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852U - 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9852U
CN208789852U CN201820837938.2U CN201820837938U CN208789852U CN 208789852 U CN208789852 U CN 208789852U CN 201820837938 U CN201820837938 U CN 201820837938U CN 208789852 U CN208789852 U CN 208789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alance car
ditetragon
vehicle sea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79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海鹏
孔祥天
朱彬
马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yu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yu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yu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yu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379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9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9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9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两车轮、设置在两车轮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双四边形机构上的车座底架和设置在车座底架与双四边形机构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本实用新型平衡车将车座底架与车轮使用双四边形机构连接,保证了车座底架运动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车座底架和双四边形机构之间设置主动悬挂系统,当平衡车经过复杂的路况、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同时双四边形机构为两车轮相对车架底座提供了一定的位移能力,配合主动悬挂系统使得平衡车能够得以在复杂的路况上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载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虽然能够调节系统的平衡,但是无法为平衡车提供在复杂的和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走的抗震性能,从而使得平衡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平坦的路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复杂路况上行驶抗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两车轮、设置在两所述车轮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上的车座底架和设置在所述车座底架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所述双四边形机构包括两个连杆组件和连接板,两所述连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各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杆。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双四边形机构还包括加强板,同一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各所述加强杆均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加强板铰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座底架包括用于放置车座的水平支架和用于将所述水平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板上的连接架。
进一步地,同一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加强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车座底架包括用于放置车座的水平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水平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分别为两根横杆和三根纵杆;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连接件,所述水平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置有一所述连接件,其中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车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主动悬挂系统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悬挂系统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平衡车将车座底架与车轮使用双四边形机构连接,保证了车座底架运动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车座底架和双四边形机构之间设置主动悬挂系统,当平衡车经过复杂的路况、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同时双四边形机构为两车轮相对车架底座提供了一定的位移能力,配合主动悬挂系统使得平衡车能够得以在复杂的路况上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与车座安装架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车轮;2-双四边形机构;21-连杆组件;22-连接板;23-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加强杆;26-加强板;27-加强筋;3-车座底架;31-水平支架;32-连接架;33-第三连杆;34-安装板;4-主动悬挂系统;5-车座安装架;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进行说明。平衡车,包括两车轮1、设置在两车轮1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2、设置在双四边形机构2上的车座底架3和设置在车座底架3与双四边形机构2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4。
本实用新型平衡车将车座底架3与车轮1使用双四边形机构2连接,保证了车座底架3运动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车座底架3和双四边形机构2之间设置主动悬挂系统4,当平衡车经过复杂的路况、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4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同时双四边形机构2为两车轮1相对车架底座提供了一定的位移能力,配合主动悬挂系统4使得平衡车能够得以在复杂的路况上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双四边形机构2包括两个互相连接的连杆组件21,两个连杆组件21通过一连接板22连接,各连杆组件21均包括第一连杆23和与第一连杆23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杆24,第一连杆23分别与车轮1和连接板22铰接,第二连杆24分别与车轮1和连接板22铰接。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的长度不相等,通过设置不相等的两个连杆,并把两个连杆组件21并连,使得双四边形机构2没有死点,能够适合平衡车的使用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3设置在第二连杆24的上方,第一连杆23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杆24。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连杆组件21还包括加强杆25,双四边形机构2还包括加强板26,同一连杆组件21的加强杆25与第二连杆24平行设置,各加强杆25均分别与车轮1和加强板26铰接,加强板26和连接板22平行设置。加强板26和连接板22共同支撑起车座底架3。通过设置加强板26和加强杆25,一方面能够增加双四边形机构2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为安装车座底架3提供支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同一连杆组件21的加强杆25和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7。通过设置加强筋27进一步增加连杆组件21的强度和提高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平衡车的抗震能力和越障碍的能力。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车座底架3包括用于放置车座的水平支架31和用于将水平支架3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22和加强板26上的连接架32。水平支架31由多根支撑杆构成,多根支撑杆形成一个支撑面,用于安装平衡车的车座。连接架32包括两个连接件,连接架3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水平支架3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一个连接件,其中一连接件与连接板22固定连接,另一连接件与加强板26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的水平支架由五根支撑杆构成,五根支撑杆分别为两根横杆和三根纵杆,两根横杆分别定义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三根纵杆分别定义为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五支撑杆,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横向平行设置,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且在纵向上互相平行,前四根支撑杆构成一个方形的支撑架,第五支撑杆设置在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之间,用于安装主动悬挂系统4。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水平支架与车座之间可滑动式连接,具体地,可将车座安装架5与水平支架直接通过套设的方式连接,滑块6套设在水平支架上,车座安装架5设置在滑块6上;此外,也可在水平支架上设置有具有导轨的导轨安装板,车座设置在导轨上,由此实现车座与水平支架的可滑动式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平衡车还包括第三连杆33,第三连杆33为一角件,第三连杆33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主动悬挂系统4具有两个弹簧,各弹簧分别通过一第三连杆33与连杆组件21的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分别铰接,其中第三连杆33的第一杆与第一连杆23铰接,第二杆与第二连杆24铰接。当平衡车经过复杂的路况、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4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同时双四边形机构2为两车轮1相对车架底座提供了一定的位移能力,配合主动悬挂系统4使得平衡车能够得以在复杂的路况上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平衡车还包括路况识别系统,连接板22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路况识别系统的安装板34。通过安装路况识别系统,平衡车能够提前感知到路况变化,从而预先调节主动悬挂系统4使调整弹簧的弹性系数,为车轮1与双四边形机构2之间提供适合路况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车轮、设置在两所述车轮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上的车座底架和设置在所述车座底架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所述双四边形机构包括两个连杆组件和连接板,两所述连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各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平衡车还包括路况识别系统,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路况识别系统的安装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不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双四边形机构还包括加强板,同一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各所述加强杆均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加强板铰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底架包括用于放置车座的水平支架和用于将所述水平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板上的连接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加强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底架包括用于放置车座的水平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水平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分别为两根横杆和三根纵杆;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连接件,所述水平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置有一所述连接件,其中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主动悬挂系统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悬挂系统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CN201820837938.2U 2018-05-31 2018-05-31 平衡车 Active CN208789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7938.2U CN208789852U (zh) 2018-05-31 2018-05-31 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7938.2U CN208789852U (zh) 2018-05-31 2018-05-31 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9852U true CN208789852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7938.2U Active CN208789852U (zh) 2018-05-31 2018-05-31 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98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131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深圳市鳄鱼平衡车有限公司 平衡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131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深圳市鳄鱼平衡车有限公司 平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9021B1 (en) Wheel-beam axleless vehicle frame
CN103523037A (zh) 轨道车辆转向架
CN208000201U (zh) 一种1/4汽车主动悬架试验系统
CN202782548U (zh) 基于多轴机车双车桥的悬架系统
CN205395690U (zh) 一种纯电动轻型卡车空气悬架系统
CN208789852U (zh) 平衡车
CN203567504U (zh) 一种汽车后悬挂总成和汽车
CN203945936U (zh) 用于驱动桥的四气簧l形梁空气悬架
CN109094319A (zh) 一种全自动平衡式非独立悬架车桥总成
CN202944167U (zh) 驱动桥双横臂独立空气悬架总成
CN205185756U (zh) 一种车辆悬挂结构
CN202319807U (zh) 平衡悬架及汽车起重机
CN104260606A (zh) 一种无人车悬挂系统
CN209037342U (zh) 一种全自动平衡式独立悬架前桥总成
CN211567574U (zh) 前置小车独立悬挂转向装置
CN203974948U (zh) 一种两轴全挂垂直运输车
CN105539047A (zh) 动车组车下悬挂结构
CN206090257U (zh) 平整度仪
CN207917010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避震巡检车
CN204399305U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CN103754077A (zh) 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
CN109094318A (zh) 一种全自动平衡式独立悬架前桥总成
CN205468358U (zh) 车辆独立后悬架装置
CN205075603U (zh) 等长双纵臂式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
CN204222575U (zh) 重型汽车空气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