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1706U -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1706U
CN208811706U CN201821622912.2U CN201821622912U CN208811706U CN 208811706 U CN208811706 U CN 208811706U CN 201821622912 U CN201821622912 U CN 201821622912U CN 208811706 U CN208811706 U CN 208811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ing
lathe
branch pipe
flow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29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东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Shang Precision Machine Tool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 Shang Precision Machine Tool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 Shang Precision Machine Tool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 Shang Precision Machine Tool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29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1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1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1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供油系统,涉及机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机床单独设置油冷机成本高、耗电高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包括一根出油管、一根回油管和一台油冷机,所述出油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冷机的冷却油出口,所述回油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冷机的冷却油入口,所述出油管和所述回油管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用于连通两者的循环支管,每根所述循环支管对应一台机床,且每根所述循环支管和对应机床上的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串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一台油冷机对多台机床的冷却油进行冷却,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耗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机床的布局方面会为机床配备一个油冷机,通过油冷机控制管道中的冷却油循环流动,并通过油冷机对冷却油进行降温,冷却油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对机床的主副轴电机进行冷却降温,如果若干台机床线性排列在一起工作,则需要打开每台机床上的油冷机,而且每台机床的冷却油在管道中循环流动的速度几乎相同。而油冷机的成本较高,并且多个油冷机同时工作时的耗电量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供油系统,通过一台油冷机对多台机床的冷却油进行冷却降温,降低成本,减少耗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包括一根出油管、一根回油管和一台油冷机,所述出油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冷机的冷却油出口,所述回油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冷机的冷却油入口,所述出油管和所述回油管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用于连通两者的循环支管,每根所述循环支管对应一台机床,且每根所述循环支管和对应机床上的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串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油冷机采用的是内部自带油泵和油箱的封闭式油冷机,在油冷机工作时,冷却油在出油管、循环支管、回油管和油冷机内循环流动,由于循环支管和机床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串联,所以循环中的冷却油在由油冷机冷却后,再流动到机床位置对机床的主轴和副轴进行冷却降温,之后冷却油再随着循环流动到油冷机位置再重新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循环,从而通过一个油冷机对多台机床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冷却,减少了油冷机的安装使用个数,从而降低成本,减少耗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支管上还设置有控制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所有的循环支管都通畅时,所有的循环支管内皆有冷却油循环流动,而当一段时间内油冷机通过出油管恒定地输出冷却油时,循环支管畅通的数量越少,则这段时间内循环支管内需要通过的冷却油量越多,从而会使得循环支管内的冷却油流速越快,而循环支管内的冷却油流速越快则能够越快地带走机床主轴和副轴的热量,从而更好地对机床主轴和副轴进行冷却,故在循环支管上设置控制阀门,当有些机床不工作时,即可关闭对应这些机床的循环支管上的控制阀门,使得其他的循环支管中的冷却油流速更快而更好地对机床主轴、副轴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阀门设置有两个,且机床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连接于两个所述控制阀门之间的那部分所述循环支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控制阀门设置为两个,在对机床的主轴、副轴进行维修更换时,可以同时关闭两个控制阀门,从而避免出油管内的冷却油下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支管上还连接有两根带阀门的控油支管,所述控油支管位于两个所述控制阀门之间的那部分所述循环支管上,且两根所述控油支管分别和两个所述控制阀门相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循环支管上连接两根带阀门的控油支管,并且控油支管位于两个控制阀门之间的那部分循环支管上,控油支管和控制阀门相接,在需要卸下机床的主轴、副轴进行维修时,先关闭两个控制阀门,然后打开两根控油支管上的阀门,向其中一根控油支管内打气,则两个控制阀门那部分循环支管内的冷却油即可从另一根控油支管处排出以进行回收,从而方便回收冷却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支管共设置有5根,机床的数量共设置有5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按照油冷机的工作效率,一般设置5根循环支管,对5台机床的主轴、副轴进行冷却,此时冷却油的流速能够很好地对机床的主轴和副轴进行冷却,再多机床的话,冷却油的流速会有些偏慢而影响对机床主轴、副轴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台机床之间的间距至少为500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相邻两台机床之间的间距设置为至少500mm,小于500mm时两台机床之间容易互相影响,并且不利于热量的散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和所述回油管的直径等大,且两者的直径至少为所述循环支管的直径的5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出油管和回油管的直径设置等大,并将出油管和回油管的直径设置为至少为循环支管的直径的5倍,此时出油管内的冷却油可以同时供给5根循环支管,若是出油管的直径小于循环支管的直径的5倍,则出油管内的冷却油无法同时供给5根循环支管,容易导致循环支管内流动的冷却油过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和所述回油管上还设置有同等数量的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上设置有启闭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出油管和回油管上设置等量的连接支管,并在连接支管上设置启闭阀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在连接支管上连接额外的循环支管以对别的机床的主轴和副轴进行冷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一台油冷机对多台机床的冷却油进行冷却,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耗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出油管;2、回油管;3、油冷机;4、循环支管;5、控制阀门;6、控油支管;7、连接支管;8、启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包括一根出油管1、一根回油管2和一台油冷机3,出油管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和油冷机3的冷却油出口连通,回油管2的一端也封闭,另一端则和油冷机3的冷却油入口连通。本实施例中,在出油管1和回油管2之间设置有5根循环支管4以连通两者,循环支管4的一端和出油管1连通,另一端则和回油管2连通,每根循环支管4对应一台机床,5根循环支管4分别和5台机床的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串联。
出油管1、回油管2和循环支管4内充满冷却油,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油冷机3为内部自带油泵和油箱的封闭式油冷机3,在油冷机3工作时,油冷机3对冷却油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的冷却油输入出油管1内,再由出油管1流入到循环支管4内,冷却油在循环支管4内流经机床的主轴和副轴以进行降温,再循环流动到回油管2内,再从回油管2内重新流入油冷机3进行冷却降温,从而实现循环。
为了出油管1内的冷却油能够足够供给5根循环支管4,出油管1和回油管2的直径设置等大,并且两者的直径大小至少为循环支管4直径大小的5倍。为了避免相邻之间的机床之间互相影响,两台相邻机床之间的间距至少为500mm。
此外,在出油管1和回油管2上还连通有等量的连接支管7,并且连接支管7上设置有启闭阀门8。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连接支管7再连接额外的循环支管4以对其他的机床的冷却油进行循环冷却。
在每根循环支管4上还设置有两个控制阀门5,且机床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连接于两个控制阀门5之间的那部分循环支管4上。此外,循环支管4上还连接有两根带阀门的控油支管6,控油支管6位于两个控制阀门5之间的那部分循环支管4上,并且两根控油支管6分别和两个控制阀门5相接。
在需要卸下机床的主轴、副轴进行维修时,先关闭两个控制阀门5,然后打开两根控油支管6上的阀门,向其中一根控油支管6内打气,则两个控制阀门5那部分循环支管4内的冷却油即可从另一根控油支管6处排出以进行回收,从而方便回收冷却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出油管(1)、一根回油管(2)和一台油冷机(3),所述出油管(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冷机(3)的冷却油出口,所述回油管(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冷机(3)的冷却油入口,所述出油管(1)和所述回油管(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用于连通两者的循环支管(4),每根所述循环支管(4)对应一台机床,且每根所述循环支管(4)和对应机床上的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管(4)上还设置有控制阀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5)设置有两个,且机床主轴、副轴的冷却油管路连接于两个所述控制阀门(5)之间的那部分所述循环支管(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管(4)上还连接有两根带阀门的控油支管(6),所述控油支管(6)位于两个所述控制阀门(5)之间的那部分所述循环支管(4)上,且两根所述控油支管(6)分别和两个所述控制阀门(5)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支管(4)共设置有5根,机床的数量共设置有5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台机床之间的间距至少为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1)和所述回油管(2)的直径等大,且两者的直径至少为所述循环支管(4)的直径的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1)和所述回油管(2)上还设置有同等数量的连接支管(7),所述连接支管(7)上设置有启闭阀门(8)。
CN201821622912.2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Active CN208811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2912.2U CN208811706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2912.2U CN208811706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1706U true CN208811706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2912.2U Active CN208811706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1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0508B (zh) 一种液冷设备的冷却循环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2678767B (zh) 一种滚动轴承散热方法
CN102859188A (zh) 再生能型发电装置
CN201350573Y (zh) 机床主轴冷却装置
CN203949361U (zh) 一种智能空气能生活热水制取系统
CN201723978U (zh) 工业循环水管网自动水力平衡装置
CN103421917A (zh)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201138099Y (zh) 直冷式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08811706U (zh) 一种机床供油系统
CN102650254A (zh) 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余压智能回收方法和装置
CN201351555Y (zh) 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冷却单元
CN202050353U (zh) 一种变流器功率模块冷却装置
CN106568119A (zh) 具有蓄热功能的水力分压装置
CN111842860B (zh) 一种电磁阀阀体铸造后处理装置
CN207212834U (zh) 一种电子元件生产造粒机的循环冷却装置
CN203848584U (zh)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节能型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4301024U (zh) 一种精馏塔空冷器余热回收发电设备
CN213899825U (zh) 一种冷却液分流器结构
CN204640733U (zh) 新型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11650811U (zh) 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回收系统
CN102507201A (zh) 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用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2965460B (zh) 一种高炉冷却系统及其流量调节方法
CN207297796U (zh) 一种装载机传动系统用节能装置
CN220119123U (zh) 一种高炉鼓风机润滑系统快速回油装置
CN201110291Y (zh) 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