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6748U - 线圈模块 - Google Patents

线圈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6748U
CN208796748U CN201821731499.3U CN201821731499U CN208796748U CN 208796748 U CN208796748 U CN 208796748U CN 201821731499 U CN201821731499 U CN 201821731499U CN 208796748 U CN208796748 U CN 208796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ic substance
substrate
magnetic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14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宰赫
李炫姃
卢永昇
宋荣换
元载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6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6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03Printed circuit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2005/006Coils with conical spir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01F2027/2809Printed windings on stacked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包括:线圈部,包括线圈基板以及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上的线圈图案;以及磁性体部,在所述线圈模块的与所述线圈基板叠置的第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在所述线圈模块的不与所述线圈基板叠置的第二部分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模块,可改善无线通信终端的识别率,并且线圈模块可具有薄的厚度。

Description

线圈模块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7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7-014744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电话的移动终端变得日益流行并且这些移动终端的功能得到改善,已经将各种基于局域无线通信的功能添加到移动终端。
上述功能之一是提供一种使用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线圈基于局域无线通信的非接触式批准功能。
作为这种非接触式批准功能的示例,使用近场通信(NFC)的方法已经被代表性地提出,并且最近已经提出一种能够在不向销售点(POS)终端添加单独的读取器的情况下执行AS批准的磁力安全传输(MST,magnetic secure transmission)方法。
在用于这种局域无线通信的线圈模块中,对于根据移动终端的小型化使线圈模块小型化或纤薄化并且增大这种局域通信的识别率的需求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以按照简要的形式介绍所选择的构思,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讨论所述构思。本实用新型内容既不意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为了满足线圈模块小型化或纤薄化且增大局域通信的识别率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可改善无线通信终端的识别率并且可具有薄的厚度。
在一个总的方面中,一种线圈模块包括:线圈部,包括线圈基板以及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上的线圈图案;以及磁性体部,在所述线圈模块的与所述线圈基板叠置的第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在所述线圈模块的不与所述线圈基板叠置的第二部分中具有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厚度比所述第一厚度大。
所述线圈部可包括:第一线圈图案,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线圈图案,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可通过贯穿所述线圈基板的过孔电极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所述过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可形成螺旋线圈。
所述磁性体部可包括:第一磁性体,在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磁性体,可在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所述第一磁性体可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磁性体可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二磁性体的长度可以比所述第一磁性体的长度大。
所述磁性体部可包括:第一磁性体板,具有所述第一厚度;以及第二磁性体板,堆叠在所述第一磁性体板上,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可具有第三厚度,并且所述第二厚度可以是所述第一厚度与所述第三厚度的总和。
所述第一磁性体板可具有与所述第二磁性体板不同的磁特性。
所述第一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可以比所述第二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大。
所述第二磁性体板的磁导率可以比所述第一磁性体板的磁导率大。
在另一总的方面中,一种线圈模块包括:线圈部,包括线圈基板、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图案以及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线圈图案;第一磁性体,在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磁性体,在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可通过贯穿所述线圈基板的过孔电极彼此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所述过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可形成螺旋线圈。
所述第一磁性体可包括:第一磁性体板,具有第一厚度;以及第二磁性体板,堆叠在所述第一磁性体板上,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具有第二厚度。
所述第一磁性体板可形成为堆叠在所述线圈基板上,并且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可形成在与所述线圈基板分开的位置。
所述第二磁性体可包括:第三磁性体板,具有所述第一厚度;以及第四磁性体板,堆叠在所述第三磁性体板上,所述第四磁性体板可具有所述第二厚度,并且所述第一磁性体板可具有与所述第三磁性体板相应的磁特性,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可具有与所述第四磁性体板相应的磁特性。
所述第一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可以比所述第二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大。
在另一个总的方面中,一种线圈模块包括:线圈部,包括线圈基板、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图案以及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线圈图案;第一磁性体,具有第一长度,并且在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磁性体,具有比所述第一磁性体的第一长度大的第二长度,并且在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可通过过孔电极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所述过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可形成螺旋线圈。
所述第一磁性体可具有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不同的磁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模块,可改善无线通信终端的识别率,并且线圈模块可具有薄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线圈模块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线圈模块的分解透视图的示例;
图3是线圈模块的平面图的示例;
图4是线圈模块的截面图的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线圈模块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6是线圈模块的分解透视图的示例;
图7是线圈模块的平面图的示例;
图8是线圈模块的截面图的示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包括线圈模块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的后视图;以及
图10是移动终端的截面图的示例。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外描述或提供,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说明以及便利,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了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不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对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按照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示出实现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法中的一些可行方法,这些方法、设备和/或系统在理解了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
在整个说明书,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任意相关所列项中的任意一个和任意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不受限于这些术语。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与另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区分开。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提及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者第一部分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者第二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上方”、“上”、“在……下方”以及“下”的空间相关术语,以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相关术语意图包含除了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以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上方”或“上”的元件于是将随后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下方”或“下”。因而,术语“在……上方”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也可按照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将对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关术语做出相应解释。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指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能发生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形。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发生的形状上的变化。
这里,应注意,关于示例或实施例的术语“可”的使用,例如,示例或实施例可以包括或实现什么,意味着存在包括或实现这样的特征的至少一个示例或实施例,而所有的示例和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线圈模块的透视图的示例,图2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模块的分解透视图的示例,图3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的线A-A’截取的线圈模块的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4,例如,线圈模块100可包括线圈部111、112和113以及磁性体部120和130,注意的是,示例不限于此。
线圈部111、112和113可包括线圈基板111以及形成在线圈基板111上的线圈图案112和113。
线圈部111、112和113包括:第一线圈图案112,形成在线圈基板111的第一表面上;第二线圈图案113,形成在线圈基板111的第二表面上。然而,这仅仅是示例,第一线圈图案112和第二线圈图案113可形成在线圈基板111的同一表面上。
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线圈模块100包括两个线圈部112和113,但不限于此。线圈模块100可包括在线圈基板111的第一侧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线圈部112以及在线圈基板111的第二侧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线圈部113。
第一线圈图案112和第二线圈图案113通过贯穿线圈基板111的过孔电极114彼此电连接。尽管图2示出了过孔电极114被包括在第一线圈图案112中,但是这仅是示例,并且过孔电极114可被包括在第二线圈图案113中。
由于通过将导电材料填充到贯穿线圈基板111的通路孔中来形成过孔电极114,所以过孔电极114可形成在线圈基板111中。
过孔电极114的一端可连接到第一线圈图案112的一端,过孔电极114的另一端可连接到第二线圈图案113的一端,使得第一线圈图案112的端部与第二线圈图案113的端部可彼此连接。
第一线圈图案112、第二线圈图案113和过孔电极114可形成螺旋线圈。
作为示例,第一线圈图案112可与螺旋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对应,并且第二线圈图案113可与螺旋线圈的剩余部分的形状对应。例如,如图2中所示,第一线圈图案112和第二线圈图案113以对称的方式形成在线圈基板111的不同表面上。
例如,磁性体部包括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
第一磁性体120设置在线圈基板111的第一表面(即,其上形成有第一线圈图案112的表面)上的与第二线圈图案113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一磁性体120与第二线圈图案113形成在线圈基板111的相对侧上并且设置在彼此正上方。类似地,第二磁性体130设置在线圈基板111的第二表面(即,其上形成有第二线圈图案113的表面)上的与第一线圈图案112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二磁性体130与第一线圈图案112形成在线圈基板111的相对侧上并且设置在彼此正上方。
第一磁性体120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磁性体130的至少一部分堆叠在线圈基板111上,但是可以不直接堆叠在线圈图案112和113上,或者不与线圈图案112和线圈图案113直接物理接触。即,如图4的截面图中所示,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被堆叠为使得线圈图案的一部分与磁性体的一部分相对于线圈基板111设置在相应的表面上。因此,根据本示例,因为磁性体不直接堆叠在线圈图案上,所以线圈模块可具有薄的厚度。
作为示例,第一磁性体12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磁性体13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例如,参照图3中所示的平面图,第一磁性体120沿向左的方向延伸,第二磁性体130沿向右的方向延伸。
线圈模块的磁性体部120和130与线圈基板叠置的一部分的厚度与线圈模块的磁性体部120和130不与线圈基板叠置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可以彼此不同。
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线圈模块100包括两个磁性体部120和130,但是不限于此。线圈模块10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磁性体部120以及两个或更多个磁性体部130。
如图4中所示,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在线圈模块的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与线圈基板111叠置的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厚度D1,并且在线圈模块的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不与线圈基板111叠置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比第一厚度大的第二厚度D3。
根据示例,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包括堆叠形式的多个磁性体板。
作为示例,第一磁性体120包括:第一磁性体板121,具有第一厚度D1;第二磁性体板122,堆叠在第一磁性体板121的上方或下方,并且具有第三厚度D2。因此,线圈模块的第一磁性体120中堆叠有第一磁性体板121和第二磁性体板122的一部分对应于第二厚度D3,其中,第二厚度D3为第一厚度D1与第三厚度D2的总和。
即,第一磁性体板121堆叠在线圈基板111上,第二磁性体板122至少在线圈模块的第一磁性体板121不与线圈基板111叠置的一部分处堆叠在第一磁性体板121的上方或下方。结果,第一磁性体120的堆叠在线圈基板111上的部分的厚度可以比第一磁性体120的没有堆叠在线圈基板111上的部分的厚度薄。因此,线圈模块的整个厚度形成得薄。
根据示例,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均包括具有不同的磁特性的磁性体板,并且不同的磁性体板以堆叠的方式形成。
作为示例,第一磁性体板121和131的饱和磁通密度值比第二磁性体板122和132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大。例如,第一磁性体板121和131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可对应于0.7至2.0特斯拉(T)。因此,在线圈模块的磁性体板堆叠在线圈基板上的部分(即,线圈模块的磁性体板中的每个的截面面积小的部分)中的增加的磁通密度可被容纳。
作为另一示例,第二磁性体板122和132的磁导率比第一磁性体板121和131的磁导率大。例如,第二磁性体板122和132的磁导率可以是5000至100000。因此,即使在线圈模块的磁性体板不与线圈基板111叠置的部分中(例如,线圈基板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也可充分地确保磁导率,从而提高无线通信中的识别性能。
尽管以上论述描述了包括在第一磁性体120中的第一磁性体板121与包括在第二磁性体130中的第一磁性体板131具有彼此相应的结构和磁特性,并且包括在第一磁性体120中的第二磁性体板122与包括在第二磁性体130中的第二磁性体板132具有彼此相应的结构和磁特性,但这仅是示例。
因此,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具有不同的结构或磁特性。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线圈模块的透视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线圈模块的分解透视图的示例。图7是图5中所示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的示例,图8是沿图7的线B-B’截取的线圈模块的截面图的示例。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线圈模块200包括线圈部211、212和213,第一磁性体220以及第二磁性体230。
线圈部211、212和213包括线圈基板211以及形成在线圈基板211上的线圈图案212和213。线圈部211、212和213包括:第一线圈图案212,形成在线圈基板211的第一表面上;第二线圈图案213,形成在线圈基板211的第二表面上。第一线圈图案212和第二线圈图案213通过贯穿线圈基板211的过孔电极214彼此电连接。
根据以上参照图1至图4的论述,可容易理解线圈部。
第一磁性体220设置在线圈基板211的其上形成有第一线圈图案212的第一表面上的与第二线圈图案213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一磁性体220与第二线圈图案213形成在线圈基板211的相对侧上。
第二磁性体230设置在线圈基板211的其上形成有第二线圈图案213的第二表面上的与第一线圈图案212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二磁性体230与第一线圈图案212形成在线圈基板211的相对侧上。
作为示例,第一磁性体220包括第一磁性体板221和第二磁性体板222,第二磁性体板222堆叠在第一磁性体板221的上方或下方。第二磁性体230包括第一磁性体板231和第二磁性体板232,第二磁性体板232堆叠在第一磁性体板231的上方或下方。
根据以上参照图1至图4的论述,可以容易理解第一磁性体220和第二磁性体230,例如,对于所包括的示例,第一磁性体120和第二磁性体130具有不同的尺寸是必要的。
根据该示例,第二磁性体230的长度L2可以比第一磁性体220的长度L1大。
即,考虑到线圈模块200的整体结构,线圈部211、212和213的位置倾向于线圈模块200的一侧。因此,在应用线圈模块200的移动终端中,根据线圈模块200的位置按照不同的方式设定磁性体的长度,使得即使在移动终端的各种应用环境中,也可以有效地应用线圈模块200。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包括线圈模块的移动终端的后视图,图10是沿图9的线C-C’截取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图的示例。
参照图9,移动终端300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300的盖310中的线圈模块100/200。
盖310可以是移动终端300的外壳,并且可以是在更换电池时与移动终端300分开的电池壳。然而,盖310不限于此,并且也可包括难以与移动终端300分开的一体式盖。
盖310可使用金属材料(例如,铝或其它类型的金属)形成。在整个盖310使用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从线圈模块100/200辐射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电波被盖310屏蔽,可能无法正确执行无线通信,根据本示例的盖310包括使用非金属材料形成的非金属区域S1和S2。
非金属区域S1和S2可以是空的空间,或者可以填充有诸如树脂或聚合物的非导电材料。
本示例公开了这样的示例:为非金属区域的U形缝S1和水平缝S2分别形成在盖310的上端和下端。然而,非金属区域不限于此,而是可形成与图9所示的形状或数量不同的形状或数量。
如图10中所示,线圈模块200设置在移动终端300的盖310内部。即,线圈模块200设置在盖310的内表面上并且设置在与第一缝S1相邻的位置。然而,这仅是示例,线圈模块可位于移动终端300的主体中、与盖310的内表面分开。
线圈模块200被设置为使得磁性体(例如,图5中的长度比第二磁性体230的长度短的第一磁性体220)布置在与其相邻的第一缝S1的方向上,并且使得磁性体(例如,图5中的长度比第一磁性体220的长度长的第二磁性体230)布置在第二缝S2的方向上。
即,在用于无线通信的磁场使用线圈模块100/200形成的情况下,磁场的一部分形成穿过移动终端300的第一缝S1和第二缝S2的环。
即,因为第一缝S1与线圈模块100/200相邻,所以磁场可通过第一缝S1容易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但是因为第二缝S2相对远离线圈模块100/200,所以磁场可通过第二缝S2最小程度地暴露于外部环境。因此,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具有相对短的长度的第一磁性体220设置在与线圈模块100/200相邻的第一缝S1的方向上,并且第二磁性体230设置在相对远离线圈模块100/200的第二缝S2的方向上,使得根据第二磁性体230的影响,磁场可容易地穿过第二缝S2。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可基于磁性体改善无线通信终端的识别率。
因此,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线圈模块可具有薄的厚度。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仅被认为是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是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添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是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将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20)

1.一种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块包括:
线圈部,包括线圈基板以及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上的线圈图案;以及
磁性体部,在所述线圈模块的与所述线圈基板叠置的第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在所述线圈模块的不与所述线圈基板叠置的第二部分中具有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厚度比所述第一厚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部包括:
第一线圈图案,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线圈图案,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且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通过贯穿所述线圈基板的过孔电极彼此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所述过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形成螺旋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部包括:
第一磁性体,在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磁性体,在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被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磁性体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长度比所述第一磁性体的长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部包括:
第一磁性体板,具有所述第一厚度;以及
第二磁性体板,堆叠在所述第一磁性体板上,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具有第三厚度,并且
所述第二厚度是所述第一厚度与所述第三厚度的总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板具有与所述第二磁性体板不同的磁特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比所述第二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体板的磁导率比所述第一磁性体板的磁导率大。
11.一种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块包括:
线圈部,包括线圈基板、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图案以及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线圈图案;
第一磁性体,在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磁性体,在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通过贯穿所述线圈基板的过孔电极彼此电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所述过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形成螺旋线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包括:
第一磁性体板,具有第一厚度;以及
第二磁性体板,堆叠在所述第一磁性体板上,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具有第二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板形成为堆叠在所述线圈基板上,并且
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形成在与所述线圈基板分开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体包括:
第三磁性体板,具有所述第一厚度;以及
第四磁性体板,堆叠在所述第三磁性体板上,所述第四磁性体板具有所述第二厚度,并且
所述第一磁性体板具有与所述第三磁性体板相应的磁特性,并且
所述第二磁性体板具有与所述第四磁性体板相应的磁特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比所述第二磁性体板的饱和磁通密度值大。
17.一种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块包括:
线圈部,包括线圈基板、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图案以及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线圈图案;
第一磁性体,具有第一长度,并且在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磁性体,具有比所述第一磁性体的第一长度大的第二长度,并且在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线圈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二线圈图案通过过孔电极彼此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所述过孔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形成螺旋线圈。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具有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不同的磁特性。
CN201821731499.3U 2017-11-07 2018-10-24 线圈模块 Active CN20879674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47442 2017-11-07
KR1020170147442A KR102348362B1 (ko) 2017-11-07 2017-11-07 코일 모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6748U true CN208796748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1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1499.3U Active CN208796748U (zh) 2017-11-07 2018-10-24 线圈模块
CN201811242495.3A Pending CN109754983A (zh) 2017-11-07 2018-10-24 线圈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2495.3A Pending CN109754983A (zh) 2017-11-07 2018-10-24 线圈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40468A1 (zh)
KR (1) KR102348362B1 (zh)
CN (2) CN2087967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4983A (zh) * 2017-11-07 2019-05-1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5114B2 (ja) * 2001-04-26 2009-05-2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タグ用アンテナコイル
JP2006504271A (ja) * 2002-10-21 2006-02-02 ビーイーアイ センサーズ アンド システムズ カン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平面コイルとバネタイプ特性を備える平坦なリニアボイスコイルアクチュエータ
US6927664B2 (en) * 2003-05-16 2005-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tual induction circuit
WO2012050037A1 (ja) * 2010-10-12 2012-04-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KR101179398B1 (ko) * 2011-04-27 2012-09-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무접점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WO2013108862A1 (ja) * 2012-01-20 2013-07-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EP2817809A1 (de) * 2012-02-22 2014-12-3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Planarer übertrager mit schichtaufbau
KR20140102617A (ko) 2013-02-14 2014-08-22 주식회사 아모텍 무선통신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
EP3035483B1 (en) * 2014-12-18 2018-04-25 Schleifring GmbH Inductive rotary joint with U-shaped ferrite cores
KR101659216B1 (ko) * 2015-03-09 2016-09-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48277B1 (ko) 2015-04-28 2015-08-28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무선 충전 및 nfc용 안테나 장치
KR102441822B1 (ko) * 2015-08-10 2022-09-13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차량용 무선충전 송신모듈
JP6569451B2 (ja) * 2015-10-08 2019-09-04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イル部品
WO2017090977A1 (ko) * 2015-11-23 2017-06-01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자기장 차폐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복합모듈
CN105572610B (zh) * 2015-12-23 2018-03-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Mems多层线圈及其制备方法
US10886598B2 (en) * 2016-11-16 2021-01-05 Wits Co., Ltd.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2348362B1 (ko) * 2017-11-07 2022-01-11 주식회사 위츠 코일 모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4983A (zh) * 2017-11-07 2019-05-1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4983A (zh) 2019-05-14
US20190140468A1 (en) 2019-05-09
KR102348362B1 (ko) 2022-01-11
KR20190051603A (ko) 2019-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5594B (zh) 天线模块和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8461893B (zh) 天线装置及包括该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N108075228B (zh) 天线模块及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JP2008092131A (ja) アンテナ素子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09659119A (zh) 线圈组件
CN208352514U (zh) 天线模块和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8695986A (zh) 磁性片和包括磁性片的无线充电设备
US10522913B2 (en) Antenna module
CN207926288U (zh) 磁场屏蔽结构以及包括该磁场屏蔽结构的移动装置
CN108346507B (zh) 用于屏蔽用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波的片及其制造方法
US10522911B2 (en) Antenna device, card-type information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N208796748U (zh) 线圈模块
CN109216903A (zh) 天线模块及包括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9286060B (zh) 天线模块以及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6257750B (zh) 片式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JP6183688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09215975B (zh) 线圈模块
CN109215972B (zh) 薄膜型电感器
US20190065793A1 (en) Coil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CN109713451B (zh) 天线装置和包括该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US1057396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tenna
JP6881447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cタグ
KR102312007B1 (ko) 안테나 모듈
US20180342345A1 (en) Coil modul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528127B (zh) 无线通信天线和包括无线通信天线的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8

Address after: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