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5032U - 拦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拦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5032U
CN208775032U CN201821197162.9U CN201821197162U CN208775032U CN 208775032 U CN208775032 U CN 208775032U CN 201821197162 U CN201821197162 U CN 201821197162U CN 208775032 U CN208775032 U CN 208775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cat net
net
net band
c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71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洪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 equipment room of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team of PLA 93303
Original Assignee
Air Defense Command Aircraft Arresting Equipment Laboratory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Defense Command Aircraft Arresting Equipment Laboratory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filed Critical Air Defense Command Aircraft Arresting Equipment Laboratory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Priority to CN2018211971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5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5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5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拦阻装置,涉及拦阻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由于现代飞机的重量越来越大,导致单层网体的重量大幅度增加,从而给生产和安装带来诸多不便的技术问题。涉及一种拦阻装置,包括:组网,组网的顶端连接有吊网组件,组网的底端用于与地面固接;组网包括多个相固定连接的单网,多个单网沿飞机的撞网方向依次设置;吊网组件包括吊网带和用于将其与组网连接的连接组件,吊网带用于与立网架相连且能够将组网支起。该拦阻装置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以保证飞机在撞网时能够对其进行拦阻。

Description

拦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拦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拦阻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拦阻设备已成为机场的重要场务保障设施,其作用是对正常降落和因意外原因冲出跑道的飞机进行拦阻,从而保障人机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初期,应用在机场的拦阻设备采用拦阻绳,该拦阻绳的主体为钢索,使用时将钢索横跨跑道,钢索的两端固定在水泥桩座上。该拦阻设备的缺点是拦阻绳只能拦阻在飞机的主起落架上,两者之间没有缓冲作用,该种拦阻方式对飞机的损伤较大。
随后,对上述拦阻设备做了改进,使用比较柔和且具有一定缓冲能力的尼龙绳代替钢丝绳,并制成相应的网体。但是,该网体采用单层结构,其承受飞机撞网的负荷能力较小。由于现代飞机的重量越来越大,如若采用单层网体,势必需要增加网体竖带的数量,这将导致单层网体的重量大幅度增加,从而给生产和安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拦阻装置,为解决由于现代飞机的重量越来越大,导致单层网体的重量大幅度增加,从而给生产和安装带来诸多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拦阻装置,包括:组网,所述组网的顶端连接有吊网组件,所述组网的底端用于与地面固接。
所述组网包括多个相固定连接的单网,多个所述单网沿飞机的撞网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吊网组件包括吊网带和用于将其与所述组网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吊网带用于与立网架相连且能够将所述组网支起。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单网包括第一主带、第二主带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多条竖直拉带。
多个所述第一主带相固定连接,并均连接在所述吊网带上,多个所述第二主带相固定连接,并均固接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带上连接有用于对其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带。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飞机的撞网方向,至少一个所述单网的多条竖直拉带与其余所述单网的多条竖直拉带均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吊网带包括主吊网带。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在所述第一主带上的悬环、设在所述主吊网带上的连接扣和用于将两者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和/或,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带和所述主吊网带的第二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主吊网带包括带本体和钢索,所述钢索包括中间段和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两端的连接段,所述中间段设于所述带本体的内部,且所述中间段呈波浪型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吊网带还包括末端吊网带,所述末端吊网带连接在所述主吊网带的两端。
在所述主吊网带的一端,所述末端吊网带的一端与剪切离合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主吊网带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吊网带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主吊网带长度的补偿带,所述补偿带连接在所述主吊网带和所述末端吊网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锦纶丝绳和辅吊网带,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锦纶丝绳。
所述锦纶丝绳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带,另一端连接所述主吊网带,所述辅吊网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带,另一端连接所述末端吊网带。
进一步地,所述悬环包括设在所述第一主带两端部的外悬环和设在两个所述外悬环之间的内悬环。
所述末端吊网带上设有末端吊网扣带,所述辅吊网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末端吊网扣带,另一端连接所述外悬环。
所述主吊网带上设有主吊网扣带,所述锦纶丝绳一端连接所述主吊网扣带,另一端连接所述内悬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拦阻装置的有益效果:
以该拦阻装置拦阻飞机为例。
在该拦阻装置中,其包括组网,该组网的顶端连接有吊网组件,吊网组件包括吊网带和连接组件。一方面,组网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吊网带上,由于吊网带与立网架相连,通过立网架能够将组网支起;另一方面,组网的底端与地面固接;由以上可知,由于组网的顶端和底端均被牢牢地固定,该组网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因而能够保证飞机在撞网时以能够对飞其进行拦阻。
再者,由于该组网包括多个相固定连接的单网,且多个单网沿飞机的撞网方向依次设置,即:采用多个单网的网面相叠加的结构形式,该种结构形式相对于现有单层网体来说,能够承受较大的飞机撞网负荷能力,且能够对重量较大的飞机进行拦阻。
另外,针对拦阻飞机重量的差异,该拦阻装置无需在单网上增加大量的网体竖带,而只需调整单网的个数即可。在此基础之上,对于拦阻同一飞机来说,该拦阻装置的整个组网的重量可能等于或小于原有单层网体(此处的“原有单层网体”是指,增加大量网体竖带后的单层网体)的重量,因而,在该拦阻装置中,对于单网来说,其自重小,对于生产和安装来说都比较方便。此外,该拦阻装置可应用于拦阻多种飞行设备,具有应用范围广和适应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拦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箭头所示为飞机的撞网方向;
图2为图1所示拦阻装置中单网、外悬环和内悬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图1所示拦阻装置中组网、外悬环和内悬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拦阻装置中主吊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图1所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拦阻装置中末端吊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H处的放大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所示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绳环编绕部分;
图16为图15缠绕绳缠绕编织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缠绕结束后绳环编绕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所示J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组网;200-吊网带;300-连接组件;400-网带连接器;500-拦阻带;600-固定组件;
110-单网;210-主吊网带;220-末端吊网带;230-剪切离合器;240-吊网绳索;250-补偿带;310-辅吊网带;320-外悬环;330-内悬环;340-末端吊网扣带;350-主吊网扣带;
111-第一主带;112-第二主带;113-竖直拉带;114-绳环;211-带本体;212-钢索;221-联网衬套;
1121-缓冲带;2121-中间段;2122-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拦阻装置,包括:组网100,组网100的顶端连接有吊网组件,组网100的底端用于与地面固接;其中,组网100包括多个相固定连接的单网110,多个单网110沿飞机的撞网方向依次设置;吊网组件包括吊网带200和用于将其与组网100连接的连接组件300,吊网带200用于与立网架相连且能够将组网100支起。
以该拦阻装置拦阻飞机为例。
在该拦阻装置中,其包括组网100,该组网100的顶端连接有吊网组件,吊网组件包括吊网带200和连接组件300。一方面,组网100通过连接组件300连接在吊网带200上,由于吊网带200与立网架相连,通过立网架能够将组网100支起;另一方面,组网100的底端与地面固接;由以上可知,由于组网100的顶端和底端均被牢牢地固定,该组网100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因而能够保证飞机在撞网时以能够对飞其进行拦阻。
再者,由于该组网100包括多个相固定连接的单网110,且多个单网110沿飞机的撞网方向依次设置,即:采用多个单网110的网面相叠加的结构形式,该种结构形式相对于现有单层网体来说,能够承受较大的飞机撞网负荷能力,且能够对重量较大的飞机进行拦阻。
另外,针对拦阻飞机重量的差异,该拦阻装置无需在单网110上增加大量的网体竖带,而只需调整单网110的个数即可。在此基础之上,对于拦阻同一飞机来说,该拦阻装置的整个组网100的重量可能等于或小于原有单层网体(此处的“原有单层网体”是指,增加大量网体竖带后的单层网体)的重量,因而,在该拦阻装置中,对于单网110来说,其自重小,对于生产和安装来说都比较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该拦阻装置不限于拦阻飞机,还可用于对其他飞行设备的拦阻,如:航母等。
如图2所示,每个单网110包括第一主带111、第二主带112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多条竖直拉带113;其中,多个第一主带111相固定连接,并均连接在吊网带200上,多个第二主带112相固定连接,并均固接在地面上。图3所示为多个单网110组成一个组网100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单网110的加工过程主要是缝制而成,单网110组成一个组网100的过程是使用锦纶丝绳捆扎,即:分别对多个第一主带111在多个位置处进行捆扎,对多个第二主带112在多个位置处进行捆扎,捆扎好后的单网110通过连接组件300进行连接;通常情况下4~6个单网110组合形成一个组网100。根据撞网飞机的重量,可选择合适个数的组网100。
在该实施例的单网110中,第一主带111、第二主带112和竖直拉带113是飞机在撞网时的主要受力件。其中,竖直拉带113的长度需要根据撞网飞机的高度进行设计。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第二主带112上连接有用于对其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带1121。当单网110组成一个组网100时,多个缓冲带1121按照图3所示A处的方式进行捆扎(见图4)。该缓冲带1121主要用于在撞网初始瞬间承受飞机撞网的作用力,从而对第二主带112起到缓冲的作用,以使第二主带112不会因为突然受力过大产生断裂或损坏,从而对第二主带11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沿垂直于飞机的撞网方向,至少一个单网110的多条竖直拉带113与其余单网110的多条竖直拉带113均错位设置,以提高该拦阻装置对飞机的拦阻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单网110组成的组网100,多个单网110中的竖直拉带113数量可相同或不同,其具体根数不作任何限制。其中,可设置与飞机最先接触(最前面)的单网110中竖直拉带113的数量多于其余单网110中竖直拉带113的数量。该实施例中,位于最前面单网110中竖直拉带113的数量比其余单网110中竖直拉带113的数量多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吊网带200包括主吊网带210。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主吊网带210包括带本体211和钢索212,钢索212包括中间段2121和分别连接在中间段2121两端的连接段2122,中间段2121设于带本体211的内部,且中间段2121呈波浪型结构设置。该设置中,主吊网带210的带本体211包括两根锦纶丝带缝制而成,钢索212的中间段2121呈波浪型结构设置,其作用是支撑和展开带本体211,减少主吊网带210的扭结和翻转。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吊网带200还包括末端吊网带220,末端吊网带220连接在主吊网带210的两端;在主吊网带210的一端,末端吊网带220的一端与剪切离合器230相连,另一端与主吊网带210相连。
请继续参照图8,末端吊网带220包括联网衬套221和末端带环,该联网衬套221包括金属环体,通过金属环体与剪切离合器230相连。
如图9所示,剪切离合器230远离末端吊网带220的一端连接有吊网绳索240,通过吊网绳索240将吊网带200连接在立网架上。
请继续参照图7和图10,吊网带200还包括用于增加主吊网带210长度的补偿带250,补偿带250连接在主吊网带210和末端吊网带220之间。其中,补偿带250的两端设有末端带环,补偿带250一端的末端带环与主吊网带210上的末端带环相连,另一端末端带环与末端吊网带220的末端带环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组件300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现介绍以下三种,但不限于为以下三种具体结构形式。
第一种:连接组件300包括设在第一主带111上的悬环、设在主吊网带210上的连接扣和用于将两者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第二种:连接组件300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主带111和主吊网带210的第二连接件。
第三种:连接组件300包括设在第一主带111上的悬环、设在主吊网带210上的连接扣、用于将两者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连接第一主带111和主吊网带210的第二连接件。
其中,第一连接件包括锦纶丝绳和辅吊网带310,第二连接件包括锦纶丝绳;其中,锦纶丝绳一端连接第一主带111,另一端连接主吊网带210,辅吊网带310一端连接第一主带111,另一端连接末端吊网带220。
具体地,悬环包括设在第一主带111两端部的外悬环320和设在两个外悬环320之间的内悬环330;末端吊网带220上设有末端吊网扣带340,辅吊网带310的一端连接末端吊网扣带340,另一端连接外悬环320(见图11);主吊网带210上设有主吊网扣带350,锦纶丝绳一端连接主吊网扣带350,另一端连接内悬环330(见图12),并且,在此基础上,锦纶丝绳的一端直接连接主吊网带210,另一端直接连接第一主带111(见图13),以使主吊网带210和第一主带11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具体地,辅吊网带310的两端均设有末端带环,辅吊网带310一端的末端带环与外悬环320相连,另一端末端带环与末端吊网扣带340相连。
其中,末端吊网扣带340和主吊网扣带350可选用双头扣带。
如图1和图14所示,第一主带111和第二主带112相连接的两端均设有绳环114,通过绳环114连接有网带连接器400,通过网带连接器400还连接有拦阻带500、刹车带和制动器等。
如图1、图15、图16和17所示,其中图15和图16所示为六组单网110进行缠绕,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图16所示,由下至上依次标号(1~6),该处的缠绕方法包括以下三步:(A)摆正绕环后用捆扎线定型,按图15依次摆正六个单网110的端部绳环114,用捆扎线缚扎,初步定形;(B)缠绕绳缠绕编织,用Φ4的编绕绳,按图16编绕绳环114和绳颈,缠绕时编绕绳不应重叠,编绕绳排列应紧密,编绕绳环114内径应保持不小于的尺寸;(C)缠绕结束后,拉紧缠绕绳的端,将缠绕绳起点O收入缠绕区M内(见图17)。
如图1和图18所示,第二主带112通过固定组件600固接在地面上。其中,固定组件600包括地锚连接绳、地锚固定带和网钉(或地锚)。
其中,地锚固定带包括环形的带体,用于连接第二主带112和网钉。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16,第二主带112通过地锚连接绳与地锚固定带相连,地锚固定带连接在网钉上,网钉与地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组网100、吊网带200、拦阻带500”(以下统称为“网带”)等所采用的材质可选用锦纶高强丝(以下简称为“锦纶丝”)。
采用锦纶丝编制的网带的大致过程为:加捻-织带-染带-烘干。其中,加捻的目的是将原始的锦纶丝捻成股,提高强度,减少织带过程中锦纶丝与机件的摩擦力,便于编制。加捻的锦纶丝织成网带后,要进入染色工序。染色的目的是在网带的表面涂上黑色的涂料,对网带进行防止外线照射的保护,同时,由于涂料中含有胶质,增加了网带表面的紧致程度,提高了网带的耐磨性和强度。经过染色的网带悬挂,控干其水分,最后经日晒和阴干,从而达到使用和出厂要求。
在上述的染色阶段,可采用防老化涂料,该涂料包括FGB-1胶、丁腈橡胶、炭黑和丁酮。
上述原料共置于容器中搅拌5~8小时方可使用。染色后的网带经100~200小时紫外线照射和拉力试验,证明染色后的网带比染色前的网带抗拉强度提高了20%。
该组网100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下料剪裁、缝制和组装。具体地,下料剪裁:是将织好的网带裁剪为所需尺寸;缝制:使用工业加厚缝纫机将网带缝制成单网110;组装:将单网110装配成组网1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组网(100),所述组网(100)的顶端连接有吊网组件,所述组网(100)的底端用于与地面固接;
所述组网(100)包括多个相固定连接的单网(110),多个所述单网(110)沿飞机的撞网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吊网组件包括吊网带(200)和用于将其与所述组网(100)连接的连接组件(300),所述吊网带(200)用于与立网架相连且能够将所述组网(100)支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网(110)包括第一主带(111)、第二主带(112)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多条竖直拉带(113);
多个所述第一主带(111)相固定连接,并均连接在所述吊网带(200)上,多个所述第二主带(112)相固定连接,并均固接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带(112)上连接有用于对其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带(1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飞机的撞网方向,至少一个所述单网(110)的多条竖直拉带(113)与其余所述单网(110)的多条竖直拉带(113)均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网带(200)包括主吊网带(210);
所述连接组件(300)包括设在所述第一主带(111)上的悬环、设在所述主吊网带(210)上的连接扣和用于将两者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和/或,所述连接组件(300)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带(111)和所述主吊网带(210)的第二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网带(210)包括带本体(211)和钢索(212),所述钢索(212)包括中间段(2121)和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2121)两端的连接段(2122),所述中间段(2121)设于所述带本体(211)的内部,且所述中间段(2121)呈波浪型结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网带(200)还包括末端吊网带(220),所述末端吊网带(220)连接在所述主吊网带(210)的两端;
在所述主吊网带(210)的一端,所述末端吊网带(220)的一端与剪切离合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主吊网带(21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网带(200)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主吊网带(210)长度的补偿带(250),所述补偿带(250)连接在所述主吊网带(210)和所述末端吊网带(2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锦纶丝绳和辅吊网带(310),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锦纶丝绳;
所述锦纶丝绳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带(111),另一端连接所述主吊网带(210),所述辅吊网带(31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带(111),另一端连接所述末端吊网带(2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环包括设在所述第一主带(111)两端部的外悬环(320)和设在两个所述外悬环(320)之间的内悬环(330);
所述末端吊网带(220)上设有末端吊网扣带(340),所述辅吊网带(310)的一端连接所述末端吊网扣带(340),另一端连接所述外悬环(320);
所述主吊网带(210)上设有主吊网扣带(350),所述锦纶丝绳一端连接所述主吊网扣带(350),另一端连接所述内悬环(330)。
CN201821197162.9U 2018-07-26 2018-07-26 拦阻装置 Active CN208775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162.9U CN208775032U (zh) 2018-07-26 2018-07-26 拦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162.9U CN208775032U (zh) 2018-07-26 2018-07-26 拦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5032U true CN208775032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4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7162.9U Active CN208775032U (zh) 2018-07-26 2018-07-26 拦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5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1208B (zh) 一种直升机展放导引绳的方法
CN206706584U (zh) 中墩不对称扣挂缆索系统安装多跨拱桥中墩拱肋
CN101913542B (zh) 幕墙单元吊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US10640920B2 (en) Winch line
CN107585315A (zh) 一种防止降落伞伞绳缠绕系统及方法
CN107108025A (zh) 一种螺旋桨保护罩以及无人机
KR101967393B1 (ko) 항공기 정지초과 저지망 시스템
CN208775032U (zh) 拦阻装置
CN209290702U (zh) 一种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结构
CN206483008U (zh) 一体式杆塔救援工具
CN109850161A (zh) 一种增雨弹降落伞
CN109346995A (zh) 利用遥控固定翼飞机展放初导绳的方法
CN201775877U (zh) 跨楼滑顶缘绳式高楼消防救援装置
CN104682268A (zh) 采用飞行动力伞对紧凑型双回路架线的施工方法
CN104612051B (zh) 一种吊杆锚固结构
CN106965918A (zh) 网罩结构
WO2001054977A1 (en) Soft link for connecting a group of parachute suspension lines to harness via risers
AU2001229763A1 (en) Soft link for connecting a group of parachute suspension lines to harness via risers
JP2020063553A (ja) 親綱設置方法
CN109466776B (zh) 一种控制大面积群伞开伞结构
CN102142663B (zh) 引导绳展放方法
US3093351A (en) Balloon and method of launching the same
US2267791A (en) Parachute
JP2010036749A (ja) 誘導傘の放出コイルバネの固定構造
JP7533325B2 (ja) 親綱の敷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0000 47, Wanliu Tang Road, Shenhe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51

Patentee after: Special equipment room of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team of PLA 93303

Address before: 110000 47, Wanliu Tang Road, Shenhe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51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AIR FORCE COMMAND AIRCRAFT ARRESTING EQUIPMENT RESEARCH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