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683U -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9683U
CN208789683U CN201821522473.8U CN201821522473U CN208789683U CN 208789683 U CN208789683 U CN 208789683U CN 201821522473 U CN201821522473 U CN 201821522473U CN 208789683 U CN208789683 U CN 208789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terial
outer framework
guide rail
track
mountai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24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幻涛
梁海涛
钱志峰
王海涛
赵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24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9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9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9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属于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轨道、运输车、限位机构和牵引机构。轨道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和设置于导轨下面的多根枕木;运输车包括外框架和与外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厢体,外框架的底端设置有车轮,车轮与导轨配合,外框架的后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限位杆;限位机构设置于轨道的初始端,限位机构包括挡板,挡板能够与外框架抵接;牵引机构设置于轨道的末端,牵引机构包括绞车和钢丝绳。运输车的厢体内放置施工材料,绞车通过钢丝绳牵引运输车沿轨道向上移动,轨道的初始端至末端沿山体的侧面自下向上延伸,根据需要可将绞车设置在山顶或者半山腰的平台处,解决了高边坡施工材料运输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位于山区的工程施工时,施工材料需要运输至山顶。对于高度比较高、坡度较陡的边坡,若现场没有起重机械,汽车吊在山坡行走困难,没有平稳的场地用于安装汽车吊装,边坡防护施工材料运输困难;若采用人力运输,则效率太慢;若采用缆车运输,则成本过高,且并不是所有的山坡场地都适宜缆车的安装。
若将施工材料沿山体的侧面运输,边坡防护是重中之重。若不对边坡进行支护,如遇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滑坡和泥石流。且山体坡度较大或下雨路面湿滑时,运输车辆难以运输材料上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山区施工材料运输困难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包括:
轨道,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和设置于所述导轨下面的多根枕木,所述轨道的初始端至末端沿山体的侧面自下向上延伸;
运输车,包括外框架和与所述外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厢体,所述外框架的底端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导轨配合,所述外框架的后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限位杆;
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初始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能够与所述外框架抵接;
牵引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的末端,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绞车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绞车与所述运输车。
其中,所述导轨通过螺栓与所述枕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导轨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外框架的前端均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钢丝绳连接。
其中,所述外框架的前端设置有配重块。
其中,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
其中,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上端,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导轨连接。
其中,所述挡板朝向所述运输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块。
其中,多根所述枕木沿导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运输车的厢体内放置施工材料,绞车通过钢丝绳牵引运输车沿轨道向上移动,轨道的初始端至末端沿山体的侧面自下向上延伸,根据需要可将绞车设置在山顶或者半山腰的平台处,解决了高边坡施工材料运输困难的问题;导轨和枕木配合,为运输车提供支撑,且不易受恶劣天气影响;厢体与外框架可拆卸连接,便于卸载施工材料,不需要每次都拆卸钢丝绳,降低劳动强度;外框架的后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限位杆,当钢丝绳意外断裂或者脱扣发生事故时,可通过限位杆伸出支撑在地面上,对运输车进行限位,减少事故损失;设置于轨道的初始端的限位机构,通过挡板对外框架抵接,防止运输车因为惯性滑出轨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的轨道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的运输车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省略厢体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的轨道和运输车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
1、轨道;2、运输车;3、限位机构;4、钢丝绳;
11、导轨;12、枕木;13、延伸块;14、安装孔;
21、外框架;22、厢体;23、车轮;24、限位杆;25、安装环;26、配重块;
31、挡板;32、底板;33、支撑板;34、缓冲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包括轨道1、运输车2、限位机构3和牵引机构。轨道1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11和设置于导轨11下面的多根枕木12,轨道1的初始端至末端沿山体的侧面自下向上延伸;运输车2包括外框架21和与外框架21可拆卸连接的厢体22,外框架21的底端设置有车轮23,车轮23与导轨11配合,外框架21的后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限位杆24;限位机构3设置于轨道1的初始端,限位机构3包括挡板31,挡板31能够与外框架21抵接;牵引机构设置于轨道1的末端,牵引机构包括绞车(图中未示出)和钢丝绳4,钢丝绳4连接绞车与运输车2。
运输车2的厢体22内放置施工材料,绞车通过钢丝绳4牵引运输车2沿轨道1向上移动,根据需要可将绞车设置在山顶或者半山腰的平台处,解决了高边坡施工材料运输困难的问题;导轨11和枕木12配合,为运输车2提供支撑,且不易受恶劣天气影响;厢体22与外框架21可拆卸连接,便于卸载施工材料,不需要每次都拆卸钢丝绳4,降低劳动强度;外框架21的后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限位杆24,当钢丝绳4意外断裂或者脱扣发生事故时,可通过限位杆24伸出支撑在地面上,对运输车2进行限位,减少事故损失;设置于轨道1的初始端的限位机构3,通过挡板31对外框架21抵接,防止运输车2因为惯性滑出轨道1。
多根枕木12沿导轨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为导轨11提供支撑。因山高坡陡地势不平,一部分枕木12铺设要搭成井字型支撑,井字型支撑用木剁架设,木剁与木剁之间用木方相互连接,轨道1悬空安装用钢制抓钉固定。一部分枕木12铺设地面上,枕木12埋设在砂石内2/3、垫实、必要时用锚固桩固牢。
导轨11通过螺栓与枕木12固定连接,施工方便,便于安装与拆卸。导轨11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13,延伸块13上开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安装孔14。导轨1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与枕木12固定连接,保证安装牢固,防止导轨11移位。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块13与导轨11焊接。为了便于调节导轨11的位置,安装孔14为长条孔。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并保证结构强度,导轨11可以采用工字钢。
限位机构3还包括底板32和支撑板33,挡板31与底板32垂直连接,支撑板33倾斜设置且支撑板33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板32和挡板31。底板32和支撑板33均为挡板31提供支撑,防止挡板31受力损坏。底板32设置于导轨11的上端,底板32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导轨11连接,保证底板32设置的稳定性,若受到运输车2的冲击,也能够比较牢固。挡板31朝向运输车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块34,若受到运输车2的冲击,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减少冲击造成的损害。
外框架21的前端设置有安装环25,安装环25与钢丝绳4连接,便于钢丝绳4对运输车2进行牵引。由于厢体22与外框架21可拆卸连接,当上料或者卸料时,可拆卸厢体22,进而当钢丝绳4与安装环25连接后,不会频繁拆卸,保证连接紧固,防止连接处脱扣,保证运输车2的运行稳定。
外框架21的前端设置有配重块26。因为运输车2在山体的侧面斜坡上运行,配重块26的设置,能够防止运输车2发生后翻或者侧翻的风险。限位杆24设置在外框架21的后端,限位杆24的伸缩由气缸控制,气缸的输出端与限位杆24连接。
为了保证稳定性,在外框架21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车轮23。车轮23的外表面为斜面,防止车轮23沿导轨11横向移动;为了使导轨11与车轮23更好地配合,增大导轨11与车轮23的接触面积,可以将导轨11的上表面设置为与车轮23配合的斜面。
在铺设轨道1时,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山体坡度,确定枕木12安装位置;根据运输车2的容积、装载量、外形尺寸、重量等确定牵引力;选择与运输车2匹配的绞车和钢丝绳4;确定两条导轨11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轨道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7°,两条导轨11之间的间距为550mm,钢丝绳4的直径为31mm。钢丝绳4对运输车2的牵引力为6吨,运输车2运行的速度为1.0m/s。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参数会有所不同,在此不作限制。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1),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导轨(11)和设置于所述导轨(11)下面的多根枕木(12),所述轨道(1)的初始端至末端沿山体的侧面自下向上延伸;
运输车(2),包括外框架(21)和与所述外框架(21)可拆卸连接的厢体(22),所述外框架(21)的底端设置有车轮(23),所述车轮(23)与所述导轨(11)配合,所述外框架(21)的后端设置有可伸缩的限位杆(24);
限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轨道(1)的初始端,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挡板(31),所述挡板(31)能够与所述外框架(21)抵接;
牵引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1)的末端,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绞车和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连接所述绞车与所述运输车(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通过螺栓与所述枕木(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块(13),所述延伸块(13)上开设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的安装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1)的前端均设置有安装环(25),所述安装环(25)与所述钢丝绳(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1)的前端设置有配重块(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杆(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还包括底板(32)和支撑板(33),所述挡板(31)与所述底板(32)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33)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板(3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32)和所述挡板(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2)设置于所述导轨(11)的上端,所述底板(32)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导轨(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1)朝向所述运输车(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块(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枕木(12)沿导轨(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CN201821522473.8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Active CN208789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2473.8U CN208789683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2473.8U CN208789683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9683U true CN208789683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2473.8U Active CN208789683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9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0738U (zh) 一种防脱轨式边坡材料施工运输装置
CN203284165U (zh) 边坡材料运输系统
CN103030070B (zh) 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
CN103010949B (zh) 门式起重机在大角度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方法
US10053115B2 (en) Integrated bollard, anchor, and tower (IBA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335980B (zh) 一种高边坡石料运输装置及方法
CN107842648A (zh) 一种长输管道陡坡地段布管机构
CN104863374B (zh) 大跨度钢结构滑移机构及其滑移方法
CN207554961U (zh) 一种长输管道陡坡地段布管机构
CN106400693B (zh) 一种斜坡道钢箱梁运梁车及运梁方法
CN108590745A (zh)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运输方法及其运输结构
CN205417623U (zh) 长台阶物料转运机
CN209081290U (zh) 可横移的贝雷桁架塔架及分散式地锚缆索吊装系统
CN208789683U (zh) 一种用于山区的施工材料运输装置
CN110939069A (zh) 悬索桥猫道的施工方法
CN202139516U (zh) 一种t形组合式压轨器
CN209065230U (zh) 一种牵引式垂直运输装置系统
CN107902536B (zh) 一种建筑用吊笼的改进方法及结构
CN204506903U (zh) 轨道运输快速装卸车装置
CN202865707U (zh) 一种在既有线路上架设施工便梁纵梁的设备
JP6873435B2 (ja) 吊り足場及びその架設方法
CN107288039A (zh) 铁路下承式钢混凝土结合桥面钢桁梁施工方法
CN104528506B (zh) 一种矿井提升机及其脱钩试验方法
CN209939718U (zh) 用于高陡边坡的材料运输装置
CN203307694U (zh) 具有升降功能的铁路道岔整体横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