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7918U -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47918U
CN208747918U CN201821461499.6U CN201821461499U CN208747918U CN 208747918 U CN208747918 U CN 208747918U CN 201821461499 U CN201821461499 U CN 201821461499U CN 208747918 U CN208747918 U CN 208747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unch rod
upper mold
molding apparatus
lowe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14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强
梁武
高勇军
汤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ndiyuan Pneu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ndiyuan Pneu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ndiyuan Pneu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ndiyuan Pneumat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03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8766U/zh
Priority to CN201920584404.8U priority patent/CN210103740U/zh
Priority to CN201821461499.6U priority patent/CN208747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47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47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其包括:工位支架,所述工位支架内设有下模具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下模具的下模具加热装置,所述下模具通过下模具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位支架内;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工位支架上的冲压杆,所述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具形成同轴状态的上模具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上模具的上模具加热装置,所述上模具通过上模具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冲压杆的底端;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冲压杆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上模具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的脱模与合模。该设备可以将光学玻璃镜片的模压生产集中在一个工位上实现镜片的加热、冲压等工艺,大幅地节省了模具成本,降低了设备用户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玻璃镜片制造领域,尤其提供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的光学玻璃镜片制造企业中,使用的模压设备基本上处于依靠进口阶段,以日本东芝和韩国TDK生产的设备为市场主导。其设备的工艺原理都是以流水线式多个工位接力完成镜片的模压生产,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其中依据加热、冲压、冷却等各处理的数目配置有多个上下成型模,依次移送该成型模对成形对象施以各处理,从而连续地生产光学制品,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号为CN105377775A)公开的玻璃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包括多个加热站、加压站、冷却站,玻璃硝材依次通过各个加热站、加压站、冷却站,分别接力完成产品的加热、冲压、冷却一系列生产动作,从而连续地生产玻璃镜片。
上述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然而,其整台设备用到的产品模具需要很多个,而且模具短时间内反复地大范围升温降温(在室温24摄氏度至冲压温度539摄氏度之间)会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因产品模具是由钨合金制造,而且模具的精度达到微米级,模腔内的加工更是成本昂贵,所以这种对模具消耗过大的工艺无疑增加了设备使用者的生产成本。且由于各处理室分别保持特定的温度,将成型模移送至邻近处理室时,随着处理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作用在成型模和成型对象上的温度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从冲压室移送至退火室时,上述温度变化有显著表现。这样急剧的温度变化,有可能会对所制造的镜片带来不良影响,降低形状精度等制品精度。同时,这种流水线式的设计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某个工位故障,整台设备就会停摆,无法继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可以在一个工位内完成镜片的所有生产动作,将生产镜片所需要的加热、冲压、冷却集成在一个工位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其包括:
工位支架,所述工位支架内设有下模具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下模具的下模具加热装置,所述下模具通过下模具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位支架内;
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工位支架上的冲压杆,所述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具形成同轴状态的上模具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上模具的上模具加热装置,所述上模具通过上模具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冲压杆的底端;以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冲压杆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上模具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的脱模与合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位支架上设有导杆支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杆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所述冲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杆旋转以驱动所述冲压杆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冲压杆的上端通过丝杆螺母套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冲压杆的中空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杆支架的上部设有上支撑板,所述导杆之间与所述工位支架之间设有下支撑板,所述导杆支架内还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上套接有与所述冲压杆固定连接的导套,所述导套可沿所述导杆上下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杆支架内设有两根所述导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模压设备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上模具的发热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装置,以及用于监测所述下模具的发热温度的第二温度监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加热装置及所述下模具加热装置均为发热板,所述第一温度监测装置及所述第二温度监测装置均为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杆的下端还套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密封罩筒,所述密封罩套筒通过硅胶密封圈与所述冲压杆密封连接,所述上模具设置在所述密封罩筒内;所述工位支架内设有工位基板,所述工位基板上设有与所述密封罩套筒配合的环形密封台,所述下模具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台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密封台内还设有氮气供气孔和抽真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套筒的周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
与传统的光学玻璃镜片制造模压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可以在一个工位内完成光学玻璃镜片的加热、冲压等工艺,而无需移动模具,进而,在保证相同的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模压设备不仅减少了模具的数量,还避免了模具来回移动和反复升温降温带来的模具使用寿命损耗,大幅地节省了模具成本,进而降低了设备用户的使用成本,保证了镜片的加工精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由于在一个工位内完成光学玻璃镜片的加热、冲压等工艺,可以保证模具在一系列反复模压动作中不受相邻模压舱的温差干扰,每个独立的模压舱均能得到有效的温度控制,进而提高产品的品质稳定。进一步的,密封罩套筒还可以采用隔热结构,以进一步保证模具不受相邻模压舱的温差干扰。
3)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可以通过夹具(如数控机械手)联合多个集成式模压设备并列工作,允许某一工位发生故障时其他工位均能正常生产,保证了生产效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独立式模压舱密封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100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100的使用参考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集成式模压设备100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下是示例性的,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样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100,其包括:工位支架1,工位支架1内设有下模具11以及用于加热下模具11的下模具加热装置12;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工位支架1上的冲压杆2,冲压杆2的底端设置有与下模具11形成同轴状态的上模具21以及用于加热上模具21的上模具加热装置22;以及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冲压杆2上下移动,以控制上模具21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的脱模与合模。
可以理解的是,冲压杆2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设置在工位支架1上,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位支架1上设有导杆支架4,冲压杆2通过导杆支架设置在工位支架1上。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驱动装置3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常用的驱动装置,只要能驱动冲压杆2上下移动,以使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完成脱模与合模动作即可,例如,可以通过连杆传动机构,通过连杆传动机构驱动冲压杆2上下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固定安装在导杆支架4上的驱动电机31,以及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图中未标出)固定连接的丝杆32,冲压杆2的上端与丝杆32螺纹连接,驱动电机31驱动丝杆32旋转以驱动冲压杆2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驱动电机31的具体安装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通过各种机构固定安装在导杆支架4上。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1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导杆支架4上(例如,固定在导杆支架4上的上面板43上)。同样的,本实用新型对于丝杆32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例如,丝杆32通过联轴器3-2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实现传动连接。联轴器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31可以为各种电机,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例如,驱动电机31可以为数控电机,数控电机的具有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供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
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结构及方法将上模具21固定设置在冲压杆2的底端,例如,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模具21通过上模具支撑架21-1固定设置在冲压杆2的底端。同样的,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结构及方法将下模具11固定设置在工位支架1内,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模具11通过下模具支撑架11-1固定设置在工位支架1内的工位基板13上。
同样的,冲压杆2的上端可以通过各种结构与丝杆32螺纹连接,例如,可以在冲压杆2的上端固定套设一个套头,在套头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与丝杆32连接在一起,进而,在丝杆32转动的情况下,套头沿丝杆32上下移动,进而控制冲压杆2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冲压杆2为中空结构,冲压杆2的上端通过丝杆螺母33套接在丝杆32上,丝杆32的下端伸入冲压杆2的中空腔23内。即,在此实施例中,冲压杆2为空管结构,其上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丝杆螺母33,通过丝杆螺母33套接在丝杆32上,进而,在丝杆32转动的情况下,丝杆螺母33沿丝杆32上下移动,进而控制冲压杆2上下移动。在此实施例中,在冲压杆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丝杆32伸入冲压杆2的内部,可以保证冲压杆2的运行平稳性。可以理解的是,丝杆32的直径略小于冲压杆2的内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冲压杆2采用空管结构,可以在冲压杆上端的内壁上设置与丝杆32匹配的螺纹,进而,可以将冲压杆2直接套接在丝杆32上。
为进一步的提高冲压杆2运行的平稳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杆支架4的上部设有上支撑板41,导杆支架4与工位支架1之间设有下支撑板42(导杆支架4与工位支架1可以通过该下支撑板42固定连接在一起),导杆支架4内还设有导杆43,导杆43的一端与上支撑板41固定连接,导杆43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板42固定连接,导杆43上套接有与冲压杆2固定连接的导套44,导套44可沿导杆43上下滑动。进而,在冲压杆2在丝杆32上上下移动时,冲压杆2可带动导套44沿导杆43上下滑动,通过设置导杆43,可以保证冲压杆2的运行平稳性,同时,也可防止冲压杆2跟随丝杆32发生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到杆43的数量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杆支架4内设有两根导杆43。即,可以在冲压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导杆43,可以进一步提高冲压杆2的运行平稳性。同样可以理解的是,冲压杆2可穿过下支撑板42,并与下支撑板42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式模压设备还包括用于监测上模具21的发热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监测下模具11的发热温度的第二温度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进而,通过第一温度监测装置及第二温度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的发热温度,进而可对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的发热温度进行实时调节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温度监测装置及第二温度监测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常用的温度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监测装置及第二温度监测装置均为温度传感器。进而,温度传感器以毫秒级的扫描频率实时监测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的温度,进而可以更精准的控制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的发热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模具加热装置22及下模具加热装置12可以采用各种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模具加热装置22及下模具加热装置12均为发热板,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工位支架1可以为密封结构,以便在加工工件时提供密封环境。
当然,工位支架1也可以为非密封结构,在此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及图5所示,可以在冲压杆2的下端套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密封罩筒5,密封罩套筒5上端的内侧通过硅胶密封圈51与冲压杆2密封连接,上模具21设置在密封罩筒5内;工位支架1内设有工位基板13,工位基板13上设有与密封罩套筒5配合的环形密封台14,下模具11设置在环形密封台14内。
即,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独立式模压舱密封装置,其包括密封罩套筒5及工位基板13,密封罩套筒5套设在冲压杆2的下端,密封罩套筒5与冲压杆2密封连接,下模具11设置在工位基板13上,冲压杆2可向下移动以使密封罩套筒5与工位基板13抵接以形成模压舱。进一步的,在工位基板13设置环形密封台14,可以进一步提升独立式模压舱密封装置的密封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密封罩套筒5往下移动后,其可以抵接在环形密封台14的上表面上以形成模压舱,其也可以套设在环形密封台14的外围或内侧,以形成密封的模压舱。
在此实施例中,在加工工件时,冲压杆2下移以使密封罩套筒5与工位基板13上的环形密封台14抵接,进而可以冲压杆2的下端形成密封的独立式模压舱,进而可以让模具(即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在高温工作时始终处于独立的密封环境,进一步的,还可以在该独立式模压舱内通过充入氮气,使得模具在稳定的氮气环境下得到充分保护而不被高温氧化,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而且,由于模具(即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在高温工作时始终处于独立的密封环境,可以保证模具在一系列反复模压动作中不受相邻模压舱的温差干扰,每个独立的模压舱均能得到有效的温度控制,进而提高产品的品质稳定。并且,该独立式模压舱的空间很小,与其他模压设备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节省更多的高压氮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为用户缩减了生产成本。
同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待加工工件还可以在该模压舱内完成冷却工艺,进而,待加工的工件可以在一个工位内(即,始终位于模压舱内)完成加热、冲压、冷却等全部工艺过程,模具不需要移动,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温控精度,设备的稳定性高。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密封台14内还设有氮气供气孔15和抽真空孔16,以便在加工工件时为该模压舱充入氮气以及排除该模压舱内的气体。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氮气供气孔15和抽真空孔16的数量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分别设置两个氮气供气孔15和抽真空孔16。可以理解的是,抽真空及充入氮气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例如,参考图4所示,真空泵通过管道161与抽真空孔16连接,以便抽取模压舱内的气体,同时,氮气源通过管道151与氮气供气孔15联通,以便向模压舱内充入氮气。
进一步的,为提高该独立式模压舱的隔热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密封罩套筒5的周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52。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罩套筒5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罩套筒5的内周壁5-2及外周壁5-1均由石英玻璃制成,即,密封罩套筒5的本体由耐高温的石英玻璃制成,可以抵抗加工过程中的高温。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隔热材料52可以采用本各种隔热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热材料52为隔热棉,其隔热效果好。
即,在此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双层中空结构的密封罩套筒5,在中空结构内部填充隔热棉,可以大大提高该独立式模压舱的隔热效果,进一步保证模具在一系列反复模压动作中不受相邻模压舱的温差干扰,每个独立的模压舱均能得到有效的温度控制,提高产品的品质稳定。
进一步的,为提高密封罩套筒5的密封性能,在密封罩套筒5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密封圈53。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密封圈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常用的密封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密封罩套筒5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耐高温的环形特氟龙密封圈。进而,在加工的过程中,密封罩套筒5的下端的密封圈53抵接在环形密封台14,进而形成密封的模压舱。
进一步的,密封罩套筒5上端的内侧通过硅胶密封圈51与冲压杆2密封连接,该硅胶密封圈51可相对冲压杆2上下移动。进而,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罩套筒5的上端内侧通过可调节式硅胶密封圈与冲压杆2进行密封连接,在冲压工件时,冲压杆2可以相对硅胶密封圈51继续向下移动,而密封罩套筒5始终与环形密封台14抵接,保证模压舱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的具体结构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为本领域各种常用的光学玻璃镜片加工模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上模具21的下部设置有凹槽211,凹槽211的直径与下模具11相匹配,在上模具21向下移动时,下模具11可嵌入凹槽211内。上模具2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模具11被限制在该凹槽211内,因此能增加上下模具的同轴性,进一步地增加工件的制造精度。
以下结合图8,简要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的工作过程:
S1)将待加工件放置在工位基板13上的下模具11上。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采用各种搬送夹具(如数控机械手)将待加工工件(如镜片胚料)放置在工位基板13上的下模具11上。本实用新型对于搬送夹具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为各种数控机械手,在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好以后,控制数控机械手退出,以方便后续的模压工艺。
S2)通过驱动装置3控制冲压杆2向下移动,以使设置在冲压杆2下端上的密封罩套筒5与工位基板13抵接以形成密封的模压舱(或者是密封罩套筒5抵接在工位基板13上的环形密封台14的上表面,也可以是密封罩套筒5套接在工位基板13上的环形密封台14的外侧表面或内侧表面,只要能形成密封的模压舱即可)。例如,通过驱动电机31驱动丝杆32转动,进而带动冲压杆2向下移动,设置在冲压杆2的底端的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开始合模,例如,下模具11插入上模具21内的凹槽211内。
S3)排除所述模压舱内的空气并在所述模压舱内充入氮气,以使所述模压舱处于氮气的保护下。例如,通过抽真空孔16排除模压舱内的空气,并通过氮气供气孔15向模压舱内充入氮气,以使模压舱处于氮气的保护下。
S4)通过加热装置(如:上模具加热装置22及下模具加热装置12)加热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至模压温度。例如,分别通过发热板加热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至待加工工件的模压温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的待加工工件的玻璃原料的模压温度不同,即,不同牌号的光学玻璃镜片的成型温度不同,例如,以新华光DZK-3这个牌号为例,其成型温度为539摄氏度,因此,在加工时,需要将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加热至539摄氏度。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加工的工件来确定所需的模压温度。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温度监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分别以毫秒级的扫描频率实时监测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的温度,并且可以通过温控模块实时调节上模具加热装置22及下模具加热装置12的发热温度,进而调节上模具21和下模具11的温度至所需要的模压温度。
S5)当待加工工件达到所需要的模压温度时,控制冲压杆2继续向下移动,以使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完成合模动作,并保持一定时间以完成冲压及保压动作。例如,通过驱动电机31继续驱动丝杆32转动,进而继续带动冲压杆2向下移动,以使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完成合模动作,并保持一定时间以完成冲压及保压动作。此时,密封罩套筒5与工位基板13(或与工位基板13上的环形密封台14)抵接,密封罩套筒5不会继续向下移动,但由于冲压杆2与套筒5之间设置有可调节的硅胶密封圈51,在硅胶密封圈51的作用下,冲压杆2可相对硅胶密封圈51向下移动,进而,上模具21在冲压杆2的带动下可以继续向下移动使上模具21的成型面压到下模具11的成型面上。可以理解的是,冲压工艺以及保压工艺的时间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待加工工件的玻璃原料进行确定。
S6)排除模压舱内的高温氮气,并充入低温氮气,以降低模压舱内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完成退火动作。即,待冲压及保压工艺完成后,通过氮气供气孔15或抽真空孔16排除模压舱内的高温氮气,并充入新的低温氮气,以降低模压舱内的温度(即,可降低上模具21、下模具11以及工件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完成退火动作。由于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上模具加热装置22及下模具加热装置12工作,模压舱内的氮气也被加热成高温氮气,在冲压及保压工艺完成后,通过排除模压舱内的高温氮气,并充入新的低温氮气,可以降低模压舱内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控制缓慢充入新的低温氮气,可以对工件实施退火。同样可以理解的是,不同材料的工件的退火工艺参数(如退火时间、温度降低速度等)并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对于模压舱内的温度的降低速度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工件进行实时调整,即通过调整充入低温氮气的速度可以控制模压舱内的温度的降低速度,以更好的完成退火工艺。进一步的,在退火完成后,可以通过加大氮气的供气压力以快速冷却模压舱内的温度,方便后续的工件取出,进而可以节省工件的冷却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S7)控制冲压杆2向上移动,以使密封罩套筒5升起并使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分离。即,在冷却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31驱动丝杆32反向转动,进而可以控制冲压杆2向上移动,以使密封罩套筒5升起并使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分离,完成上下模具的脱离。
S8)从下模具11上取出成型完成的工件。即,当上模具21与下模具11分离后,通过搬送夹具(如数控机械手)从下模具11上取出成型完成的工件即可。
进一步的,可以利用共用的工位支架1支承多组模压设备,例如,如图6所示,工位支架1同时支承两组模压设备,即在工位支架1上配置有两组模压设备,两组模压设备的工位之间1为一体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模压设备,能够有效提高集成式模压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参照图7所示,可以设置成多个并列排放的方式,多个集成式模压设备可以单独进行工作,即,采用多个集成式模压设备并列摆放,形成阵列,开机时按程序依次启动,由于每个工位的生产时间相同,产品也是依次生产完成,由工位阵列前的数控机械手协同作战,依次完成每个工位的半成品配送和成品收集,进而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另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位支架,所述工位支架内设有下模具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下模具的下模具加热装置,所述下模具通过下模具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位支架内;
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工位支架上的冲压杆,所述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模具形成同轴状态的上模具以及用于加热所述上模具的上模具加热装置,所述上模具通过上模具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冲压杆的底端;以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冲压杆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上模具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的脱模与合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支架上设有导杆支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杆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所述冲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杆旋转以驱动所述冲压杆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冲压杆的上端通过丝杆螺母套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冲压杆的中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支架的上部设有上支撑板,所述导杆支架与所述工位支架之间设有下支撑板,所述导杆支架内还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上套接有与所述冲压杆固定连接的导套,所述导套可沿所述导杆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支架内设有两根所述导杆。
6.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模压设备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上模具的发热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装置,以及用于监测所述下模具的发热温度的第二温度监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加热装置及所述下模具加热装置均为发热板,所述第一温度监测装置及所述第二温度监测装置均为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杆的下端还套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密封罩筒,所述密封罩套筒通过硅胶密封圈与所述冲压杆密封连接,所述上模具设置在所述密封罩筒内;所述工位支架内设有工位基板,所述工位基板上设有与所述密封罩套筒配合的环形密封台,所述下模具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台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台内还设有氮气供气孔和抽真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式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套筒的周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
CN201821461499.6U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Active CN208747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0322.8U CN210528766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模具加热板
CN201920584404.8U CN210103740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独立式模压舱密封装置
CN201821461499.6U CN208747918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1499.6U CN208747918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0322.8U Division CN210528766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模具加热板
CN201920584404.8U Division CN210103740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独立式模压舱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47918U true CN208747918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8320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4404.8U Active CN210103740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独立式模压舱密封装置
CN201821461499.6U Active CN208747918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CN201920600322.8U Active CN210528766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模具加热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4404.8U Active CN210103740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独立式模压舱密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0322.8U Active CN210528766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模具加热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0103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1560A (zh) * 2018-09-05 2018-12-25 深圳市森迪源气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1560A (zh) * 2018-09-05 2018-12-25 深圳市森迪源气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8766U (zh) 2020-05-15
CN210103740U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1560A (zh)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CN109160717A (zh) 一种集成式工位模压方法
CN204111583U (zh) 一种改进型的汽车夹层玻璃炉外压制成型模具
CN207772053U (zh) 数控陶瓷坯体成型机
CN208747918U (zh) 一种集成式模压设备
CN109366947A (zh) 一种多工位齿科压膜机
CN106219951B (zh) 一种多功能玻璃杯塑形装置
CN105729782B (zh) 一种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92551U (zh) 3d贴膜设备
CN108911482A (zh) 3d玻璃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109970327B (zh) 热弯机及热弯成型方法
CN209974605U (zh) 一种旋转式集成模压设备
CN207669932U (zh) 三工位高效肩章定型机
CN103692761B (zh) 一种led芯片上蜡机及上蜡控制方法
CN206703498U (zh) 一种伺服式高压高温气体成型机
CN201524908U (zh) 旋压和热挤复合作用的金属成型设备
CN208732905U (zh) 汽车配件玻璃快速成型系统
CN109956651A (zh) 一种旋转式集成模压设备
CN207933260U (zh) 一种热滚压成型装置
CN103963141B (zh) 用于制备空心的异形素坯的成型机
CN208684756U (zh) 一种汽车配件玻璃快速成型模具
CN103934881B (zh) 空心的异形素坯的成型机
CN209208055U (zh) 一种多工位齿科压膜机
CN208896477U (zh) 一种管材弯头加工用弯管机
CN207237187U (zh) 一种足球片高速自动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