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8308U - 层叠纹面料、鞋面以及鞋 - Google Patents
层叠纹面料、鞋面以及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48308U CN208748308U CN201821291911.4U CN201821291911U CN208748308U CN 208748308 U CN208748308 U CN 208748308U CN 201821291911 U CN201821291911 U CN 201821291911U CN 208748308 U CN208748308 U CN 2087483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bric
- connecting portion
- lug boss
- fabric body
- v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叠纹面料,包括以圆机一体编织形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纱线交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具有多个依次相接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纬向布设,每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经向延伸,凸起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中空凸起,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多条连接纱编织连接在一起,连接纱沿纬向延伸,多条连接纱沿经向布设。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立体效果明显,造型新颖,凸起部呈中空状,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该层叠纹面料用在鞋面和鞋上,整个鞋面造型新颖,鞋穿着舒适。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该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其采用单面小圆机一体编织,具有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叠纹面料、鞋面以及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机编织面料一般采用提花的方式在面料上形成凸起花纹,凸起花纹立体效果不明显,一般通过色纱来凸显花纹,这类面料较为紧实,柔软性和舒适性相对较差。而且这类面料同质化较为严重,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舒适、立体感强、结构新颖的层叠纹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舒适、立体感强、结构新颖的鞋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舒适、立体感强、结构新颖的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纹面料编织工艺,其加工效率高,该编织工艺得到的面料具有柔软舒适、立体感强、结构新颖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层叠纹面料,包括以圆机一体编织形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纱线交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具有多个依次相接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纬向布设,每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经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空凸起,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多条连接纱编织连接在一起,连接纱沿纬向延伸,多条连接纱沿经向布设,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纱构成所述面料本体的内表面,中空凸起形成在所述面料本体的外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起部至少为三个,所述凸起部的所述中空凸起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形成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衔接壁,相邻的三个所述凸起部分别设为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以及第三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第一侧壁与第一凸起部的第二侧壁叠靠在一起,第二凸起部的第二侧壁与第三凸起部的第一侧壁叠靠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空气腔室,相邻所述中空凸起之间形成导气夹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起部包括呈波浪状的第一长条凸起和呈波浪状的第二长条凸起,第一长条凸起和第二长条凸起均沿经向延伸,第一长条凸起和第二长条凸起沿纬向交替设置,第一长条凸起的波峰对应第二长条凸起的波谷设置,第一长条凸起的波谷对应第二长条凸起的波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纱线为150D至300D之间的涤纶或者锦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鞋面,包括呈半船型的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由上述层叠纹面料裁切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采用单面小圆机编织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纱线交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具有多个依次相接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纬向布设,每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经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空凸起,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多条连接纱编织连接在一起,面料本体采用如下方式编织:
步骤1,以编织一针空一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形成第一行列;
步骤2,以满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形成第二行列;
步骤3,以编织一针空一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形成第三行列;
步骤4,以连续编织三针空一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5至48个行列形成所述中空凸起;
重复步骤1至步骤4,形成多个所述中空凸起,通过步骤1至步骤3形成相邻所述中空凸起之间的所述连接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以连续编织三针空一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33个行列形成所述中空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单面小圆机的型号为CHN-MF、RIB2、TOP2、FAST,采用多路进纱。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由多个凸起部和连接纱形成,其立体效果明显,造型新颖,凸起部呈中空状,热空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锁定在凸起部的中空内腔中,同时凸起部为针织结构,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多余的热空气又可以通过凸起部疏导至面料外,本实用新型兼具保暖和透气效果,同时可以辅助凸起部变形,整个面料具有触感柔软舒适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将该层叠纹面料用在鞋面和鞋上,整个鞋面造型新颖,鞋穿着舒适。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该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其采用单面小圆机一体编织,具有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层叠纹面料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层叠纹面料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编织原理图;
图中:
1-面料本体 10-中空凸起
11-第一侧壁 12-第二侧壁
13-空气腔室 14-导气夹缝
15-第一连接部 16-第二连接部
20-连接纱 30-第一长条凸起
40-第二长条凸起 100-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6,一种层叠纹面料,包括以圆机一体编织形成的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由纱线交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1具有多个依次相接的凸起部100,多个所述凸起部100沿所述面料本体1的纬向布设,每个所述凸起部100沿所述面料本体1的经向延伸,在实施例中凸起部100呈长条状,多个凸起部100平行设置并叠靠在一起,其从面料本体1的经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凸起部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6以及形成第一连接部15和第二连接部16之间的中空凸起10,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6通过多条连接纱20编织连接在一起,连接纱20沿纬向延伸,多条连接纱20编织的连续凸起结构花型沿经向布设,在实施例中,多条连接纱20平行设置,相邻连接纱20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与中空凸起10的内腔连通,人体的热量可以通过该间隙进入中空凸起10的内腔,热空气可以锁定在中空凸起10的内腔起到保暖的作用,而凸起部100为针织结构,中空凸起10内腔中多余的热量可以疏导至中空凸起10外,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面料兼顾保暖和透气效果。第一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6以及连接纱20构成所述面料本体1的内表面,中空凸起10形成在所述面料本体1的外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起部100至少为三个,所述凸起部100的所述中空凸起10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以及形成在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之间的衔接壁,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以及衔接壁大体围成倒“U”形,相邻的三个所述凸起部100分别设为第一凸起部10、第二凸起部10以及第三凸起部10,第二凸起部10的第一侧壁11与第一凸起部10的第二侧壁12叠靠在一起,第二凸起部10的第二侧壁12与第三凸起部100的第一侧壁11叠靠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形成空气腔室13,相邻所述中空凸起10之间形成导气夹缝14,多余的热量可以从空气腔室13疏导至导气夹缝14中,调整本实用新型面料的透气效果。参照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起部100包括呈波浪状的第一长条凸起30和呈波浪状的第二长条凸起40,第一长条凸起30和第二长条凸起40均沿经向延伸,第一长条凸起30和第二长条凸起40沿纬向交替设置,第一长条凸起30的波峰对应第二长条凸起40的波谷设置,第一长条凸起30的波谷对应第二长条凸起40的波峰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相邻的第一长条凸起30的波峰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由第二长条凸起40的波谷腾出的位置),可以调整面料的透气效果,相邻的第二长条凸起40的波峰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由第一长条凸起30的波谷腾出的位置),可以调整面料的透气效果,同时第一长条凸起30和第二长条凸起40交替设置,形成较好的立体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纱线为150D至300D的涤纶或锦纶。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导湿效果,纱线也可以选用具有导湿功能的纤维,如竹纤维、异形截面纤维等。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纱线并不局限于涤纶或者锦纶,也可以在编织过程中加入其它纱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鞋面,包括呈半船型的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由上述层叠纹面料裁切而成。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鞋,其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面,将平面状的鞋面本体连接至鞋底上后,通过套楦和定型工序形成具有三维构造的鞋面,鞋面与鞋底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粘接或者缝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采用单面小圆机编织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由纱线交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1具有多个依次相接的凸起部100,多个所述凸起部100沿所述面料本体1的纬向布设,每个所述凸起部100沿所述面料本体1的经向延伸,所述凸起部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6以及形成第一连接部15和第二连接部16之间的中空凸起10,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6通过多条连接纱20编织连接在一起,面料本体1采用如下方式编织:
步骤1,以编织一针(图中用向下的线圈表示,)空一针(图中用浮线表示)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形成第一行列;
步骤2,以满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形成第二行列;
步骤3,以编织一针空一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形成第三行列;
步骤4,以连续编织三针空一针的编织方式循环编织5至48个行列形成所述中空凸起10;在实施例中,形成33个行列,通过选用不同数量行列还控制凸起部100的大小。
重复步骤1至步骤4,形成多个所述中空凸起10,通过步骤1至步骤3形成相邻所述中空凸起10之间的所述连接纱20,用于将相邻的中空凸起10拉扯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单面小圆机的型号为CHN-MF,采用多路进纱,图中,仅示出了编织三圈的组织动作结构,通过控制圈数来控制凸起部100经向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7)
1.一种层叠纹面料,包括以圆机一体编织形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纱线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具有多个依次相接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纬向布设,每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面料本体的经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空凸起,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多条连接纱编织连接在一起,连接纱沿纬向延伸,多条连接纱沿经向布设,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纱构成所述面料本体的内表面,中空凸起形成在所述面料本体的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至少为三个,所述凸起部的所述中空凸起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形成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衔接壁,相邻的三个所述凸起部分别设为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以及第三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第一侧壁与第一凸起部的第二侧壁叠靠在一起,第二凸起部的第二侧壁与第三凸起部的第一侧壁叠靠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层叠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空气腔室,相邻所述中空凸起之间形成导气夹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呈波浪状的第一长条凸起和呈波浪状的第二长条凸起,第一长条凸起和第二长条凸起均沿经向延伸,第一长条凸起和第二长条凸起沿纬向交替设置,第一长条凸起的波峰对应第二长条凸起的波谷设置,第一长条凸起的波谷对应第二长条凸起的波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层叠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150D至300D的涤纶或者锦纶。
6.一种鞋面,包括呈半船型的鞋面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本体由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层叠纹面料裁切而成。
7.一种鞋,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91911.4U CN208748308U (zh) | 2018-08-10 | 2018-08-10 | 层叠纹面料、鞋面以及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91911.4U CN208748308U (zh) | 2018-08-10 | 2018-08-10 | 层叠纹面料、鞋面以及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48308U true CN208748308U (zh) | 2019-04-16 |
Family
ID=6607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91911.4U Active CN208748308U (zh) | 2018-08-10 | 2018-08-10 | 层叠纹面料、鞋面以及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483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3682A (zh) * | 2018-08-10 | 2018-12-18 | 晋江百润织造有限公司 | 层叠纹面料、鞋面、鞋及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 |
CN112760791A (zh) * | 2020-12-29 | 2021-05-07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
2018
- 2018-08-10 CN CN201821291911.4U patent/CN2087483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3682A (zh) * | 2018-08-10 | 2018-12-18 | 晋江百润织造有限公司 | 层叠纹面料、鞋面、鞋及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 |
CN109023682B (zh) * | 2018-08-10 | 2024-02-02 | 百润(晋江)科技有限公司 | 层叠纹面料、鞋面、鞋及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 |
CN112760791A (zh) * | 2020-12-29 | 2021-05-07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立体交叠复合结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15572B1 (ko) | 3차원 입체형상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0815579B1 (ko) | 3차원 입체형상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TWI617709B (zh) |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 |
CN1782156A (zh) | 间隔织物的制法及间隔织物 | |
CN110685059A (zh) | 一种提花网孔面料、鞋面及面料制作方法 | |
CN111455535A (zh) | 中空内置编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 |
CN106574410B (zh) | 三维织物 | |
CN106757682A (zh) | 一种立体三层梭织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8748308U (zh) | 层叠纹面料、鞋面以及鞋 | |
CN111005141B (zh) | 一种舒适飞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0359166B (zh) | 一种剪绒弹力面料及制作工艺 | |
CN109023682A (zh) | 层叠纹面料、鞋面、鞋及层叠纹面料的编织工艺 | |
KR101160937B1 (ko) | 3차원 입체형상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201428029Y (zh) | 一种智能调温机织物 | |
CN212611173U (zh) | 中空内置编织物面料及鞋面 | |
KR101229870B1 (ko) | 3차원 입체형상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1122674B1 (ko) | 3차원 입체형상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214271207U (zh) | 一种仿梭织的针织面料 | |
CN108813810A (zh) | 线纹布、鞋垫、线纹布的制作方法、鞋垫的制作方法 | |
CN115012113A (zh) | 经编双针床局部弹一体织鞋材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
CN202640902U (zh) | 一种多层纬编布 | |
CN113699661A (zh) | 具有浮雕效果的针织面料、鞋面及面料的制作工艺 | |
KR20100124973A (ko) | 허니콤 구조를 갖는 3차원 입체형상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207331187U (zh) | 圆机一体编织鞋面 | |
CN218711195U (zh) | 一种户外家具配套用3d特斯林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62000 No. 177, Zhizao Avenue, J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ood Park),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No. 177, Shenghui Road, West District, Shanqian village, Yonghe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JIANG BAIRUN WEAV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