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3051U - 拉臂钩车 - Google Patents

拉臂钩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43051U
CN208843051U CN201821556907.6U CN201821556907U CN208843051U CN 208843051 U CN208843051 U CN 208843051U CN 201821556907 U CN201821556907 U CN 201821556907U CN 208843051 U CN208843051 U CN 208843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inged
chassis
lifting hook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69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Fuzhou Aiw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Fuzhou Aiw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Fuzhou Aiw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Fuzhou Aiw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69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43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43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43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拉臂钩车。涉及拉臂钩车,尤其涉及拉皮钩车的防倾斜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有效提高拉臂钩车运行稳定性的拉臂钩车。包括底盘、主臂架和举升架;所述主臂架通过举升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盘的顶部;所述底盘上设有与箱体适配的锁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底部靠近拉臂钩车的尾部位置设有后支撑机构;配重块设置在一对所述衬板上,通过一对所述推板实现所述配置块位置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维护方便,有效提高拉臂钩车运行稳定性等特点。

Description

拉臂钩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臂钩车,尤其涉及拉皮钩车的防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拉臂钩车通过主臂架上的拉臂钩,对垃圾箱进行吊装、卸载,具有简单、操作稳定方便的优点,对垃圾箱的装卸效率高,因此广泛应用在垃圾运输处理领域。目前吊装过程中,垃圾箱重量过大,易出现拉臂钩车倾斜的问题,影响吊装效率和拉臂钩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有效提高拉臂钩车运行稳定性的拉臂钩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盘、主臂架和举升架;所述主臂架通过举升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盘的顶部;所述底盘上设有与箱体适配的锁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底部靠近拉臂钩车的尾部位置设有后支撑机构;
所述后支撑机构包括油缸和支撑轮;所述油缸的缸底与所述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水平设置的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轮通过连接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
所述支撑座与油缸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减震板、下减震板和若干弹簧;所述上减震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上;所述下减震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若干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减震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减震板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的底部靠近中部位置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配重调节机构;
所述配重调节机构包括衬板、前推动机构、后推动机构和推板;
所述衬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
所述前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衬板的一侧,所述后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衬板的另一侧;
所述前推动机构包括前连杆一、前连杆二和前连杆三;
所述前连杆一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顶部位置;
所述前连杆三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前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前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前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连杆三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后推动机构包括后连杆一、后连杆二和后连杆三;
所述后连杆一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顶部位置;
所述后连杆三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后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后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后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连杆三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推板呈板状,所述推板的顶部设有推块,所述推块呈三角形;所述推板的底部设有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所述铰接点一铰接在所述前连杆二的中部位置;所述铰接点二铰接在所述后连杆二的中部位置;
配重块设置在一对所述衬板上,通过一对所述推板实现所述配重块位置的调节。
所述衬板的顶部设有挤压机构;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油缸和压板;所述挤压油缸竖向设置;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挤压油缸的下方,与所述挤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的底面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凸齿。
所述衬板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所述配重块适配的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主臂架和举升架;所述主臂架通过举升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盘的顶部;所述底盘上设有与箱体适配的锁钩;所述底盘的底部靠近拉臂钩车的尾部位置设有后支撑机构。后支撑轮放下时离地高度不超过100mm;吊装过程中发生倾斜时,后支撑轮才与地面接触,对拉臂钩车的尾部位置进行支撑;提高了后支撑轮的使用概率,提高使用寿命。支撑轮上设有橡胶层,与地面接触时,有效的对油缸进行缓冲。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维护方便,有效提高拉臂钩车运行稳定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配重调节机构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配重调节机构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底盘,2是主臂架,3是举升架,4是锁钩,5是后支撑机构,51是油缸,52是支撑轮,6是减震机构,61是上减震板,62是下减震板,63是弹簧,
7是配重调节机构,71是衬板,72是前推动机构,73是后推动机构,74是推板,
721是前连杆一,722是前连杆二,723是前连杆三,
731是后连杆一,732是后连杆二,733是后连杆三,
8是配重块,9是挤压机构,91是挤压油缸,92是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5所示,包括底盘1、主臂架2和举升架3;所述主臂架2通过举升架3活动设置在所述底盘1的顶部;所述底盘1上设有与箱体适配的锁钩4;所述底盘1的底部靠近拉臂钩车的尾部位置设有后支撑机构5;
所述后支撑机构5包括油缸51和支撑轮52;所述油缸51的缸底与所述底盘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缸51的活塞杆与水平设置的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轮52通过连接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
后支撑轮52放下时离地高度不超过100mm;吊装过程中发生倾斜时,后支撑轮52才与地面接触,对拉臂钩车的尾部位置进行支撑;提高了后支撑轮52的使用概率,提高使用寿命。支撑轮52上设有橡胶层,与地面接触时,有效的对油缸51进行缓冲。
主臂架2处于收回至水平位置,锁钩4处于锁紧位置时,即相应位置的接近开关得电时;控制后支撑机构5收起的电磁阀得电,控制油缸51带动后支撑轮52收起;油缸51上的接近开关被触发后,电磁阀断电,油缸51的活塞杆停止运动。这时车辆就可以安全的起步了,有效的避免了忘记收回后支撑机构5导致的后支撑轮52刮坏现象。后支撑机构5自动收回的控制方法为常规电路。
所述支撑座与油缸51之间设有减震机构6;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上减震板61、下减震板62和若干弹簧63;所述上减震板61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缸51的伸缩杆上;所述下减震板6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若干所述弹簧63的一端与所述上减震板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减震板62固定连接。油缸51伸出,与地面接触时,减震机构6有效的对油缸51进行缓冲,提高了油缸51的使用寿命。
所述底盘1的底部靠近中部位置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配重调节机构7;配重块8活动设置在一对所述配重调节机构7的顶部;
所述配重调节机构7包括衬板71、前推动机构72、后推动机构73和推板74;
所述衬板7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1的底部;
所述前推动机构72设置在所述衬板71的一侧,所述后推动机构73设置在所述衬板71的另一侧;
所述前推动机构72包括前连杆一721、前连杆二722和前连杆三723;
所述前连杆一72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顶部位置;
所述前连杆三72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前连杆二722的一端与所述前连杆一72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前连杆二722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连杆三723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后推动机构73包括后连杆一731、后连杆二732和后连杆三733;
所述后连杆一73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顶部位置;
所述后连杆三73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后连杆二732的一端与所述后连杆一73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后连杆二73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连杆三733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推板74呈板状,所述推板74的顶部设有推块,所述推块呈三角形;所述推板74的底部设有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所述铰接点一铰接在所述前连杆二722的中部位置;所述铰接点二铰接在所述后连杆二732的中部位置;
配重块8设置在一对所述衬板71上,通过一对所述推板74实现所述配重块位置的调节。
前连杆三723与衬板连接的铰接轴一与电机一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后连杆三733与衬板连接的铰接轴二与电机二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如图3-4所示,前连杆三723和后连杆三733同步旋转;前连杆三723和后连杆三733分别逆时针旋转时,推板74上升,并向图3中左侧方向运动,将配重块8向左侧推送;实现配送块的位置调节;前连杆三723和后连杆三733分别顺时针旋转时,推板74则将配重块8向图3中右侧方向移动。当拉臂钩车的尾部发生倾翻时,将配重块8向车头方向移动,提高吊装的稳定性。
所述衬板71的顶部设有挤压机构9;
所述挤压机构9包括挤压油缸91和压板92;所述挤压油缸91竖向设置;所述压板92设置在所述挤压油缸91的下方,与所述挤压油缸9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配重块8调节后,通过挤压机构9将配重块8稳固,有效防止吊装过程中配重块8的移动,影响吊装的效率。
所述压板92的底面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凸齿。提高了压板92与配重块8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衬板71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所述配重块8适配的容置槽。防止配重块8受外力出现滑动。

Claims (6)

1.拉臂钩车,包括底盘、主臂架和举升架;所述主臂架通过举升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盘的顶部;所述底盘上设有与箱体适配的锁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底部靠近拉臂钩车的尾部位置设有后支撑机构;
所述后支撑机构包括油缸和支撑轮;所述油缸的缸底与所述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水平设置的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轮通过连接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臂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与油缸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减震板、下减震板和若干弹簧;所述上减震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油缸的伸缩杆上;所述下减震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若干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减震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减震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臂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底部靠近中部位置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配重调节机构;
所述配重调节机构包括衬板、前推动机构、后推动机构和推板;
所述衬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
所述前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衬板的一侧,所述后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衬板的另一侧;
所述前推动机构包括前连杆一、前连杆二和前连杆三;
所述前连杆一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顶部位置;
所述前连杆三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前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前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前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连杆三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后推动机构包括后连杆一、后连杆二和后连杆三;
所述后连杆一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顶部位置;
所述后连杆三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衬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后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后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后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连杆三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推板呈板状,所述推板的顶部设有推块,所述推块呈三角形;所述推板的底部设有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所述铰接点一铰接在所述前连杆二的中部位置;所述铰接点二铰接在所述后连杆二的中部位置;
配重块设置在一对所述衬板上,通过一对所述推板实现所述配重块位置的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臂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的顶部设有挤压机构;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油缸和压板;所述挤压油缸竖向设置;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挤压油缸的下方,与所述挤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臂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底面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凸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臂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所述配重块适配的容置槽。
CN201821556907.6U 2018-09-21 2018-09-21 拉臂钩车 Active CN208843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6907.6U CN208843051U (zh) 2018-09-21 2018-09-21 拉臂钩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6907.6U CN208843051U (zh) 2018-09-21 2018-09-21 拉臂钩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43051U true CN208843051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73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6907.6U Active CN208843051U (zh) 2018-09-21 2018-09-21 拉臂钩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43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25232B1 (ko) 카운터웨이트 이동 장치 및 크레인
CN102910401A (zh) 液压抱桶装置
CN107117419A (zh) 桶装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106865082B (zh) 一种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
CN208843051U (zh) 拉臂钩车
CN206827429U (zh) 桶装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105923307A (zh) 一种侧装摆臂式垃圾车
CN209127386U (zh) 一种城市环保用的垃圾桶倾倒装置
CN206599274U (zh) 一种翻料装置
CN211594658U (zh) 一种桥梁施工的液压起重机构
CN212922998U (zh) 一种方便装卸的垃圾车
CN21044382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移动式配电柜
CN209259538U (zh) 配重移动装置及起重机
CN209410912U (zh) 多功能前装压缩式垃圾车
CN203129205U (zh) 动臂配重随动挖掘机
CN205855083U (zh) 一种侧装摆臂式垃圾车
CN215244509U (zh) 一种单倾斜式自卸半挂车
CN205555206U (zh) 一种挂桶式垃圾压缩站防垃圾桶掉落结构
CN110641876B (zh) 一种垃圾压缩设备
CN220997840U (zh) 用于垃圾压缩站的翻转装置和垃圾压缩站
CN215045829U (zh) 一种自装卸式垃圾车可翻转箱体结构
CN218841582U (zh) 一种用于垃圾收运三轮车装卸的提升装置
CN213802740U (zh) 一种收放平稳的升降机
CN211034924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起重机
CN212609195U (zh) 一种高稳定性随车吊平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