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五金件的冲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弯五金件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折弯是现代生产中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法,尤其在五金件制造行业中广泛使用,然而一般折弯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较低,因此对于一些零件不得不采用机械加工来达到所要求的精度。现有的五金冲压薄料产品折弯成形是通过五金冲压连续模具在冲床压力作用下成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现有的冲压设备,因为无法实现在冲压完毕后进行自动卸料,对于大批量小型薄料的五金件进行冲压时,如说明书附图图8所示的折弯件10,需要将侧翼边11折弯、端部12冲压切除,后翼边13斩断,这种长条形薄件冲压折弯时,还采用以往人工卸料,将会导致加工效率极低,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折弯五金件的冲压装置,该冲压滑台结构简单,具有自动卸料功能,能实现大批量折弯件的加工,采用折弯冲压斩断一体,缩短了加工步骤,避免了工人卸料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加工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与折弯件冲压后与其侧翼边相适配的冲压滑台,所述的冲压滑台上具有一弧形凸柱,位于弧形凸柱的侧端设置有挡料座,所述挡料座与冲压滑台之间形成一落料口,所述冲压滑台底部固定有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上铰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伺服气缸连接,所述冲压滑台内设置贯穿冲压滑台的顶料孔,所述顶料孔内活动设置有顶料套杆,所述顶料套杆通过紧固件与导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滑台上端开设有将折弯件折断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顶料套杆上开设有滑口,托杆套设于顶料套杆内,与顶料套杆滑动连接,其托杆侧壁的凸块穿过滑口与顶料孔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杆的上端面与冲压滑台上部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冲压滑台结构简单,具有自动卸料功能,能实现大批量折弯件的加工,采用折弯冲压斩断一体,缩短了加工步骤,避免了工人卸料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加工效率。
2、槽口的设置,便于长料薄件的斩断,同时避免与上冲压斩刀发生碰撞。
3、在顶料套杆内部增设托杆,将冲压滑台上的顶料孔填充,避免在冲压时折弯件在顶料孔部位的下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未遮盖弧形凸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托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托杆与导杆相适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折弯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冲压滑台;2、弧形凸柱;3、挡料座;4、落料口;5、下安装座;6、托杆;7、顶料套杆;8、导杆;9、伺服气缸;10、折弯件;11、侧翼边;12、端部;13、后翼边;14、槽口;15、紧固件;61、凸块;71、滑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与折弯件10冲压后与其侧翼边11相适配的冲压滑台1,所述的冲压滑台1上具有一弧形凸柱2,位于弧形凸柱2的侧端设置有挡料座3,所述挡料座3与冲压滑台1之间形成一落料口4,所述冲压滑台1底部固定有下安装座5,所述下安装座5上铰接有导杆8,所述导杆8的另一端与伺服气缸9连接,所述冲压滑台1内设置贯穿冲压滑台1的顶料孔,所述顶料孔内活动设置有顶料套杆7,所述顶料套杆7通过紧固件15与导杆8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压滑台1上端开设有将折弯件10折断的槽口14,槽口14的设置,便于长料薄件的斩断,同时避免与上冲压斩刀发生碰撞。
优选的,所述顶料套杆7上开设有滑口71,托杆6套设于顶料套杆7内,与顶料套杆7滑动连接,其托杆6侧壁的凸块61穿过滑口71与顶料孔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杆6的上端面与冲压滑台1上部齐平。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推料过程:在冲压完毕后,通过启动伺服气缸9,利用推杆推动导杆8在下安装座5的铰接处转动,由于顶料套杆7与紧固件15固定连接,在导杆8转动的作用下,带动顶料套杆7上下位移,托杆6固定不动,对折弯件10进行顶料,将折弯件10推至落料口4内,完成自动卸料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