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3368U -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43368U
CN208743368U CN201821197914.1U CN201821197914U CN208743368U CN 208743368 U CN208743368 U CN 208743368U CN 201821197914 U CN201821197914 U CN 201821197914U CN 208743368 U CN208743368 U CN 208743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ch roller
roll body
channel
passage
roller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79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英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979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43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43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43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包括夹送辊辊体、进水管组件和旋转接头,所述夹送辊辊体内部设有由操作侧向传动侧延伸的第一通道,以及由传动侧向操作侧延伸的回流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旋转接头设置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且回流通道与旋转接头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组件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所述进水管组件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与旋转接头连接。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改善夹送辊辊体内部结构,在夹送辊辊体内部设置水冷循环通道,增加夹送辊辊体内部水冷的功能,大大改善冷却效果,延长夹送辊的使用寿命,维护和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各种热轧技术领域的场合,扩大了夹送辊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热轧生产线上的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背景技术
在热轧生产线上,夹送辊用来将带钢头部进行弯曲,引导带钢进入下一设备,同时与相邻设备间建立稳定张力,以保证轧制工序顺利进行,夹送辊的结构和使用性能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热轧生产领域,由于带钢表面温度高,在保证夹送辊正常工作的同时,需要时刻对其表面进行冷却;以往的冷却方式是在夹送辊外侧布置水冷管道,将冷却水喷到夹送辊辊面上,或向夹送辊辊身表面喷冷空气等,这种单一的外部冷却方式适合用在温度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而在温度较高的场合,这种方法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被慢慢地淘汰掉。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夹送辊,通过改善夹送辊的结构,增加内部水冷的功能,能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可适用于各种热轧技术领域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夹送辊采用外部冷却方式不适合温度较高场合,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包括夹送辊辊体、进水管组件和旋转接头,所述夹送辊辊体内部设有由操作侧向传动侧延伸的第一通道,以及由传动侧向操作侧延伸的回流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旋转接头设置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且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旋转接头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进水管组件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为两个不等径通孔构成的阶梯孔通道,所述进水管组件和旋转接头分别位于两个不等径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通道包括由夹送辊辊体的传动侧向操作侧延伸布置的第三通道,在夹送辊辊体的传动侧连接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的第二通道,以及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连接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夹送辊辊体的轴线上,所述第三通道有多个,且沿夹送辊辊体周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均与所述夹送辊辊体的轴线呈20°~40°倾斜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与第四通道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道贯通所述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且所述第三通道两端设置有塞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组件包括钢管、挡水环、固定挡圈和导流环,所述钢管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固定挡圈有两个,间隔设置在钢管一端,所述导流环设置在钢管的另一端,所述挡水环套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挡圈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环为橡胶材质,且其中间具有锯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通过改善夹送辊辊体内部结构,在夹送辊辊体内部设置水冷循环通道,增加夹送辊辊体内部水冷的功能,能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同时可结合夹送辊内部冷却和外部冷却方式大大改善冷却效果,延长夹送辊的使用寿命,适用于各种热轧技术领域的场合,扩大了夹送辊的应用范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通道和回流通道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3是图1中I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J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接头;2、塞子;3、第四通道;4、夹送辊辊体;5、进水管组件;6、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钢管;10、挡水环;11、固定挡圈;12、导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包括夹送辊辊体4、进水管组件5和旋转接头1,所述夹送辊辊体4内部设有由操作侧向传动侧延伸的第一通道6,以及由传动侧向操作侧延伸的回流通道,所述第一通道6与所述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旋转接头1设置在夹送辊辊体4的操作侧,且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旋转接头1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6内,所述进水管组件5在夹送辊辊体4的操作侧与所述旋转接头1连接。本实施例中外接冷却水从旋转接头1被输送至进水管组件5中,通过进水管组件5将冷却水输送至夹送辊辊体4的传动侧,在夹送辊辊体4的传动侧经回流通道流回至夹送辊辊体4的操作侧再从旋转接头1的出口流出,这样冷却水在夹送辊辊体4内完成了一个冷却循环,通过冷却水的热交换实现从夹送辊辊体4内部对夹送辊辊体4进行冷却的目的,增加夹送辊内部水冷功能,延长夹送辊的使用寿命;当然,在温度较高的生产环境下,可将夹送辊的这种内部冷却与现有的外部冷却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冷却效果。
细化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道6为两个不等径通孔构成的阶梯孔通道,所述进水管组件5和旋转接头1分别位于两个不等径通孔中,如图2所示,第一通道6的操作侧的孔径大于传动侧的孔径,旋转接头1位于第一通道6的操作侧,通过这种阶梯孔通道设计对进水管组件5和旋转接头1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安装更加快速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回流通道包括由夹送辊辊体4的传动侧向操作侧延伸布置的第三通道7,在夹送辊辊体4的传动侧连接第一通道6和第三通道7的第二通道8,以及在夹送辊辊体4的操作侧连接第一通道6和第三通道7的第四通道3。通过进水管组件5输送至夹送辊辊体4传动侧的冷却水由第二通道8输送至第三通道7中,并在第三通道7内沿夹送辊辊体4的轴线方向流动而对夹送辊内部进行冷却,最后冷却水经由第四通道3回流至第一通道6后从旋转接头1的出口流出,完成夹送辊辊体内部冷却循环;回流通道通过多通道的设计,使得冷却水能流经夹送辊辊体4内部的多个区域,进一步改善对夹送辊内部的冷却效果。而为了进一步使得夹送辊内部冷却效果更佳均匀,优化的,所述第一通道6位于所述夹送辊辊体4的轴线上,所述第三通道7有多个,且沿夹送辊辊体4周向等间距分布,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通道7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10个,相应的,第二通道8和第四通道3亦布置10个,由第一通道6沿圆周方向均布且呈放射状向夹送辊辊体4的边沿延伸,从而将第一通道6和该多个第三通道7进行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8和第四通道3均与所述夹送辊辊体4的轴线呈20°~40°倾斜角设置,所述第二通道8与第四通道3对称布置,这种倾斜设计不仅增大了冷却水在夹送辊辊体4内部的流动面积,而且便于冷却水在第一通道6和第三通道7之间平缓顺利过渡。为了使得夹送辊辊体6两端亦能得到冷却,可将所述第三通道7贯通所述夹送辊辊体4的操作侧和传动侧,第三通道7两端分别延伸至夹送辊辊体4端部,这样冷却水在第三通道7内可流经夹送辊辊体4的两端部而对其进行冷却,而为了避免第三通道7内冷却水外漏,在所述第三通道7两端设置塞子2,通过塞子2将第三通道7的孔堵住,以密封夹送辊辊体4内部的冷却水。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进水管组件5包括钢管9、挡水环10、固定挡圈11和导流环12,所述钢管9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道6内,所述固定挡圈11有两个,间隔设置在钢管9一端,所述导流环12设置在钢管9的另一端,所述挡水环10套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挡圈11之间,在第一通道6内安装该进水管组件5时,将钢管9上设置有挡水环1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通道6的传动侧,挡水环10密封钢管9与第一通道6侧壁之间的间隙,用来阻止钢管9传动侧流出的冷却水从第一通道6流回操作侧;此处所述挡水环10优选橡胶材质,且其中间具有锯口,以便于将挡水环10套接安装在钢管9与第一通道6侧壁之间;而钢管9上设有导流环1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通道6内旋转接头1处,用于将由回流通道回流的冷却水导流至旋转接头1的出口,以便完成冷却水循环冷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简单,通过改善夹送辊辊体内部结构,在夹送辊辊体内部设置水冷循环通道,增加夹送辊辊体内部水冷的功能,大大改善冷却效果,延长夹送辊的使用寿命,维护和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各种热轧技术领域的场合,扩大了夹送辊的应用范围。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送辊辊体、进水管组件和旋转接头,所述夹送辊辊体内部设有由操作侧向传动侧延伸的第一通道,以及由传动侧向操作侧延伸的回流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旋转接头设置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且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旋转接头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进水管组件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为两个不等径通孔构成的阶梯孔通道,所述进水管组件和旋转接头分别位于两个不等径通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包括由夹送辊辊体的传动侧向操作侧延伸布置的第三通道,在夹送辊辊体的传动侧连接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的第二通道,以及在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连接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夹送辊辊体的轴线上,所述第三通道有多个,且沿夹送辊辊体周向等间距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均与所述夹送辊辊体的轴线呈20°~40°倾斜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与第四通道对称布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贯通所述夹送辊辊体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且所述第三通道两端设置有塞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组件包括钢管、挡水环、固定挡圈和导流环,所述钢管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固定挡圈有两个,间隔设置在钢管一端,所述导流环设置在钢管的另一端,所述挡水环套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挡圈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环为橡胶材质,且其中间具有锯口。
CN201821197914.1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Active CN208743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914.1U CN208743368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914.1U CN208743368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43368U true CN208743368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7914.1U Active CN208743368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433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1695A (zh) * 2020-09-17 2021-01-0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冷式夹送辊辊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1695A (zh) * 2020-09-17 2021-01-0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冷式夹送辊辊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0951A (zh) 一种适用于涡轮叶片等内冷部件中的渐宽型开槽交错肋通道
WO2016155367A1 (zh)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CN208743368U (zh) 一种用于夹送辊的水冷辊结构
CN111561785A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换热器
CN201438087U (zh) 网格状导流区式换热器板片
CN209263764U (zh) 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气体入口均布装置
CN203163236U (zh) 一种用于加热气体的电加热装置
CN204494820U (zh) 一种叠加式热交换器
CN207180409U (zh) 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凝水换热器
CN101842656A (zh) 流动调节器
CN212962229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换热器
CN208779992U (zh) 新型板式换热器
CN204752808U (zh) 正火退火炉内的钢管冷却装置
CN108895864B (zh) 折流板组件和包括此组件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3837532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106403688A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芯部
CN219589441U (zh) 一种高温炉用水冷挡板
CN206110729U (zh) 泳池底板及泳池调温装置
CN203426150U (zh) 双排导卫冷却装置
CN110552754B (zh) 一种降阻力结构机油冷却器组件
CN219674913U (zh) 一种冷却塔集水器结构
CN216308691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22047239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板式换热器
CN219810324U (zh) 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19913250U (zh)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