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3146U -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3146U
CN208753146U CN201821456591.3U CN201821456591U CN208753146U CN 208753146 U CN208753146 U CN 208753146U CN 201821456591 U CN201821456591 U CN 201821456591U CN 208753146 U CN208753146 U CN 208753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jig
bag support
bobbin wind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65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金汉
李亚鹏
伍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 Da Electronics Co Ltd Of Huizhou City
Jiangxi Bai H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 Da Electronics Co Ltd Of Huizhou City, Jiangxi Bai H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 Da Electronics Co Ltd Of Huizhou City
Priority to CN2018214565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3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3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3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设备,包括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绕线装置(2)和下料摆放装置(3),所述上料装置(1)、绕线装置(2)和下料摆放装置(3)依次相连,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将线包支架上料到绕线装置(2),所述绕线装置(2)在线包支架上绕线成线包,所述下料摆放装置(3)将线包从绕线装置(2)下料并摆放;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上料组件(13),所述上料组件(13)设置有多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131),各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13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绕线装置(2)包括多个绕线位(21)。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绕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同时进行多个线包绕线的自动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是最常用的旋转驱动装置,在各种产品中均有使用,线包是电机中的重要部件,一般通过在支架上绕线形成线包,通过线包与磁极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电机的转动功能。现在的线包一般采用自动化的绕线机绕线,实现了自动化,但是一般都是一次绕一个线包,或采用多次上料的形式逐个将线包支架上料到绕线机,然后再依次进行多个线包同时绕线。这种绕线方法上料慢,影响绕线作业的整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进行多个线包绕线的自动绕线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绕线设备,包括线包支架上料装置、绕线装置和下料摆放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绕线装置和下料摆放装置依次相连,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将线包支架上料到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在线包支架上绕线成线包,所述下料摆放装置将线包从绕线装置下料并摆放;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设置有多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各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多个绕线位。
进一步地,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还包括直线送料器和推杆,所述上料组件滑动设置在直线送料器和绕线装置之间,所述推杆与上料组件设置在直线送料器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推杆将直线送料器上的线包支架推入上料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还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和直线送料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摆放装置包括下料组件和中转机构,所述下料组件滑动设置在绕线装置与中转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插针。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机构包括第一下料治具和第二下料治具,所述第一下料治具滑动设置在下料组件和第二下料治具之间;所述第一下料治具上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将线包从第一下料治具推送到第二下料治具中;所述第一下料治具和第二下料治具均设置多个容纳腔槽;所述第一下料治具上的容纳槽靠近第二下料治具一侧开敞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械手和料架,所述机械手设置在第二下料治具和料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上料组件设置有多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绕线装置包括多个绕线位,实现了同时进行多个线包支架的上料和多个线包支架的绕线作业,上料快,生产效率高;通过下料组件,可以同时下料多个绕线装置上绕好线的线包,加快下料作业,提高绕线整体的效率;通过第二下料治具,可以直接将多个线包同时转移到转移治具中,方便后续流转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自动绕线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自动绕线设备的上料组件与绕线装置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自动绕线设备的下料组件与绕线装置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自动绕线设备的下料摆放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自动绕线设备的推块和第一下料治具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自动绕线设备的机械手、第二下料治具和料架配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6,一种自动绕线设备,包括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绕线装置2和下料摆放装置3,所述上料装置1、绕线装置2和下料摆放装置3依次相连,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将线包支架上料到绕线装置2,所述绕线装置2在线包支架上绕线成线包,所述下料摆放装置3将线包从绕线装置2下料并摆放。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上料组件13,所述上料组件13设置有多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131,各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13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绕线装置2包括多个绕线位21,通常绕线位21的数量与上料治具131的数量一致,从而上料治具131可以一次性将多个线包支架上料到绕线装置2,绕线装置2再同时进行多个线包支架的绕线。上料组件13设置有多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131、绕线装置2包括多个绕线位21,实现了同时进行多个线包支架的上料和多个线包支架的绕线作业,上料快,生产效率高。
参阅图1,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还包括直线送料器12和推杆14,所述上料组件13滑动设置在直线送料器12和绕线装置2之间,所述推杆14与上料组件13设置在直线送料器12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推杆14将直线送料器12上的线包支架推入上料组件13。一般直线送料器12末端两侧设置为敞口,而推杆14与上料组件13的上料治具131位置对应,从而推杆14可以将线包支架从直线送料器12中推入到上料治具131中。推杆14可以设置一个,逐个对上料组件13进行上料,也可以设置多个,同时将直线送料器12末端的多个线包支架推入到上料组件13的上料治具131中,进一步提供上料的效率。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还包括振动盘11,所述振动盘11和直线送料器12相连接,从而将随意堆放的线包支架上料到直线送料器12。
参阅图1和图3,所述下料摆放装置3包括下料组件31和中转机构32,所述下料组件31滑动设置在绕线装置2与中转机构32之间。下料组件31一般可以与上料组件13设置在同一个导轨上来导向,导轨相对绕线装置2设置,下料组件31和上料组件13的滑动可以通过气缸、丝杆机构或同步带等来实现。下料组件31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插针311,通过插针311插入到绕线装置2绕完线的线包中取出多个线包,再将线包转移到中转机构32上。
参阅图4~6,所述中转机构32包括第一下料治具321和第二下料治具322,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和第二下料治具322均设置多个容纳腔槽,来同时进行多个线包的转移。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滑动设置在下料组件31和第二下料治具322之间,将多个线包同时由下料组件31转移到第二下料治具322上,一般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上设置有推块323,所述推块323将线包从第一下料治具321推送到第二下料治具322中,第二下料治具322上可以容纳转移治具,具体可以通过机械手324转移到其上,推块323将线包从第一下料治具321直接推送到第二下料治具322中的转移治具上。所述推块323可以升降和水平推送,从而实现转移功能。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上的容纳槽靠近第二下料治具322一侧开敞口,从下料组件31下料时,第一下料治具321先滑动到靠近下料组件31一侧,然后下料组件31滑动到第一下料治具321的上方,最后第一下料治具321向第二下料治具322一侧滑动,即可将下料组件31上插放的线包拉动脱落,并落入到第一下料治具321上。
参阅图6,还包括机械手324和料架325,所述机械手324设置在第二下料治具322和料架325之间,从而机械手324可以将第二下料治具322中的转移治具机治具上的线包一次性转移到料架325上,再把料架上的空转移治具放入到第二下料治具322中,方便下一个作业循环。前述的滑动均可通过气缸等实现。通过第一下料治具321可以实现多个线包同时从下料组件31下料,提供下料的效率。通过下料组件31,可以同时下料多个绕线装置2上绕好线的线包,加快下料作业,提高绕线整体的效率。通过第二下料治具322,可以直接将多个线包同时转移到转移治具中,方便后续流转作业。
本实施例的自动绕线设备工作时,线包支架经振动盘、直线送料器配合送料,在直线送料器末端经上料组件13和推杆14的配合将多个线包支架转移到上料组件13中,由上料组件13将多个线包支架同时上料到绕线装置2,经绕线装置2上多个绕线位对线包进行绕线,绕线完成后经下料组件31、第一下料治具321、第二下料治具322和机械手324,最终将线包装入转移治具并放入到料架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绕线装置(2)和下料摆放装置(3),所述上料装置(1)、绕线装置(2)和下料摆放装置(3)依次相连,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将线包支架上料到绕线装置(2),所述绕线装置(2)在线包支架上绕线成线包,所述下料摆放装置(3)将线包从绕线装置(2)下料并摆放;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上料组件(13),所述上料组件(13)设置有多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131),各个线包支架上料治具(13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绕线装置(2)包括多个绕线位(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还包括直线送料器(12)和推杆(14),所述上料组件(13)滑动设置在直线送料器(12)和绕线装置(2)之间,所述推杆(14)与上料组件(13)设置在直线送料器(12)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推杆(14)将直线送料器(12)上的线包支架推入上料组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包支架上料装置(1)还包括振动盘(11),所述振动盘(11)和直线送料器(1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摆放装置(3)包括下料组件(31)和中转机构(32),所述下料组件(31)滑动设置在绕线装置(2)与中转机构(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31)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插针(3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32)包括第一下料治具(321)和第二下料治具(322),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滑动设置在下料组件(31)和第二下料治具(322)之间;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上设置有推块(323),所述推块(323)将线包从第一下料治具(321)推送到第二下料治具(322)中;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和第二下料治具(322)均设置多个容纳腔槽;所述第一下料治具(321)上的容纳槽靠近第二下料治具(322)一侧开敞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手(324)和料架(325),所述机械手(324)设置在第二下料治具(322)和料架(325)之间。
CN201821456591.3U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Active CN208753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6591.3U CN208753146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6591.3U CN208753146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3146U true CN208753146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83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6591.3U Active CN208753146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3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4550B (zh) 一种贴片电感器自动绕线机
CN103903852B (zh) 一种全自动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05668316A (zh) 自动收线摇盘机
CN204991453U (zh) 一种贴片电感的新型全自动绕线焊锡机
CN203780833U (zh) 带送线功能的自动绕线扎线机
CN107452502A (zh) 一种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带机
CN105110098B (zh) 带有快速搬运功能的条状软质材料捆扎机
CN108172394B (zh) 一种线圈绕线机
CN110254876A (zh) 针管供料装置及旋杆贴标机
CN211404295U (zh) 线材穿管缠脚系统及变压器穿管绕线包胶一体机
CN103130029A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贴标设备
CN108766745A (zh) 一种变压器组装及包胶一体化机
CN103219149A (zh)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
CN109216015A (zh) 环型线圈的自动绕线机
CN203681920U (zh) 圆圈线扎线机
CN202796421U (zh) 电子变压器全自动组装测试机
JP7481040B2 (ja) 製品ストリップをリール上に巻き取る巻取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8753146U (zh) 一种自动绕线设备
CN204035230U (zh) 摆臂式包装用钢带往复缠绕收卷机
CN207116229U (zh) 一种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带机
CN207800348U (zh) 变压器组装包胶检测一体机
CN209242391U (zh) 杆体绕线机构
CN205397716U (zh) 收线摇盘机的自动上盘机构
CN201259833Y (zh) 自动上下料的整理专机
CN205043295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一体机中的浸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337000 Room 301, No. 159, Fuchong Road, Pingx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ingx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B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7000 Room 301, No. 159, Fuchong Road, Pingx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ingx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B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Ruida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