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2394B - 一种线圈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2394B
CN108172394B CN201810144365.XA CN201810144365A CN108172394B CN 108172394 B CN108172394 B CN 108172394B CN 201810144365 A CN201810144365 A CN 201810144365A CN 108172394 B CN108172394 B CN 108172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winding
frame
sliding frame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43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2394A (zh
Inventor
吕刚
时彦龙
刘炯
杨昌瑞
张剑
邓庆辉
贺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anl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an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anl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an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43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2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2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2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2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2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01F41/066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with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82Devices for guiding or positioning the winding material on the form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96Dispensing or 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绕线机,包括机台、上料装置、绕线装置、夹线装置以及用于放置线圈支架的放料装置,绕线装置包括安装架、用于驱动安装架横向移动的绕线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纵向移动的绕线纵移装置,在安装架上设置有引线杆以及用于驱动引线杆转动的绕线旋转装置,引线杆上倾斜或者垂直设置有可供电线穿过的引线筒。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线圈支架的不同方向上绕制线圈,满足不同线圈支架的绕线需求,扩大了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绕线机。
背景技术
对于电感芯片等产品的生产,一般是先在线圈支架上绕制线圈,然后进行封装。线圈的绕制多在绕线机上进行,一般的,绕线机上设置有上料装置和绕线装置,利用上料装置输送线圈支架,利用绕线装置将电线绕制在线圈支架上以形成线圈。现有的绕线装置,一般仅能够在线圈支架的侧面绕制线圈,而有的电感芯片,不仅需要在线圈支架的侧面绕制线圈,还需要在线圈支架的顶面或者其他面上绕制线圈,现有的绕线装置无法满足此类线圈支架的绕线需求,因此,需要对绕线装置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线圈支架的不同方向上绕制线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绕线机,其能够在线圈支架的不同方向上绕制线圈,满足不同线圈支架的绕线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圈绕线机,用于将电线绕制在线圈支架上,该线圈绕线机包括机台、上料装置、绕线装置、夹线装置以及用于放置线圈支架的放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绕线装置、夹线装置和放料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安装架、用于驱动安装架横向移动的绕线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纵向移动的绕线纵移装置,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引线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引线杆转动的绕线旋转装置,所述引线杆上倾斜或者垂直设置有可供电线穿过的引线筒。
优选的,所述绕线横移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滑动架、第二导轨、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第一滑动架活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滑动架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一滑动架沿着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架上,所述第二滑动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架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二滑动架沿着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绕线纵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架上,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枢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同时与绕线旋转装置和引线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内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内开设有可供电线穿过的穿线通道,所述绕线横移装置可驱动安装架移动以使压杆的端部抵靠在放料装置上的线圈支架上,所述引线筒的出线口与传动杆的中轴线之间具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供料架、上料支架、设置在上料支架上的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上的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上的安装块、设置在安装块上的安装筒以及设置在安装块上的撑爪驱动机构,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撑爪,所述第一位移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安装块移动以将撑爪插入线圈支架,所述撑爪驱动机构可驱动撑爪张开以使撑爪抵靠在线圈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撑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撑杆和连杆,所述撑爪的侧部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设置在安装块上,所述撑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在安装块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撑杆沿着安装块移动,所述撑杆移动时可推压导向斜面以使撑爪张开。
优选的,所述夹线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夹具、夹具安装架和夹具位移装置,所述夹具设置在夹具安装架上,所述夹具位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夹具位移装置与夹具安装架相连接并可驱动夹具安装架移动。
优选的,所述夹具位移装置包括夹具横移装置和夹具纵移装置,所述夹具横移装置包括第四导轨、第四驱动机构、第四滑动架、第五导轨、第五驱动机构、第五滑动架、第六导轨、第六驱动机构和第六滑动架;所述第四导轨和第四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四滑动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第四滑动架相连接并可驱动第四滑动架沿着第四导轨移动,所述第五导轨和第五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动架上,所述第五滑动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五导轨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与第五滑动架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五滑动架沿着第五导轨移动,所述第六导轨和第六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五滑动架上,所述第六滑动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六导轨上,所述第六驱动机构与第六滑动架相连接并可驱动第六滑动架沿着第六导轨移动,所述夹具纵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六滑动架上,所述第四导轨、第五导轨和第六导轨三者相互交错。
优选的,所述放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旋转台、设置在旋转台上的放料台、设置在放料台上并可放置线圈支架的放料架,所述旋转台可驱动放料台转动以使放料架在上料装置和绕线装置之间移动。
优选的,所述放料架枢设在所述放料台上,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放料架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安装板、第一旋转机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同时与第二支架和第一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枢设在放料台上并与所述放料架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可驱动第一安装板上移以使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插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可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放料架相对放料台旋转。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二气缸、第二安装板、第三气缸、定位杆、压片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压片设置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第三支架设置在机台上,所述第二气缸同时与第三支架和第二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定位杆铰接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上设置有可向上推压定位杆的推杆;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第一安装板移动以使压片移动至放料架的上方,所述第二弹性件可驱动定位杆向下转动以使压片紧压在放料架上的线圈支架上,所述第三气缸可驱动推杆上移以使定位杆向上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机台、上料装置、绕线装置、夹线装置以及用于放置线圈支架的放料装置,绕线装置包括安装架、用于驱动安装架横向移动的绕线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纵向移动的绕线纵移装置,在安装架上设置有引线杆以及用于驱动引线杆转动的绕线旋转装置,引线杆上倾斜或者垂直设置有可供电线穿过的引线筒。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线圈支架的不同方向上绕制线圈,满足不同线圈支架的绕线需求,扩大了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撑爪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筒和撑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部分放大图;
图8是放料装置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绕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11是传动杆和引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绕线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夹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夹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15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7,本发明是一种线圈绕线机,用于将电线绕制在线圈支架7上,该线圈绕线机包括机台1、上料装置2、绕线装置3、夹线装置4以及用于放置线圈支架7的放料装置5,上料装置2、绕线装置3、夹线装置4和放料装置5均设置在机台1上。绕线装置3 包括安装架31、用于驱动安装架31横向移动的绕线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31纵向移动的绕线纵移装置,在安装架31上设置有引线杆34以及用于驱动引线杆34转动的绕线旋转装置35,在引线杆 34上倾斜或者垂直设置有可供电线穿过的引线筒36。
如图17所示为一种线圈支架7的结构示意图,以该线圈支架7 为例,该线圈支架7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绕线柱71,在线圈支架7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绕线柱72。当需要在第一绕线柱71上绕制线圈时,电线穿过引线筒36,绕线旋转装置35驱动引线杆34转动以使引线筒 36竖立,绕线横移装置和绕线纵移装置驱动安装架31移动以使引线筒36的出线口移动至第一绕线柱71的侧方,然后绕线横移装置和绕线纵移装置驱动安装架31移动以使引线筒36的出线口围绕第一绕线柱71移动,从而可将电线绕设在第一绕线柱71上以形成线圈。当需要在第二绕线柱72上绕制线圈时,电线穿过引线筒36,绕线横移装置和绕线纵移装置驱动安装架31移动以使引线筒36的出线口移动至第二绕线柱72的侧方,然后绕线旋转装置35驱动引线杆34以及引线杆34上的引线筒36围绕第二绕线柱72转动,从而可将电线绕设在第二绕线柱72上以形成线圈。另外,在第二绕线柱72上绕制线圈时,如果线圈的大小超过了引线筒36的旋转范围,还可以通过绕线横移装置和绕线纵移装置的动作,扩大引线筒36的移动范围,从而能够绕制更大的线圈。如果需要在线圈支架7的其他方向上绕制线圈,通过绕线旋转装置35、绕线横移装置和绕线纵移装置的协同动作,即能够满足不同方向上的绕线需求,从而满足不同线圈支架7的绕线需求,扩大了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具体的,绕线横移装置设置在机台1上,绕线纵移装置设置在绕线横移装置上,安装架31与绕线纵移装置相连接。绕线横移装置包括第一导轨321、第一驱动机构322、第一滑动架323、第二导轨324、第二驱动机构325和第二滑动架326。第一导轨321和第一驱动机构322设置在机台1上,第一滑动架323活动设置在第一导轨321上,第一驱动机构322与第一滑动架323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一滑动架323 沿着第一导轨321移动,第二导轨324和第二驱动机构325设置在第一滑动架323上,第二滑动架326活动设置在第二导轨324上,第二驱动机构325与第二滑动架326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二滑动架326沿着第二导轨324移动,绕线纵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架326上,第一导轨321和第二导轨324相互垂直。
绕线纵移装置包括第三导轨331和第三驱动机构332,第三导轨 331和第三驱动机构332设置在第二滑动架326上,第一导轨321和第二导轨324横向设置,且第一导轨321、第二导轨324和第三导轨 331三者相互垂直。安装架31活动设置在第三导轨331上,第三驱动机构332与安装架31相连接并可驱动安装架31沿着第三导轨331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引线杆34纵向移动。由此,绕线纵移装置和绕线横移装置能够将引线筒36移动至设定的空间位置,结合绕线旋转装置35,即能够在线圈支架7的不同方向上绕制线圈。另外,也可将绕线纵移装置设置在机台1上,将绕线横移装置设置在绕线纵移装置上,安装架31与绕线横移装置相连接。
本发明中,第一驱动机构322、第二驱动机构325和第三驱动机构332均采用丝杆传动装置的结构,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第一驱动机构322、第二驱动机构325和第三驱动机构332还可采用同步带传动装置、齿轮齿条传动装置以及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等结构。
在安装架31上枢设有传动杆37,传动杆37同时与绕线旋转装置 35和引线杆34相连接,且引线筒36的出线口与传动杆37的中轴线之间具有间距。通过此结构,当绕线旋转装置35驱动引线杆34转动时,引线筒36的出线口能够相对于传动杆37的中轴线回转绕圈,从而能够在线圈支架7上绕制线圈。
进一步的,在传动杆37内还设置有压杆38,在压杆38内开设有可供电线穿过的穿线通道,绕线横移装置可驱动安装架31移动以使压杆38的端部抵接在放料装置5上的线圈支架7上。当引线筒36转动并在线圈支架7上绕制线圈时,压杆38的端部抵接在线圈支架7上,能够避免绕在线圈支架7上的电线从线圈支架7上滑脱,确保绕线的质量。另外,电线穿过穿线通道,然后穿入引线筒36,能够对电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引线杆34和压杆38均跟随传动杆37转动,且引线杆34和压杆38的相对位置和方位保持不变,能够避免电线发生缠绕、拉断等情况,确保电线输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引线杆34 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电线的引线孔341,当绕制线圈时,电线依次穿过穿线通道、引线孔341和引线筒36,然后绕设到线圈支架7上。
参照图11,在传动杆37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371和第二限位台 372,在压杆38上设置有凸柱381,凸柱381位于第一限位台371和第二限位台372之间,凸柱381和第一限位台371之间垫设有第一弹性件39,第一弹性件39可驱动压杆38向放料装置5上的线圈支架7 移动。通过此结构能够补偿压杆38与线圈支架7之间的距离误差,当压杆38与放料装置5的距离过近时,压杆38抵在线圈支架7上,第一弹性件39可压缩,同时压杆38相对于传动杆37后移,避免压杆38与放料装置5距离过近而将线圈支架7压坏。本发明中,第一弹性件39采用弹簧,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第一弹性件39还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块等结构。
另外,在安装架31上还设置有拉杆气缸311,拉杆气缸311通过拉板312与压杆38相连接,拉板312活动设置在安装架31上,当需要在第一绕线柱71上绕制线圈时,拉杆气缸311驱动压杆38后移,以免压杆38与第一绕线柱71发生磕碰。
参照图3,上料装置2包括供料架21、上料支架22、设置在上料支架22上的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上的取料装置24,取料装置24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上的安装块241、设置在安装块241上的安装筒242以及设置在安装块241上的撑爪驱动机构243,在安装筒242上设置有撑爪244,第一位移驱动装置可驱动安装块241移动以将撑爪244插入线圈支架7,撑爪驱动机构243 可驱动撑爪244张开以使撑爪244抵靠在线圈支架7上,从而可将线圈支架7抓取到取料装置24上,有效避免线圈支架7脱离取料装置 24,提高了上料装置2的可靠性。线圈支架7一般是摆放在料盘中,然后将料盘放置到供料架21上,当需要取放料盘中的线圈支架7时,撑爪244从线圈支架7的上方接近线圈支架7,不需要从线圈支架7 的侧方接近线圈支架7,由此可提高线圈支架7在料盘中的摆放密度,降低更换料盘的频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具体的,撑爪驱动机构243包括第一气缸2431、撑杆2432和连杆2433,在撑爪244的侧部设置有导向斜面2441,第一气缸2431的缸体设置在安装块241上,撑杆2432活动设置在安装块241上,连杆2433的中部铰接在安装块241上,连杆2433的一端与第一气缸 2431的活塞杆铰接,连杆2433的另一端与撑杆2432铰接,第一气缸 2431可驱动撑杆2432沿着安装块241移动,当撑杆2432移动时可推压导向斜面2441以使撑爪244张开。
本发明中,撑爪244固定设置在安装筒242上,当撑杆2432推压导向斜面2441时,撑爪244受到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将撑爪244张开。当然,在实际应用时,撑爪244也可铰接在安装筒242 上,当撑杆2432移动时推压撑爪244,使撑爪244发生转动,从而可将撑爪244张开。另外,也可将撑杆2432与撑爪244铰接,且撑杆 2432与撑爪244的铰接点、撑爪244与安装筒242的铰接点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当撑杆2432移动时,同样能够带动撑爪244转动,从而将撑爪244张开。
参照图3和图4,上料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块241上的定位驱动机构245以及与定位驱动机构245相连接的压块246。具体的,定位驱动机构245包括活动设置在安装块241上的导向架2451以及设置在安装块241上的第四气缸2452,第四气缸2452与导向架2451 相连接并可驱动导向架2451移动,压块246活动设置在导向架2451 上,在压块246和安装块241之间垫设有第三弹性件247,在压块246 上开设有可容纳撑爪244的通孔,撑爪244插设在通孔内。
当把线圈支架7移送到放料装置5上后,撑爪244缩回,然后脱离线圈支架7,线圈支架7有可能跟随撑爪244移动而脱离放料装置 5。通过设置定位驱动机构245和压块246,压块246紧压在线圈支架 7上,从而可将线圈支架7定位,避免线圈支架7跟随撑爪244移动。撑爪244插设在通孔内,当需要抓取线圈支架7时,第四气缸2452 驱动压块246上移,使撑爪244伸出通孔,当撑爪244放下线圈支架 7并缩回时,压块246下移复位,使撑爪244再次回到通孔,以确保所有的撑爪244正常缩回。另外,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247,且压块 246活动设置在导向架2451上,能够补偿导向架2451与线圈支架7 之间的距离误差,避免导向架2451与线圈支架7的距离过近而导致线圈支架7被压块246压坏。本发明中,第三弹性件247采用弹簧,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第三弹性件247还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块等结构。
第一位移驱动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料支架22上的第一上料横移机构231、设置在第一上料横移机构231上的第二上料横移机构 232、设置在第二上料横移机构232上的上料纵移机构233,前述的安装块241设置在上料纵移机构233上。另外,也可将上料纵移机构233 设置在上料支架22上,将第一上料横移机构231设置在上料纵移机构233上。本发明中,第一上料横移机构231由传动架、设置在传动架上的第一横移导轨、设置在传动架上的横移驱动机构以及活动设置在第一横移导轨上的横移滑块组成,第二上料横移机构232设置在横移滑块上。横移驱动机构可采用丝杆传动装置、同步带传动装置或者齿轮齿条传动装置等结构。第二上料横移机构232和上料纵移机构 233可采用与第一上料横移机构231相同的结构。
参照图13和图14,夹线装置4包括第一支架41、夹具42、夹具安装架43和夹具位移装置,夹具42设置在夹具安装架43上,夹具位移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夹具位移装置与夹具安装架43相连接并可驱动夹具安装架43移动。
具体的,夹具位移装置包括夹具横移装置和夹具纵移装置46,夹具横移装置包括第四导轨451、第四驱动机构452、第四滑动架453、第五导轨454、第五驱动机构455、第五滑动架456、第六导轨457、第六驱动机构458和第六滑动架459。第四导轨451和第四驱动机构452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第四滑动架453活动设置在第四导轨451 上,第四驱动机构452与第四滑动架453相连接并可驱动第四滑动架 453沿着第四导轨451移动,第五导轨454和第五驱动机构455设置在第四滑动架453上,第五滑动架456活动设置在第五导轨454上,第五驱动机构455与第五滑动架456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五滑动架456 沿着第五导轨454移动,第六导轨457和第六驱动机构458设置在第五滑动架456上,第六滑动架459活动设置在第六导轨457上,第六驱动机构458与第六滑动架459相连接并可驱动第六滑动架459沿着第六导轨457移动,夹具纵移装置46设置在第六滑动架459上,第四导轨451、第五导轨454和第六导轨457三者相互交错。
夹具纵移装置46包括第七导轨461和第七驱动机构462,第七导轨461和第七驱动机构462均设置在第六滑动架459上,夹具安装架 43活动设置在第七导轨461上,第七驱动机构462与夹具安装架43 相连接并可驱动夹具安装架43移动。第四导轨451、第五导轨454和第六导轨457横向设置,第七导轨461纵向设置。另外,也可将夹具纵移装置46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将夹具横移装置设置在夹具纵移装置46上,此时夹具纵移装置46还需增加第七滑动架,第七导轨 461和第七驱动机构462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第七滑动架活动设置在第七导轨461上,第七驱动机构462与第七滑动架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七滑动架沿着第七导轨461移动,夹具横移装置设置在第七滑动架上。
本发明中,第四驱动机构452、第五驱动机构455、第六驱动机构458和第七驱动机构462均采用气缸,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第四驱动机构452、第五驱动机构455、第六驱动机构458和第七驱动机构 462还可采用电动推杆、丝杆传动装置等结构。
夹线装置4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夹住电线,当电线没有绕制在线圈支架7上时,夹具42夹住电线,能够使电线保持张紧,确保电线能够准确绕到线圈支架7上。另一个作用是断线,在绕制线圈的过程中,夹具42始终夹持电线,当在线圈支架7上绕制完成一个线圈后,夹具42与线圈之间存在线头,夹具横移装置和/或夹线纵移装置驱动夹具42移动,将线头拉断,以去掉线圈支架7上多余的电线。电线的线径很小,夹具42沿着线圈的切向移动,能够确保电线在距离线圈很近的地方被拉断,确保线圈的成型质量,且线圈上不会连接有多余的电线。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41活动设置在机台1上,在机台1上设置有第五气缸47,第五气缸47与第一支架41相连接,在第二滑动架 326上还设置有收集槽48,第五气缸47驱动第一支架41移动以使夹具42移动至收集槽48的上方,夹具42释放,以使夹具42所夹持的线头落入收集槽48。
参照图8,放料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旋转台51、设置在旋转台51上的放料台52、设置在放料台52上并可放置线圈支架7 的放料架53,旋转台51可驱动放料台52转动以使放料架53在上料装置2和绕线装置3之间移动。旋转台51可采用电机、旋转气缸等结构来驱动。
进一步的,放料架53枢设在放料台52上,在机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放料架53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这样可对线圈支架7 的其他侧面绕制线圈。具体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541、第一升降机构542、第一安装板543、第一旋转机构544、第一传动轴545和第二传动轴546。第二支架541设置在机台1上,第一升降机构542同时与第二支架541和第一安装板543相连接,第一旋转机构 544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43上,第一传动轴545与第一旋转机构544 相连接,第二传动轴546枢设在放料台52上并与放料架53相连接。第一升降机构542可驱动第一安装板543上移以使第一传动轴545和第二传动轴546插接在一起,第一旋转机构544可驱动第一传动轴545 转动,进而带动放料架53相对放料台52旋转。当然,也可将第一旋转机构544直接设置在放料台52上,第一旋转机构544直接通过齿轮或者皮带等结构与放料架53相连接。第一旋转机构544可采用电机或者旋转气缸等结构,第一升降机构542可采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等结构。
进一步的,放料架53的侧部具有定位平面531,在放料台52上设置有定位气缸55,定位气缸55上连接有定位压板56,定位气缸55 驱动定位压板56移动以使定位压板56紧压在定位平面531上,由此可限制放料架53旋转,并将放料架53准确定位。
本发明还包括定位装置6,具体的,定位装置6包括第三支架61、第二气缸62、第二安装板63、第三气缸64、定位杆65、压片66和第二弹性件67,压片66设置在所述定位杆65上。第三支架61设置在机台1上,第二气缸62同时与第三支架61和第二安装板63相连接,第三气缸64设置在第二安装板63上,定位杆65铰接在第二安装板63上,第二弹性件67的一端与定位杆65相连接,第二弹性件 67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63相连接,第三气缸64上设置有可向上推压定位杆65的推杆68。第二气缸62可驱动第一安装板543移动以使压片66移动至放料架53的上方,第二弹性件67可驱动定位杆65向下转动以使压片66紧压在放料架53上的线圈支架7上,避免线圈支架7在绕线过程中发生移动,第三气缸64可驱动推杆68上移以使定位杆65向上转动,从而可使压片66与线圈支架7脱离接触。
本发明中,第二弹性件67采用弹簧,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第二弹性件67还可采用橡筋条等结构。
本发明中,绕线旋转装置35包括绕线电机351、第一同步带352、同步带轮353和张紧轮354,绕线电机351设置在安装架31上,张紧轮354枢设在安装架31上,同步带轮353与传动杆37相连接,第一同步带352绕设在同步带轮353上,绕线气缸与第一同步带352相连接。第一同步带352的绕设方式如图12所示。另外,绕线电机351 可由旋转气缸代替,第一同步带352、同步带轮353和张紧轮354也可由齿轮代替。
参照图1和图16,本发明还包括加热装置8,该加热装置8用于对线圈支架7上的线圈进行加热,将电线表面的热熔层融化,经过冷却后能够使线圈固定下来,以便后续的封装。具体的,加热装置8包括加热支架81、第八导轨82、第八驱动机构83、第八滑动架84、加热器85和热风管86,加热支架81设置在第三支架61上,第八驱动机构83和第八导轨82设置在加热支架81上,第八滑动架84活动设置在第八导轨82上,第八驱动机构83与第八滑动架84相连接并可驱动第八滑动架84沿着第八导轨82移动,加热器85设置在第八滑动架84上,热风管86与加热器85相连接。第八驱动机构83驱动第八滑动架84移动以使热风管86的出风口接近放料架53上的线圈支架7。优选的,热风管86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位于线圈支架7的两侧,以对线圈支架7上的线圈均匀加热。第八驱动机构83 可采用气缸、电动推杆等结构。另外,加热装置8也可设置在第一支架41上。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线圈绕线机,用于将电线绕制在线圈支架(7)上,该线圈绕线机包括机台(1)、上料装置(2)、绕线装置(3)、夹线装置(4)以及用于放置线圈支架(7)的放料装置(5),所述上料装置(2)、绕线装置(3)、夹线装置(4)和放料装置(5)均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3)包括安装架(31)、用于驱动安装架(31)横向移动的绕线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31)纵向移动的绕线纵移装置,所述安装架(31)上设置有引线杆(3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引线杆(34)转动的绕线旋转装置(35),所述引线杆(34)上倾斜或者垂直设置有可供电线穿过的引线筒(36);
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供料架(21)、上料支架(22)、设置在上料支架(22)上的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上的取料装置(24),所述取料装置(24)包括设置在第一位移驱动装置上的安装块(241)、设置在安装块(241)上的安装筒(242)以及设置在安装块(241)上的撑爪驱动机构(243),所述安装筒(242)上设置有撑爪(244),所述第一位移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安装块(241)移动以将撑爪(244)插入线圈支架(7),所述撑爪驱动机构(243)可驱动撑爪(244)张开以使撑爪(244)抵靠在线圈支架(7)上;
所述撑爪驱动机构(243)包括第一气缸(2431)、撑杆(2432)和连杆(2433),所述撑爪(244)的侧部设置有导向斜面(2441),所述第一气缸(2431)的缸体设置在安装块(241)上,所述撑杆(2432)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块(241)上,所述连杆(2433)的中部铰接在安装块(241)上,所述连杆(2433)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431)的活塞杆铰接,所述连杆(2433)的另一端与撑杆(2432)铰接,所述第一气缸(2431)可驱动撑杆(2432)沿着安装块(241)移动,所述撑杆(2432)移动时可推压导向斜面(2441)以使撑爪(244)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横移装置包括第一导轨(321)、第一驱动机构(322)、第一滑动架(323)、第二导轨(324)、第二驱动机构(325)和第二滑动架(326);所述第一导轨(321)和第一驱动机构(322)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一滑动架(323)活动设置在第一导轨(32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22)与第一滑动架(323)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一滑动架(323)沿着第一导轨(321)移动,所述第二导轨(324)和第二驱动机构(325)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架(323)上,所述第二滑动架(326)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324)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5)与第二滑动架(326)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二滑动架(326)沿着第二导轨(324)移动,所述绕线纵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架(326)上,所述第一导轨(321)和第二导轨(324)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1)上枢设有传动杆(37),所述传动杆(37)同时与绕线旋转装置(35)和引线杆(34)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7)内设置有压杆(38),所述压杆(38)内开设有可供电线穿过的穿线通道,所述绕线横移装置可驱动安装架(31)移动以使压杆(38)的端部抵靠在放料装置(5)上的线圈支架(7)上,所述引线筒(36)的出线口与传动杆(37)的中轴线之间具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装置(4)包括第一支架(41)、夹具(42)、夹具安装架(43)和夹具位移装置,所述夹具(42)设置在夹具安装架(43)上,所述夹具位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41)上,所述夹具位移装置与夹具安装架(43)相连接并可驱动夹具安装架(43)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位移装置包括夹具横移装置和夹具纵移装置(46),所述夹具横移装置包括第四导轨(451)、第四驱动机构(452)、第四滑动架(453)、第五导轨(454)、第五驱动机构(455)、第五滑动架(456)、第六导轨(457)、第六驱动机构(458)和第六滑动架(459);
所述第四导轨(451)和第四驱动机构(45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41)上,所述第四滑动架(453)活动设置在所述第四导轨(451)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52)与第四滑动架(453)相连接并可驱动第四滑动架(453)沿着第四导轨(451)移动,所述第五导轨(454)和第五驱动机构(455)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动架(453)上,所述第五滑动架(456)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五导轨(454)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455)与第五滑动架(456)相连接并可驱动第五滑动架(456)沿着第五导轨(454)移动,所述第六导轨(457)和第六驱动机构(458)设置在所述第五滑动架(456)上,所述第六滑动架(459)活动设置在所述第六导轨(457)上,所述第六驱动机构(458)与第六滑动架(459)相连接并可驱动第六滑动架(459)沿着第六导轨(457)移动,所述夹具纵移装置(46)设置在所述第六滑动架(459)上,所述第四导轨(451)、第五导轨(454)和第六导轨(457)三者相互交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旋转台(51)、设置在旋转台(51)上的放料台(52)、设置在放料台(52)上并可放置线圈支架(7)的放料架(53),所述旋转台(51)可驱动放料台(52)转动以使放料架(53)在上料装置(2)和绕线装置(3)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架(53)枢设在所述放料台(52)上,所述机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放料架(53)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541)、第一升降机构(542)、第一安装板(543)、第一旋转机构(544)、第一传动轴(545)和第二传动轴(546);所述第二支架(541)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542)同时与第二支架(541)和第一安装板(543)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机构(544)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43)上,所述第一传动轴(545)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544)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546)枢设在放料台(52)上并与所述放料架(53)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542)可驱动第一安装板(543)上移以使第一传动轴(545)和第二传动轴(546)插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旋转机构(544)可驱动第一传动轴(545)转动以使所述放料架(53)相对放料台(52)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6),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第三支架(61)、第二气缸(62)、第二安装板(63)、第三气缸(64)、定位杆(65)、压片(66)和第二弹性件(67),所述压片(66)设置在所述定位杆(65)上;
所述第三支架(61)设置在机台(1)上,所述第二气缸(62)同时与第三支架(61)和第二安装板(63)相连接,所述第三气缸(64)设置在第二安装板(63)上,所述定位杆(65)铰接在第二安装板(63)上,所述第二弹性件(67)的一端与定位杆(65)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67)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63)相连接,所述第三气缸(64)上设置有可向上推压定位杆(65)的推杆(68);
所述第二气缸(62)可驱动第一安装板(543)移动以使压片(66)移动至放料架(53)的上方,所述第二弹性件(67)可驱动定位杆(65)向下转动以使压片(66)紧压在放料架(53)上的线圈支架(7)上,所述第三气缸(64)可驱动推杆(68)上移以使定位杆(65)向上转动。
CN201810144365.XA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线圈绕线机 Active CN108172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4365.XA CN108172394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线圈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4365.XA CN108172394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线圈绕线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2394A CN108172394A (zh) 2018-06-15
CN108172394B true CN108172394B (zh) 2020-04-07

Family

ID=6251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4365.XA Active CN108172394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线圈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2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7903B (zh) * 2018-08-24 2019-10-11 天津经纬正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空心式电抗器的线圈绕制装置及其绕制方法
CN109036835B (zh) * 2018-09-26 2023-07-28 珠海市艾森工匠科技有限公司 多轴空心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10706915B (zh) * 2019-10-23 2021-06-04 杨志平 一种空心线圈加工装置
CN110993317A (zh) * 2019-12-12 2020-04-10 荆门微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变压器线圈绕制机器人
CN112837926B (zh) * 2020-12-31 2022-09-16 天津经纬正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小型电抗器线圈缠绕机构
CN113369418B (zh) * 2021-05-31 2023-02-10 合泰盟方电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下料系统及线圈引脚冲压生产线
CN113369417B (zh) * 2021-05-31 2023-02-10 合泰盟方电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移料装置及线圈引脚冲压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3805A1 (en) * 1992-10-19 1994-04-27 Nittoku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Coil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03903852A (zh) * 2014-04-14 2014-07-02 东莞市柯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04882269A (zh) * 2015-06-23 2015-09-02 深圳市汇众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器自动绕线机
CN105374550A (zh) * 2015-09-21 2016-03-02 东莞市颐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感器自动绕线机
CN107424839A (zh) * 2017-03-13 2017-12-01 诸暨斯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长行程磁环绕线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3805A1 (en) * 1992-10-19 1994-04-27 Nittoku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Coil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03903852A (zh) * 2014-04-14 2014-07-02 东莞市柯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感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04882269A (zh) * 2015-06-23 2015-09-02 深圳市汇众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器自动绕线机
CN105374550A (zh) * 2015-09-21 2016-03-02 东莞市颐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感器自动绕线机
CN107424839A (zh) * 2017-03-13 2017-12-01 诸暨斯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长行程磁环绕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2394A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2394B (zh) 一种线圈绕线机
CN110233043B (zh) 拉剪储线机构以及全自动串联线圈绕线机
CN104882269B (zh) 一种电感器自动绕线机
CN106240890B (zh) 一种线圈捆扎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全自动线圈捆扎设备
CN213354963U (zh) 一种线缆自动捆扎装置
CN113903594A (zh) 电感自动绕线机及应用于该绕线机的十字绕线方法
CN216212862U (zh) 电感自动绕线机
CN111746048A (zh) 卷焊一体机、无胶绝缘套管的制作方法
CN207895970U (zh) 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排版机
CN112992525B (zh) 一种多线缠绕方法及绕线机
CN108860702A (zh) 一种电源线自动捆扎设备及其捆扎方法
CN207116229U (zh) 一种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带机
CN208470164U (zh) 一种线缆或管材的自动捆扎机
CN207684635U (zh) 一种双工位自动绕线机
CN209515440U (zh) 一种两轴绕线焊锡机
CN112885597B (zh) 一种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及绕线方法
CN104952608A (zh) 电感绕线装置
CN213833965U (zh) 一种圆形线圈绕扎一体机
CN213935949U (zh) 一种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
CN112652475B (zh) 一种变压器组装生产线
CN218384820U (zh) 一种新型的线圈绕线装置
CN209267397U (zh) 一种马达线圈的绕线系统
CN213635698U (zh) 一种圆形线圈绕扎机用捆扎机构
CN112897247B (zh) 一种全自动换盘收线设备
CN213988602U (zh) 一种多圈数磁环机的磁环固定机构及翻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