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4703U -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4703U
CN208774703U CN201821237038.0U CN201821237038U CN208774703U CN 208774703 U CN208774703 U CN 208774703U CN 201821237038 U CN201821237038 U CN 201821237038U CN 208774703 U CN208774703 U CN 208774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side plate
plate
collision prevention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70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科彪
李相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70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4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4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4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车辆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梁和多个防撞盒,防撞梁与每个防撞盒均连接,防撞盒包括横截面均为U形的上半体和下半体,上半体包括上顶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下半体包括下底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上半体与下半体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连接,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连接,上顶板从后向前依次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倾斜段从水平段向前并向上延伸。上述车辆防撞结构能够用于车辆特别是平头微卡的防撞,能够充分缓冲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以减少驾驶室前围侵入量,保证驾驶室乘员的生存空间,减小对乘员的身体伤害,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Description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法规对于车辆的碰撞性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法规中规定车辆需要满足摆锤撞击试验。在现有的汽车市场中,特别是市场上的平头微卡(微型卡车),驾驶室前围结构强度低,缓冲距离短,驾驶室乘员空间小。在摆锤撞击试验中,由于摆锤做圆弧运动,摆锤与车辆防撞结构发生撞击的过程中,摆锤摆动经过最低点后对防撞结构施加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现有的防撞结构通常水平设置且四周侧壁均为平整的平面,这样的防撞结构只能缓冲摆锤向后的撞击力并且与摆锤的接触面积较小,对撞击力缓冲不充分,导致驾驶室前围侵入量过大,严重削减了乘员生存空间,对乘员造成身体伤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防撞结构的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不便,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一种防撞结构来充分缓冲摆锤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该车辆防撞结构能够用于车辆,特别是平头微卡的防撞,能够充分缓冲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以减少驾驶室前围侵入量,保证驾驶室乘员的生存空间,减小对乘员的身体伤害,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梁和多个防撞盒,所述防撞梁与每个防撞盒均连接,所述防撞盒包括横截面均为U形的上半体和下半体,所述上半体包括上顶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下半体包括下底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第四侧板,所述上半体与所述下半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所述上顶板从后向前依次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从所述水平段向前并向上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下边缘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下边缘分别形成有焊接凸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分别通过各自的焊接凸边焊接在所述第三侧板的外侧和所述第四侧板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防撞盒还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前防撞体,所述前防撞体连接在所述上半体和下半体的一端并且包括前立板以及相对设置的左立板、右立板,所述左立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连接,所述右立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第四侧板连接,所述前立板封闭所述上半体和下半体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底壁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平齐,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容纳在所述凹部内。
可选地,所述防撞盒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上半体和下半体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下半体的前端形成有第一过孔,所述前防撞体的下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过孔对应的第二过孔,所述防撞梁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并与所述防撞盒焊接。
可选地,所述防撞盒的壁上形成有漏液孔。
可选地,所述防撞盒整体从后向前倾斜向上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为上面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的防撞盒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车辆的车架上,特别是平头微卡的车架纵梁的前端安装防撞结构,在摆锤撞击试验中,摆锤做圆弧运动与车辆撞击时,摆锤首先与驾驶室前围发生碰撞,然后摆锤继续运动,撞击在防撞结构上。由于摆锤做圆弧运动并已摆动经过最低点,对防撞结构施加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防撞盒的上顶板的前端具有向前并向上倾斜延伸的倾斜段,使得防撞盒的前端面的面积增大,摆锤与防撞结构能够充分接触,以充分缓冲摆锤施加的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能够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获得更好地防撞效果,减少驾驶室前围侵入量,保证驾驶室乘员腿部和胸部的生存空间,减小对乘员的身体伤害,提高安全性。另外,防撞梁可以采用圆形梁或方形梁,防撞盒的上半体和下半体均为U形,并且两者的开口朝向相反地设置且彼此连接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盒状结构,以减轻重量。其中上半体和下半体容易制造和加工,可以采用铸造、弯折等工艺形成,并且两者之间可以采用焊接方便地连接。整个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防撞结构的上半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在撞击试验过程中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防撞梁 2 防撞盒
21 前防撞体 211 前立板
212 左立板 213 右立板
214 第二过孔 215 漏液孔
22 上半体 221 上顶板
222 第一侧板 223 第二侧板
224 焊接凸边 225 凹部
226 水平段 227 倾斜段
23 下半体 231 下底板
232 第三侧板 233 第四侧板
234 第一过孔 24 安装板
241 安装孔 100 防撞结构
200 车架 210 车架纵梁
300 摆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均是指相对于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方、下方、左侧、右侧、前方、后方。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梁1和多个防撞盒2,防撞梁1与每个防撞盒2均连接,防撞盒2包括横截面均为U形的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上半体22包括上顶板22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下半体23包括下底板23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232、第四侧板233,上半体22与下半体23相对设置,第一侧板222与第三侧板232连接,第二侧板223与第四侧板233连接,上顶板221从后向前依次包括水平段226和倾斜段227,倾斜段227从水平段226向前并向上延伸。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200和防撞结构100,防撞结构100为上面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防撞结构100的防撞盒2安装在车架200上。
本实用新型在车辆的车架200上,特别是平头微卡的车架纵梁210的前端安装防撞结构100,如图7所示,在摆锤撞击试验中,摆锤300做圆弧运动与车辆撞击时,摆锤300首先与驾驶室前围发生碰撞,然后摆锤300继续运动,撞击在防撞结构100上。由于摆锤300做圆弧运动并已摆动经过最低点,对防撞结构100施加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如图2和图5所示,防撞盒2的上顶板221的前端具有向前并向上倾斜延伸的倾斜段227,使得防撞盒2的前端面的面积增大,摆锤300与防撞结构100能够充分接触,以充分缓冲摆锤300施加的向后并向上的撞击力,能够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获得更好地防撞效果,减少驾驶室前围侵入量,保证驾驶室乘员腿部和胸部的生存空间,减小对乘员的身体伤害,提高安全性。
另外,防撞梁1可以采用圆形梁或方形梁,防撞盒2的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均为U形,并且两者的开口朝向相反地设置且彼此连接形成内部具有空腔的盒状结构,以减轻重量。其中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容易制造和加工,可以采用铸造、弯折等工艺形成,并且两者之间可以采用焊接方便地连接。整个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防撞结构100适用于各种平头卡车,但是特别适用于平头微卡,该防撞结构100也可以安装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前后保险杠位置起防撞作用,但是特别适于安装在驾驶室前围下方的位置。
如图2和图7所示,可选地,防撞盒2整体从后向前倾斜向上延伸,使得防撞盒2整体向上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保证摆锤300斜向上摆动时,防撞盒2能够与摆锤300充分接触,使得防撞盒2能够更充分地缓冲和吸收碰撞能量。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为了使得上半体22与下半体23焊接可靠,可选地,第一侧板222的下边缘和第二侧板223的下边缘分别形成有焊接凸边224,第一侧板222和第三侧板232分别通过各自的焊接凸边224焊接在第三侧板232的外侧和第四侧板233的外侧。从防撞盒2的外侧沿焊接凸边224焊接,将上半体22与下半体23焊接在一起,使得焊接操作方便,并且上半体22与下半体23连接牢固、可靠,提高防撞盒2的结构强度。
如图1-图4所示,可选地,防撞盒2还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前防撞体21,前防撞体21连接在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一端并且包括前立板211以及相对设置的左立板212、右立板213,左立板212与第一侧板222、第三侧板232连接,右立板213与第二侧板223、第四侧板233连接,前立板211封闭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一端。前防撞体21封闭形成盒状结构的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前端,即左立板212与第一侧板222的前部、第三侧板232的前部焊接,右立板213与第二侧板223的前部、第四侧板233的前部焊接,并且沿上下方向将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连接在一起,加强了防撞盒2的结构强度,提高防撞性能,并且自身重量较轻,以减小车身的重量,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制造成本低。
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保证前防撞体21与上半体22、下半体23装配方便,可选地,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23分别形成有凹部225,凹部225的底壁分别与第三侧板232和第四侧板233平齐,左立板212和右立板213容纳在凹部225内。由于上半体22的焊接凸边224处于下半体23的外侧,而在凹部225处,第一侧板222与第三侧板232平齐,第二侧板223与第四侧板233平齐,左立板212与第一侧板222、第三侧板232贴合并且沿边缘进行焊接,右立板213与第二侧板223、第四侧板233贴合并且沿边缘进行焊接,使得前防撞体21焊接可靠、牢固,并且便于装配,结构简单。
如图1-图4所示,可选地,防撞盒2还包括安装板24,安装板24连接在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另一端,防撞盒2通过安装板24安装到车架纵梁210上。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四周可以与安装板24上的通孔的四周焊接,从而形成为整体,使得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制造和装配防撞盒2时,首先上半体22与下半体23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分别焊接前后两端的前防撞体21和安装板24,使得防撞盒2的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方便。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防撞结构100的安装,可选地,安装板24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241,多个安装孔241与多个紧固件配合,将安装板24连接到车架纵梁210的前端,使得防撞结构100能够方便地安装到车架200上,并且拆卸也方便,便于发生碰撞后更换防撞结构100。由于车架纵梁210的结构强度较大,防撞性能较好,将防撞结构100安装到车架纵梁210上,进一步提高防撞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和防撞性。
如图1所示,该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撞盒2为两个,防撞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防撞盒2连接,使得防撞结构的结构简单,且耐撞性较高。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防撞梁1的装配,可选地,下半体23的前端形成有第一过孔234,前防撞体21的下端形成有与第一过孔234对应的第二过孔214,防撞梁1穿过第一过孔234和第二过孔214并与防撞盒2焊接,使得防撞梁1与防撞盒2连接牢固,并且整个防撞结构形成为整体,结构强度较高,在摆锤300撞击时,防撞盒2不会发生横向摆动,能够正常压溃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如图1和图4所示,可选地,防撞盒2的壁上形成有漏液孔215,漏液孔215可以为多个,分别形成在上顶板221、下底板231以及前立板211上,用于防撞盒2进水后排液,防止积水生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1)和多个防撞盒(2),所述防撞梁(1)与每个防撞盒(2)均连接,所述防撞盒(2)包括横截面均为U形的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所述上半体(22)包括上顶板(22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所述下半体(23)包括下底板(23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232)、第四侧板(233),所述上半体(22)与所述下半体(2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222)与所述第三侧板(232)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23)与所述第四侧板(233)连接,所述上顶板(221)从后向前依次包括水平段(226)和倾斜段(227),所述倾斜段(227)从所述水平段(226)向前并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22)的下边缘和所述第二侧板(223)的下边缘分别形成有焊接凸边(224),所述第一侧板(222)和所述第三侧板(232)分别通过各自的焊接凸边(224)焊接在所述第三侧板(232)的外侧和所述第四侧板(23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盒(2)还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前防撞体(21),所述前防撞体(21)连接在所述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一端并且包括前立板(211)以及相对设置的左立板(212)、右立板(213),所述左立板(212)与所述第一侧板(222)、第三侧板(232)连接,所述右立板(213)与所述第二侧板(223)、第四侧板(233)连接,所述前立板(211)封闭所述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22)和所述第二侧板(223)分别形成有凹部(225),所述凹部(225)的底壁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232)和第四侧板(233)平齐,所述左立板(212)和所述右立板(213)容纳在所述凹部(225)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盒(2)还包括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连接在所述上半体(22)和下半体(23)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4)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安装孔(24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体(23)的前端形成有第一过孔(234),所述前防撞体(21)的下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过孔(234)对应的第二过孔(214),所述防撞梁(1)穿过所述第一过孔(234)和第二过孔(214)并与所述防撞盒(2)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盒(2)的壁上形成有漏液孔(215)。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盒(2)整体从后向前倾斜向上延伸。
10.一种车辆,包括车架(200)和防撞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100)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100)的防撞盒(2)安装在所述车架(200)上。
CN201821237038.0U 2018-08-01 2018-08-01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08774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7038.0U CN208774703U (zh) 2018-08-01 2018-08-01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7038.0U CN208774703U (zh) 2018-08-01 2018-08-01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4703U true CN208774703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7038.0U Active CN208774703U (zh) 2018-08-01 2018-08-01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47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780A (zh) * 2020-10-28 2021-02-19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780A (zh) * 2020-10-28 2021-02-19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71780B (zh) * 2020-10-28 2022-08-30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98623U (zh) 门槛组件及加强件
JP6160464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6882272A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5292262B (zh) 前副车架
CN103909973A (zh) 车辆的车身前部构造
CN203497026U (zh) 汽车前地板防侧碰强化结构
CN204605957U (zh) 汽车及汽车a柱结构
CN109204557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465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05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462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8774703U (zh) 车辆防撞结构及车辆
CN106476735B (zh) 车辆后防护
CN205890808U (zh)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208411874U (zh) 一种车身b柱上部加强组件
CN109204470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8069584U (zh) 汽车前端吸能组件及汽车
CN109204536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8411879U (zh) 一种前车体后端多通道装置
CN206049800U (zh) 一种小型电动车前舱防撞结构
CN104828142B (zh) 安装支架和汽车轮罩纵梁总成
CN109204493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RU2200105C1 (ru) Передняя часть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7487362B (zh) 后纵梁总成和车辆
CN208306576U (zh) 防撞梁总成、车身总成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hahe town Shayang Road, Niu Niu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