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3446U -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3446U
CN208813446U CN201821452343.1U CN201821452343U CN208813446U CN 208813446 U CN208813446 U CN 208813446U CN 201821452343 U CN201821452343 U CN 201821452343U CN 208813446 U CN208813446 U CN 208813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box bod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23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um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朱有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朱有红 filed Critical 朱有红
Priority to CN2018214523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3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3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3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包括驱动箱体和通过驱动箱体设置的驱动输出锥齿圈,驱动箱体由内侧箱体和外侧箱体组合形成,内侧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箱体固定的固定连接结构;驱动输出锥齿圈一端形成有安装轴颈,安装轴颈上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装设在驱动箱体的内侧箱体上,驱动输出锥齿圈内部穿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仅通过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设置,支撑管与外侧箱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支撑管与驱动输出锥齿圈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所有第二轴承的外圈均设在驱动输出锥齿圈上。优选,外侧箱体的箱体壁上设有正对支撑管的安装工艺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紧凑;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驱动传动系统,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是一种用于替代摩托车传统的链传动的传动系统,其采用封闭的传动箱和软轴传动方式,有效克服了现有摩托车普遍采用的开放式链条传动的易磨损、卡滞、损坏和断裂等缺陷,可有效显著提升传动系统使用寿命,并确保骑行人员安全。为此,本申请人于2012 年3 月至今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多个专利申请,其中许多申请已被授予了专利权,同时,产品也在不断的改进中,以更好地适应市场,满足客户需要求。现有摩托车软轴传动系统包括分别用于与摩托车发动机和摩托车后轮毂连接的传动箱和驱动箱,两个动力箱之间通过传动软轴连接。由于驱动箱直接驱动摩托车轮毂,其输出扭矩较大,相关部件的刚度、强度、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都要求较高。现有驱动箱主要具有两处安装结构,一处是箱体上与平叉之间的安装连接结构,另一处是通过箱体设置的支撑管与后轮中心轴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由于现有支撑管通过其中一端设置的法兰固定连接在箱体上,安装时,支撑管小端抵在后轮的轮毂轴承端面,法兰端通过螺合在中心轴上的螺母并紧固定在中心轴上。由于法兰盘必须位于箱体外部,其安装状态是内端面压在箱体上,必然对箱体侧面的较大的螺母并紧压力,而箱体自身又固定连接在平叉上,平叉在车辆行驶的颠簸过程中必然出现一定幅度的相对于中心轴的摆动。两个作用点不同、方向不同的作用力共同形成箱体的疲劳载荷,缩短箱体的疲劳寿命。另外,现有摩托车软轴传动系统的软轴尽管具有一定的柔性,但由于其必须具备足够大的扭矩传动要求。因此,其柔性特性必然受到一定限制;如果在安装后就形成一定量的预弯曲,在后续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必然出现软轴弯曲变形叠加,造成疲劳寿命降低。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驱动箱疲劳寿命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紧凑,且驱动箱疲劳载荷小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包括驱动箱体和通过驱动箱体设置的驱动输出锥齿圈,驱动箱体由内侧箱体和外侧箱体组合形成,内侧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箱体固定的固定连接结构;驱动输出锥齿圈一端形成有安装轴颈,安装轴颈上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装设在驱动箱体的内侧箱体上,驱动输出锥齿圈内部穿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仅通过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设置,支撑管与外侧箱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支撑管与驱动输出锥齿圈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所有第二轴承的外圈均设在驱动输出锥齿圈上。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驱动箱由内外侧箱体形成左右组合结构,用于与平叉固定连接的驱动箱体固定连接结构形成在内侧箱体上,用于与驱动轮中心轴的支撑套管,通过第一轴承、驱动输出锥齿圈和第二轴承可转动的设在内侧箱体上。在安装后,支撑管通过里端端面承接并紧螺母压紧力,继而通过管壁传递到轮毂轴承上,该并紧压力不再作用在驱动箱的箱体上,消除箱体一个疲劳载荷源;使用过程中,箱体通过内侧箱体固定在摩托车的平叉上,车辆行驶的颠簸过程中,可随平叉小幅度摆动,该摆动运动能够通过设置传动软轴和十字万向节消化吸收,从而通过减少箱体疲劳载荷,显著延长箱体的疲劳寿命。
优选的,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的安装轴颈段外端的轴段上形成有外花键,该外花键配合有花键套,花键套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盘上,驱动盘位于所述驱动箱体外部,驱动盘上分布多个驱动爪;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与所述内侧箱体之间设有第一骨架油封;所述支撑管与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的内孔之间设有第二骨架油封。外花键形成在驱动输出锥齿圈的轴颈段上,相对于在驱动输出锥齿圈上形成内花键结构而言,可有效降低驱动输出锥齿圈和花键套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提高成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在驱动输出锥齿圈上设置构成内外油封的第二骨架油封和第一骨架油封,可有效提高箱体的密封效果,降低箱体内部运动构件的磨耗,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爪呈圆柱形或圆管形。以通过外圆柱面抵靠驱动轮毂,避免锐边或锐棱压伤轮毂接触面,确保轮毂驱动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外侧箱体的箱体壁上设有正对支撑管的安装工艺孔,该安装工艺孔通过封盖封堵,且封盖里端形成沉孔。以在驱动箱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时,由工艺孔构成安装工具如套筒扳手类的操作空间,提高安装拆卸的方便性;同时,沉孔用于扩大中心轴悬出支撑管的杆段和并紧螺母的容纳空间,可有效减小箱体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利于摩托车整车布局。
优选的,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啮合有驱动输入锥齿轮,驱动输入锥齿轮呈齿轮轴结构,该齿轮轴构成所述驱动箱的驱动输入轴;齿轮轴的轴杆部通过两个第三轴承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外侧箱体上,齿轮轴的轴杆段穿过第一透盖,伸出外侧箱体外部后与传动软轴呈同步转动连接,传动软轴用于传动箱和驱动箱之间的动力传递;传动箱和传动软轴之间设有十字万向节。以确保驱动箱动力输入端结构刚性好、强度高,通过延长驱动箱运动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驱动箱整体寿命;并通过万向节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颠簸产生的弯矩载荷,避免弯矩载荷施加在软轴上,从而延长软轴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和驱动箱的箱体上均形成有安装固定用基准面;在传动箱和驱动箱分别以两个基准面进行安装固定的状态下,传动箱的传动输出轴与驱动箱的驱动输入轴同轴线。本系统在通过传动箱和驱动箱对应箱体上的安装基准面安装在摩托车上后,其传动输出轴与驱动输入轴同轴线。因此,初始状态下,传动软轴处于直线形态的自由状态,避免安装后呈现预弯曲的变形状态,以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颠簸出现传动箱和驱动箱位置变化时,利用软轴的柔性特性更好的吸收变形量,可避免软轴因弯曲变形叠加而导致的疲劳寿命降低。
更进一步优选的,用于所述驱动箱的基准面形成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侧箱体上。以简化驱动箱箱体结构,并可通过设置不同安装结构、安装连接位置的方式实现与不同形式和规格型号的摩托车方便连接固定,拓展适用范围。
优选法,所述传动箱包括传动箱体和传动输入齿轮,传动输入齿轮啮合有传动输出锥齿轮,传动输出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传动输出轴上,传动输出轴通过自身的两端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传动箱体上;所述十字万向节具有花键结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十字万向节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输出轴通过花键配合连接,传动输出轴与十字万向节的花键配合段伸出所述传动箱体外部;十字万向节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软轴的一端通过花键配合连接,传动软轴的另一端呈同步转动的连接在驱动箱的驱动输入轴上。传动箱采用一级锥齿轮传动结构,实现结构简单、布局紧凑的目的;作为传动箱动力输出构件由传动输出轴构成,传动输出轴通过与传动输入齿轮啮合的传动输出锥齿轮形成动力输入,通过与软轴连接的结构或构件将动力传递到软轴上;传动输出轴通过自身的两端,再由轴承或轴瓦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传动箱体上,以使承接动力传递的传动输出锥齿轮位于两传动输出轴的转动支撑之间,作用在传动输出轴上的弯矩由两个支撑部位分担,减少或消除了与软轴连接端的弯曲变形量或变形倾向,从而有效降低或消除向软轴施加弯曲疲劳载荷,或施加弯曲疲劳载荷的倾向,延长软轴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箱体由箱体、箱盖和第二透盖组合形成;所述传动输入齿轮通过第四轴承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盖呈板状结构,箱盖位于第四轴承外侧,呈透盖结构的箱盖的外侧面构成所述传动箱体的安装固定用基准面;所述传动输出轴一端通过第五轴承设在所述箱体上,传动输出轴另一端通过第六轴承设在所述第二透盖上,传动输出轴伸出第二透盖外部的轴杆段与所述十字万向节的输入端连接。以形成整体刚性好、强度高的传动箱结构,并进一步确保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消除传动输出端对软轴施加弯矩载荷,确保软轴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呈减速输出。通常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至驱动轮之间的传动系统整体为减速输出,以降低转速,增大扭矩。因此,在传动箱采用减速输出时,可承担驱动箱的部分减速比,以减小驱动箱的体积,节省安装空间,提升驱动箱布局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紧凑;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箱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箱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一种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包括驱动箱300,驱动箱300包括驱动箱体和通过驱动箱体设置的驱动输出锥齿圈305,驱动箱体由内侧箱体300a和外侧箱体300b组合形成,二者通过止口配合结构形成定心和轴向定位,通过圆周分布的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形成相位固定,止口配合结构的止口凸起形成在内侧箱体300a上,相应止口配合结构的止口配合孔形成在外侧箱体300b上;内侧箱体300a上设有用于驱动箱体固定的固定连接结构,固定连接结构由两个穿孔构成,该两个穿孔用于穿设固定连接用螺栓;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一端形成有安装轴颈,安装轴颈上装有第一轴承306,第一轴承306的外圈装设在驱动箱体的内侧箱体300a上,驱动输出锥齿圈305内部穿设有支撑管309;所述支撑管309仅通过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设置,支撑管309与外侧箱体300b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支撑管309与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310,所有第二轴承310的外圈均设在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上;所述支撑管309的里端形成有轴肩309a,位于里端的第二轴承310抵靠在所述轴肩309a上。
其中,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的安装轴颈段外端的轴段上形成有外花键,该外花键配合有花键套307,花键套307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盘308上,驱动盘308位于所述驱动箱体外部,驱动盘308上分布多个驱动爪308a,驱动爪呈圆柱形或圆管形;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与所述内侧箱体300a之间设有第一骨架油封311,驱动输出锥齿圈305的安装轴颈段与外花键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骨架油封311唇口配合的第一密封段,第一骨架油封311与第一密封段构成驱动输出锥齿圈305的外密封结构;支撑管309与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的内孔之间设有第二骨架油封312,第二骨架油封312位于两个第二骨架油封312之间,支撑管309的中间段上形成有与第二骨架油封312的唇口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段,第二骨架油封312与第二密封段构成驱动输出锥齿圈305的内密封结构。外侧箱体300b的箱体壁上设有正对支撑管309的安装工艺孔,该安装工艺孔通过封盖313封堵,且封盖313里端形成沉孔,封盖313通过O形密封圈与安装工艺孔的孔口端面密封;工艺孔构成安装工具如套筒扳手类的操作空间,沉孔用于扩大中心轴悬出支撑管309的杆段和并紧螺母的容纳空间。驱动输出锥齿圈305啮合有驱动输入锥齿轮302,驱动输入锥齿轮302呈齿轮轴结构,该齿轮轴构成所述驱动箱300的驱动输入轴;齿轮轴的轴杆部通过两个第三轴承303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外侧箱体300b上,第三轴承303采用圆锥滚子轴承,齿轮轴的轴杆段穿过第一透盖300d,伸出外侧箱体300b外部后与传动软轴200呈同步转动连接,第一透盖300d与齿轮轴的轴杆段之间设有第三骨架油封304,传动软轴200用于传动箱100和驱动箱300之间的动力传递;传动箱100和传动软轴200之间设有十字万向节400。传动箱100和驱动箱300的箱体上均形成有安装固定用基准面A和B;在传动箱100和驱动箱300分别以A和B两个基准面进行安装固定的状态下,传动箱100的传动输出轴104与驱动箱300的驱动输入轴同轴线。用于所述驱动箱300的基准面B形成在安装板300c上,安装板300c固定连接在所述内侧箱体300a上。
其中,传动箱100呈减速输出;传动箱100包括传动箱体和传动输入齿轮102,传动输入齿轮102通过内花键孔承接发动机输出动力,内花键孔位于传动箱100内部的端部被封堵,以避免传动箱100的润滑油从花键孔中泄漏;输入齿轮102啮合有传动输出锥齿轮103,传动输出锥齿轮103同轴固定连接在传动输出轴104上,传动输出轴104通过自身的两端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传动箱体上;所述十字万向节400具有花键结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十字万向节400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输出轴104通过花键配合连接,传动输出轴104与十字万向节400的花键配合段104a伸出所述传动箱体外部;十字万向节400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软轴200的一端通过花键配合连接,传动软轴200的另一端呈同步转动的连接在驱动箱300的驱动输入轴上。传动箱体由箱体101a、箱盖101b和第二透盖101c组合形成;所述传动输入齿轮102通过第四轴承105设在所述箱体101a上;所述箱盖101b呈板状结构,箱盖101b位于第四轴承105外侧,呈透盖结构的箱盖101b的外侧面构成所述传动箱体的安装固定用基准面A;所述传动输出轴104一端通过第五轴承106设在所述箱体101a上,传动输出轴104另一端通过第六轴承107设在所述第二透盖101c上,传动输出轴104伸出第二透盖101c外部的轴杆段与所述十字万向节4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箱盖101b的穿透孔内设有第四骨架油封108;第四骨架油封108唇口与传动输入齿轮102上的轴承安装轴颈的油封段形成密封连接,传动输入齿轮102上的轴承安装轴颈用于装设所述第四轴承105的内圈;第二透盖101c与传动输出轴104之间设有第五骨架油封109,第五骨架油封109唇口与传动输出轴104的对应轴杆段上的密封段形成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管309的轴肩309a也可采用轴端挡圈、轴用卡圈或卡环构成;支撑管309上的第二轴承310可以是多余2个的三个或者4个;第二骨架油封312也可设在位于支撑管309外端的第二轴承310外侧。
在本传动系统安装在摩托车上后,中心轴与支撑管309的内孔之间通过第六骨架油封或者O形密封圈密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包括驱动箱(300),驱动箱(300)包括驱动箱体和通过驱动箱体设置的驱动输出锥齿圈(305),驱动箱体由内侧箱体(300a)和外侧箱体(300b)组合形成,内侧箱体(300a)上设有用于驱动箱体固定的固定连接结构;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一端形成有安装轴颈,安装轴颈上装有第一轴承(306),第一轴承(306)的外圈装设在驱动箱体的内侧箱体(300a)上,驱动输出锥齿圈(305)内部穿设有支撑管(30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09)仅通过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设置,支撑管(309)与外侧箱体(300b)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支撑管(309)与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310),所有第二轴承(310)的外圈均设在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的安装轴颈段外端的轴段上形成有外花键,该外花键配合有花键套(307),花键套(307)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盘(308)上,驱动盘(308)位于所述驱动箱体外部,驱动盘(308)上分布多个驱动爪(308a);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与所述内侧箱体(300a)之间设有第一骨架油封(311);所述支撑管(309)与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的内孔之间设有第二骨架油封(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爪呈圆柱形或圆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箱体(300b)的箱体壁上设有正对支撑管(309)的安装工艺孔,该安装工艺孔通过封盖(313)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出锥齿圈(305)啮合有驱动输入锥齿轮(302),驱动输入锥齿轮(302)呈齿轮轴结构,该齿轮轴构成所述驱动箱(300)的驱动输入轴;齿轮轴的轴杆部通过两个第三轴承(303)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外侧箱体(300b)上,齿轮轴的轴杆段穿过第一透盖(300d),伸出外侧箱体(300b)外部后与传动软轴(200)呈同步转动连接,传动软轴(200)用于传动箱(100)和驱动箱(300)之间的动力传递;传动箱(100)和传动软轴(200)之间设有十字万向节(4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100)和驱动箱(300)的箱体上均形成有安装固定用基准面;在传动箱(100)和驱动箱(300)分别以两个基准面进行安装固定的状态下,传动箱(100)的传动输出轴(104)与驱动箱(300)的驱动输入轴同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驱动箱(300)的基准面形成在安装板(300c)上,安装板(300c)固定连接在所述内侧箱体(300a)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100)包括传动箱体和传动输入齿轮(102),传动输入齿轮(102)啮合有传动输出锥齿轮(103),传动输出锥齿轮(103)同轴固定连接在传动输出轴(104)上,传动输出轴(104)通过自身的两端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传动箱体上;所述十字万向节(400)具有花键结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十字万向节(400)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输出轴(104)通过花键配合连接,传动输出轴(104)与十字万向节(400)的花键配合段伸出所述传动箱体外部;十字万向节(400)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软轴(200)的一端通过花键配合连接,传动软轴(200)的另一端呈同步转动的连接在驱动箱(300)的驱动输入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体由箱体(101a)、箱盖(101b)和第二透盖(101c)组合形成;所述传动输入齿轮(102)通过第四轴承(105)设在所述箱体(101a)上;所述箱盖(101b)呈板状结构,箱盖(101b)位于第四轴承(105)外侧,呈透盖结构的箱盖(101b)的外侧面构成所述传动箱体的安装固定用基准面A;所述传动输出轴(104)一端通过第五轴承(106)设在所述箱体(101a)上,传动输出轴(104)另一端通过第六轴承(107)设在所述第二透盖(101c)上,传动输出轴(104)伸出第二透盖(101c)外部的轴杆段与所述十字万向节(400)的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100)呈减速输出。
CN201821452343.1U 2018-09-05 2018-09-05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Active CN208813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2343.1U CN208813446U (zh) 2018-09-05 2018-09-05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2343.1U CN208813446U (zh) 2018-09-05 2018-09-05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3446U true CN208813446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2343.1U Active CN208813446U (zh) 2018-09-05 2018-09-05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34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036A (zh) * 2022-03-18 2022-05-31 香港鸿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用悬挂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0036A (zh) * 2022-03-18 2022-05-31 香港鸿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用悬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4561B1 (en) Bogie axle assembly
CN102139629B (zh) 轮边驱动桥
CN208813446U (zh)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CN106740020A (zh) 电动车用减速、差速一体化驱动后桥总成
CN102887060A (zh) 一种铰接式拖拉机驱动桥
CN105015334A (zh) 双动力耦合后桥驱动系统
CN202790347U (zh) 轮边减速器和车辆
CN211390928U (zh)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
CN106763521A (zh) 一种双发输入单轴输出的主减速器结构
CN209026158U (zh) 软轴传动系统
CN215370838U (zh) 一种中间车轮轴双出齿轮箱
CN206539674U (zh) 差速器
CN210034327U (zh)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
CN207617719U (zh) 单轨车辆减速传动装置
CN215950321U (zh) 一种两侧车轮轴单出齿轮箱
CN206217508U (zh) 一种新型末端传动结构拖拉机前驱动桥
CN213705078U (zh) 一种同轴一体式电驱桥
CN204870561U (zh) 行星齿轮驱动式后桥总成
CN201149069Y (zh) 具有分体式动力输出的行星排机构
CN107191551A (zh) 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构及驱动装置
CN111806157A (zh) 一种电驱车桥总成
CN201723686U (zh) 带整球形内腔的差速器壳体
CN112780756A (zh) 一种两侧车轮轴单出齿轮箱
CN219382118U (zh) 一种齿轮箱植保机车桥
CN110274000A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边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9

Address after: 402760 Building 6, No. 29 Donglin Avenue, Biquan Street, Bishan County,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Juma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2761 Nine Groups of Qingbarai Laifeng Village,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Zhu You Hong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lexible shaft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Pledgee: Zhang Shilan|Hu Yongyang

Pledgor: Chongqing Jumai Pow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000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