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2434U - 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22434U CN208822434U CN201721741321.2U CN201721741321U CN208822434U CN 208822434 U CN208822434 U CN 208822434U CN 201721741321 U CN201721741321 U CN 201721741321U CN 208822434 U CN208822434 U CN 208822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ring
- boss
- main body
- steam valve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该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主体和设置在密封圈主体的下端面的若干唇边,若干唇边形成若干封闭的密封区域。该密封圈还包括形成在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的若干倾斜部。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增强了密封、导向和排水功能。相应地,包含该密封圈的蒸汽阀和包含该蒸汽阀的烹饪电器也增强了密封、导向和排水功能。因此,更好地控制烹饪电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防止污垢或脏物在密封圈和蒸汽阀上积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用小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电器例如微压电饭煲主要是通过蒸汽阀来控制煲内的压力。对于煲内的压力的控制存在很多方式,其中一种是用平底的密封圈盖在排气孔上,当煲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密封圈上升,打开排气孔进行排气。由于密封圈直接接触高压蒸汽而且频繁地打开和关闭排气孔,所以密封圈不可避免地受到高温和/或冲击而变形,导致密封圈的底表面不再平整或者不均匀地磨损。在电饭煲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蒸汽阀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显著降低。密封圈的底表面不能再紧密地密封排气孔,导致煲内的气体通过密封圈的不平整或磨损的底表面而泄漏。另外,在煮饭结束之后,冷凝水积聚在蒸汽阀腔的各个部位,密封圈的表面也会积聚一定量的水。在拆开蒸汽阀、完成蒸汽阀的清洗之后,水也会容易附着在密封圈的表面。在长期使用之后会在密封圈和蒸汽阀上积聚污垢或脏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地解决蒸汽阀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下端面的若干唇边,若干所述唇边形成若干封闭的密封区域。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密封区域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唇边包括外唇和内唇,所述外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下突出,所述内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内周向下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在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上突出的第一凸台。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凸台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剖面呈Γ形,其水平部分朝着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突出,所述水平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为贯穿所述水平部分的上端面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包括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的阀体、位于所述阀体中的阀芯和如上所述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下端,若干所述密封区域分别对应地密封若干所述第一排气孔。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排气孔和对应的若干所述密封区域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唇边包括外唇和内唇,所述外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下突出,所述内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内周向下突出,若干所述第一排气孔分布在所述密封区域覆盖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在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上突出的第一凸台;所述阀芯呈倒T形,包括圆筒形的阀芯主体和从所述阀芯主体的下端部向外突出的环形的延伸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周,所述第一凸台的内周面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配合,所述延伸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接触。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凸台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剖面呈Γ形,其水平部分朝着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突出,所述水平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容纳腔;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三凸台,多个所述第三凸台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凸台对应间隔地分布,每个所述第三凸台对应地置于每个所述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为贯穿所述水平部分的上端面的通孔;每个所述第三凸台的上端面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阀芯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三倾斜部,每个所述第三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阀芯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四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三倾斜部邻接,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邻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阀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或抵靠所述阀芯,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或抵靠所述阀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烹饪电器,所述烹饪电器包括具有安装孔的上盖和如上所述的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还包括阀气孔和与所述阀气孔连通的阀腔,所述蒸汽阀安装到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烹饪电器内的蒸汽从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进入所述阀腔并通过所述阀气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电器为微压电饭煲。
与平底密封圈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包含形成若干封闭的密封区域的若干唇边以及若干倾斜部,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增强了密封功能,漏气的可能性更小,密封效果更好。类似地,本实用新型的包含如上所述的密封圈的蒸汽阀以及包括该蒸汽阀的烹饪电器,均增强了密封功能,漏气的可能性更小,密封效果更好。而且,该烹饪电器能够更好地控制烹饪电器的内部的压力,以及防止污垢或脏物在密封圈和蒸汽阀上积聚。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示意性地示出的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阀的阀芯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密封圈和图2中的阀芯的装配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阀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另外,方向性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分别参考密封圈的轴向和径向来定义。例如,轴向指的是在图3中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方向,径向指的是在图3中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主体和设置在密封圈主体的下端面的若干唇边,若干所述唇边形成若干封闭的密封区域。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采用若干唇边的结构来形成若干密封区域,而唇边结构实现为线接触密封,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密封圈的面接触密封,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提高了蒸汽阀的密封效果。
在未示出的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的实施方式中,若干唇边可以均为圆形,或者一个或多个唇边的形状可以相同;若干密封区域可以均为圆形,或者一个或多个密封区域的形状可以相同;每一个形成圆形的唇边对应地密封一个形成圆形的密封区域。
在图1至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即两个环形的唇边和一个环形的密封区域R。在这种情况下,密封圈S包括环状的密封圈主体1和设置在密封圈主体1的下端面的两个唇边,在这两个唇边之间形成环形的密封区域R。
参照图3,上面提到的两个唇边包括外唇2和内唇3,外唇2从密封圈主体1的整个外周向下突出,内唇3从密封圈主体1的整个内周向下突出,外唇2和内唇3均环绕密封圈内孔4一整圈地向下突出。外唇2和内唇3竖直向下突出相同的高度,而且外唇2和内唇3的剖面形状相同,二者的剖面类似于子弹头形状。外唇2的外周与密封圈主体1的外周对齐,内唇3的内周与密封圈主体1的内周(即密封圈内孔4)对齐。因此,环形的密封区域R形成在密封圈主体1、外唇2和内唇3之间。由于内唇3与密封圈主体1的内周对齐,所以延长了密封圈内孔4的长度。当密封圈S安装到蒸汽阀V的阀芯9时,相当于增加了阀芯内孔93的长度,因而内唇3起着导向作用(稍后将描述)。
密封圈S还包括在密封圈主体1的上端面、从密封圈主体1的整个外周向上突出的第一凸台5。参照图1和图3,第一凸台5也是环状的。第一凸台5的外周与密封圈主体1的外周对齐。
在第一凸台5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二凸台6,每个第二凸台6的剖面呈Γ形,其水平部分朝着密封圈主体1的中心突出,该水平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容纳腔61。参照图1,3个第二凸台6以彼此间隔120度的方式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凸台5上,每个第二凸台6的竖直部分的外周与第一凸台5的外周对齐。容纳腔61用于安装蒸汽阀V。
进一步地,容纳腔61为贯穿第二凸台6的水平部分的上端面的通孔,以便于更好地安装蒸汽阀V。
在图1和图3中可以看到,第一凸台5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密封圈主体1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51。可以在第一凸台5的上端面的任何位置以相对于该上端面倾斜任何角度来斜切,只要第一凸台5上的冷凝水能落下即可。第一倾斜部51与第一凸台5的上端面和外周可以以圆弧过渡。
另外,在图1和图3中可以看到,每个第二凸台6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密封圈主体1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62。可以在第二凸台6的上端面的任何位置以相对于该上端面倾斜任何角度来斜切,只要第二凸台6上的冷凝水能落下即可。第二倾斜部62与第二凸台6的上端面和外周可以以圆弧过渡。
需要注意的是,图3中所示的密封圈S的剖面是先从图1中的一个第二凸台6的中央朝向密封圈主体1的中心剖切,再从密封圈主体1的中心朝向图1中的另外两个第二凸台6之间的任何位置剖切而得到。
如上所述的密封圈S的使用示例是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V。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蒸汽阀V包括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7的阀体8、位于阀体8中的阀芯9和密封圈S,密封圈S设置在阀芯9的下端,若干密封区域分别对应地密封若干第一排气孔7。特别地,一个环形的密封区域R密封若干第一排气孔7。
下面结合图2、图3和图4以及上面对密封圈S的描述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阀V。
参照图2和图3,上面提到的阀芯9的剖面呈倒T形,包括圆筒形的阀芯主体91和从阀芯主体91的下端部向外突出的环形的延伸部92。密封圈S套设在延伸部92的外周,第一凸台5的内周面与延伸部92的外周面配合,延伸部92的下端面与密封圈主体1的上端面接触。阀芯内孔93和密封圈内孔4具有相同的直径,且当密封圈S套设在延伸部92的外周时,阀芯内孔93和密封圈内孔4彼此对齐。延伸部92的外直径可以略大约第一凸台5的内直径,使得第一凸台5的内周面与延伸部92的外周面过盈配合,这样阀芯9更牢固地放置在密封圈主体1上。
在延伸部92的外周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三凸台94,多个第三凸台94分别与多个第二凸台6对应间隔地分布,每个第三凸台94对应地置于每个容纳腔61中。参照图2,3个第三凸台94以与3个第二凸台6对应的方式彼此间隔120度、均匀地分布在延伸部92的外周上。参照图3,每个第三凸台94的外周与延伸部92的外周对齐。每个第三凸台94竖直向上突出且突出的高度与容纳腔61的深度相同,这样当每个第三凸台94对应地置于每个容纳腔61中时,延伸部92的上端面接触第二凸台6的下端面,从而阻止冷凝水积聚在延伸部92的上端面与第二凸台6的下端面之间。每个第三凸台94的宽度可以略大于容纳腔61的宽度,使得第三凸台94与容纳腔61过盈配合,这样阀芯9更牢固地放置在密封圈主体1上。
在容纳腔61为贯穿第二凸台6的水平部分的上端面的通孔的情况下,每个第三凸台94与每个通孔61对应地形成且置于每个通孔61中,使得每个第三凸台94的上端面穿过通孔61与第二凸台6的上端面对齐,以及延伸部92的上端面接触第二凸台6的下端面。
在图2和图3中可以看到,延伸部92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阀芯9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三倾斜部95。可以在延伸部92的上端面的任何位置以相对于该上端面倾斜任何角度来斜切,只要延伸部92上的冷凝水能落下即可。
另外,在图2和图3中可以看到,每个第三凸台94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阀芯9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四倾斜部96。可以在第三凸台94的上端面的任何位置以相对于该上端面倾斜任何角度来斜切,只要第三凸台94上的冷凝水能落下即可。
参照图3,第一倾斜部51与第三倾斜部95邻接,第二倾斜部62与第四倾斜部96邻接。进一步地,第三倾斜部95的斜切角度使得冷凝水从第三倾斜部95经过第一倾斜部51落下,而不会滞留在延伸部92和第一凸台5之间。类似地,第四倾斜部96的斜切角度使得冷凝水从第四倾斜部96经过第二倾斜部62落下,而不会滞留在第三凸台94和第二凸台6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这是针对容纳腔61是通孔的情况。如果容纳腔61不是通孔,则冷凝水直接从第二倾斜部62落下。
需要注意的是,图3中所示的阀芯9的剖面是先从图2中的一个第三凸台94的中央朝向阀芯9的中心剖切,再从阀芯9的中心朝向图2中的另外两个第三凸台94之间的任何位置剖切而得到。
蒸汽阀V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或抵靠阀芯9,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或抵靠阀体8。参照图4,弹性元件为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连接或抵靠延伸部92,例如介于第二凸台6的内周与阀芯主体91之间;弹簧10的另一端连接或抵靠盖板11。
参照图4,盖板11可拆卸地覆盖在阀体8中形成的圆筒形的腔12,密封圈S、阀芯9和弹簧10三者的组合件位于腔12中。在腔12的底部中央形成有圆筒形的底座13。第一排气孔7位于底座13附近、与密封区域R对应。在装配时,底座13穿过密封圈内孔4,突出到阀芯内孔93中,使得密封圈S置于腔12的底部,即外唇2和内唇3接触腔12的底部,因此每个第一排气孔7被密封区域R覆盖,即位于密封圈主体1、外唇2和内唇3之间。这样实现了第一排气孔7的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底座13与密封圈内孔4和阀芯内孔93以间隙配合的方式配合,使得密封圈S和阀芯9能够沿着底座13上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内唇3起到了运动导向的作用。
由于弹簧10的弹力,使得密封圈S受压,外唇2和内唇3弹性变形地接触腔12的底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作为可选方案,可以不存在弹簧10,但是要确保第一排气孔7仍然可被密封区域R覆盖,还要确保密封圈S和阀芯9在上升和下降运动过程中沿着底座13运动但不会脱离底座13。
蒸汽阀V还包括中空的浮子14。参照图4,浮子14的剖面形状类似于工字形,分别在浮子14的上挡板和下密封圈附近径向地贯穿浮子14形成有浮子上排气孔141和浮子下排气孔142。浮子14置于在底座13的中央形成的底座通孔131中、与底座通孔131以间隙配合的方式配合,从而能够在底座通孔131中上下运动。在浮子14随烹饪电器内的蒸汽压力上升的运动过程中,首先,浮子1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浮子14的上挡板抵靠在底座13的上端(如图4所示);随着压力增大,浮子上排气孔141与阀芯内孔93连通同时浮子下排气孔142与烹饪电器的内部连通,烹饪电器内的蒸汽经浮子14流动至阀芯内孔93;最终烹饪电器内的蒸汽压力将浮子14完全顶起,浮子14的下密封圈将底座通孔131封闭,烹饪电器内的蒸汽无法从底座通孔131排出。
蒸汽阀V还包括具有阀气孔151的阀盖15和与阀气孔151连通的阀腔16。参照图4,阀盖15覆盖阀体8,阀腔16位于阀盖15和阀体8之间且与腔12连通,从而与第一排气孔7、阀芯内孔93、浮子上排气孔141和浮子下排气孔142连通。
如上所述的蒸汽阀V的使用示例是烹饪电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烹饪电器包括具有安装孔的上盖(在图中未示出)和蒸汽阀V,蒸汽阀V安装到上盖的安装孔中,烹饪电器内的蒸汽从每个第一排气孔7进入阀腔16并通过阀气孔151排出。
下面参照图1至图4,以微压电饭煲为例来说明烹饪电器及其密封圈S、蒸汽阀V的工作原理。
首先,在微压电饭煲的内锅中放入待烹饪的食物例如大米,然后闭合上盖,启动微压电饭煲。此时,煲内的压力较低。密封圈S起到密封作用,使得第一排气孔7被密封区域R密封。浮子14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其上挡板置于底座13的上端,使得浮子下排气孔142与煲内连通(如图4所示)。此时,煲内的冷气经过浮子下排气孔142、浮子14内腔、浮子上排气孔141、浮子14和底座通孔131之间的间隙、浮子14上挡板与底座13的上端之间的间隙、阀芯内孔93、腔12、阀腔16、阀气孔151而到达外部环境,因此排出冷气。
之后,煲内的压力逐渐升高,蒸汽经过浮子下排气孔142进入浮子14内部。当煲内的压力大于浮子14的重力时,推动浮子14向上运动。当浮子上排气孔141与阀芯内孔93连通时,一部分蒸汽经过浮子下排气孔142、浮子14内腔、浮子上排气孔141、阀芯内孔93、腔12、阀腔16、阀气孔151而到达外部环境。煲内的压力使得浮子14继续运动,一直到底座通孔131被浮子14的下密封圈密封。
煲内的压力继续升高。当煲内的压力大于密封圈S和阀芯9的重力与弹簧10的弹力之和时,推动密封圈S和阀芯9向上运动,使得外唇2和内唇3逐渐恢复其原始形状,同时弹簧10被压缩。当外唇2和内唇3离开腔12的底部时,打开第一排气孔7。一部分蒸汽经过第一排气孔7、腔12、阀腔16、阀气孔151而到达外部环境。密封圈S和阀芯9继续向上运动,弹簧10继续被压缩。之后,密封圈S和阀芯9保持在不再运动的平衡位置。在此过程中,内唇3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确保密封圈S和阀芯9沿着底座13平稳运动,同时弹簧10的弹力确保密封圈S和阀芯9不会过大程度地运动而脱离底座13。在此过程中,如果腔12内的蒸汽冷凝变成冷凝水、滴落在密封圈S和蒸汽阀V的阀芯9上,则由于第一倾斜部51、第二倾斜部62、第三倾斜部95和第四倾斜部96的存在,使得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这些倾斜部落下,到达腔12的底部,经过第一排气孔7回流到煲内,从而增加煲内的水分。因此,第一倾斜部51、第二倾斜部62、第三倾斜部95和第四倾斜部96起到了排水的作用。
之后,在煮饭快结束时和在保温期间,煲内的压力小于密封圈S和阀芯9的重力与弹簧10的弹力之和。在密封圈S和阀芯9的重力以及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密封圈S和阀芯9向下运动,一直到外唇2和内唇3接触腔12的底部,弹性地变形而密封第一排气孔7。在此过程中,当煲内的压力小于浮子14的重力时,浮子14向下运动,一直到浮子14的上挡板接触底座13。此时,如果残留在腔12内的一部分蒸汽冷凝变成冷凝水、滴落在密封圈S和蒸汽阀V的阀芯9上,则由于第一倾斜部51、第二倾斜部62、第三倾斜部95和第四倾斜部96的存在,使得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这些倾斜部落下,到达腔12的底部,方便以后在拆开蒸汽阀V时擦干净并清洗污垢或脏物。因此,第一倾斜部51、第二倾斜部62、第三倾斜部95和第四倾斜部96起到了排水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S、蒸汽阀V和烹饪电器,其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操作简便、便于批量制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面基于图1至图4示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S、蒸汽阀V可应用于高压锅。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下端面的若干唇边,若干所述唇边形成若干封闭的密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密封区域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唇边包括外唇和内唇,所述外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下突出,所述内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内周向下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在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上突出的第一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台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剖面呈Γ形,其水平部分朝着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突出,所述水平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贯穿所述水平部分的上端面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
8.一种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包括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的阀体、位于所述阀体中的阀芯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底部,若干所述密封区域分别对应地密封若干所述第一排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排气孔和对应的若干所述密封区域均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唇边包括外唇和内唇,所述外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下突出,所述内唇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内周向下突出,若干所述第一排气孔分布在所述密封区域覆盖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在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整个外周向上突出的第一凸台;所述阀芯呈倒T形,包括圆筒形的阀芯主体和从所述阀芯主体的下端部向外突出的环形的延伸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周,所述第一凸台的内周面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配合,所述延伸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台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台,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剖面呈Γ形,其水平部分朝着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突出,所述水平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容纳腔;
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三凸台,多个所述第三凸台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凸台对应间隔地分布,每个所述第三凸台对应地置于每个所述容纳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贯穿所述水平部分的上端面的通孔;每个所述第三凸台的上端面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每个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
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阀芯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三倾斜部,每个所述第三凸台的上端面被斜切形成从所述阀芯的中心向外朝下倾斜的第四倾斜部;
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三倾斜部邻接,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邻接。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或抵靠所述阀芯,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或抵靠所述阀体。
16.一种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电器包括具有安装孔的上盖和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还包括阀气孔和与所述阀气孔连通的阀腔,所述蒸汽阀安装到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烹饪电器内的蒸汽从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进入所述阀腔并通过所述阀气孔排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电器为微压电饭煲。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41321.2U CN208822434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 |
PCT/CN2018/090017 WO2019114215A1 (zh) | 2017-12-12 | 2018-06-05 | 蒸汽阀、盖板组件、烹饪电器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41321.2U CN208822434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22434U true CN208822434U (zh) | 2019-05-07 |
Family
ID=66303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41321.2U Active CN208822434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22434U (zh) |
-
2017
- 2017-12-12 CN CN201721741321.2U patent/CN2088224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16838A (zh) | 具有过压安全装置的压力锅 | |
CN208551393U (zh) | 蒸汽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 |
CN208822434U (zh) | 用于蒸汽阀的密封圈、用于烹饪电器的蒸汽阀和烹饪电器 | |
CN203016661U (zh) | 可升降蒸笼组件 | |
CN209404502U (zh) | 底座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9121929U (zh) | 密封件、器具盖及蒸煮器具 | |
CN210930929U (zh) |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08301522U (zh) | 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105937120A (zh) | 洗衣机 | |
CN205267813U (zh) | 一种电饭甑 | |
CN109549503B (zh) | 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6822789U (zh) | 一种便于显示上压状态的压力烹饪器具 | |
CN219479885U (zh) | 一种煎烤机 | |
CN109549500B (zh) | 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20571978U (zh) | 一种双腔压力煲 | |
CN20851068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457360U (zh) |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09058804U (zh) | 一种多排压通道的电压力锅 | |
CN215686677U (zh) |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烹饪器具 | |
CN22044250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030475U (zh) | 一种具有驱动装置密封结构的电饭煲 | |
CN220141365U (zh) | 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 | |
CN208606175U (zh) | 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的内火盖 | |
CN201996346U (zh) | 带平衡翼磁吸片式可调气阀锅盖 | |
CN213155451U (zh) |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