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7412U -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 Google Patents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7412U
CN206067412U CN201620998180.1U CN201620998180U CN206067412U CN 206067412 U CN206067412 U CN 206067412U CN 201620998180 U CN201620998180 U CN 201620998180U CN 206067412 U CN206067412 U CN 206067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amping type
damping
chassis system
typ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81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81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7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7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7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该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包括:底盘框架;减震式前轮,所述减震式前轮安装于底盘框架底部前端,所述减震式前轮包括减震机构;多个驱动轮,所述多个驱动了对称安装于所述底盘框架底部两侧;后配重轮,所述后配重轮安装于底盘框架底部后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可以通过减震式前轮和多个驱动轮和所述后配重轮,并设置从动轮保持平衡,使得该系统运转更加平稳,并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复杂的路径。

Description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以及采用该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的车辆及轮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许多智能车辆(诸如智能小车)和智能机器人等都采用轮式系统作为移动的载体。目前3轮底盘结构和4轮底盘系统多为固定连接导致其行进间柔性差,此外智能车辆和智能机器人等在行进过程中,难免会经过不平坦的、沟沟坎坎的路面。而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对其移动的平稳性和避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运行更平衡,更加平稳的底盘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该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通过减震式前轮、多个驱动轮以及后配重轮实现减震并保持平衡,使得该系统运转更加平稳,并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复杂的路径。
该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包括:底盘框架;减震式前轮,所述减震式前轮安装于底盘框架底部前端,所述减震式前轮包括减震机构;多个驱动轮,所述多个驱动了对称安装于所述底盘框架底部两侧;后配重轮,所述后配重轮安装于底盘框架底部后端。
优选地,所述多个驱动轮分别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联接法兰盘及运动轮胎。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接法兰盘与减速器连接,所述联接法兰盘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盘框架底部,所述运动轮胎通过轴与减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和柔性减震器。
优选地,所述减震弹簧和柔性减震器通过螺钉固定于底盘框架底部,所述减震弹簧一端固定于柔性减震器顶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柔性减震器底部。
优选地,所述减震弹簧是刚性弹簧。
优选地,所述后配重轮包括配重块和配重块支架。
优选地,所述减震式前轮和所述后配重轮是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万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轮式机器人,所述轮式机器人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可以通过减震式前轮、多个驱动轮以及后配重轮实现减震并保持平衡,使得该系统运转更加平稳,并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复杂的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主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的减震式前轮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盘框架;2、减震式前轮;3、减震机构;4、多个驱动轮;5、后配重轮;6、驱动电机;7、减速器;8、联接法兰盘;9、运动轮胎;10、减震弹簧;11、柔性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主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侧视图。如图1-图2所示,该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包括:底盘框架1;减震式前轮2,所述减震式前轮2安装于底盘框架1底部前端,所述减震式前轮2包括减震机构3;多个驱动轮4,所述多个驱动轮4对称安装于所述底盘框架1底部两侧;后配重轮5,所述后配重轮5安装于底盘框架1底部后端。优选地,驱动轮4的数量为2个。
所述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可以通过减震式前轮2、多个驱动轮4以及后配重轮5实现减震并保持平衡,使得该系统运转更加平稳,并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复杂的路径。
具体地,当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遇到颠簸路面或障碍物时,所述减震机构3能够自动独立调整减震式前轮2的上升与下降,保持车身平衡,从而使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容易越障。当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在有坡度(10%-15%坡度)的路面运行时,由于有减震机构3的自动调节,不但可以削弱行进震动,而且可以避免翻车。
优选地,所述多个驱动轮4分别包括:驱动电机6、减速器7、联接法兰盘8及运动轮胎9。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联接法兰盘8与减速器7连接,所述联接法兰盘8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盘框架1底部,所述运动轮胎9通过轴与减速器7连接。
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弹簧10和柔性减震器11,起到缓解冲击,保护本体上部元器件不收损害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减震弹簧10和柔性减震器11通过螺钉固定于底盘框架1底部,所述减震弹簧10一端固定于柔性减震器11顶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柔性减震器11底部。
具体地,减震机构3增加车辆同时着地的轮数,使车辆能在不平的路面或有障碍物路面上仍能稳定的行驶,减小轮胎摩擦力同时保持一定的行驶能力和越障性能。
优选地,所述减震式前轮2包括减震上螺杆,所述减震上螺杆可以调节减震弹簧的自由长度使得所述减震式前轮2承载重量范围更大。
优选地,所述减震弹簧10是刚性弹簧,其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的减震式前轮剖视图。如图3所示该减震弹簧参数为:线径:2mm,中径30mm,刚度系数:1.5N/MM,弹簧的自由长度可通过调整下部减震轮上螺杆来调节。
具体地,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为了减轻所述系统进时的震动,做到路面跟随性实时反馈,提升所述系统在复杂路面的越障和过坎性能。使用不同系数的弹簧、阻尼或气压液压等避震方式,缓解冲击,保护本体上部元器件不受损害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后配重轮5包括配重块和配重块支架,以使得机器人重心后移,重心后置保证机器运行平稳性。
具体地,减震式前轮2做虚支撑位,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的重心需要调整到后面三轮位置,重心后置保证机器运行平稳性,配重块后移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重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减震式前轮2和所述后配重轮5是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万向轮。
具体地,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行进路线上遇到障碍物或路坎时,前面的减震式前轮2先与障碍物接触,驱动电机6提供足够驱动力,减震式前轮2将由驱动力转化成避震器上减震弹簧上下位移的动力。该施加力会给予减震弹簧以压缩变形,具体变形量以障碍物大小为标准。驱动力继续施加,前轮越过障碍物,重心后置,保证了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平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轮式机器人,该轮式机器人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可以通过减震式前轮、多个驱动轮以及后配重轮实现减震并保持平衡,使得该系统运转更加平稳,并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复杂的路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底盘框架(1);
减震式前轮(2),所述减震式前轮安装于所述底盘框架(1)底部前端,所述减震式前轮包括减震机构(3);
多个驱动轮(4),所述多个驱动轮(4)对称安装于所述底盘框架(1)底部两侧;
后配重轮(5),所述后配重轮(5)安装于所述底盘框架(1)底部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轮(4)分别包括:驱动电机(6)、减速器(7)、联接法兰盘(8)及运动轮胎(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所述联接法兰盘(8)与所述减速器(7)连接,所述联接法兰盘(8)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盘框架(1)底部,所述运动轮胎(9)通过轴与所述减速器(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弹簧(10)和柔性减震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0)和所述柔性减震器(11)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盘框架(1)底部,所述减震弹簧(10)一端固定于所述柔性减震器(11)顶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柔性减震器(1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0)是刚性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配重轮(5)包括配重块(11)和配重块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式前轮(2)和所述后配重轮(5)是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万向轮。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10.一种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式机器人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CN201620998180.1U 2016-08-30 2016-08-30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Active CN206067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8180.1U CN206067412U (zh) 2016-08-30 2016-08-30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8180.1U CN206067412U (zh) 2016-08-30 2016-08-30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7412U true CN206067412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8180.1U Active CN206067412U (zh) 2016-08-30 2016-08-30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7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5750A (zh) * 2022-05-26 2022-07-2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移乘护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5750A (zh) * 2022-05-26 2022-07-2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移乘护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312B (zh) 室内服务机器人的稳定移动平台
WO2018107674A1 (zh) 一种搬运小车
CN108045187A (zh) 一种全向移动平台的独立悬挂机构
CN202242852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电动四轮行走装置
CN104608573A (zh) 气囊提升桥结构板簧悬架系统和汽车
CN111377006A (zh) 一种全地形轮式机器人的底盘
CN206067412U (zh) 前轮减震式底盘系统
CN202022066U (zh) 应用于车辆式机器人的巡检车避震悬挂机构
CN203974460U (zh) 一种房车独立悬挂装置
CN109094319A (zh) 一种全自动平衡式非独立悬架车桥总成
CN107600256A (zh) 后轮四驱电动车
CN212579553U (zh) Agv减震装置
CN108146537A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避震巡检车
CN104129412A (zh) 一种正交全向轮组件
CN211223672U (zh) 独立悬架移动机器人用四轮差速滑动转向动力平衡装置
CN208714869U (zh) 一种避震巡检车
CN102896991B (zh) 车轮自调整全地形越野车底盘
CN208544331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纯电物流车底盘
CN205890446U (zh) 多阶全向移动悬架机构和全向移动平台
CN202557714U (zh) 一种新型重载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CN206128782U (zh) 一种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的行走机构
CN210733730U (zh) 一种减震组件及其组成的轮子组件
CN110733058A (zh) 一种用于agv载车机器人的跃障减震车架
CN203496609U (zh) 一种具有四连杆扭杆簧结构的空气悬架系统
CN202593220U (zh) 电动三轮车后轮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02, 7th floor, NO.67, Beisih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1, building 4, yard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