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4497U -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4497U
CN208774497U CN201821428055.2U CN201821428055U CN208774497U CN 208774497 U CN208774497 U CN 208774497U CN 201821428055 U CN201821428055 U CN 201821428055U CN 208774497 U CN208774497 U CN 208774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r
connect
engine room
room structure
grid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80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伟
黄协京
陈杨
单丰武
姜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angling Grou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angling Grou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angling Grou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angling Grou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80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4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4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44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包括动力总成模块、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框梁,动力总成模块包括电机、减速器、压缩机、后悬置、左悬置、右悬置,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包括副水箱、PTC总成、水泵、热交换器总成,压缩机与减速器硬连接,动力总成模块的后端通过后悬置与车身连接,动力总成模块的右端和上端与框梁硬连接,框梁通过左悬置以及右悬置与车身连接,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PTC总成分别与副水箱和水泵连接,水泵和热交换器总成分别与副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舱结构集成度较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的普及给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和设计带来了发展,且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得到普及。
动力结构、电池包的温控结构等是电动汽车中机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机舱中的动力结构、电池包的温控结构的集成度较小,空间布置不合理,影响了整车的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解决现有技术集成度较小的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包括动力总成模块、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框梁,所述动力总成模块包括电机、减速器、压缩机、后悬置、左悬置、右悬置,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包括副水箱、PTC总成、水泵、热交换器总成,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减速器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模块的后端通过所述后悬置与车身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模块的右端和上端与所述框梁硬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减速器、所述压缩机均安装在所述框梁上,所述框梁通过所述左悬置以及所述右悬置与车身连接,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PTC总成分别与所述副水箱和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和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分别与所述副水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采用了模块化布置结构,主要包括动力总成模块和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其中,动力总成模块的后端通过后悬置与车身连接,动力总成模块的右端和上端与框梁硬连接,框梁通过左悬置以及右悬置与车身连接,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较高,空间布置更合理,采用基于水冷的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能够将电池包温控系统与空调水暖系统集成化设计,减少了水管的数量与长度,进一步节省空间,且节省了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还包括电机控制器、高压箱、二合一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高压箱、所述二合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框梁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还包括散热器、溢水壶、水管、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所述溢水壶、所述散热器分别通过支架与车身连接,且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框梁的端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动力总成模块的外侧,所述水管与所述溢水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以及沿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倾斜向上延伸出的侧梁。
进一步地,所述左悬置和所述右悬置分别位于两端的所述侧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所述减速器、所述压缩机均安装在所述主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上设有若干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主梁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的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动力总成模块和框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包括动力总成模块10、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20、框梁30,所述动力总成模块10包括电机11、减速器12、压缩机13、后悬置14、左悬置15、右悬置16,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20包括副水箱21、PTC总成22、水泵23、热交换器总成24。
所述压缩机13与所述减速器12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模块10的后端通过所述后悬置16与车身(图未示)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模块10的右端和上端与所述框梁30硬连接,所述电机11、所述减速器12、所述压缩机13均安装在所述框梁30上,所述框梁30通过所述左悬置15以及所述右悬置16与车身连接。
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20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1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PTC总成22分别与所述副水箱21和所述水泵23连接,所述水泵23和所述热交换器总成24分别与所述副水箱21连接。
具体的,所述框梁30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31以及沿所述主梁31的两端分别倾斜向上延伸出的侧梁32。所述左悬置15和所述右悬置16分别位于两端的所述侧梁32上。所述电机11、所述减速器12、所述压缩机13均安装在所述主梁31上。
所述主梁3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支架33,所述安装支架33与所述主梁31垂直设置,且所述安装支架33与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20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还包括电机控制器40、高压箱50、二合一控制器60、散热器70、溢水壶80、水管90、蓄电池,其中,所述电机控制器40、所述高压箱50、所述二合一控制器60分别与所述框梁30硬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溢水壶80、所述散热器70分别通过支架(图未示)与车身连接,且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框梁30的端部,所述散热器70位于所述动力总成模块10的外侧,所述水管90与所述溢水壶80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出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采用了模块化布置结构,主要包括动力总成模块和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其中,动力总成模块的后端通过后悬置与车身连接,动力总成模块的右端和上端与框梁硬连接,框梁通过左悬置以及右悬置与车身连接,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较高,空间布置更合理,采用基于水冷的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能够将电池包温控系统与空调水暖系统集成化设计,减少了水管的数量与长度,进一步节省空间,且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至少包括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采用该种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的电动汽车,其机舱布置更加合理,集成度更高,有利于整车开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模块、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框梁,所述动力总成模块包括电机、减速器、压缩机、后悬置、左悬置、右悬置,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包括副水箱、PTC总成、水泵、热交换器总成,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减速器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模块的后端通过所述后悬置与车身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模块的右端和上端与所述框梁硬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减速器、所述压缩机均安装在所述框梁上,所述框梁通过所述左悬置以及所述右悬置与车身连接,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PTC总成分别与所述副水箱和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和所述热交换器总成分别与所述副水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还包括电机控制器、高压箱、二合一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高压箱、所述二合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框梁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还包括散热器、溢水壶、水管、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所述溢水壶、所述散热器分别通过支架与车身连接,且所述蓄电池位于所述框梁的端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动力总成模块的外侧,所述水管与所述溢水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梁以及沿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倾斜向上延伸出的侧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和所述右悬置分别位于两端的所述侧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所述减速器、所述压缩机均安装在所述主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设有若干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主梁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电池包温控及水暖集成模块连接。
8.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
CN201821428055.2U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74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055.2U CN208774497U (zh)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8055.2U CN208774497U (zh)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4497U true CN208774497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5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80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74497U (zh) 2018-08-31 2018-08-31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44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9533A (zh) * 2020-09-22 2020-12-2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热管理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优化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9533A (zh) * 2020-09-22 2020-12-2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热管理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优化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9758B2 (en) Optimized arrangement of front compartment of a hybrid vehicle
CN209461877U (zh) 一种分体式易维护的水冷散热配电柜
CN201808442U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冷却装置
CN208774497U (zh) 电动汽车的机舱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0877455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CN102110796B (zh) 全封闭式液冷蓄电池组
CN206494000U (zh) 一种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CN105644299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顶置式空调
CN20536516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顶置式空调
CN107264254A (zh) 货车
CN205282608U (zh) 一种锂电池箱散热箱体
CN206236724U (zh) 一种电动车专用电池箱
CN20239511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冷却装置
CN108674157A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悬置组件及使用方法
CN2089707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CN207902590U (zh) 车辆
CN220787966U (zh) 一种非集成式叉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CN206117365U (zh) 发电机排风箱
CN204222635U (zh) 一种客车冷却模块支架
CN207535651U (zh) 一种汽车内置取暖设备
CN203283001U (zh) 汽车
CN201818354U (zh)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0217323U (zh) 一种带有空调的多功能车顶帐篷
CN220662272U (zh) 一种氢能装载机机载设备安装支架
CN2128897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