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6602U - 一种纳米铜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铜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6602U
CN208896602U CN201821664290.XU CN201821664290U CN208896602U CN 208896602 U CN208896602 U CN 208896602U CN 201821664290 U CN201821664290 U CN 201821664290U CN 208896602 U CN208896602 U CN 208896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nanometer copper
copper carbon
hole
fixing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42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宪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Bosw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Bosw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Bosw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Bosw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642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6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6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6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铜碳,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的下表面黏合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下表面黏合有散热层,所述板材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纳米铜碳涂层,所述散热层的下表面开设有透气装置,所述透气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贯穿散热层、板材和纳米铜碳涂层,所述板材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边框,所述边框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装配有与板材相匹配的固定装置。通过粘合层和散热层的配合,通过板材和纳米铜碳涂层的配合,在板材的下表面通过粘合层将散热层固定装配在板材的下表面,增加板材的散热效果,通过板材和通气装置的配合,增加板材自身的透气效果,从而提高了散热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铜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铜碳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铜碳。
背景技术
纳米金属材料是形成纳米晶粒的金属与合金,具有晶界比例,表面原子比例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纳米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普通的纳米金属材料所制成的复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自身没有散热的结构,透气性能差导致散热效果不够显著,应用到电子设备中时会导致电子设备持续发热,实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铜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铜碳,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的下表面黏合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下表面黏合有散热层,所述板材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纳米铜碳涂层,所述散热层的下表面开设有透气装置,所述透气装置由下至上依次贯穿散热层、板材和纳米铜碳涂层,所述板材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边框,所述边框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装配有与板材相匹配的固定装置;
所述透气装置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散热层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板材和纳米铜碳涂层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底端与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的表面倾斜角度为90度,所述第二内壁的表面倾斜角度为45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侧固定装配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板材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左侧卡接于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纳米铜碳涂层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面层,所述面层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聚乙烯膜。
进一步,所述纳米铜碳涂层的厚度为0.3厘米到0.5厘米之间。
进一步,所述边框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通过粘合层和散热层的配合,通过板材和纳米铜碳涂层的配合,在板材的下表面通过粘合层将散热层固定装配在板材的下表面,将纳米铜碳涂料均匀的涂布在板材的上表面,增加板材的散热效果,通过板材和通气装置的配合,增加板材自身的透气效果,从而提高了散热的速度。
2.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配合,通过第二通孔中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的配合,第二内壁能够增加与板材之间的接触面积,热量在第二通孔中与板材接触面积增大后,板材对热量进行充分的吸收,再通过自身的散热性能加快散热的速度,达到了有效散热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板材;2-粘合层;3-散热层;4-纳米铜碳涂层;5-面层;6-聚乙烯膜;7-透气装置;71-第一通孔;72-第二通孔;721-第一内壁;722-第二内壁;8-螺栓孔;9-边框;10-凹槽;11-固定装置;111-弹簧;112-推板;113-凸块;114-卡槽;115-套环;11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纳米铜碳,包括板材1,板材1的下表面黏合有粘合层2,粘合层2的下表面黏合有散热层3,板材1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纳米铜碳涂层4,散热层3的下表面开设有透气装置7,透气装置7由下至上依次贯穿散热层3、板材1和纳米铜碳涂层4,板材1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边框9,边框9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壁固定装配有与板材1相匹配的固定装置11。
板材1为铜制合金板,板材1自身能够对热量进行传导,粘合层2用于对于散热层3的固定,粘合层2采用无机化合物硅酸盐所制成的黏胶剂,粘合性能好,在固定时选取散热层3的边沿进行粘合,避免粘合层2影响板材1自身的散热,散热层5为石墨散热片,使一种全新的导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能够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纳米铜碳涂层4由高导热效能进行热传导,由碳原子高热辐射效能,将热能转换为红外线射频,传递散热效能,进一步增加板材的散热效果。
透气装置7包括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72,且第二通孔72的数量为两个,散热层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71,板材1和纳米铜碳涂层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2,两个第二通孔72的底端与对应第一通孔71的顶端相连通,第二通孔72包括第一内壁721和第二内壁722,第一内壁721的表面倾斜角度为90度,第二内壁722的表面倾斜角度为45度。
两个第二通孔72的底端与第一通孔71连通,均匀的分布在板材1的上表面上,第二内壁722能够增加与板材1之间的接触面积,热量在第二通孔72中与板材1接触面积增大后,板材1对热量进行充分的吸收,达到加强散热的效果。
具体而言,固定装置11包括弹簧111,凹槽10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弹簧111,弹簧111的内侧固定装配有推板112,推板112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凸块113,凸块113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14,板材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开口116,开口116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套环115,套环115的左侧卡接于卡槽114内。
弹簧111因自身的弹性性能发生弹性形变,弹簧111通过推板112推动凸块113向开口116的内壁移动,凸块113的上表面斜面沿套环115的底端向内侧移动,套环115采用硬性塑胶材质,在受到凸块113的推力后能发生轻微的形变,直至套环115卡接在卡槽114的内部,套环115恢复到起始的形态,凸块113如图2所示,上表面右侧呈倾斜状。
具体而言,纳米铜碳涂层4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面层5,面层5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聚乙烯膜6,面层5采用聚丙烯复合高分子聚合物而形成的透气膜,对纳米铜碳涂层4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面层5的表面固定的聚乙烯膜6,对面层5进行保护,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刮坏面层5,在使用时将聚乙烯膜6撕掉,进行使用。
具体而言,纳米铜碳涂层4的厚度为0.3厘米到0.5厘米之间,将纳米铜碳涂层4涂布的厚度控制在0.3厘米到0.5厘米之间,确保涂布均匀,这个厚度的纳米铜碳涂层4的散热效果好,不会造成纳米铜碳涂层4原料的浪费。
具体而言,边框9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8,在边框9的外侧预留螺栓孔8,使用与螺栓孔8相匹配的螺栓,对边框9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在板材1的下表面使用粘合层2将散热层3固定在板材1的下表面,在板材1的上表面涂布纳米铜碳涂层4,使用板材1对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时,透气装置7能够加快散热,第一通孔71增加与散热层3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二通孔72增加与板材1和纳米铜碳涂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的通气性,便于散热,将板材1的两侧卡接在边框9内部的凹槽10中,使用固定装置11对板材1进行固定,弹簧111因自身的弹性性能发生弹性形变,弹簧111通过推板112推动凸块113向开口116的内壁移动,凸块113的上表面斜面沿套环115的底端向内侧移动,直至套环115卡接在卡槽114的内部,将边框9固定在所要装配的位置进行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纳米铜碳,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1),所述板材(1)的下表面黏合有粘合层(2),所述粘合层(2)的下表面黏合有散热层(3),所述板材(1)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纳米铜碳涂层(4),所述散热层(3)的下表面开设有透气装置(7),所述透气装置(7)由下至上依次贯穿散热层(3)、板材(1)和纳米铜碳涂层(4),所述板材(1)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边框(9),所述边框(9)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壁固定装配有与板材(1)相匹配的固定装置(11);
所述透气装置(7)包括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72),且第二通孔(7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散热层(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71),所述板材(1)和纳米铜碳涂层(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2),两个所述第二通孔(72)的底端与对应所述第一通孔(7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72)包括第一内壁(721)和第二内壁(722),所述第一内壁(721)的表面倾斜角度为90度,所述第二内壁(722)的表面倾斜角度为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铜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弹簧(111),所述凹槽(10)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弹簧(111),所述弹簧(111)的内侧固定装配有推板(112),所述推板(112)的右侧固定装配有凸块(113),所述凸块(113)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14),所述板材(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开口(116),所述开口(116)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套环(115),所述套环(115)的左侧卡接于卡槽(1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铜碳,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碳涂层(4)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面层(5),所述面层(5)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聚乙烯膜(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铜碳,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碳涂层(4)的厚度为0.3厘米到0.5厘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铜碳,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9)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8)。
CN201821664290.XU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纳米铜碳 Active CN208896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4290.XU CN208896602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纳米铜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4290.XU CN208896602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纳米铜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6602U true CN208896602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4290.XU Active CN208896602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纳米铜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6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3731B (zh) 石墨烯导热散热膜
CN206349356U (zh) 高性能的石墨烯导热散热膜
CN104178048A (zh) 一种超薄型导热胶带
CN110112282B (zh) 一种带有石墨烯导热层的多层隐身纳米结构
CN208896602U (zh) 一种纳米铜碳
CN105109149A (zh) 一种散热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黑膜
CN205902315U (zh) 一种复合石墨散热片
CN205616836U (zh) 一种石墨烯散热胶带
CN206157934U (zh) 石墨聚苯乙烯黑晶板
CN210156365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高效回弹复合导热结构
CN214164264U (zh) 一种复合式石墨铜箔膜片
CN217009327U (zh) 一种补锂过程中的导热膜结构
CN207925491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薄膜
CN106752998A (zh) 无基材导热双面胶
CN110430692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主板贴片工艺
CN207338406U (zh) 耐候型太阳能电池背板
CN207491214U (zh) 一种振动板
CN206999761U (zh) 一种复合膜
CN20888967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材基膜
CN220053145U (zh) 纳米碳铜箔胶带
CN204998064U (zh) 一种散热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黑膜
CN207619325U (zh) 一种新型无基材双面胶带
CN216584857U (zh) 电子器件用单面散热膜
CN211047711U (zh) 一种单面加粘导热硅胶片
CN215560012U (zh) 一种导热石墨烯膜包裹导电泡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