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3425U -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3425U
CN208753425U CN201820908764.4U CN201820908764U CN208753425U CN 208753425 U CN208753425 U CN 208753425U CN 201820908764 U CN201820908764 U CN 201820908764U CN 208753425 U CN208753425 U CN 208753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injection
gas control
valve seat
ball valve
way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087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虎忠
袁学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Jia T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Jia T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Jia T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Jia Tu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087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3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3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3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包括注液嘴、导流件、气控三通球阀、注液杯底座、注液杯、真空管及打液装置;注液杯底座固定设置在注液杯底部,注液杯、及注液杯底座共同组成具有注液内腔的注液组件;气控三通球阀具有三个接口,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三个接口连接在导流件的上端并与被注液电池的内腔连通,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一个接口连接到注液杯底座的下端并与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连通,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二个接口连接到所述真空管的一端,真空管的自由端连接有二通阀,二通阀连接有真空连接管。该种高效注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注液效率高、实施成本低、故障效率低、注液质量好、电池寿命长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不断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内注入电解液是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实现将电解液注入电池的装置称为注液装置。
传统的杯中杆注液装置中,杯中杆与杯体拉杆式或活塞式密封,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该种密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密封圈磨损而引起杯中杆卡顿的现象,导致注液装置的维修频率高,实施成本高;另外,所述的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损粉末容易调入电池内部,进而影响电池的生产质量,间接降低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所述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注液装置,解决了现有结构复杂、磨损现象严重、故障频率高、实施及维护成本高、影响电池质量及使用寿命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包括注液嘴、导流件、气控三通球阀、注液杯底座、注液杯、真空管及打液装置;
所述注液嘴安装在导流件的下端并用于将电解液注入被注液电池中;
所述注液杯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注液杯底部,注液杯、及注液杯底座共同组成具有注液内腔的注液组件;
所述气控三通球阀具有三个接口,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三个接口连接在导流件的上端并与被注液电池的内腔连通,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一个接口连接到注液杯底座的下端并与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连通,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二个接口连接到所述真空管的一端,所述真空管的自由端连接有二通阀,所述二通阀连接有真空连接管;
所述打液装置包括配合注液杯使用的打液针及电解液连接管,所述电解液连接管用于与外部的电解液供应设备连接,所述打液针与电解液连接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注液泵,所述注液泵配合打液针、电解液连接管将电解液注入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控三通球阀包括阀座及设置在所述阀座内部的阀芯,所述阀座内部设置有阀座第一通道、阀座第二通道及阀座第三通道,所述阀芯内部开设有阀芯第一通道及阀芯第二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座第一通道、阀座第三通道为同轴通道,阀座第二通道垂直于阀座第一通道、阀座第三通道,阀芯第一通道垂直于阀芯第二通道;所述阀座第一通道连接在所述注液杯底座的下部,阀座第二通道与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连接,阀座第三通道连接在所述导流件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液嘴内部设置有注液嘴通孔,所述被注液电池具有注液电池孔,所述注液嘴通孔下部对接被注液电池的注液电池孔的入口;所述导流件内部具有锥形导流通道,所述锥形导流通道的上端与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三个接口连通,锥形导流通道的下端与注液嘴的注液嘴通孔连通;所述注液杯底座内部具有底座通孔,所述底座通孔的下部与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一个接口连通,底座通孔的上部与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连通,所述注液杯下部具有注液杯通孔,所述注液杯通孔下部与所述底座通孔连通,注液杯通孔上部与所述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件与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三个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气控三通球阀的第一个接口与注液杯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注液杯底座与注液杯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注液装置,该种高效注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在具体实施时有效降低实施难度及实施成本;另外,该种高效注液装置取消了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常规密封结构,消除了密封圈磨损等现象,避免了磨损粉末进入到电池内部,有效提升了电池的生产质量,进一步保证了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总之,该种高效注液装置解决了现有结构复杂、磨损现象严重、故障频率高、实施及维护成本高、影响电池质量及使用寿命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装填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包括注液嘴11、导流件2、气控三通球阀3、注液杯底座41、注液杯42、真空管51及打液装置;
所述注液嘴11安装在导流件2的下端并用于将电解液注入被注液电池12中;
所述注液杯底座41固定设置在所述注液杯42底部,注液杯42、及注液杯底座41共同组成具有注液内腔40的注液组件;
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具有三个接口,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三个接口连接在导流件2的上端并与被注液电池12的内腔连通,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一个接口连接到注液杯底座41的下端并与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连通,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二个接口连接到所述真空管51 的一端,所述真空管51的自由端连接有二通阀52,所述二通阀52 连接有真空连接管53;
所述打液装置包括配合注液杯42使用的打液针43及电解液连接管44,所述电解液连接管44用于与外部的电解液供应设备连接,所述打液针43与电解液连接管44的连接处设置有注液泵45,所述注液泵45配合打液针43、电解液连接管44将电解液注入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中。
优选地,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包括阀座31及设置在所述阀座31 内部的阀芯32,所述阀座31内部设置有阀座第一通道311、阀座第二通道312及阀座第三通道313,所述阀芯32内部开设有阀芯第一通道321及阀芯第二通道322。
优选地,所述阀座第一通道311、阀座第三通道313为同轴通道,阀座第二通道312垂直于阀座第一通道311、阀座第三通道313,阀芯第一通道321垂直于阀芯第二通道322;所述阀座第一通道311连接在所述注液杯底座41的下部,阀座第二通道312与所述真空管51的一端连接,阀座第三通道313连接在所述导流件2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注液嘴11内部设置有注液嘴通孔111,所述被注液电池12具有注液电池孔121,所述注液嘴通孔111下部对接被注液电池12的注液电池孔121的入口;所述导流件2内部具有锥形导流通道21,所述锥形导流通道21的上端与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三个接口连通,锥形导流通道21的下端与注液嘴11的注液嘴通孔111连通;所述注液杯底座41内部具有底座通孔411,所述底座通孔411 的下部与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一个接口连通,底座通孔411的上部与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连通,所述注液杯42下部具有注液杯通孔 421,所述注液杯通孔421下部与所述底座通孔411连通,注液杯通孔421上部与所述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流件2与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三个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1,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一个接口与注液杯底座 4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2,所述注液杯底座41与注液杯42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6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注液过程为:
参照图1,控制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的所述阀芯32在第一状态时,所述被注液电池12的内腔与所述真管空51连通,此时打开所述二通阀52,使得所述被注液电池12的内腔与所述真空连接管53连通,实现对所述被注液电池12的内腔进行抽真空,同时,通过所述注液泵45向所述注液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内打入设定量的电解液。
参照图2,当对所述被注液电池12的内腔抽真空完成且向所述注液内腔40内打入电解液完成后,控制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的所述阀芯32切换到第二状态,使得所述被注液电池12与所述注液内腔 40连通,在负压作用下,所述注液内腔40内的电解液会被快速吸收到所述被注液电池12的内腔,注液完成。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嘴(11)、导流件(2)、气控三通球阀(3)、注液杯底座(41)、注液杯(42)、真空管(51)及打液装置;
所述注液嘴(11)安装在导流件(2)的下端并用于将电解液注入被注液电池(12)中;
所述注液杯底座(41)固定设置在所述注液杯(42)底部,注液杯(42)、及注液杯底座(41)共同组成具有注液内腔(40)的注液组件;
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具有三个接口,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三个接口连接在导流件(2)的上端并与被注液电池(12)的内腔连通,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一个接口连接到注液杯底座(41)的下端并与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连通,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二个接口连接到所述真空管(51)的一端,所述真空管(51)的自由端连接有二通阀(52),所述二通阀(52)连接有真空连接管(53);
所述打液装置包括配合注液杯(42)使用的打液针(43)及电解液连接管(44),所述电解液连接管(44)用于与外部的电解液供应设备连接,所述打液针(43)与电解液连接管(44)的连接处设置有注液泵(45),所述注液泵(45)配合打液针(43)、电解液连接管(44)将电解液注入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包括阀座(31)及设置在所述阀座(31)内部的阀芯(32),所述阀座(31)内部设置有阀座第一通道(311)、阀座第二通道(312)及阀座第三通道(313),所述阀芯(32)内部开设有阀芯第一通道(321)及阀芯第二通道(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第一通道(311)、阀座第三通道(313)为同轴通道,阀座第二通道(312)垂直于阀座第一通道(311)、阀座第三通道(313),阀芯第一通道(321)垂直于阀芯第二通道(322);所述阀座第一通道(311)连接在所述注液杯底座(41)的下部,阀座第二通道(312)与所述真空管(51)的一端连接,阀座第三通道(313)连接在所述导流件(2)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嘴(11)内部设置有注液嘴通孔(111),所述被注液电池(12)具有注液电池孔(121),所述注液嘴通孔(111)下部对接被注液电池(12)的注液电池孔(121)的入口;所述导流件(2)内部具有锥形导流通道(21),所述锥形导流通道(21)的上端与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三个接口连通,锥形导流通道(21)的下端与注液嘴(11)的注液嘴通孔(111)连通;所述注液杯底座(41)内部具有底座通孔(411),所述底座通孔(411)的下部与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一个接口连通,底座通孔(411)的上部与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连通,所述注液杯(42)下部具有注液杯通孔(421),所述注液杯通孔(421)下部与所述底座通孔(411)连通,注液杯通孔(421)上部与所述注液组件的注液内腔(4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2)与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三个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1),所述气控三通球阀(3)的第一个接口与注液杯底座(4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2),所述注液杯底座(41)与注液杯(42)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63)。
CN201820908764.4U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Active CN208753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8764.4U CN208753425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8764.4U CN208753425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3425U true CN208753425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2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08764.4U Active CN208753425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3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53095U (zh) 一种注液装置
CN208753428U (zh) 一种注液装置
CN208908235U (zh) 一种双杯注液装置
CN208753426U (zh) 一种等压注液装置
CN108011072A (zh) 一种注液装置
CN207121595U (zh) 一种食品发酵装置
CN208753425U (zh)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CN105514340B (zh) 一种电池注液杯
CN204407408U (zh) 注液设备
CN108630881A (zh) 一种双杯注液装置
CN207303224U (zh) 一种柔性注液嘴
CN208690376U (zh) 免插管注酸壶及联排注酸壶
CN207977396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真空注液机构
CN203883071U (zh) 一种真空电解液灌装系统
CN208284550U (zh) 一种新型注液装置
CN108878761A (zh) 一种等压注液装置
CN108767189A (zh) 一种新型注液装置
CN205921020U (zh) 一种用于起停系统蓄电池的排气栓
CN105552299B (zh) 注液机及其注液单元
CN203562476U (zh) 一种抽真空加酸工具
CN209056548U (zh) 一种新型软包电池注液针
CN20440740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
CN208687197U (zh) 一种斑马式快速接头
CN220138664U (zh)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CN209691840U (zh) 一种新型注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