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5405U -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5405U
CN208855405U CN201821641641.5U CN201821641641U CN208855405U CN 208855405 U CN208855405 U CN 208855405U CN 201821641641 U CN201821641641 U CN 201821641641U CN 208855405 U CN208855405 U CN 208855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upport frame
auxiliary
transmission belt
driv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16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米富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Runy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Runy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Runy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Runy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416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5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5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54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rives, Propulsion Controls, And Safet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包括支撑架和固定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螺栓固定安装有辅驱电机,所述辅驱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辅驱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左侧安装有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撑架左端的抽气泵,且抽气泵的前端螺栓固定有第二连接轴,所述支撑架的右端安装有空调压缩机,且空调压缩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轮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二传动带,且第二传动带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带和主动带,所述固定腿位于支撑架的下表面。该辅驱动力总成,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电动车动力多是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耗能较高,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驱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节能逐步被人们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燃油汽车逐步减少,电动车使用量逐渐增加,电动车的辅驱动力总成对电动车的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
目前使用的电动车动力多是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耗能较高,其占用空间较大,对维修和安装都带来很大的不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驱动力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驱动力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使用的电动车动力多是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耗能较高,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包括支撑架和固定腿,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螺栓固定安装有辅驱电机,且辅驱电机的后端安装有动转油泵,所述辅驱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轴,且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嵌套有第一连接轮,所述辅驱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发动机,且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轴,并且主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主动轮,所述发动机的左侧安装有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撑架左端的抽气泵,且抽气泵的前端螺栓固定有第二连接轴,所述支撑架的右端安装有空调压缩机,且空调压缩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三连接轴,并且第三连接轴的前端螺栓连接有第三连接轮,所述第一连接轮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二传动带,且第二传动带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带和主动带,所述固定腿位于支撑架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轮的表面呈多孔状结构,且第一连接轮与第一连接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气泵与支撑架构成拆卸结构,且抽气泵的排气量为287L/min。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轮的侧面呈槽状结构,且其槽状部分的深度尺寸大于第二传动带的厚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和主动带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并且其均与第一连接轮构成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通过主动带与第一连接轮相连接,且主动轮与第一连接轮构成连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辅驱动力总成,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电动车动力多是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耗能较高,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1、通过支撑架将辅驱电机、抽气泵、空调压缩机和发动机进行集中放置,有效的减小了空间的占用,减少了支撑架的使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2、通过发动机带动主动带进行转动,配合辅驱电机的作业,构成四合一辅驱,与第三连接轮和第二连接轮构成连动结构,使抽气泵和空调压缩机无需外接驱动装置即可进行作业,减少了驱动装置的使用量,减少了能耗;
3、通过侧面均呈槽状结构的第一连接轮、第二连接轮、第三连接轮和主动轮,有效的避免了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和主动带在转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进而保证了辅驱动力总成作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辅驱电机;3、第一连接轴;4、第一连接轮;5、抽气泵;6、第二连接轴;7、第二连接轮;8、动转油泵;9、空调压缩机;10、第三连接轴;11、第三连接轮;12、第一传动带;13、第二传动带;14、发动机;15、主动轴;16、主动轮;17、主动带;18、固定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包括支撑架1、辅驱电机2、第一连接轴3、第一连接轮4、抽气泵5、第二连接轴6、第二连接轮7、动转油泵8、空调压缩机9、第三连接轴10、第三连接轮11、第一传动带12、第二传动带13、发动机14、主动轴15、主动轮16、主动带17和固定腿18,支撑架1的上端螺栓固定安装有辅驱电机2,且辅驱电机2的后端安装有动转油泵8,辅驱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轴3,且第一连接轴3的外侧嵌套有第一连接轮4,辅驱电机2的下方设置有发动机14,且发动机14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轴15,并且主动轴15的前端安装有主动轮16,发动机14的左侧安装有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撑架1左端的抽气泵5,且抽气泵5的前端螺栓固定有第二连接轴6,支撑架1的右端安装有空调压缩机9,且空调压缩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三连接轴10,并且第三连接轴10的前端螺栓连接有第三连接轮11,第一连接轮4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二传动带13,且第二传动带1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带12和主动带17,固定腿18位于支撑架1的下表面;
如图1-3中第二连接轮7的侧面呈槽状结构,且其槽状部分的深度尺寸大于第二传动带13的厚度尺寸,避免了第二传动带13从第二连接轮7上脱落的现象,如图1中主动轮16通过主动带17与第一连接轮4相连接,且主动轮16与第一连接轮4构成连动结构,减小驱动装置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抽气泵5与支撑架1构成拆卸结构,且抽气泵5的排气量为287L/min,方便对抽气泵5的维修,第一连接轮4的表面呈多孔状结构,且第一连接轮4与第一连接轴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方便了第一连接轮4的散热以及对第一连接轮4的更换,第一传动带12、第二传动带13和主动带17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并且其均与第一连接轮4构成卡合连接,避免了第一传动带12、第二传动带13和主动带17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连接轮4的出现错位的现象。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辅驱动力总成时,首先,将支撑架1通过固定腿18固定在预定的位置,然后通过主动带17将第一连接轮4和主动轮16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发动机14和辅驱电机2连接在一起,接着通过第二传动带13将第一连接轮4与第二连接轮7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抽气泵5与辅驱电机2连接在一起,最后通过第一传动带12将第三连接轮11和第一连接轮4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空调压缩机9和辅驱电机2连接在一起,通过发动机14的作业,带动主动轴15前端的主动轮16进行转动,从而使主动带17带动第一连接轮4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三连接轮11和第二连接轮7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连接轮7和第三连接轮11的转动分别使抽气泵5和空调压缩机9进行作业,通过辅驱电机2能够减小发动机14的负载,从而增加了第一连接轮4的使用寿命,这就是该辅驱动力总成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包括支撑架(1)和固定腿(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螺栓固定安装有辅驱电机(2),且辅驱电机(2)的后端安装有动转油泵(8),所述辅驱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轴(3),且第一连接轴(3)的外侧嵌套有第一连接轮(4),所述辅驱电机(2)的下方设置有发动机(14),且发动机(14)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轴(15),并且主动轴(15)的前端安装有主动轮(16),所述发动机(14)的左侧安装有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支撑架(1)左端的抽气泵(5),且抽气泵(5)的前端螺栓固定有第二连接轴(6),所述支撑架(1)的右端安装有空调压缩机(9),且空调压缩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三连接轴(10),并且第三连接轴(10)的前端螺栓连接有第三连接轮(11),所述第一连接轮(4)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二传动带(13),且第二传动带(1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带(12)和主动带(17),所述固定腿(18)位于支撑架(1)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轮(4)的表面呈多孔状结构,且第一连接轮(4)与第一连接轴(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5)与支撑架(1)构成拆卸结构,且抽气泵(5)的排气量为287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轮(7)的侧面呈槽状结构,且其槽状部分的深度尺寸大于第二传动带(13)的厚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带(12)、第二传动带(13)和主动带(17)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并且其均与第一连接轮(4)构成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6)通过主动带(17)与第一连接轮(4)相连接,且主动轮(16)与第一连接轮(4)构成连动结构。
CN201821641641.5U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55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1641.5U CN208855405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1641.5U CN208855405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5405U true CN208855405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20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164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55405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5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424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
CN10874954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CN102205853A (zh) 纯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
CN202669483U (zh) 双电机差速后桥
CN208855405U (zh) 一种辅驱动力总成
CN201357019Y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1971522U (zh) 施工升降机用动力驱动装置
CN215300573U (zh) 一种高功率太阳能密栅组件
CN2764656Y (zh) 一种太阳能动力车
CN201682360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毂电机
CN201925433U (zh) 大功率减速机辅助慢速启动装置
CN208325277U (zh) 一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前的周转车
CN203713508U (zh)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02156293U (zh) 电动车自动波差速电机传动机构
CN202811535U (zh) 一种细纱机笛管吸棉风机
CN202048157U (zh) 大功率减速机辅助慢速启动装置
CN211335443U (zh) 一种电机直连后桥总成
CN204774567U (zh) 微型载货电动汽车的电机安装结构
CN209305326U (zh) 一种混动重卡电动总成悬置系统
CN202806722U (zh) 一种电动车的加速制动器
CN210617859U (zh) 一种发电直接驱动汽车结构
CN2732536Y (zh) 太阳能能量补偿电动车
CN112239129B (zh) 一种基于再生制动及重力做功平衡原理的新型节能扶梯及控制方法
CN202429024U (zh) 一种太阳能半导体降温冷藏车
CN219948322U (zh) 一种电驱桥自卸车集成式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