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2077U -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2077U
CN208802077U CN201821640687.5U CN201821640687U CN208802077U CN 208802077 U CN208802077 U CN 208802077U CN 201821640687 U CN201821640687 U CN 201821640687U CN 208802077 U CN208802077 U CN 208802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wheel
driving
mobile platform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06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中
张智慧
李闯
李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Pingyuan Avi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Pingyuan Avi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Pingyuan Avi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Pingyuan Avi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406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2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2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2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车体和驱动轮组,驱动轮组包括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固定座和转动座,固定座与车体固定连接,转动座上设有立式轮架,立式轮架的两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包括驱动装置和轮子,驱动轮导向移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每个驱动轮与立式轮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补偿驱动轮升降的弹性伸缩装置。该移动平台可以解决移动平台上的驱动轮组中其中一个轮子辗压在凸起结构上时另一个轮子悬空不受力而导致辗压在凸起结构上的轮子负荷过重从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Description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轮组及一种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在工厂的生产车间中,通常会使用移动平台来运送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设备。移动平台的承载能力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吨大小不等,而对于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移动平台,通常会通过设置驱动轮组来提高移动平台的承载能力。
2010年8月25日公告的一篇公告号为CN201559727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双驱动自动化车轮,该双驱动自动化车轮(即驱动轮组)包括连接转盘(即旋转支撑座)和与连接转盘固定连接的轮架体(即立式轮架),在轮架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车轮(即轮子)和右车轮(即轮子),在轮架体上还设有左驱动电机(即驱动装置)和右驱动电机(即驱动装置),左、右驱动电机分别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左、右车轮转动(驱动电机带动车轮一起相当于驱动轮)。上述双驱动自动化车轮采用双轮集成在一起的结构形式,移动平台上安装这种结构形式的车轮可以提高移动平台的承载能力,但是这种移动平台在行走过程中,如果集成在一起的两个车轮其中一个辗压在一个较高的凸起结构上,那么就可能会带动另一个车轮悬空,而悬空的车轮无法给移动平台提供支撑力,此时移动平台在此处的分力全部由辗压在凸起结构上的车轮承受,这样会使辗压在凸起结构上的车轮的负荷过重,进而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轮组,用于解决驱动轮组中其中一个轮子辗压在凸起结构上时另一个轮子悬空不受力而导致辗压在凸起结构上的轮子负荷过重从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用于解决移动平台上的驱动轮组中其中一个轮子辗压在凸起结构上时另一个轮子悬空不受力而导致辗压在凸起结构上的轮子负荷过重从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轮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驱动轮组包括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固定座和转动座,固定座用于与移动平台固定连接,转动座上设有立式轮架,立式轮架的两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包括驱动装置和轮子,驱动轮导向移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每个驱动轮与立式轮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补偿驱动轮升降的弹性伸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在行走过程中,如果遇到移动平台的一个驱动轮组中的一个轮子辗压在较高的凸起结构上时,通过弹性伸缩装置的补偿能够使该轮子单独抬起,从而避免该驱动轮组中的另一个轮子悬空,这样可以保证两个轮子均受力,避免辗压在凸起结构上的那个轮子因受力过重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另外,如果移动平台的一个驱动轮组的两个轮子均辗在凸出结构上,那么通过弹性伸缩装置的补偿也可以使两个轮子均升高,从而保证整个移动平台的平稳性。当然,由于一个驱动轮组中的每一个驱动轮分别设有单独的驱动装置,那么可以分别设置每一个驱动轮的速度,通过两个驱动轮的差速来实现驱动轮组的转向。
进一步的,驱动轮导向滑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滑动安装结构形式比较简单,仅需将立式轮架和驱动轮中一个上设置燕尾槽,另一个上设置与燕尾槽配合的凸出结构即可。
进一步的,立式轮架上安装驱动轮的两侧开设有供驱动轮导向滑动的燕尾槽,驱动轮上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凸出结构。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如果燕尾槽设置在驱动轮上,那么需要在驱动轮上额外安装燕尾槽结构或者增大驱动轮中的的壳体结构以形成燕尾槽,不管哪种方式都会增加驱动轮的结构重量,而驱动轮在移动平台行走过程中会出现提升的动作,重量增加就会导致耗能增加,所以在立式轮架上开燕尾槽更合适。
进一步的,立式轮架包括与转动座固定连接的转向盘和固定在转向盘下方的支柱。
进一步的,弹性伸缩装置为伸缩缸。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伸缩缸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使用上述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包括车体和驱动轮组,驱动轮组包括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固定座和转动座,固定座与车体固定连接,转动座上设有立式轮架,立式轮架的两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包括驱动装置和轮子,驱动轮导向移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每个驱动轮与立式轮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补偿驱动轮升降的弹性伸缩装置。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平台在行走过程中,如果遇到移动平台的一个驱动轮组中的一个轮子辗压在较高的凸起结构上时,通过弹性伸缩装置的补偿能够使该轮子单独抬起,从而避免该驱动轮组中的另一个轮子悬空,这样可以保证两个轮子均受力,避免辗压在凸起结构上的那个轮子因受力过重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另外,如果移动平台的一个驱动轮组的两个轮子均辗在凸出结构上,那么通过弹性伸缩装置的补偿也可以使两个轮子均升高,从而保证整个移动平台的平稳性。当然,由于每一个驱动轮分别设有单独的驱动装置,那么在移动平台需要转向时,则可以通过移动平台上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每一个驱动轮的速度,通过各驱动轮的差速来实现转向,如果一个移动平台上设有四套驱动轮组,则可通过八个驱动轮的差速来实现转向。
进一步的,驱动轮导向滑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滑动安装结构形式比较简单,仅需将立式轮架和驱动轮中一个上设置燕尾槽,另一个上设置与燕尾槽配合的凸出结构即可。
进一步的,立式轮架上安装驱动轮的两侧开设有供驱动轮导向滑动的燕尾槽,驱动轮上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凸出结构。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如果燕尾槽设置在驱动轮上,那么需要在驱动轮上额外安装燕尾槽结构或者增大驱动轮中的的壳体结构以形成燕尾槽,不管哪种方式都会增加驱动轮的结构重量,而驱动轮在移动平台行走过程中会出现提升的动作,重量增加就会导致耗能增加,所以在立式轮架上开燕尾槽更合适。
进一步的,立式轮架包括与转动座固定连接的转向盘和固定在转向盘下方的支柱。
进一步的,弹性伸缩装置为伸缩缸。
这样改进的有益效果是:伸缩缸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的驱动轮组的第一视角的三维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的驱动轮组的第二视角的三维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的驱动轮组的第三视角的三维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的驱动轮组的爆炸图;
附图中:1-车体,2-驱动轮组,3-固定座,4-转动座,5-转向盘,6-立柱,7-驱动电机,8-减速器,9-轮子,10-液压悬挂,31-第一螺纹孔,41-第二螺纹孔,61-燕尾槽,81-凸出结构,82-第一安装座,101-第二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包括车体1和安装在车体1上的四套驱动轮组2,每套驱动轮组2包括固定座3和转动座4,固定座3和转动座4转动连接在一起,转动座4转动设置在固定座3的内部,固定座3和转动座4一起构成旋转支撑座;固定座3的上端面设有一圈沿固定座3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螺纹孔31,固定座3通过该第一螺纹孔31和车体1上的螺钉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转动座4下方固定安装有转向盘5,转动座4上开设有一圈沿转动座4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螺纹孔41,在转向盘5上同样开有一圈与转动座4上的第二螺纹孔41对应的螺纹孔,以便于通过螺钉将转动座4和转向盘5固定在一起;转向盘5下方焊接固定有一立柱6,转向盘5和立柱6一起构成立式轮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轮组的数量也可以不是四套,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固定座和车体之间也可以不通过螺钉连接,可以直接将固定座焊接在车体上,同样满足要求;转动座和转向盘之间也可以不通过螺钉连接,可以直接将转动座和转向盘焊接在一起,同样满足要求;另外,固定座和转动座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对调以下,即固定座转动设置在转动座的内部,同样能够满足要求。
上述驱动轮组2还包括驱动电机7、减速器8和轮子9,驱动电机7和减速器8一起构成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和轮子9一起构成驱动轮;驱动轮导向滑动安装在立柱6的两侧,立柱6的两侧开设有沿竖向方向延伸的燕尾槽61,减速器8的壳体上设有与燕尾槽61相配合的凸出结构81,驱动轮通过凸出结构81和燕尾槽61导向滑动安装在立柱6上,保证驱动轮可以沿燕尾槽61实现升降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燕尾槽也可以开设在驱动轮上,如在驱动轮中的减速器上设置有燕尾槽,凸出结构设置在立柱上,同样能够满足驱动轮导向滑动安装在立柱上;另外,驱动轮也可以导向滚动安装在立柱的两侧,在立柱的两侧设置有沿竖向方向延伸的凹槽轨道,在减速器上设置有滚轮,通过滚轮和凹槽轨道的配合来实现驱动轮导向滚动安装在立柱两侧。
上述驱动轮组2还包括两个液压悬挂10,液压悬挂10构成伸缩缸,两个液压悬挂10的上部与转向盘5连接,转向盘5下方安装有两个用于安装液压悬挂10的第二安装座101,液压悬挂10的上部通过销钉安装在第二安装座101中;两个液压悬挂10的下部分别连接在两个减速器8上,两个减速器8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安装座82,两个液压悬挂10的下部分别通过销钉安装在第一安装座82中;两个液压悬挂10的油路中连有蓄能器,通过蓄能器和液压悬挂10的补偿作用可以分别实现两个驱动轮的升降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用气动伸缩缸代替液压悬挂;另外,还可以通过气囊和气泵一起控制驱动轮的升降;当然,也可以通过弹簧来补偿驱动轮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在行走时,如果遇到移动平台上的驱动轮组2中的一个驱动轮辗压在较高的凸起结构上时,该驱动轮会增大对液压悬挂10的压力,液压悬挂10受压将油挤入蓄能器中,液压悬挂10收缩,驱动轮随之上升,此时仅该辗压凸起结构的驱动轮上升,另一个驱动轮仍然与地面接触并承受压力,这样就保证了同一个驱动轮组2中的两个驱动轮始终都承受压力,而不会出现其中一个悬空,另一个承受全部压力的情况,避免了某个驱动轮因承载过重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另外,当移动平台中的驱动轮组2中的两个驱动轮均辗压上凸起结构时,该驱动轮组2的结构同样能够保证两个驱动轮均上升,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移动平台的平稳性。当然,由于每一个驱动轮分别设有单独的驱动装置,那么在移动平台需要转向时,则可以通过移动平台上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每一个驱动轮的速度,通过各驱动轮的差速来实现转向,在本实施例中则可通过八个驱动轮的差速来实现转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轮组,其具体结构与上述移动平台的实施例1中的驱动轮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驱动轮组,包括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固定座和转动座,固定座用于与移动平台固定连接,转动座上设有立式轮架,立式轮架的两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包括驱动装置和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导向移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每个驱动轮与立式轮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补偿驱动轮升降的弹性伸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导向滑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轮架上安装驱动轮的两侧开设有供驱动轮导向滑动的燕尾槽,所述驱动轮上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凸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轮架包括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的转向盘和固定在转向盘下方的支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装置为伸缩缸。
6.一种移动平台,包括车体和驱动轮组,驱动轮组包括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固定座和转动座,固定座与车体固定连接,转动座上设有立式轮架,立式轮架的两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包括驱动装置和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导向移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每个驱动轮与立式轮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补偿驱动轮升降的弹性伸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导向滑动安装在立式轮架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轮架上安装驱动轮的两侧开设有供驱动轮导向滑动的燕尾槽,所述驱动轮上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凸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轮架包括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的转向盘和固定在转向盘下方的支柱。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装置为伸缩缸。
CN201821640687.5U 2018-10-10 2018-10-10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Active CN208802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0687.5U CN208802077U (zh) 2018-10-10 2018-10-10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0687.5U CN208802077U (zh) 2018-10-10 2018-10-10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2077U true CN208802077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3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0687.5U Active CN208802077U (zh) 2018-10-10 2018-10-10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207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124A (zh) * 2019-09-05 2019-12-1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运输机构
CN110606142A (zh) * 2019-08-15 2019-12-24 燕山大学 基于地面封闭的混联支腿及其移动调姿平台
CN111017065A (zh) * 2018-10-10 2020-04-17 新乡平原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7065A (zh) * 2018-10-10 2020-04-17 新乡平原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CN110606142A (zh) * 2019-08-15 2019-12-24 燕山大学 基于地面封闭的混联支腿及其移动调姿平台
CN110550124A (zh) * 2019-09-05 2019-12-1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运输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02077U (zh) 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AU2010353130A1 (en) Full side bearing bearing-type railway truck bogie
CN103303391B (zh) 一种基于气垫和麦卡纳姆轮的移动平台
CN205873017U (zh) 一种防摇摆式料箱高速堆垛机
CN109502505A (zh) 车辆提升机构及自动换电系统
CN104029153A (zh) 用于回转壳体产品装配的全向移动工装结构
CN102166936B (zh) 自动升降车辆底盘装置
CN106219271A (zh) 一种大型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车
AU2010353129B2 (en) Empty-weight two-stage frictional lower side bearing for use in railway freight car bogie
CN105329059B (zh) 重型载货车及其气囊提升气囊承载后悬架系统
CN207608269U (zh) 车辆提升机构及自动换电系统
CN110962621A (zh) 一种磁浮车辆及其悬浮架组件
CN101654053B (zh) 一种半挂车浮动轴悬挂装置
CN107892230A (zh) 全方位可移动式精确吊装系统
CN207293993U (zh) 一种高稳定平衡的汽车起重机
CN111017065A (zh) 一种驱动轮组及使用该驱动轮组的移动平台
CN108146537A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避震巡检车
CN108116501A (zh) 仓储机器人用底盘结构
CN203382409U (zh) 一种滑动式平衡重安装架及起重机
CN206953920U (zh) 车辆悬挂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
CN208602589U (zh) 一种柔性顶升组件
CN207256284U (zh) 一种重载两轮差动机器人的通用底盘
CN207274894U (zh) 一种载重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
CN206067412U (zh)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CN217173151U (zh) 一种转向架的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