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664U -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8664U
CN220138664U CN202321175275.XU CN202321175275U CN220138664U CN 220138664 U CN220138664 U CN 220138664U CN 202321175275 U CN202321175275 U CN 202321175275U CN 220138664 U CN220138664 U CN 220138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jection
cup
sealing
conduit
sealing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52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令飞
汪思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52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8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8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8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包括第一注液组件和第二注液组件,第一注液组件包括第一注液杯和第一密封导管,第一密封导管安装于第一注液杯的底部,第二注液组件包括第二注液杯和第二密封导管,第二密封导管安装于第二注液杯的底部;还包括注液嘴,注液嘴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接口,接口用于与第一密封导管、第二密封导管连接。通过采用两套注液组件形成的注液机构进行电池的注液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单注液杯及管道机构,在循环静置过程中通过施加正压配合采用辅助注液杯及管道排气方式来实现气液置换和电解液浸润。减少了传统的单注液杯需要正负压交替进行,消耗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动力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成了各企业生产的首要目标,提高效率可以从工艺方法及设备结构两方面着手。不同的电池型号对于电池所要求的注液量都是不同的,无论注液量多少,目前行业内注液原理中,为防止注液浸润不良导致的溢液/喷液/电解液表面污染等质量问题,经试验研究表明,电池注液过程中正压及抽真空时间越长,电池溢液等浸润不良越低,由于通正压时必须结束掉上一环节的抽真空才能开始运行,这就导致生产时间加长,注液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满足设计产能需求,效率与质量无法同时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注液过程中正压及抽真空需要分别进行导致该注液环节耗时长,注液效率低的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包括第一注液组件、第二注液组件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一注液组件或第二注液组件提供正压的压力发生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注液组件包括第一注液杯和第一密封导管,所述第一密封导管安装于所述第一注液杯的底部,所述第二注液组件包括第二注液杯和第二密封导管,所述第二密封导管安装于所述第二注液杯的底部;还包括注液嘴,所述注液嘴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接口,两个所述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所述第二密封导管连接。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两套注液组件形成的注液机构进行电池的注液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单注液杯及管道机构,在循环静置过程中通过施加正压配合采用辅助注液杯及管道排气方式来实现气液置换和电解液浸润。减少了传统的单注液杯需要正负压交替进行,消耗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缺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注液杯、所述第二注液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压力发生装置的正压导管接口。当压力发生装置的正压导管与第一注液杯的导管接口连通时,用于向第一注液杯施加正压,将第一注液杯中的电解液通过正压注入到锂电池中。此时,第二注液杯的导管接口处于关闭状态。反之原理相同。具体的,正压优选为微正压,压强范围为30-50KP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注液杯、所述第二注液杯均设置有用于注液的注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液嘴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注液嘴内部为空腔,所述第一密封导管、所述第二密封导管并列、竖直设置于所述空腔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注液嘴底部;所述第二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导管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注液嘴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导管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导管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一密封导管管径范围为6-15mm,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管径范围为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注液组件和所述第二注液组件均采用透明材质。在注液过程中可以时时的观察注液流动情况,以及气泡的流动情况。更便于操作工人及时的发现注液异常的状况,并进行干预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导管与所述第一注液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导管与所述第二注液杯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导管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注液杯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实现固定;所述第二密封导管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二注液杯与所述第二密封导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实现固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两套注液组件形成的注液机构进行电池的注液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单注液杯及管道机构,在循环静置过程中通过施加正压配合采用辅助注液杯及管道排气方式来实现气液置换和电解液浸润。减少了传统的单注液杯需要正负压交替进行,消耗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两套注液组件为透明材质,在注液过程中可以时时的观察注液流动情况,以及气泡的流动情况。更便于操作工人及时的发现注液异常的状况,并进行干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注液嘴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注液杯;11-正压导管接口;2-第一密封导管;3-第二注液杯;4-第二密封导管;5-注液嘴;51-接口;52-空腔;6-压力发生装置;61-正压导管;7-注液口;8-第一连通管;9-第二连通管;10-第一连接螺栓;12-第二连接螺栓;13-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注液组件和第二注液组件,所述第一注液组件和所述第二注液组件均采用透明材质。在注液过程中可以时时的观察注液流动情况,以及气泡的流动情况。更便于操作工人及时的发现注液异常的状况,并进行干预处理。
所述第一注液组件包括第一注液杯1和第一密封导管2,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安装于所述第一注液杯1的底部,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与所述第一注液杯1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注液组件包括第二注液杯3和第二密封导管4,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安装于所述第二注液杯3的底部;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与所述第二注液杯3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10,所述第一注液杯1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0实现固定;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栓12,所述第二注液杯3与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12实现固定。
还包括注液嘴5,所述注液嘴5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接口51,两个所述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连接。所述第一注液杯1、所述第二注液杯3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压力发生装置6的正压导管接口11。当压力发生装置6的正压导管61与第一注液杯1的正压导管接口11连通时,用于向第一注液杯1施加正压,将第一注液杯1中的电解液通过正压注入到锂电池13中。此时,第二注液杯3的正压导管接口11处于关闭状态。反之原理相同。具体的,正压优选为微正压,压强范围为30-50KPa,所述第一注液杯1、所述第二注液杯3均设置有用于注液的注液口7。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嘴5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注液嘴5内部为空腔52,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并列、竖直设置于所述空腔52上部。所述第一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一连通管8,所述第一连通管8设置于所述空腔52中,所述第一连通管8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8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注液嘴5底部;所述第二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二连通管9,所述第二连通管9设置于所述空腔52中,所述第二连通管9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9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注液嘴5底部。
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与所述第一连通管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与所述第二连通管9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导管2管径范围为6-15mm,所述第一连通管8的管径范围为2-5mm。
上述装置的使用方式具体的:压力发生装置交替与第一注液杯或第二注液杯连接,通过正压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开始注液循环;重复多次即可完成电解液完全浸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液组件、第二注液组件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一注液组件或第二注液组件提供正压的压力发生装置(6);所述第一注液组件包括第一注液杯(1)和第一密封导管(2),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安装于所述第一注液杯(1)的底部,所述第二注液组件包括第二注液杯(3)和第二密封导管(4),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安装于所述第二注液杯(3)的底部;还包括注液嘴(5),所述注液嘴(5)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接口,两个所述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杯(1)和所述第二注液杯(3)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压力发生装置(6)的正压导管接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杯(1)、所述第二注液杯(3)均设置有用于注液的注液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嘴(5)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注液嘴(5)内部为空腔(52),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并列、竖直设置于所述空腔(52)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一连通管(8),所述第一连通管(8)设置于所述空腔(52)中,所述第一连通管(8)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8)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注液嘴(5)底部;所述第二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二连通管(9),所述第二连通管(9)设置于所述空腔(52)中,所述第二连通管(9)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9)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注液嘴(5)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与所述第一连通管(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与所述第二连通管(9)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导管(2)管径范围为6-15mm,所述第一连通管(8)的管径范围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与所述第一注液杯(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与所述第二注液杯(3)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螺栓(10),所述第一注液杯(1)与所述第一密封导管(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0)实现固定;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栓(12),所述第二注液杯(3)与所述第二密封导管(4)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12)实现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组件和所述第二注液组件均采用透明材质。
CN202321175275.X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Active CN220138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5275.XU CN220138664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5275.XU CN220138664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8664U true CN220138664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5275.XU Active CN220138664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8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6445A (zh) 双孔锂离子盖板及其摇椅式注液装置与方法
CN220138664U (zh) 一种新型电池注液结构
CN205904062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点胶密封装置
CN208142272U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加装装置
CN110299504A (zh) 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及其注液方法
CN210956839U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加装装置
CN210926149U (zh) 一种圆柱电池注液杯
CN208908235U (zh) 一种双杯注液装置
CN214411460U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
CN104821388A (zh) 一种高精度铅酸蓄电池补酸加液装置
CN10615918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贯通式注液方法及装置
CN211045587U (zh) 一种电解液注射装置
CN215644911U (zh) 一种负压化成用定量加酸壶
CN114069168B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结构及其注液方法
CN108767189A (zh) 一种新型注液装置
CN211404632U (zh) 一种电池注液机构
CN212303853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CN209515848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电解液快速切换装置
CN20440740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
CN212017412U (zh) 一种负压式中空纤维复合膜涂膜装置
CN203562476U (zh) 一种抽真空加酸工具
CN206163603U (zh) 一种单管道锂电池电解液注液器
CN208753425U (zh) 一种高效注液装置
CN207558953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装置
CN210956842U (zh) 新型注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