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8515U -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8515U
CN208898515U CN201821476831.6U CN201821476831U CN208898515U CN 208898515 U CN208898515 U CN 208898515U CN 201821476831 U CN201821476831 U CN 201821476831U CN 208898515 U CN208898515 U CN 208898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rotary shaft
wall
active carbon
counterb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68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蓉蓉
阮成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hang Lv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hang Lv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hang Lv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hang Lv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768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8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8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8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属于活性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两端密封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水平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筒体内设有中空的旋转轴,旋转轴水平贯穿第一筒体两端外露于第一筒体外,外露于第一筒体外的旋转轴的左右两端通过两个连接座与外界水源连通。第一筒体内部固定有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外壁间形成密封的水腔,第二筒体内壁与旋转轴外壁间形成料腔,第一筒体外部连有与水腔连通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机架上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驱动旋转轴上的皮带轮驱动旋转轴,位于第一筒体内部的一段旋转轴上固定多个有螺旋叶。该冷却机结构新颖,能对活性炭颗粒进行快速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在活性炭的生活过程中,需要使用活化炉对活性炭进行活化加工,从活化炉出来的活性炭温度高达700℃,因此需要对高温状态下的活性炭进行冷却,才能得到活性炭成品。目前对高温活性炭进行冷却的方法有晾晒法和气冷冷却,前者容易造成水污染和粉尘污染。还需要占用大量空地,而后者降温效率较低,能耗较高。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活性炭专用冷却设备,来对高温活性炭进行快速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该冷却机结构新颖,能对活性炭颗粒进行快速冷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包括机架和两端密封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水平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支撑腿,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部开有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旋转轴的中轴线贯穿所述旋转轴两端,所述旋转轴水平贯穿所述第一筒体两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筒体外,所述旋转轴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外露于所述第一筒体外的所述旋转轴的两端端部均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连接座的中轴线贯穿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部向中心处凸出形成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将所述通孔分成第一沉孔、中心通孔和第二沉孔,所述中心通孔位于所述连接座中部,所述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二沉孔分别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两端,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沉孔以及所述第二沉孔的直径,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一沉孔并抵持在所述限位凸台上,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座通过机械密封装置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沉孔均连接与外界水源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设所述第二沉孔并一端抵持在所述限位凸台上,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连接座密封焊接;
所述第一筒体内部固定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两端密封焊接于所述第一筒体两端内壁,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内壁间形成密封的水腔,所述第二筒体内壁与所述旋转轴外壁间形成料腔,所述第一筒体内壁到所述第二筒体外壁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壁到所述旋转轴外壁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筒体外壁连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水腔连通;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电动机,靠近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的一段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一段所述旋转轴上固定多个有螺旋叶,多个所述螺旋叶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轴外表面,所述第一筒体靠近所述皮带轮的一端顶部固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料腔连通,所述第一筒体远离所述皮带轮的一端设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与所述料腔连通,所述出料箱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水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一段的所述旋转轴内壁上均固定有温度感应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的之间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为螺旋板,所述导流板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螺旋叶的径向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一筒体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腿底部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所述支撑腿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该冷却机的第一筒体内焊接有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外壁间形成水腔,第一筒体中部的旋转轴内部中空,结构新颖,水腔和旋转轴中均可导入冷水,第一筒体和水腔中的冷水对料腔中的高温活性炭颗粒进行双重冷却,能使活性炭的温度快速冷却下来,而且旋转轴上的螺旋叶对活性炭进行充分搅拌,使活性炭冷却均匀,外观形态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电动机;3、第一筒体;4、旋转轴;5、出料箱;6、连接座;8、第二筒体;9、进料斗;11、支撑腿;31、水腔;32、料腔;33、温度感应器;34、进水管;35、出水管;41、皮带轮;42、传动皮带;43、螺旋叶;44、导流板;51、出料口;61、通孔;62、限位凸台;63、第一管道;64、机械密封装置;111、支撑盘;611、第二沉孔;612、中心通孔;613、第一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包括机架1和两端密封的第一筒体3,所述第一筒体3水平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机架1底部固定有支撑腿11,所述第一筒体3内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中部开有空腔45,所述空腔45沿所述旋转轴4的中轴线贯穿所述旋转轴4两端,所述旋转轴4水平贯穿所述第一筒体3两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筒体3外,所述旋转轴4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筒体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外露于所述第一筒体3外的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端部均设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中部开有通孔61,所述通孔61沿所述连接座6的中轴线贯穿所述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中部向中心处凸出形成限位凸台62,所述限位凸台62将所述通孔61分成第一沉孔613、中心通孔612和第二沉孔611,所述中心通孔612位于所述连接座6中部,所述第一沉孔613和所述第二沉孔611分别位于所述中心通孔612两端,所述中心通孔61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沉孔613以及所述第二沉孔611的直径,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一沉孔613并抵持在所述限位凸台62上,所述旋转轴4与所述连接座6通过机械密封装置64相互连接,所述机械密封装置64可采用星威流体MG1系列密封装置,应包括轴承、动环、静环、O型圈等部件,因该技术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在本申请中不对其结构展开详细描述。两个所述第二沉孔611均连接与外界水源连通的第一管道63,所述第一管道63穿设所述第二沉孔611并一端抵持在所述限位凸台62上,所述第一管道63与所述连接座6 密封焊接;
所述第一筒体3内部固定有第二筒体8,所述第二筒体8两端密封焊接于所述第一筒体3两端内壁,所述第二筒体8与所述第一筒体3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8与所述第一筒体3内壁间形成密封的水腔31,所述第二筒体8内壁与所述旋转轴4外壁间形成料腔32,所述第一筒体3内壁到所述第二筒体8外壁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筒体8内壁到所述旋转轴4外壁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筒体3外壁连有进水管34与出水管35,所述进水管34与所述出水管 35均与所述水腔31连通;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电动机2,靠近所述电动机2的所述连接座6与所述第一筒体3之间的一段所述旋转轴4上固定有皮带轮41,所述皮带轮41通过传动皮带42与所述电动机2的输出端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内部的一段所述旋转轴4上固定多个有螺旋叶43,多个所述螺旋叶43沿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轴4外表面,所述第一筒体3靠近所述皮带轮41的一端顶部固定有进料斗9,所述进料斗9与所述料腔32连通,所述第一筒体3远离所述皮带轮41的一端设有出料箱5,所述出料箱5与所述料腔32连通,所述出料箱5底部设有出料口51,所述水腔3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内部一段的所述旋转轴4内壁上均固定有温度感应器33。
上述的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该冷却机的所述第一筒体3内焊接有所述第二筒体8,所述第二筒体8与所述第一筒体3外壁间形成水腔31,所述第一筒体3中部的所述旋转轴4内部中空,结构新颖,所述水腔31和所述旋转轴4 中均可导入冷水,所述第一筒体3和所述水腔31中的冷水对所述料腔32中的高温活性炭颗粒进行双重冷却,能使活性炭的温度快速冷却下来,而且所述旋转轴4上的所述螺旋叶43对活性炭进行充分搅拌,使活性炭冷却均匀,外观形态好。
更具体地,将高温活性炭颗粒从所述进料斗9加入所述料腔32中,启动所述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通过所述皮带轮41带动所述旋转轴4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轴4上的螺旋叶43对所述料腔32中的活性炭颗粒进行搅拌。从所述进水管34向所述水腔31中导入外界冷水,通过所述连接座6向所述旋转轴4中导入外界冷水,所述旋转轴4以及所述第二筒体8均采用导热性能突出的金属材料制成,高温活性炭可以在所述料腔32中不断与所述旋转轴4外壁以及所述第二筒体8内壁进行接触,并把热量传递到所述旋转轴4内部以及所述水腔31 中的冷水中,所述旋转轴4内部以及所述水腔31中的冷水温度升高。当所述旋转轴4内部或者所述水腔31中的所述温度感应器33感应到所述水腔31中或者所述旋转轴4内部的冷水达到设定温度后,将通过控制系统将所述水腔31中或者所述旋转轴4内部的热水排出,并通入冷水,继续对所述料腔32中的活性炭进行冷却。所述螺旋叶43一方面对所述料腔32中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活性炭冷却均匀,外观形态好,另一方面对活性炭起导流作用,使冷却后的活性炭颗粒进入所述出料箱5,从所述出料口51中排出。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43的之间固定有导流板44,所述导流板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的外壁上,所述导流板44为螺旋板,所述导流板44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螺旋叶43的径向尺寸;所述导流板44起加强搅拌以及导流作用,所述导流板44与所述螺旋叶43对所述料腔32中中的活性炭颗粒进行多层次的搅拌,使活性炭颗粒与所述第二筒体8以及所述旋转轴4的换热效果更好,冷却更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34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底部,所述出水管35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顶部;所述进水管34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3底部能保证冷水能在所述水腔31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以对所述料腔32中的活性炭颗粒进行充分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11底部设有支撑盘111,所述支撑盘111与所述支撑腿11焊接。所述支撑盘111可有效提高该冷却机安装的可靠性,增强了冷却机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包括机架(1)和两端密封的第一筒体(3),所述第一筒体(3)水平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机架(1)底部固定有支撑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3)内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中部开有空腔(45),所述空腔(45)沿所述旋转轴(4)的中轴线贯穿所述旋转轴(4)两端,所述旋转轴(4)水平贯穿所述第一筒体(3)两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筒体(3)外,所述旋转轴(4)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筒体(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外露于所述第一筒体(3)外的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端部均设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中部开有通孔(61),所述通孔(61)沿所述连接座(6)的中轴线贯穿所述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中部向中心处凸出形成限位凸台(62),所述限位凸台(62)将所述通孔(61)分成第一沉孔(613)、中心通孔(612)和第二沉孔(611),所述中心通孔(612)位于所述连接座(6)中部,所述第一沉孔(613)和所述第二沉孔(611)分别位于所述中心通孔(612)两端,所述中心通孔(61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沉孔(613)以及所述第二沉孔(611)的直径,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一沉孔(613)并抵持在所述限位凸台(62)上,所述旋转轴(4)与所述连接座(6)通过机械密封装置(64)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沉孔(611)均连接与外界水源连通的第一管道(63),所述第一管道(63)穿设所述第二沉孔(611)并一端抵持在所述限位凸台(62)上,所述第一管道(63)与所述连接座(6)密封焊接;
所述第一筒体(3)内部固定有第二筒体(8),所述第二筒体(8)两端密封焊接于所述第一筒体(3)两端内壁,所述第二筒体(8)与所述第一筒体(3)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筒体(8)与所述第一筒体(3)内壁间形成密封的水腔(31),所述第二筒体(8)内壁与所述旋转轴(4)外壁间形成料腔(32),所述第一筒体(3)内壁到所述第二筒体(8)外壁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筒体(8)内壁到所述旋转轴(4)外壁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筒体(3)外壁连有进水管(34)与出水管(35),所述进水管(34)与所述出水管(35)均与所述水腔(31)连通;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电动机(2),靠近所述电动机(2)的所述连接座(6)与所述第一筒体(3)之间的一段所述旋转轴(4)上固定有皮带轮(41),所述皮带轮(41)通过传动皮带(42)与所述电动机(2)的输出端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内部的一段所述旋转轴(4)上固定多个有螺旋叶(43),多个所述螺旋叶(43)沿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轴(4)外表面,所述第一筒体(3)靠近所述皮带轮(41)的一端顶部固定有进料斗(9),所述进料斗(9)与所述料腔(32)连通,所述第一筒体(3)远离所述皮带轮(41)的一端设有出料箱(5),所述出料箱(5)与所述料腔(32)连通,所述出料箱(5)底部设有出料口(51),所述水腔(3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内部一段的所述旋转轴(4)内壁上均固定有温度感应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43)的之间固定有导流板(44),所述导流板固定在所述旋转轴(4)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44)为螺旋板,所述导流板(44)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螺旋叶(43)的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34)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底部,所述出水管(35)位于所述第一筒体(3)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腿(11)底部设有支撑盘(111),所述支撑盘(111)与所述支撑腿(11)焊接。
CN201821476831.6U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Active CN208898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6831.6U CN208898515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6831.6U CN208898515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8515U true CN208898515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1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6831.6U Active CN208898515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8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55526Y (zh) 电力旁热式回转炉(内热型)活性炭再生装置
CN204779473U (zh) 一种防粉尘的煤热解提质回转炉
CN208898515U (zh) 一种活性炭自动冷却机
CN2876069Y (zh) 一种用于石英砂提纯处理的反应釜
CN104896893A (zh) 一种连续式卧式螺旋锥套回转干燥机
CN113025385B (zh) 一种旋转式生物质流化床气化装置
CN210367145U (zh) 一种高效ic反应器
CN216538755U (zh) 一种水冷球磨机
CN205329130U (zh) 圆筒冷却机
CN207562696U (zh) 一种高效均匀的散粒状固体搅拌装置
CN207153708U (zh) 一种新式错流型旋转填料床
CN206570277U (zh) 一种具有焦油吸附功能生物质气化炉
CN115156788A (zh) 一种工业化自动焊接设备及其焊接方法
CN201014866Y (zh) 冷却机
CN219652940U (zh) 一种兰炭立式干熄焦炉
CN214299296U (zh) 一种多层环式活性炭生产装置
CN110818296A (zh) 一种新型白水泥漂白装置及工艺
CN219003045U (zh) 一种节能化工反应釜
CN215439692U (zh) 一种高效的多晶硅还原炉
CN218803447U (zh) 一种橡胶制品生产用蒸汽炉
CN220052548U (zh) 一种用于伴热带挤塑的冷却装置
CN214863342U (zh) 多点喷自蒸发式无水造粒机
CN219768806U (zh) 一种管材生产用混合立式干燥机
CN216011805U (zh) 一种制锌厂用高温电炉尾气处理装置
CN215447337U (zh) 一种防水型五彩香米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utomatic cooling machine for activated carb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Pledgee: Yingtan branch of Jiujiang Bank Co., Ltd

Pledgor: JIANGSU SHANGLV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11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