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
背景技术
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在皮革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皮革进行吹干处理。然而市面上的皮革吹干设备不能对皮革进行充分的吹干,而且吹干时,喷气框不可以旋转,使得吹干的效率低,同时不能对皮革进行全面的吹干处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电缸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第一电机装置、第二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上的第二电机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若干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集中框,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上方的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过滤框、设置于所述过滤框左右两侧的限定块、设置于所述过滤框下方的挡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定位框、设置于所述定位框上的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下方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定位框右侧的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方的固定框,所述第一电机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拉绳、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下表面上的拉环,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左侧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右侧的移动杆、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移动杆右侧的储气框、设置于所述储气框右侧的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风机、阀门、设置于所述风机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电机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的旋转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框上的若干定位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左侧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喷气框、收容于所述喷气框内的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的分散板、设置于所述旋转框左右两侧的固定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集中框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接触。
所述过滤框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过滤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的侧面与所述过滤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过滤框的下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贯穿所述挡板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定位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且与所述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拉绳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环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上端与所述拉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且与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右端与所述储气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气框的右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储气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储气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框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旋转框贯穿所述储气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储气框的上下两侧,所述旋转框贯穿所述定位板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顶靠在所述储气框上且与所述储气框滑动接触。
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气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气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旋转框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喷气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喷气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分散板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喷气框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喷气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能对皮革进行充分的吹干,使得吹干的效果好,而且吹干时,喷气框可以旋转,吹干的效率高,同时可以对皮革进行全面的吹干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电缸装置2、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3上的第一电机装置4、第二电缸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5上的第二电机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若干第一支撑杆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上方的第一支撑板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3上方的集中框14。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万向轮11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11可以带动所述底板1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2为竖直杆,所述第一支撑杆12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2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支撑板13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2对所述第一支撑板13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支撑板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1,所述第一通孔13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上下表面。所述集中框14为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集中框1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3对所述集中框14起支撑作用,所述集中框1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31的正上方。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缸装置2包括第一电缸2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21上的第一推杆22、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22上方的第一过滤网23、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3下方的过滤框24、设置于所述过滤框24左右两侧的限定块25、设置于所述过滤框24下方的挡板26。所述第一电缸2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2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一电缸21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一电缸2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推杆22为竖直杆,所述第一推杆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2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2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杆22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过滤网23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22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过滤网2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过滤网23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第一过滤网23起过滤作用,所述第一过滤网23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3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3滑动接触。所述过滤框24为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过滤框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23可以带动所述过滤框24上下移动,所述过滤框24向上可以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1,所述过滤框2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过滤框24起过滤作用。所述限定块25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限定块25设置有两个,所述限定块25的侧面与所述过滤框2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25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下方,所述限定块25可以防止所述过滤框24过度的向上移动。所述挡板26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过滤框24的下端与所述挡板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22贯穿所述挡板26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挡板26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推杆22可以带动所述挡板26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定位框31、设置于所述定位框31上的升降杆32、设置于所述升降杆32下方的第一弹簧33、设置于所述定位框31右侧的第二支撑板34、设置于所述升降杆32上方的固定框35。所述定位框31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框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3对所述定位框31起支撑作用。所述升降杆32为竖直杆,所述升降杆32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31内且与所述定位框3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杆32的下端可以在所述定位框3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33为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弹簧33收容于所述定位框31内,所述定位框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3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3对所述第一弹簧33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弹簧33对所述升降杆32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弹簧33亦可防止所述升降杆32过度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34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框3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31对所述第二支撑板34起支撑作用。所述固定框35空心的长方体且左右表面相通,所述升降杆32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框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机装置4包括第一电机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41上的第一转轴42、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42上的拉绳43、设置于所述固定框35下表面上的拉环44。所述第一电机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机4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一电机4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4对所述第一电机4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转轴42为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4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42旋转。所述拉绳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2固定连接,且所述拉绳43可以在所述第一转轴42上缠绕。所述拉环44为半圆环状,所述拉环44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框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35对所述拉环44起支撑作用,所述拉绳43的上端与所述拉环44固定连接,所述拉绳43可以带动所述拉环4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框35、所述升降杆32向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缸装置5包括第二电缸5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51上的第二推杆52、设置于所述第二推杆52左侧的连接杆53、设置于所述连接杆53右侧的移动杆54、第二弹簧55、设置于所述移动杆54右侧的储气框56、设置于所述储气框56右侧的管道57、设置于所述管道57上的风机58、阀门59、设置于所述风机58上的第一支架50。所述第二电缸5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5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二电缸51与所述固定框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35对所述第二电缸51起支撑作用,所述固定框35可以带动所述第二电缸51上下移动,进而所述固定框35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装置5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推杆52为水平杆,所述第二推杆5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5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杆52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杆53为竖直杆,所述第二推杆52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53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杆52可以带动所述连接杆53左右移动。所述移动杆54为水平杆,所述移动杆54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5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54穿过所述固定框35的内部且与所述固定框35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杆54可以在所述固定框35内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杆53可以带动所述移动杆54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弹簧55为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55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5可以防止所述连接杆53过度的左右移动。所述储气框56为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杆54的右端与所述储气框56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杆54可以带动所述储气框56左右移动,所述储气框56的右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561,所述第二通孔561为圆孔且贯穿所述储气框56的内外表面。所述管道57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561且与所述储气框5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561使得所述管道57的内部与所述储气框5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风机58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风机58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风机58与所述管道57连接。所述阀门59可以控制所述管道57内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一支架50为弯折状,所述第一支架50的一端与所述储气框5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0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58固定连接,所述储气框56对所述第一支架50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支架50对所述风机58起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机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6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61上的第二转轴62、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62下方的旋转框63、设置于所述旋转框63上的若干定位板64、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61左侧的第二支架65、设置于所述旋转框63下方的喷气框66、收容于所述喷气框66内的第二过滤网67、第三过滤网69、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7上的分散板68、设置于所述旋转框63左右两侧的固定杆60。所述第二电机6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机6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所述第二转轴62为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6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6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6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转轴62旋转。所述旋转框63为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旋转框63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转轴62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框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2可以带动所述旋转框63旋转,所述旋转框63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通孔631,所述第三通孔631贯穿所述旋转框63的内外表面,所述旋转框63贯穿所述储气框5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旋转框63可以在所述储气框56上稳定的旋转,且所述储气框56可以带动所述旋转框63左右移动,同时使其上下移动,进而所述储气框56可以带动所述第二电机装置6左右移动,同时使其上下移动,所述第三通孔631与所述旋转框63的内部,使得所述旋转框63的内部与所述储气框56的内部相通。所述定位板64为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6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储气框56的上下两侧,所述旋转框63贯穿所述定位板64的上下表面且与所述定位板6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64顶靠在所述储气框56上且与所述储气框56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板64可以在所述储气框56上旋转,所述定位板64对所述旋转框63起定位作用。所述第二支架65为弯折状,所述第二支架6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65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气框5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气框56对所述第二支架65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支架65对所述第二电机61起支撑作用。所述喷气框66为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喷气框66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喷气框6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四通孔661,所述第四通孔661为圆孔且贯穿所述喷气框66的内外表面,所述旋转框63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661且与所述喷气框6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通孔661使得所述旋转框63的内部与所述喷气框6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旋转框63可以带动所述喷气框66旋转。所述第二过滤网67为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67的侧面与所述喷气框6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气框66可以带动所述第二过滤网67旋转,所述第二过滤网67上设置有第五通孔671,所述第五通孔671为方孔且贯穿所述第二过滤网67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二过滤网67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第二过滤网67起过滤作用。所述分散板68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分散板68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671内且与所述第二过滤网6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69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69的上表面与所述喷气框66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69挡住所述第四通孔661,所述第三过滤网69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第三过滤网69起过滤作用。所述固定杆60为斜杆,所述固定杆60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杆60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6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0的下端与所述喷气框6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0使得所述旋转框63稳定的带动所述喷气框66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使用时,将皮革平铺放置在所述集中框14内,且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3上。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缸2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缸21带动所述第一推杆22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推杆22带动所述第一过滤网23、所述挡板26向上移动,所述过滤框24随之向上移动,直至所述限定块25顶靠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3上,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机4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机4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42旋转,所述拉绳43开始在所述第一转轴42上缠绕,所述拉绳43向下拉动所述拉环44,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框35稳定的向下移动,所述第二电缸装置5、所述第二电机装置6随之向下移动,直至所述喷气框66的下端距离皮革的距离较短,以便空气直接喷到皮革上。然后打开所述阀门59,且打开所述风机58的开关,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所述管道57内,空气通过第二通孔561进入到所述储气框56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三通孔631进入到所述旋转框63内,然后通过所述第四通孔661,且经过所述第三过滤网69的过滤进入到所述喷气框66内,同时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7的上方,然后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67的过滤后向下喷出,使得空气直接喷到所述集中框14内的皮革上,由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3向上移动,使得所述集中框14内的空气可以从皮革的下方,且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23的过滤进入到所述过滤框24内,从而可以与皮革的下表面接触,以便对皮革进行全面的吹干。然后可以打开所述第二电缸5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电缸51带动所述第二推杆52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杆52带动所述连接杆53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杆53带动所述移动杆54左右移动,进而所述移动杆54带动所述储气框56左右移动,进而所述储气框56使得所述第二电机装置6左右移动,所述喷气框66在左右移动过程中可以对皮革进行较大范围的吹干处理,为了提高吹干的效率,亦可打开所述第二电机6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电机6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62旋转,所述第二转轴62带动所述旋转框63旋转,所述喷气框66、所述第二过滤网67、所述分散板68随之旋转,可以带动气体的充分流动,使得空气与皮革充分接触,进而使得吹干的效率更高。至此,本实用新型皮革加工领域的自动吹干设备的使用过程讲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