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0324U - 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10324U CN219810324U CN202321275554.3U CN202321275554U CN219810324U CN 219810324 U CN219810324 U CN 219810324U CN 202321275554 U CN202321275554 U CN 202321275554U CN 219810324 U CN219810324 U CN 2198103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flow
- exchange tube
- flow guiding
- convex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通过设置导流边和第一导流凸部,使高温烟气更易被导流边和第一导流凸部引导至换热管孔附近,从而提高换热管孔处的水与高温烟气之间的换热效率,起到强化换热的目的,无需增加换热管孔的数量,即可满足较大热负荷时的换热需求,降低换热片的材料成本。将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导流边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A,将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一导流凸部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B,流道间隔A大于等于流道间隔B。如此设计,可以实现减小第一端的风阻,增大第二端的风阻,以达到降低烟气流速的目的,使高温烟气可以与换热管中的水进行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热水器的热效率,常规较大热负荷的燃气热水器多使用能够穿设五根换热管的换热片,以增大换热面积,从而达到提升热效率的目的。
但采用能够穿设五根换热管的换热片时,虽然可以通过增大换热面积来提升热效率,但热效率提升并不明显,而且会造成材料成本增加,特别是使用铜制换热片时成本的增加尤其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要提供一种换热片,其能够在增加换热面积,减小风阻的同时,降低换热片的材料成本,强化换热效果,以实现大幅提升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能够提升燃气热水设备的热效率。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换热片,包括换热本体,所述换热本体具有沿烟气流通方向分布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较所述第二端更靠近燃烧器设置;所述换热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换热管的多个换热管孔,多个所述换热管孔沿所述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换热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面形成导流侧面;
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孔之间的:
第一导流凸部,所述第一导流凸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孔中,靠近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所述换热管孔或所述第一导流凸部较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流道间隔B;
导流边,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导流边向靠近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的方向凸设;所述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导流边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流道间隔A;所述流道间隔A大于等于所述流道间隔B。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片,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导流边和第一导流凸部,使高温烟气更易导流边和第一导流凸部引导至换热管孔附近,从而提高换热管孔处的水与高温烟气之间的换热效率,起到强化换热的目的,无需增加换热管孔的数量,即可满足较大热负荷时的换热需求,降低换热片的材料成本。
将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导流边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A,将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一导流凸部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B,流道间隔A大于等于流道间隔B。如此设计,可以实现减小第一端的风阻,增大第二端的风阻,以达到降低烟气流速的目的,使高温烟气可以与换热管中的水进行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沿所述烟气流通方向延伸的导流凸台,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外围对应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导流凸台;沿所述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换热管孔位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导流凸台之间;
所述导流凸台的宽度沿所述烟气流通方向具有减小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凸台为沿所述换热管孔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
和/或,所述导流边为U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位于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两端最外侧的所述换热管孔记为外侧换热管孔;
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外侧换热管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导流凸部,所述第二导流凸部位于所对应所述外侧换热管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
所述第二导流凸部向靠近所述外侧换热管孔和与该所述外侧换热管孔相邻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之间区域的方向凸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凸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之间的最小间距为间距C,所述间距C大于所述流道间隔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向所述导流侧面所在侧凸设的定位边,所有所述换热管孔均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边之间;
所述定位边包括向靠近与其相邻所述外侧换热管孔的方向凸设的第一阻流凸部;与所述外侧换热管孔相邻的所述导流凸台、所述第一阻流凸部、所述第二导流凸部沿所述烟气流通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边凹面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位于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均指向所述换热本体在烟气流通方向上游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孔具有四个,四个所述换热管孔之间形成有沿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三个所述第一凹槽;
位于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关于位于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凹槽对称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对应设置的第三导流凸部,所述第三导流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第一导流凸部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三导流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对应设置的第三导流凸部,所述第三导流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第一导流凸部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换热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三导流凸部。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燃气热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燃气热水设备采用上述换热片,通过设置导流边和第一导流凸部,使高温烟气更易被导流边和第一导流凸部引导至换热管孔附近,从而提高换热管孔处的水与高温烟气之间的换热效率,起到强化换热的目的,无需增加换热管孔的数量,即可满足较大热负荷时的换热需求,降低换热片的材料成本。将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导流边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A,将换热管孔和与其相邻的第一导流凸部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B,流道间隔A大于等于流道间隔B。如此设计,可以实现减小第一端的风阻,增大第二端的风阻,以达到降低烟气流速的目的,使高温烟气可以与换热管中的水进行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片上的烟气流动方向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换热片;110、第一端;120、第二端;200、对称平面;
1、换热本体;11、换热管孔;12、第一导流孔;13、第一凹槽;14、第二导流孔;15、第三导流孔;16、第二凹槽;
2、导流凸台;3、导流边;4、第一导流凸部;
5、定位边;51、第一翻边;52、第一阻流凸部;53、第三翻边;
6、第二导流凸部;7、第三导流凸部;
8、第二阻流凸部;81、第一阻流部;82、第二阻流部;83、第二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片100,该换热片100包括换热本体1,换热本体1具有沿烟气流通方向分布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其中,第一端110较第二端120更靠近燃烧器设置,换热本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换热管的多个换热管孔11,多个换热管孔11沿换热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如此设计,实现多个换热管孔11单排横向分布,能够有效避免换热管孔11双层或多层分布时温度不均而形成冷凝水。示例性地,换热管孔11设有四个。
上述换热片100还包括第一导流凸部4,第一导流凸部4和与其相邻的换热管孔11中,靠近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换热管孔11或第一导流凸部4较靠近第二端120。如此设计,使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两侧的换热管孔11和第一导流凸部4大致呈八字形分布,更加有利于高温烟气导流至换热管孔11周围,有利于提高换热效果。
上述换热片100还包括导流边3,导流边3设于第一端110且凸设于导流侧面,相邻两个换热管孔11之间设有与第一导流凸部4一一对应的导流边3;导流边3向靠近对应的第一导流凸部4的方向凸设。换句话说,导流边3的凸面正对对应的第一导流凸部4设置。通过设置导流边3,使导流边3附近的高温烟气更易导流边3和第一导流凸部4引导至换热管孔11附近,从而提高换热管孔11处的水与高温烟气之间的换热效率,起到强化换热的目的,无需增加换热管孔11的数量以及换热片100的面积,即可满足较大热负荷时的换热需求,降低换热片100的材料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将换热管孔11和与其相邻的导流边3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A,将换热管孔11和与其相邻的第一导流凸部4之间的最小间距记为流道间隔B,流道间隔A大于等于流道间隔B。如此设计,可以实现减小第一端110的风阻,增大第二端120的风阻,以达到降低烟气流速的目的,使高温烟气可以与换热管中的水进行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流边3为U形结构。具体地,导流边3为呈弧形的U形结构,换言之,导流边3为呈U形的弧形边。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边3还可以为C形边、半椭圆形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换热片100还包括导流凸台2,导流凸台2凸设于导流侧面且沿烟气流通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换热管孔11靠近第一端110的一侧外围对应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流凸台2,沿换热本体1的长度方向,换热管孔11位于对应的两个导流凸台2之间。流入两个导流凸台2靠近第一端110的间隔内的高温烟气,分流至导流凸台2和换热管之间,实现增加换热面积的同时,改变气流方向,以将高温烟气引导至换热管孔11周围,提升换热管孔11处的高温烟气温升,从而使换热管孔11处的水可以充分吸收热量,从而达到提高换热片100的换热效率的目的。示例性地,每个换热管孔11均对应设置两个导流凸台2,与换热管孔11对应的两个导流凸台2之间的间隔位于换热管孔11的正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导流凸台2为沿换热管孔11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有利于将高温烟气引导至换热管孔11周围。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凸台2的形状还可以为半椭圆形边、沿直线延伸且与烟气流通方向呈锐角设置的长条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导流凸台2的宽度沿烟气流通方向具有减小的趋势。具体地,上述导流凸台2靠近第一端110的宽度为D1,导流凸台2靠近第二端120的宽度为D2,D1大于D2。上述换热片100用于换热器,尤其是用于燃气热水设备中的换热器时,第一端110因接近燃烧器温度最高,通过增大导流凸台2靠近燃烧器一端的宽度,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而换热管孔11附近需要减少烟气阻力,使烟气绕换热管孔11处进行环流,以提高换热管孔11附近的高温烟气温升,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示例性地,导流凸台2的宽度沿烟气流通方向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凸台2的宽度沿烟气流通方向还可以呈台阶式变化地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导流边3的凹面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13,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凹槽13的开口方向均指向换热本体1在烟气流通方向上游的中间位置。如此设计,实现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导流边3相对于烟气流通方向倾斜设置,有利于将烟气导流至换热管孔11周围。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3所示,换热本体1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一导流孔12,第一导流孔12的轴向一端形成有第一导流翻边,该第一导流翻边形成上述第一导流凸部4。示例性地,第一导流孔12为圆孔,第一导流翻边为圆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流孔12还可以为椭圆孔,对应地,第一导流翻边呈椭圆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凹槽13形成于第一端110的边缘。利用第一导流凸部4将高温烟气引导至换热管孔11附近,延长气流的流通路径,提高换热效率。示例性地,通过冲切和翻边的形式形成上述导流边3和第一凹槽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管孔11具有四个,四个换热管孔11之间形成有沿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三个第一凹槽13,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一凹槽13关于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第一凹槽13对称布置。
具体地,换热片100具有垂直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的对称平面200,换热片100关于该对称平面200对称设置,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第一凹槽13关于该对称平面200对称,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一凹槽13关于该对称平面200对称。示例性地,参照图2,导流边3为弧形边,第一导流凸部4为圆形的导流翻边,三个第一凹槽13的横截面的圆心与对应的第一导流凸部4的横截面的圆心的连线相交于点M。其中,第一凹槽13的横截面和第一导流凸部4的横截面均指的是导流侧面所在的平面。
三个导流边3的横截面的圆心相同且位于该对称平面上,导流边3的横截面指的是垂直于换热本体1厚度方向的截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将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最外侧的换热管孔11记为外侧换热管孔;导流侧面凸设有与外侧换热管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导流凸部6,第二导流凸部6位于所对应外侧换热管孔靠近第二端120的一侧;第二导流凸部6向靠近外侧换热管孔和与该外侧换热管孔相邻的第一导流凸部4之间区域的方向凸设。利用第二导流凸部6将高温烟气引导至两个换热管孔11之间,延长高温烟气的流通路径,使高温烟气与换热管内的水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示例性地,第二导流凸部6为弧形边。具体地,换热本体1上设有第二导流孔14,第二导流孔14靠近换热管孔11和第一导流凸部4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流翻边,该第二导流翻边形成上述第二导流凸部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流凸部6不仅限于弧形边,还可以为半椭圆形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导流凸部6和与其相邻的第一导流凸部4之间的最小间距为间距C,间距C大于流道间隔B。如此设计,有利于高温烟气和穿设于外侧换热管孔的换热管内的水换热后,能够顺畅地从第二导流凸部6和与其相邻的第一导流凸部4之间的间隙内快速穿过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向导流侧面所在侧凸设的定位边5,定位边5包括向靠近与其相邻换热管孔11的方向凸设的第一阻流凸部52。定位边5可以在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设置第一阻流凸部52的目的是限制烟气快速通过,并引导高温烟气流向换热管孔11附近,起到强化换热的目的。可选地,所有换热管孔11均位于两个定位边5之间,可以将高温烟气聚集在两个定位边5之间,减小高温烟气外散造成的热量丢失。
具体地,定位边5为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边缘相向地向导流侧面所在侧折弯形成的定位翻边,该定位翻边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翻边51、第二翻边和第三翻边53,第一翻边51设于第一端110,第三翻边53位于第二端120,第二翻边形成上述第一阻流凸部52。示例性地,第二翻边为U形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翻边不仅限于U形边,还可以为弧形边、半椭圆形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与外侧换热管孔相邻的导流凸台2、第一阻流凸部52、第二导流凸部6沿烟气流通方向间隔设置。如此设计,能够实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边缘的高温烟气经过导流凸台2导流后,能够在第一阻流凸部52的作用下引导至换热管孔11附近,再由第二导流凸部6继续引导至换热管孔11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导流侧面凸设有与第一导流凸部4对应设置的第三导流凸部7,第三导流凸部7位于第一导流凸部4靠近第二端120的一侧,且与对应的第一导流凸部4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导流凸部4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流凸部7。通过设置第三导流凸部7,可以阻挡烟气快速流走,引导烟气在换热管孔11附近流动,有利于烟气在换热管孔11位置处进行充分换热,起到强化换热的目的。
具体地,换热本体1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三导流孔15,第三导流孔15的轴向一端形成有第三导流翻边,该第三导流翻边形成上述第三导流凸部7。示例性地,第三导流孔15为圆孔,第三导流翻边为圆环。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导流孔15还可以为椭圆孔,对应地,第三导流翻边呈椭圆形。每个第一导流凸部4可以对应设置一个第三导流孔15,也可以对应设置两个或更多的第三导流孔15。示例性地,每个第一导流凸部4对应设置两个第三导流孔15。
示例性地,换热管孔11的孔径>第一导流孔12的孔径>第三导流孔15的孔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至少一个换热管孔11配设有与其沿烟气流通方向一一正对的第二凹槽16,第二端120边缘向靠近所对应换热管孔11的方向内凹设置形成上述第二凹槽16,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6配设有凸设于导流侧面的第二阻流凸部8,第二阻流凸部8和第二凹槽16的内壁相接,第二阻流凸部8上设有与所对应换热管孔11正对的第二缺口83。通过设置与第二凹槽16的内壁相接的第二阻流凸部8,使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换热管孔11附近,提高安装于换热管孔11的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二阻流凸部8上开设第二缺口83,利用该第二缺口83优化换热本体1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换热管孔11附近的烟气流动更加顺畅,进一步提高换热片100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槽16的形状可以为弧形、或U形、或碗状、或半椭圆形等。示例性地,第二凹槽16靠近导流侧面的一端设置翻边结构,该翻边结构形成上述第二阻流凸部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阻流凸部8和换热本体1分体加工,之后通过粘贴等方式将第二阻流凸部8固定于换热本体1。
示例性地,第二阻流凸部8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阻流部81和第二阻流部82,第一阻流部81靠近对应换热管孔11的一端和第二阻流部82靠近换热管孔11的一端之间形成上述第二缺口83。第一阻流部81和第二阻流部82之间的间距沿着烟气流通方向逐渐增大,即第二阻流凸部8呈“八”字形。
示例性地,每个换热管孔11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凹槽16,位于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中间的两个换热管孔11配设有第二阻流凸部8。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每个换热管孔11分别配设一个第二阻流凸部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设备,该燃气热水设备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片100。具体地,燃气热水设备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片100,换热片100设有多个,多个换热片100层叠设置。该燃气热水设备采用上述换热片100,在第一端110设置凸设于导流侧面的导流边3,并将导流边3设于相邻两个换热管孔11之间,且使导流边3向靠近对应的第一导流凸部4的方向,使高温烟气更易在导流边3和第一导流凸部4的引导作用下被引导至换热管孔11附近,从而提高换热管孔11处的水与高温烟气之间的换热效率,起到强化换热的目的,无需增加换热管孔11的数量以及换热片100的面积,即可满足较大热负荷时的换热需求,降低换热片100的材料成本。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换热片,包括换热本体(1),所述换热本体(1)具有沿烟气流通方向分布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所述第一端(110)较所述第二端(120)更靠近燃烧器设置;所述换热本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换热管的多个换热管孔(11),多个所述换热管孔(11)沿所述换热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换热本体(1)厚度方向的一侧面形成导流侧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孔(11)之间的:
第一导流凸部(4),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孔(11)中,靠近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所述换热管孔(11)或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较靠近所述第二端(120);所述换热管孔(11)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流道间隔B;
导流边(3),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一端(110);所述导流边(3)向靠近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的方向凸设;所述换热管孔(11)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导流边(3)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流道间隔A;所述流道间隔A大于等于所述流道间隔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沿所述烟气流通方向延伸的导流凸台(2),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孔(11)靠近所述第一端(110)的一侧外围对应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导流凸台(2);沿所述换热本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换热管孔(11)位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导流凸台(2)之间;
所述导流凸台(2)的宽度沿所述烟气流通方向具有减小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台(2)为沿所述换热管孔(11)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
和/或,所述导流边(3)为U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最外侧的所述换热管孔(11)记为外侧换热管孔;
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外侧换热管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导流凸部(6),所述第二导流凸部(6)位于所对应所述外侧换热管孔靠近所述第二端(120)的一侧;
所述第二导流凸部(6)向靠近所述外侧换热管孔和与该所述外侧换热管孔相邻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之间区域的方向凸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凸部(6)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之间的最小间距为间距C,所述间距C大于所述流道间隔B。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向所述导流侧面所在侧凸设的定位边(5),所有所述换热管孔(11)均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边(5)之间;
所述定位边(5)包括向靠近与其相邻所述外侧换热管孔的方向凸设的第一阻流凸部(52);与所述外侧换热管孔相邻的所述导流凸台(2)、所述第一阻流凸部(52)、所述第二导流凸部(6)沿所述烟气流通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边(3)凹面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13),位于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一凹槽(13)的开口方向均指向所述换热本体(1)在烟气流通方向上游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孔(11)具有四个,四个所述换热管孔(11)之间形成有沿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三个所述第一凹槽(13);
位于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13)关于位于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凹槽(13)对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侧面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对应设置的第三导流凸部(7),所述第三导流凸部(7)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靠近所述第二端(120)的一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第一导流凸部(4)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换热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三导流凸部(7)。
10.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75554.3U CN219810324U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75554.3U CN219810324U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10324U true CN219810324U (zh) | 2023-10-10 |
Family
ID=8821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75554.3U Active CN219810324U (zh) | 2023-05-24 | 2023-05-24 | 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10324U (zh) |
-
2023
- 2023-05-24 CN CN202321275554.3U patent/CN2198103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86125A (zh) | 换热器和热水器 | |
CN110726325A (zh) |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 |
WO2014059893A1 (zh) | 一种热交换器 | |
CN219810324U (zh) | 换热片及燃气热水设备 | |
CN113720191A (zh) | 换热翅片和换热装置 | |
CN105716448A (zh) | 一种百叶形折流板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及加工安装方法 | |
CN113218230A (zh) | 燃气换热器、换热结构及换热翅片 | |
JP7393527B2 (ja) | 熱交換器 | |
CN211824010U (zh) | 用于换热的装置、换热器、家电 | |
CN211425174U (zh) |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221527436U (zh) | 换热片、热交换器与燃气热水设备 | |
CN209960732U (zh) |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 |
WO2022135623A1 (en) | Tubular shell heat exchanger with sheet baffles | |
CN217210510U (zh) | 换热装置及其换热翅片 | |
CN112197626A (zh) | 换热部、换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8846975U (zh) | 换热片及换热器 | |
CN220062154U (zh) | 一种换热管强化换热导流装置 | |
CN221123137U (zh) | 换热翅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器 | |
CN215003091U (zh) | 换热芯体及换热器 | |
CN218349297U (zh) | 翅片、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 |
CN220288329U (zh) | 换热片及热交换器 | |
CN215490009U (zh) | 洁净型空调系统 | |
CN216523332U (zh) |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 |
CN218937110U (zh) | 微通道换热器 | |
CN220567953U (zh) | 换热器翅片以及燃气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