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2249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42249U
CN208842249U CN201821177578.4U CN201821177578U CN208842249U CN 208842249 U CN208842249 U CN 208842249U CN 201821177578 U CN201821177578 U CN 201821177578U CN 208842249 U CN208842249 U CN 208842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new
crash
charging pile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75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te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t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te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t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775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42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42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42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顶盖,所述壳体四个周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弹性弯板,所述弹性弯板的内侧中心位置处通过空气弹簧与壳体侧边外表壁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垫和弹性钢板的配合作用,能够吸收抵消第一部分碰撞能量,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空气弹簧的配合作用,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进一步的吸收抵消,同时,横杆受力移动并将力传递至连杆上,通过连杆推动活塞块移动,第三缓冲弹簧受力被压缩,再一次对碰撞能量进行抵消,通过这一系列结构的配合作用,能将碰撞能量降到最低,从而有效的保护了充电桩内部线路结构,避免了二次意外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然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充电桩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充电桩结构单一,防碰撞能力较弱,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充电桩易发生破坏性损坏,导致其内部电路结构受损,造成二次事故伤害,后果非常严重,另一方面,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基座处扭矩瞬间变大,易导致充电桩与地表脱离,导致充电桩损坏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顶盖,所述壳体四个周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弹性弯板,所述弹性弯板的内侧中心位置处通过空气弹簧与壳体侧边外表壁弹性连接,所述弹性弯板的内侧上下端均水平焊接有横杆,且横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侧边,所述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内表壁上关于壳体的竖直中线对称焊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通过连杆与横杆的内端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两侧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二缓冲弹簧与底座弹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固定杆焊接有球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垂直焊接有支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弯板的外表壁上包设有缓冲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横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弯板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壳体的侧边外表壁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与底座上表面的夹角大小为4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杆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球体滚动嵌设在弧形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塞块与套设在套筒内腔的第三缓冲弹簧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缓冲垫和弹性钢板的配合作用,能够吸收抵消第一部分碰撞能量,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空气弹簧的配合作用,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进一步的吸收抵消,同时,横杆受力移动并将力传递至连杆上,通过连杆推动活塞块移动,第三缓冲弹簧受力被压缩,再一次对碰撞能量进行抵消,通过这一系列结构的配合作用,能将碰撞能量降到最低,从而有效的保护了充电桩内部线路结构,避免了二次意外事故的发生,其次,在碰撞发生时,通过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能够使得充电桩发生偏转,避免扭矩作用过大,使得充电桩与地表脱离,同时,通过球体在弧形槽内万向滚动作用使得充电桩被碰撞时始终绕球转动,有效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的支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挡雨顶盖、2-壳体、3-套筒、4-连杆、5-弹性弯板、6-缓冲垫、7-空气弹簧、8-横杆、9-第一缓冲弹簧、10-第二缓冲弹簧、11-底座、12-支杆、121-弧形槽、13-固定杆、14-球体、15-第三缓冲弹簧、16-活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包括壳体2,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顶盖1,壳体2四个周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弹性弯板5,弹性弯板5的内侧中心位置处通过空气弹簧7与壳体2侧边外表壁弹性连接,弹性弯板5的内侧上下端均水平焊接有横杆8,且横杆8的一端贯穿壳体2的侧边,弹性弯板5的外表壁上包设有缓冲垫6,缓冲垫6能够配合弹性弯板5首先吸收第一部分的碰撞能量,横杆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弹性弯板5通过第一缓冲弹簧9与壳体2的侧边外表壁弹性连接,第一缓冲弹簧9配合空弹簧7共同作用,进一步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抵消,从而降低碰撞能量。
实施例二,参照图1和图4,壳体2的底部和顶部内表壁上关于壳体2的竖直中线对称焊接有套筒3,且套筒3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块16,活塞块16通过连杆4与横杆8的内端活动连接,活塞块16与套设在套筒3内腔的第三缓冲弹簧15弹性连接,当横杆8受力时,横杆8发生位移,并将力作用至连杆4上,使得连杆4移动,通过连杆4推动活塞块16在套筒3的内部移动,此时,第三缓冲弹簧15被压缩,再一次对振动能量进行吸收抵消,并将这种水平方向的碰撞能量沿竖直方向发散传递,从而达到高效的防撞效果。
实施例三,参照图1,壳体2的底部两侧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二缓冲弹簧10与底座11弹性连接,第二缓冲弹簧10与底座11上表面的夹角大小为45°,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壳体2在受到碰撞时能够发生偏转,并通过第二缓冲弹簧10对碰撞作用进行抵消,碰撞能量消失,通过第二缓冲弹簧10的回复作用,保证充电桩恢复到初始状态。
实施例四,参照图1和图3,壳体2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固定杆13焊接有球体14,底座1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垂直焊接有支杆12,支杆12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121,球体14滚动嵌设在弧形槽121内,通过球体14在弧形槽121内部的滚动作用,使得壳体2可以往任意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可以接收不同方向上的碰撞,同时,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得壳体2被碰撞时始终绕球转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缓冲垫6和弹性弯板5的配合作用,能够吸收抵消第一部分碰撞能量,通过第一缓冲弹簧9以及空气弹簧7的配合作用,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进一步的吸收抵消,同时,横杆8受力移动并将力传递至连杆4上,通过连杆4推动活塞块16移动,第三缓冲弹簧15受力被压缩,再一次对碰撞能量进行抵消,通过这一系列结构的配合作用,能将碰撞能量降到最低,从而有效的保护了充电桩内部线路结构,避免了二次意外事故的发生,在碰撞发生时,通过第二缓冲弹簧10的作用,能够使得充电桩发生偏转,避免扭矩作用过大,使得充电桩与地表脱离,同时,通过球体14在弧形槽121内万向滚动作用使得充电桩被碰撞时始终绕球转动,有效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顶盖(1),所述壳体(2)四个周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弹性弯板(5),所述弹性弯板(5)的内侧中心位置处通过空气弹簧(7)与壳体(2)侧边外表壁弹性连接,所述弹性弯板(5)的内侧上下端均水平焊接有横杆(8),且横杆(8)的一端贯穿壳体(2)的侧边,所述壳体(2)的底部和顶部内表壁上关于壳体(2)的竖直中线对称焊接有套筒(3),且套筒(3)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活塞块(16),所述活塞块(16)通过连杆(4)与横杆(8)的内端活动连接,所述壳体(2)的底部两侧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二缓冲弹簧(10)与底座(11)弹性连接,所述壳体(2)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固定杆(13)焊接有球体(14),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垂直焊接有支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弯板(5)的外表壁上包设有缓冲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弯板(5)通过第一缓冲弹簧(9)与壳体(2)的侧边外表壁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与底座(11)上表面的夹角大小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2)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14)滚动嵌设在弧形槽(1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16)与套设在套筒(3)内腔的第三缓冲弹簧(15)弹性连接。
CN201821177578.4U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Active CN208842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7578.4U CN208842249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7578.4U CN208842249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42249U true CN208842249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3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7578.4U Active CN208842249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42249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668A (zh) * 2019-07-26 2019-11-15 凡泽模塑(嘉善)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充电桩外壳
CN110712549A (zh) * 2019-10-21 2020-01-21 汪东梅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CN111462455A (zh) * 2020-04-20 2020-07-28 湖州杰卡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
CN111976527A (zh) * 2020-09-08 2020-11-24 陈杭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用充电桩
CN112356703A (zh) * 2020-10-12 2021-02-12 苏州青众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快速充电桩
CN112848947A (zh) * 2021-03-08 2021-05-28 新岸线(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防护方法
CN115898967A (zh) * 2022-10-14 2023-04-04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造波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668A (zh) * 2019-07-26 2019-11-15 凡泽模塑(嘉善)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充电桩外壳
CN110712549A (zh) * 2019-10-21 2020-01-21 汪东梅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CN111462455A (zh) * 2020-04-20 2020-07-28 湖州杰卡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
CN111976527A (zh) * 2020-09-08 2020-11-24 陈杭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新能源用充电桩
CN112356703A (zh) * 2020-10-12 2021-02-12 苏州青众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快速充电桩
CN112848947A (zh) * 2021-03-08 2021-05-28 新岸线(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防护方法
CN115898967A (zh) * 2022-10-14 2023-04-04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造波机
CN115898967B (zh) * 2022-10-14 2024-02-27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造波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4224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CN10897372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撞型充电桩
CN2072077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CN209441234U (zh) 一种防撞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8774567U (zh) 一种防撞报警充电桩
CN109367430B (zh) 一种抗冲击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551329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7758585U (zh) 一种防碰撞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8973725A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11641889U (zh) 一种升降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5835693B (zh) 一种电位器式检测相对位移的混合动力汽车气瓶
CN107863812A (zh) 一种移动式耐腐蚀多功能充电桩
CN208664996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太阳能充电桩
CN208053139U (zh) 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1018208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8987631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的全方位抗震箱
CN108608885A (zh) 一种防撞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8021252U (zh) 一种耐撞型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68651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复合充电装置
CN216184579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报警装置
CN210792845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撞外壳
CN205381156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的景区无线充电观光车
CN208306394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护装置
CN209534782U (zh) 一种带温湿度监控功能的充电桩
CN213831387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