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6690U - 安全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安全留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6690U
CN208756690U CN201820163941.0U CN201820163941U CN208756690U CN 208756690 U CN208756690 U CN 208756690U CN 201820163941 U CN201820163941 U CN 201820163941U CN 208756690 U CN208756690 U CN 208756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ontology
holding rod
puncture
safety indw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39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泰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639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6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6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66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全留置针,其包括一本体,其内轴向开设一轴孔,该本体径向伸出与该轴孔相连通的一分流管,且该本体前端另设有一针座,该针座前端轴向延伸的一软质针段,而该轴孔后方则套入一端塞;以及一穿刺装置,其包括一握杆,该握杆前端轴向接装一穿刺针,该握杆在该穿刺针后端设有相连通的一杆室,且该穿刺针刺入该端塞并通过该轴孔,并将该穿刺针前端的一针头由该针段前端伸出;该握杆可滑动地套设于一针套内,并在该握杆前段的外周面和该针套后段的内周面相对地设有一定位机构;当该握杆从该针段及该本体抽离时,该握杆在该针套内滑动,直到该定位机构形成扣接,使该针套将该穿刺针及该针头予以完全包覆,以提供使用上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安全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留置针,尤指一种能避免医护人员被穿刺针误扎的安全留置针。
背景技术
输注器(Administration set),例如蝴蝶针或留置针的目的与用途在于,例如洗肾、静脉注射或点滴注射时输送血液或药液。传统蝴蝶针具有特殊的造形,其是在一本体径向对称地突伸一对翼片,前方轴向伸出一金属针,后方则一体连接一输液管,该输液管末端接装一可拆卸的端盖,以避免异物进入输液管内。使用时,医护人员以双指捏住该对翼片,以便将金属针刺入病患的血管内,以作为输送血液或药液。
由于金属针材质刚硬,其留置于人体的血管内,尤其是需要长时间洗肾的过程中,往往造成病患的疼痛与不适,且更因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血管脆化的伤害。
基于前述蝴蝶针的缺点,相关业者及研发出一种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留置针,该留置针是由一锥形部,一输送管,一中继管及一外接管所组成。该输送管是套设并黏着于该锥形部前段,使该软质输送管前、中段由该锥形部前端伸出,而该中继管两端部则分别黏着于该锥形部后段与该外接管前端之间。
该留置针使用时,是以一穿刺针穿入该外接管、中继管、输送管及锥形部,并将该穿刺针的针头外露于该锥形部之外,而后连同该输送管前端刺入人体的血管后,再将该穿刺针抽出,使该输送管留置于血管内,以做为药液或血液的输送。而为防止血液外流,因此该中继管实施时是为可捏压的软管。
前述留置针结构行之有年,其优点在于,该输送管是以高分子软质材料所制成,其留置于血管内,不致造成病患的疼痛及不适;惟其缺点在于,该穿刺针刺入人体的血管并抽出后,该穿刺针的针头是处于裸露状态,而有可能误扎医护人员或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人员的潜在性危险,此乃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留置针,其穿刺针刺入人体的血管并抽出的过程中,该穿刺针的针头被针套所遮蔽,以避免误扎医护人员或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人员,从而提供该安全留置针使用上的安全性。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安全留置针,其包括一本体,其内轴向开设一轴孔,该本体径向伸出与该轴孔相连通的一分流管,且该本体前端另设有一针座,该针座前端轴向延伸的一软质针段,而该轴孔后方则套入一端塞,以形成密封;以及一穿刺装置,其包括一握杆,该握杆前端轴向接装一穿刺针,该握杆在该穿刺针后端设有相连通的一杆室,且该穿刺针刺入该端塞并通过该轴孔,并将该穿刺针前端的一针头由该针段前端伸出;以及该握杆可滑动地套设于一针套内,并在该握杆前段的外周面和该针套后段的内周面相对地设有一定位机构;当该握杆从该针段及该本体抽离时,该握杆在该针套内滑动,直到该定位机构形成扣接,使该针套将该穿刺针及该针头予以完全包覆。
其中该分流管由该本体外部向后斜向延伸。
其中该针座具有接合于该本体前方的一套管,该套管前端则轴向延伸该针段。
其中该端塞抵住与定位于该分流管与轴孔交接位置的后端;且该端塞由高分子软质材料制成的实心柱体。
其中该杆室后端结合一端盖,该端盖与该杆室的结合位置设有一排气结构,使血液能通过该穿刺针,并能流入该杆室内。
其中该定位机构在该握杆前段的外周面和该针套后段的内周面相对地设有能彼此扣接的一扣槽和一扣环。
其中该针段前方径向开设多个导孔。
其中所述导孔包括呈错位设置的一对第一导孔及一对第二导孔。
其进一步包括一输液控制装置,该输液控制装置包括:一中继管,其为具有弹性恢复的管体,该中继管一端利用一连接头连接于该分流管;一外接管,其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中继管另一端和供输液用的一输液导管;以及一止液扣环,其包括一倒U形本体,该本体前侧及后侧设有供该中继管穿设的一对通孔,该本体顶部开口一体延伸一卡扣片,该卡扣片选择性地扣接于该本体直立内壁相对设置的一扣钩,且该卡扣片底面与该本体的水平内壁相对突设可对该中继管形成断通控制的一对夹榫。
其中该中继管为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体,而连接头和该外接管则为硬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体。
其中该中继管、该连接头和该外接管是以埋入式射出成型为一长条形管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可以提供该安全留置针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组立后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控制装置组立后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控制装置止液时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穿刺装置从本体抽离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穿刺装置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使用时的立体图;以及
图9为图8所示安全留置针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包括一本体1,以及一穿刺装置2。
该本体1为一高分子材料,例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成型的管体,其内轴向设有一轴孔11(显示于图3),且该本体1径向延伸一分流管12。如图1至图3所示,该分流管12是由该本体1外部向后斜向延伸,并与该轴孔11连通,该分流管12使用时,其是与一输液控制装置3连接。再者,该本体1前端设有一针座13,该针座13是以一高分子材料,例如聚丙烯制成一细长形管体,其后方具有一套管131,且该套管131前端轴向延伸可供流液,例如血液或药液通过的一软质针段132。该套管131套设于该本体1前端,并以黏着或熔接方式固设于该本体1前端。
其中,该针段132前方径向开设多个导孔133,所述导孔133包括呈错位,例如90度设置的一对第一导孔133a及一对第二导孔133b,以方便于穿刺时血液由所述导孔133流入该针段132内,而具有容易穿刺的效果。
此外,另将一端塞14从该轴孔11后端塞入,以形成密封;该端塞14抵住与定位于该分流管12与轴孔11交接位置的后端,例如呈阶级状的一挡缘111,以确保流液只能由该分流管12进出,使该端塞14形成阻挡流液的效果。其中该端塞14是由高分子软质材料,例如硅胶制成的实心柱体。
该穿刺装置2包括一握杆21,一穿刺针22,及一针套23。该握杆21及该针套23是以高分子材料,例如聚丙烯所制成,而该穿刺针22则为金属或陶瓷所制成。该握杆21前端轴向接装该穿刺针22,使两者结合为一体。如图3所示,该握杆21在该穿刺针22后端设有相连通的一杆室211,另将一端盖212结合,例如螺接或扣接于该杆室211后端,该端盖212与该杆室211的结合位置设有一排气结构,例如采螺接方式时加大该端盖212与该杆室211的螺纹间隙,或者采扣接方式时则在该端盖212上开设通气孔,此举使得该穿刺针22刺入血管后,血液能通过该穿刺针22,并将该杆室211内的空气通过该端盖212的该排气结构排出,使血液能流入该杆室211内。
该握杆21可滑动地套设于一针套23内,且该握杆21前段的外周面和该针套23后段的内周面相对地设有一定位机构,例如能彼此扣接的一扣槽213和一扣环231。因此,当该握杆21在该针套23内滑动,使该扣槽213与该扣环231形成扣接时,该针套23即可将该穿刺针22的一针头221予以完全包覆,以避免误扎的情况发生。
如图2及图3所示,其显示该穿刺装置2与该本体1的结合型态。组装人员将该穿刺针22刺入该端塞14并通过该轴孔11,使该穿刺针22前端的该针头221由该针段132前端伸出。而为避免该裸露的针头221扎伤,出厂前另将一针盖4套接于该套管13,以便将该针段132与该针头221完全包覆,以避免污染并可防止误扎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该分流管12是连接该输液控制装置3,该输液控制装置3包括由弹性高分子材料,例如硅胶制成的细长形且具有弹性恢复的一中继管31。该中继管2一端利用一硬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连接头311结合该分流管12,而另一端则连接一外接管32。其中该连接头311和该外接管32是以高分子材料,例如聚氯乙烯(Poly Vinyl Chloride)制成,而该外接管32是连接一输液导管(已知未予图示),以便连通于一血液透析仪器或一输液装置,例如输液或输血。
再另一实施例中,该中继管31、该连接头311和该外接管32是以埋入式射出成型为一长条形管体。
该中继管31套设于一止液扣环33,该止液扣环33具有一倒U形架体331,该架体331的前侧及后侧相对开设一对供该中继管31穿设的通孔332,该架体331顶部开口一体延伸一卡扣片333,以便选择性地扣接于该架体331直立内壁相对设置的一扣钩334,而该卡扣片334底面与该架体331的水平内壁则相对突设可对该中继管31形成断通控制的一对夹榫335。
当该卡扣片333未扣接于该架体331时,流液可通过该中继管31,并进入该分流管12内,以便将流液输送至病患的血管内。反之,当该卡扣片333扣接于该架体331时,该对夹榫335共同夹紧该中继管31(显示于图5),使流液不致进入该分流管12内,或者血液不致进入到该外接管32内。
请参阅图2至3及图6至图9,使用时,医护人员手握本体1,并将该针头221连同该针段132刺入病患的血管内,通过该针段132前段开设呈错位设置的该对第一导孔133a及该对第二导孔133b,因此,该针头221刺破血管时,血液即由所述导孔133a、133b流入该针段132内,以避免该穿刺针22进行穿刺时由血液所产生的阻抗;而血液则通过该穿刺针22并进流向该杆室211内。接着,一手握住该体1及该针套223,另一手握住该握杆21并往后抽离,使该握杆21沿着该针套23向后移动,而该穿刺针22则随着该握杆21移动,直到该定位机构,例如该握杆21的扣槽213和该针套23的该扣环231形成卡扣时,该针头221亦脱离该端塞14,使该穿刺针22完全脱离该本体1,并被该针套23包覆(显示于图6及图7),以避免误扎医护人员或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人员,从而提供该安全留置针使用上的安全性。
如图8及图9所示,当该穿刺装置2从该本体1脱离后,此时该止液扣环33的该卡扣片333扣接于该扣钩334,而令该对夹榫335夹住该中继管31,以阻止血液往该外接管32喷出,以形成止血效果(显示于图5)。
接着,医护人员即可将已知的输液导管(未予以图示)一端连接于该外接管32,并将该输液导管另一端结合于该血液透析仪器,使透析后的血液经由该输液导管的输出,而直接流过该输液控制装置3的该外接管32、该中继管31及该分流管12及该轴孔11,最后由该针段132输入血管内。而该止液扣环33则在该中继管31位置对流液,例如血液或药液进行断通控制。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当该穿刺装置由本体抽离后,该穿刺针及其针头是被该针套完全地包覆,使该针头不致露出,以避免污染并可防止误扎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再者,该输液控制装置通过在该中继管增设可对流液,例如血液或药液进行断通控制的止液扣环,使该安全留置针刺入血管时能提供止血效果外,另当医疗院所遭逢意外时,病患可利用该止液扣环实时切断流液的输送,以争取病患逃生时间,堪称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Claims (11)

1.一种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内轴向开设一轴孔,该本体径向伸出与该轴孔相连通的一分流管,且该本体前端另设有一针座,该针座前端轴向延伸的一软质针段,而该轴孔后方则套入一端塞,以形成密封;以及
一穿刺装置,其包括一握杆,该握杆前端轴向接装一穿刺针,该握杆在该穿刺针后端设有相连通的一杆室,且该穿刺针刺入该端塞并通过该轴孔,并将该穿刺针前端的一针头由该针段前端伸出;以及该握杆可滑动地套设于一针套内,并在该握杆前段的外周面和该针套后段的内周面相对地设有一定位机构;
当该握杆从该针段及该本体抽离时,该握杆在该针套内滑动,直到该定位机构形成扣接,使该针套将该穿刺针及该针头予以完全包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分流管由该本体外部向后斜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针座具有接合于该本体前方的一套管,该套管前端则轴向延伸该针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端塞抵住与定位于该分流管与轴孔交接位置的后端;且该端塞由高分子软质材料制成的实心柱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室后端结合一端盖,该端盖与该杆室的结合位置设有一排气结构,使血液能通过该穿刺针,并能流入该杆室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机构在该握杆前段的外周面和该针套后段的内周面相对地设有能彼此扣接的一扣槽和一扣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针段前方径向开设多个导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孔包括呈错位设置的一对第一导孔及一对第二导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输液控制装置,该输液控制装置包括:
一中继管,其为具有弹性恢复的管体,该中继管一端利用一连接头连接于该分流管;
一外接管,其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中继管另一端和供输液用的一输液导管;以及
一止液扣环,其包括一倒U形本体,该本体前侧及后侧设有供该中继管穿设的一对通孔,该本体顶部开口一体延伸一卡扣片,该卡扣片选择性地扣接于该本体直立内壁相对设置的一扣钩,且该卡扣片底面与该本体的水平内壁相对突设可对该中继管形成断通控制的一对夹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继管为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体,而连接头和该外接管则为硬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继管、该连接头和该外接管是以埋入式射出成型为一长条形管体。
CN201820163941.0U 2018-01-31 2018-01-31 安全留置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6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3941.0U CN208756690U (zh) 2018-01-31 2018-01-31 安全留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3941.0U CN208756690U (zh) 2018-01-31 2018-01-31 安全留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6690U true CN208756690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4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39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6690U (zh) 2018-01-31 2018-01-31 安全留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6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33636B2 (ja) 留置針組立体
WO2007061144A1 (ja) 留置針
WO2006027923A1 (ja) 留置針組立体
CN104399143B (zh) 一种带缓释正压装置的留置针
CN101104094A (zh) 带无针密闭接口的安全式动静脉留置针
JP6757401B2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輸液セット及び流体の採取方法
CN208756690U (zh) 安全留置针
JP6280373B2 (ja) 医療用体外回路との接続に利用される留置針
CA1257162A (en)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ir or fluid reflux into the body of a patient
JP3123147U (ja) クランプ付分岐管及び医療用具
CN206526346U (zh) 留置针
JP4066222B2 (ja) 自動開閉弁付コネクタ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医療用具
CN204307149U (zh) 密闭式正压留置针
JP2000217925A (ja) 分岐部を有する翼付留置穿刺針
JP2004242762A (ja) 留置用カテーテル
CN205379514U (zh) 一种缓释正压装置及其留置针
JP2005027991A (ja) 留置輸液器具
JP3700422B2 (ja) 血液回路
JP4423861B2 (ja) 留置用カテーテル
CN217593514U (zh) 一种防堵留置针
JP3118321U (ja) プラスチック針及び医療用具
CN216148739U (zh) 一种防回血静脉输液器
JP3135582U (ja) ドリップチャンバ、およびドリップチャンバを備えた血液回路
WO2000027452A1 (en) Manifold with one-way needleless injection site
CN209347793U (zh) 一种无菌头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