,所述第二磁吸部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扣手槽,所述进风罩的部分边缘位于扣手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罩具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壳体中的一个具有定位柱,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为多个,所述定位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柱与多个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罩具有多个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进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空调装置2,
壳体10,进风口100,插槽110,第一磁吸部120,定位柱130,扣手槽140,
进风罩20,进风孔200,插舌210,第二磁吸部220,定位槽230,操作槽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包括空调装置2、中间支撑件和新风装置。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空调装置2包括壳体10和进风罩20,壳体10具有进风口100,壳体10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一磁吸部120。进风罩20具有第二插接部和第二磁吸部220,第二插接部位于进风罩20的下端,第二磁吸部220位于进风罩20的上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里所提到的“上端”与“下端”需作广义的理解,“上端”与“下端”是空调器1上相对的两部分,空调器1安装完成后,在上下方位上,进风罩20靠近上方的一部分为“上端”,进风罩20靠近下方的一部分为“下端”。这里所提到的“上端”及“下端”为基于图1-图3中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进风罩20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图3,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插接,第二磁吸部220与第一磁吸部120吸附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插接完成后,第二磁吸部220适于与第一磁吸部120通过磁性力连接在一起,以将进风罩20连接在壳体10上。例如,当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装配后,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正对,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之间具有磁性吸引力,第二磁吸部220可以吸附在第一磁吸部120上。由此,可以提高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从而可以提高进风罩20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新风装置通过中间支撑件与空调装置2连接。新风装置可以将室外的空气吸入空调器1内并经过净化、加湿或换热后吹出空调器1,从而可以扩展空调器1的功能,提高空调器1的使用性能。
在进风罩20安装过程中,先将第二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对准,第二插接部朝向第一插接部移动以将第二插接部装配至第一插接部上,然后将第二磁吸部220朝向第一磁吸部120移动以将第二磁吸部220吸附在第一磁吸部120上,此时,进风罩20适于遮挡进风口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在空调器1上设置第一插接部和第一磁吸部120,进风罩20上相应地设置第二插接部和第二磁吸部220,利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插接及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的配合连接,可以将进风罩20装配至空调器1的壳体10上,不仅可以保证进风罩20的安装稳定性,还可以简化进风罩20的结构设置、便于用户对进风罩20的装配与拆卸,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进风罩20进行清洗、维修或更换。
如图2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个为插槽110,另一个为插舌21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壳体10可以设有插槽110,进风罩20可以设有插舌210,在进风罩20装配过程中,将进风罩20上的插舌210对准壳体10上的插槽110并将插舌210伸入插槽110内以实现插舌210与插槽110的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示例中,进风罩20可以设有插槽110,壳体10可以设有插舌210,在进风罩20装配过程中,将壳体10上的插舌210对准进风罩20上的插槽110并将插舌210伸入插槽110内以实现插舌210与插槽110的装配。由此,可以方便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构造及装配,从而提高进风罩20的装配及拆卸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插舌210的固定端至插舌210的自由端,插舌21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固定端”可以为插舌210与壳体10或进风罩20连接的一端,“自由端”可以为插舌210上与“固定端”相对的一端,即插舌210上远离壳体10或进风罩20的一端。由此,对比自由端的横截面积与固定端的横截面积,自由端的横截面积较小可以便于插舌210插入插槽110内,固定端的横截面积较大,固定端的外周壁可以与插槽110的周壁面止抵,以避免插舌210在插槽110内晃动,导致进风罩20相对于壳体10可晃动形成噪音,影响空调器1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插槽110的底壁至插槽110的开口的方向上,插槽110的横截面的轮廓线的周长逐渐增大。由此,可以便于将插舌210伸入插槽110内,且插槽110靠近底壁的部分周壁面可以与插舌210的外周壁止抵,以避免插舌210在插槽110内晃动,导致进风罩20相对于壳体10可晃动形成噪音,影响空调器1的使用性能。
如图2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插接部可以为多个,且沿进风口100的下边缘间隔分布。第二插接部多个,多个第二插接部与多个第一插接部一一对应。例如,进风口100的下边缘可以设有两个第一插接部,进风罩20的下端面可以设有两个第二插接部,两个第二插接部与两个第一插接部一一对应,当其中一个第二插接部装配至其对应的第一插接部内后,另一个第二插接部也可以与其对应的第一插接部装配完成。由此,利用多个第一插接部与多个第二插接部的配合连接,可以提高进风罩20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以避免进风罩20在空气流的作用下振动,形成振动噪音影响用户使用。
如图2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磁吸部120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磁吸部120间隔排布。第二磁吸部220为多个,多个第二磁吸部220与多个第一磁吸部120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多个”可以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含义。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120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进风口100的左侧边缘,另一个位于进风口100的右侧边缘。第二磁吸部220为两个,两个第二磁吸部220与两个第一磁吸部120一一对应。当其中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与其对应的第一磁吸部120装配完成后,另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也可以与其对应的第一磁吸部120装配完成。又如,多个第二磁吸部220位于进风罩20的上端面且间隔排布。由此,利用多个第一磁吸部120与多个第二磁吸部220的配合连接,可以提高进风罩20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以避免进风罩20在空气流的作用下振动,形成振动噪音影响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左侧”及“右侧”为基于图1-图3中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进风罩20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第三磁吸部和第四磁吸部,第三磁吸部位于进风罩20的左侧边缘,第四磁吸部位于进风罩20的右侧边缘,进风罩20具有第五磁吸部和第六磁吸部,第五磁吸部适于与第三磁吸部配合连接,第六磁吸部适于与第四磁吸部配合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进风罩20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磁吸部120可以为钣金件,第二磁吸部220可以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例如,第一磁吸部120可以为铁合金件、铁件、钴件或镍件,第二磁吸部220可以为永磁体。钣金件具有厚度薄、质量轻的特点,可以提高壳体10的轻便性。当然,第一磁吸部120可以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第二磁吸部220可以为钣金件。或者是,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均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
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具有扣手槽140,进风罩20的部分边缘位于扣手槽140内。例如,壳体10的部分外观面凹陷形成扣手槽140,扣手槽140朝向进风口100的方向延伸并与进风口100连通,进风罩20的部分边缘与扣手槽140的部分内壁面相对且间隔开。拆卸进风罩20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扣手槽140内的空间对进风罩20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3所示,进风罩20上与扣手槽140的部分壁面相对的部分可以设有操作槽240。用户在拆卸进风罩20的过程中,可以利将手指伸入操作槽240内,通过操作槽240对进风罩20施加作用力。由此,可以方便用户对进风罩20握持,从而可以便于进风罩20的拆卸。
如图1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风罩20可以具有多个进风孔200,进风孔200可以呈圆形或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多边形”可以为具有多条边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由此,环境中的空气气流可以从进风孔200穿过进风罩20以进入空调器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罩20可以为格栅或百叶。
如图2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风罩20和壳体10中的一个具有定位柱130,另一个具有与定位柱130相适配的定位槽230。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进风罩20可以设有定位柱130,壳体10可以设有定位槽23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罩20可以设有定位槽230,壳体10可以设有定位柱130。由此,可以利用定位柱130与定位槽230的配合导引进风罩20的装配,还可以提高进风罩20与壳体10的装配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30可以为多个,定位槽230为多个,多个定位柱130与多个定位槽230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风罩20具有多个加强筋。由此,可以提高进风罩2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改善进风罩20变形的情况,进而可以提高进风罩20与壳体10的装配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可以设于进风罩20朝向壳体10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为挂式空调器。
下面参考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装置2。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3所示,空调装置2包括壳体10和进风罩20。壳体10呈长方体形,壳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具有贯通孔,第二侧壁具有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连通以构造形成进风口100。空气气流可以从进风口100流入壳体10内。
进风罩20适于与壳体10连接以遮挡进风口100。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进风罩20的下端面可以设有两个插舌210,壳体10设有适于与两个插舌210一一对应装配的两个插槽110。进风罩20设有两个第二磁吸部220,两个第二磁吸部220均靠近进风罩20的上端面,其中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位于进风罩20的左侧边缘,另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位于进风罩20的右侧边缘。壳体10设有适于与两个第二磁吸部220一一对应装配的两个第一磁吸部120。
如图2及图3所示,壳体10具有第三磁吸部和第四磁吸部,第三磁吸部位于进风罩20的左侧边缘,第四磁吸部位于进风罩20的右侧边缘,进风罩20具有第五磁吸部和第六磁吸部,第五磁吸部适于与第三磁吸部配合连接,第六磁吸部适于与第四磁吸部配合连接。进风罩20可以设有多个定位槽230,多个定位槽230中的一部分设于进风罩20的左侧边缘,多个定位槽230中的另一部分设于进风罩20的右侧边缘,壳体10可以设有与多个定位槽230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柱130。
对于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的具体构造不作限定。第一磁吸部120可以为钣金件,第二磁吸部220可以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当然,第一磁吸部120可以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第二磁吸部220可以为钣金件。或者是,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均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钣金件可以为铁合金件、铁件、钴件或镍件,磁性件可以为永磁体。
在进风罩20安装过程中,将进风罩20上的插舌210对准壳体10上的插槽110并将插舌210伸入插槽110内以实现插舌210与插槽110的装配。将定位柱130伸入定位槽230内,然后将第二磁吸部220朝向第一磁吸部120移动以将第二磁吸部220吸附在第一磁吸部120上,第五磁吸部适于与第三磁吸部配合连接,第六磁吸部适于与第四磁吸部配合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壳体10的部分外观面凹陷形成扣手槽140,扣手槽140朝向进风口100的方向延伸并与进风口100连通,进风罩20的部分边缘与扣手槽140的部分内壁面相对且间隔开。进风罩20上与扣手槽140的部分壁面相对的部分可以设有操作槽240。用户在拆卸进风罩20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扣手槽140内的空间将手指伸入操作槽240内,通过操作槽240对进风罩20施加作用力。进风罩20可以为格栅或百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在空调器1上设置第一插接部和第一磁吸部120,进风罩20上相应地设置第二插接部和第二磁吸部220,利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插接及第一磁吸部120与第二磁吸部220的配合连接,可以将进风罩20装配至空调器1的壳体10上,不仅可以保证进风罩20的安装稳定性,还可以简化进风罩20的结构设置、便于用户对进风罩20的装配与拆卸,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进风罩20进行清洗、维修或更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壳体和进风罩,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一磁吸部,所述进风罩具有第二插接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位于所述进风罩的下端,所述第二磁吸部位于所述进风罩的上端,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吸附配合;
中间支撑件;
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所述中间支撑件与所述空调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个为插槽,另一个为插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为多个,且沿所述进风口的下边缘间隔分布;
所述第二插接部为多个,多个第二插接部与多个第一插接部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左侧边缘,另一个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右侧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为钣金件,所述第二磁吸部为具有磁性的磁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扣手槽,所述进风罩的部分边缘位于扣手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具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壳体中的一个具有定位柱,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为多个,所述定位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柱与多个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具有多个加强筋。
CN201821624019.3U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 Active CN208920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4019.3U CN208920262U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4019.3U CN208920262U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0262U true CN208920262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4019.3U Active CN208920262U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0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6856U (ja) 絵柄を交換できる額縁式空気清浄機
JP2007021491A (ja) 空気処理装置
US20050183406A1 (en) Filter assembly for vacuum cleaner and vacuum cleaner incorporating such assembly
MX2007005705A (es) Dispositivo purificador de aire.
WO2022012090A1 (zh) 机身和除湿机
CN208920262U (zh) 空调器
CN207763081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TW202031337A (zh) 畫框式空氣清淨機
CN111306631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0014457U (zh) 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
KR102054973B1 (ko) 공기 청정기
JPH1163553A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207741319U (zh) 空调壳体和空调器
KR20180002978U (ko) 소형 공기청정기
CN209819701U (zh) 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
JPH06262016A (ja) 空気清浄機のプレフィルタ
CN205825385U (zh) 复合滤网式空气清净机
CN21213267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0014456U (zh) 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138694B (zh) 滤尘网及具有该滤尘网的空调器
CN216346651U (zh) 用于空调器的新风过滤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951674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9297178A (zh) 一种立式空调用过滤网组件及立式空调
CN220669225U (zh) 风扇灯
CN216592180U (zh) 进风结构、机壳机构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