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3332U -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3332U
CN216523332U CN202122948948.8U CN202122948948U CN216523332U CN 216523332 U CN216523332 U CN 216523332U CN 202122948948 U CN202122948948 U CN 202122948948U CN 216523332 U CN216523332 U CN 216523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hole
flanging
heat exchan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489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凡
张袁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489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3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3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3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在第一端上设置与第一管孔一一正对的第一凹部,并在第一凹部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折边,使得第一折边更邻近于第一管孔布置,保证第一折边上的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第一管孔上,提高第一管孔上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一折边上开设第一缺口,利用第一缺口优化片本体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上的高温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片本体上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此,相比传统结构,本换热片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变高温烟气在片本体上的流动路径,无需增加材料厚度、数量,即可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不增加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效率,有利于降低换热片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燃气热水器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热交换器是燃气热水器的核心部件,对燃气的有效利用率起到关键作用。而换热片作为热交换器的核心零件,直接影响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市面上的换热片普遍存在材料利用率不高、换热效率低等问题。部分换热器为了提高换热效率仅仅是简单的增加换热片材料(如厚度、数量等),以提高换热效率。然而这样不仅导致制作成本高;而且易导致单个换热片表面温度高,降低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换热片,其能有效地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制作成本,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换热器,其能有效地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制作成本,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能有效地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制作成本,提高换热效率。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包括片本体,所述片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端用于靠近燃烧器设置,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定义为参考方向,所述片本体上沿所述参考方向顺次设有用于供换热管安装的第一孔群与第二孔群,所述第一孔群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管孔,所述第一端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管孔沿所述参考方向一一正对排列,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管孔对应的第一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片,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第一端上设置与第一管孔一一正对的第一凹部,并在第一凹部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折边,使得第一折边更邻近于第一管孔布置,保证第一折边上的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第一管孔上,提高第一管孔上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一折边上开设第一缺口,利用第一缺口优化片本体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上的高温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片本体上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此,相比传统结构,本换热片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变高温烟气在片本体上的流动路径,无需增加材料厚度、数量,即可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不增加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效率,使得换热片的材料利用率得到提升,有利于降低换热片的制作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群包括用于供所述换热管安装的至少两个第二管孔,所述第二端上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孔之间,所述第二凹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折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边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管孔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第二管孔的中心之间连线能形成第一中心线,在所述参考方向上,所述第二折边背向所述第一端的任一端均超出所述第一中心线的距离h为0.7mm~1.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任一所述第二管孔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片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包,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包绕所述第二管孔的外围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孔周向设有第一围边,所述第二管孔周向设有第二围边;在所述第一围边与所述第二围边之间,所述片本体上设有阻流部,所述阻流部在所述片本体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围边在所述片本体上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孔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翻边孔,所述第一翻边孔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孔绕所述第一管孔的外围间隔排列,并与所述第一管孔之间的间距W沿与所述参考方向的相反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翻边孔,所述第二翻边孔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在所述第一管孔的一侧上,所述第二翻边孔相对任一所述第一翻边孔更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翻边孔一起绕所述第一管孔的外围间隔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片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三翻边孔,所述第三翻边孔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孔群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管孔的一侧上,所述第三翻边孔相对任一所述第一翻边孔更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翻边孔一起绕所述第一管孔的外围间隔排列。
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的换热片,在第一端上设置与第一管孔一一正对的第一凹部,并在第一凹部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折边,使得第一折边更邻近于第一管孔布置,保证第一折边上的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第一管孔上,提高第一管孔上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一折边上开设第一缺口,利用第一缺口优化片本体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上的高温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片本体上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此,相比传统结构,本换热片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变高温烟气在片本体上的流动路径,无需增加材料厚度、数量,即可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不增加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效率,使得换热片的材料利用率得到提升,有利于降低换热片的制作成本。
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热水设备,所述燃气热水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的换热片,在第一端上设置与第一管孔一一正对的第一凹部,并在第一凹部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折边,使得第一折边更邻近于第一管孔布置,保证第一折边上的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第一管孔上,提高第一管孔上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一折边上开设第一缺口,利用第一缺口优化片本体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上的高温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片本体上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此,相比传统结构,本换热片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变高温烟气在片本体上的流动路径,无需增加材料厚度、数量,即可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不增加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效率,使得换热片的材料利用率得到提升,有利于降低换热片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片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片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片烟气流动分析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换热片;110、片本体;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参考方向;114、第一凹部;115、第二凹部;116、第三凹部;1161、第三折边;120、第一孔群;121、第一管孔;122、第一围边;123、定位折边;124、第一中心线;130、第二孔群;131、第二管孔;132、第二围边;133、第二中心线;140、第一折边;141、第一缺口;142、第一段;143、第二段;150、第二折边;151、第二缺口;152、第三段;153、第四段;160、第一凸包;170、阻流部;180、第一翻边孔;181、第二翻边孔;182、第三翻边孔;183、第四翻边孔;184、第二凸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2,一种换热片100,换热片100包括片本体110。片本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第二端112相对第一端111用于靠近燃烧器设置。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的方向定义为参考方向113。片本体110上沿参考方向113顺次设有用于供换热管安装的第一孔群120与第二孔群130。第一孔群12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管孔121,第一端11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部114。第一凹部114与第一管孔121沿参考方向113一一正对排列。第一凹部11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折边140,第一折边140上设有与第一管孔121对应的第一缺口141。
上述的换热片100,在第一端111上设置与第一管孔121一一正对的第一凹部114,并在第一凹部114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折边140,使得第一折边140更邻近于第一管孔121布置,保证第一折边140上的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第一管孔121上,提高第一管孔121上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一折边140上开设第一缺口141,利用第一缺口141优化片本体110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管孔121和第二管孔131上的高温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片本体110上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此,相比传统结构,本换热片100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变高温烟气在片本体110上的流动路径,无需增加材料厚度、数量,即可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不增加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效率,使得换热片100的材料利用率得到提升,有利于降低换热片100的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方向113为由第一端111指向第二端112的方向,可理解为与高温烟气流向换热片100的方向相反。同时,第一凹部114与第一管孔121在参考方向113上为一一正对排列应理解为:第一凹部114与第一管孔121在参考方向113上不存在错位设置;或者也可理解为:高温烟气若沿与参考方向113相反的方向流动时,可依次流经第一管孔121和第一凹部114。
还需说明的是,第一凹部114在第一端111上的结构应为:第一端111的边缘沿朝第一管孔121的方向内凹形成一开口,该开口则为第一凹部114。第一凹部114的形状有多种选择,比如:第一凹部114的形状可设计成但不仅限于半圆形、半方形、半椭圆形等。
另外,第一孔群120与第二孔群130沿参考方向113顺次排列,即为第一孔群120靠近第一端111设置,第二孔群130靠近第二端112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第一折边1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段142和第二段143,第一段142朝向第一管孔121的一端与第二段143朝向第一管孔121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缺口141。第一段142与第二段143之间的间距D1沿着参考方向113逐渐减小,即第一折边140则呈倒“八”字状。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3,第一缺口141的宽度W1可设计为3mm~4mm。比如:当第一缺口141的宽度W1设计为3.5mm时,不仅方便制造,而且还能将换热片100的换热效率提高0.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端111上还设有第三凹部116,各个第一凹部114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凹部116,也相当于两个第三凹部116分别位于第一管孔121的相对两侧。另外,第三凹部116的内壁上设有第三折边1161,以便将高温烟气更好引导至第一管孔121上,提高换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二孔群130包括用于供换热管安装的至少两个第二管孔131。第二端112上设有第二凹部115。第二凹部115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管孔131之间,第二凹部115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折边150。如此,在相邻两个第二管孔131之间设置第二折边150,便于进入的高温烟气引导至两侧的第二管孔131上,以加强第二管孔131上的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折边140和第二折边150的高度应小于相邻两个换热片100之间的间距,比如:相邻两个换热片100之间的间距为2.1mm,第一折边140和第二折边150的高度均设置为2mm等。
还需说明的是,第一管孔121与第二管孔131之间的排列有多种方式,比如:第一管孔121与第二管孔131之间在参考方向113上错位排列;或者,任一第一管孔121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管孔131之间;又或者,第一管孔121与第二管孔131以阵列方式进行排列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任一第一管孔121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管孔131之间以构成三角形结构,且第一管孔121与第二管孔131之间孔距大于两倍的第一管孔121或第二管孔131的孔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孔121和第二管孔131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比如:第二管孔131的数量为三个,第一管孔121的数量为两个;或者,第二管孔131的数量为四个,第一管孔121的数量为三个等,只需满足第二管孔131的数量比第一管孔121的数量多一个均可。
另外,请参考图3,为避免换热片100的根部,即第二端112上出现局部高温变色区域,因此,第一管孔121和第二管孔131分别与第二端112之间最短距离D0需控制在5mm左右,比如:D0为4.8mm。其中,第一管孔121与第二端112之间最短距离应理解为第一管孔121与第二凹部115的底壁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折边150上设有第二缺口151。第二缺口151与第一管孔121相对设置。如此,在第二折边150上设置第二缺口151,利用第二缺口151将部分高温烟气引导至第一管孔121上,以进一步增强第一管孔121上的换热。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第二折边150包括第三段152与第四段153。第三段152朝向第一管孔121的一端与第四段153朝向第一管孔121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二缺口151。第三段152与第四段153之间的间距D2沿着参考方向113逐渐增大,即第二折边150呈“八”字状,如此,便于将第二凹部115内的高温烟气汇聚于第二缺口151中,以集中引导至第一管孔121上,从而提高第一管孔121上的换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各个第二管孔131的中心之间连线能形成第一中心线124。在参考方向113上,第二折边150背向第一端111的任一端均超出第一中心线124的距离h为0.7mm~1.3mm,保证第二折边150的下端稍微低于第一中心线124设置,这样避免过低设置而导致位于第二管孔131朝向第二端112的一侧的开口面积过小,从而避免阻力增大而不利于高温烟气往第二管孔131处流动。
具体地,请参考图2,第二折边150背向第一端111的任一端均超出第一中心线124的距离h为1.3mm。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在任一第二管孔131与第二端112之间,片本体11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包160。至少两个第一凸包160绕第二管孔131的外围间隔设置,如此,在第二管孔131外围设置若干第一凸包160,利用第一凸包160增大换热片100上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第一凸包160时,可将第一凸包160的高度设计为1mm。同时,若干第一凸包160绕第二管孔131的外围间隔排列,处于最外两端的第一凸包160在参考方向113上,应高于第一中心线124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管孔121周向设有第一围边122。第二管孔131周向设有第二围边132。在第一围边122与第二围边132之间,片本体110上设有阻流部170。阻流部170在片本体110上的高度高于第一围边122在片本体110上的高度,如此,能更好地阻挡高温烟气向第一端111蔓延,有效引导烟气向第二管孔131流动,以提高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阻流部170在片本体110上为凸状结构,能对高温烟气的流动具有一定的阻流作用。其结构设计有多种,比如:阻流部170可设计为翻边孔结构,也可设计为凸包结构。
另外,为了便于换热片100与换热片100之间定位,可在第一围边122和第二围边132上均设置定位折边123,以控制片与片之间的间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管孔12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翻边孔180。第一翻边孔180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至少两个第一翻边孔180绕第一管孔121的外围间隔排列,并与第一管孔121之间的间距W沿与参考方向113的相反方向逐渐减小,即越靠近第一端111的第一翻边孔180则越靠近第一管孔121设置。此时,各个第一翻边孔180的中心之间连线则形成弧形连线,使得第一翻边孔180与第一管孔121之间具有弧形通道,保证高温烟气能与第一管孔121更好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翻边孔180的高度要低于阻流部170的高度。同时,相邻两个第一翻边孔180之间的距离D3可控制在1.6mm~2mm内,比如:相邻两个第一翻边孔180之间的距离D3为1.85mm。
还需说明的是,孔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应理解为在第一翻边孔180内进行内孔翻边,使得第一翻边孔180的孔边缘上向外凸起一环形边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在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21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翻边孔181。第二翻边孔181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在第一管孔121的一侧上,第二翻边孔181相对任一第一翻边孔180更靠近第二端112设置,并与第一翻边孔180一起绕第一管孔121的外围间隔排列。如此,在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21之间设置第二翻边孔181,有利于引导高温烟气往两边流动,增加与第一管孔121中换热管之间的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翻边孔181的高度在设计时,可与阻流部170保持同一高度,这样也能起到阻挡高温烟气向上蔓延,使之能更好被引导至第一管孔121和第二管孔131上。
还需说明的是,请参考图2,第二翻边孔181在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21之间的位置,可设计为:将各个第一管孔121的孔心连接,以形成一条第二中心线133,此时第二翻边孔181在第二中心线133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在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21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凸包184。在第一管孔121的一侧上,第二凸包184相对任一第一翻边孔180更靠近第二端112设置,并与第一翻边孔180一起绕第一管孔121的外围间隔排列。如此,在相邻两个第一管孔121之间设置第二凸包184,有利于引导高温烟气往两边流动,增加与第一管孔121中换热管之间的换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片本体11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三翻边孔182。第三翻边孔182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至少两个第三翻边孔182分别位于第一孔群120的相对两侧。在第一管孔121的一侧上,第三翻边孔182相对任一第一翻边孔180更靠近第二端112设置,并与第一翻边孔180一起绕第一管孔121的外围间隔排列,即第三翻边孔182相对第一翻边孔180更靠近第二端112设置。如此,通过第三翻边孔182和第一翻边孔180一起围设在第一管孔121外,使得高温烟气能更好引导至第一管孔12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翻边孔182与第一翻边孔180一起绕第一管孔121外围排列,这样第三翻边孔182的中心与第一翻边孔180的中心连线,也能构成一较长的弧形连线,使得第一翻边孔180和第三翻边孔182分别与第一管孔121之间具有较长的弧形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片本体11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第四翻边孔183,以使高温烟气引导至片本体110的中部进行流动。其中,第四翻边孔183与片本体110的一侧之间间距W2可为1.5mm~2mm。当然,也可视工艺情况而定,间距越小则越好,越能阻挡高温烟气向两侧溢出。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以上实施例中可知,本换热片100设置第一翻边孔180、第二翻边孔181、第三翻边孔182、第四翻边孔183以及阻流部170,使得高温烟气能够在第一管孔121和第二管孔131周围停留的时间更长,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换热片100整体重量,降低制作成本。另外,为避免排烟阻力过大,翻边孔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小,2mm左右为宜;否则阻力太大会导致烟气聚集而不符合排放要求。当然,部分翻边孔也可设计为凸包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片100。
上述的换热器,采用以上的换热片100,在第一端111上设置与第一管孔121一一正对的第一凹部114,并在第一凹部114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折边140,使得第一折边140更邻近于第一管孔121布置,保证第一折边140上的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第一管孔121上,提高第一管孔121上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一折边140上开设第一缺口141,利用第一缺口141优化片本体110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管孔121和第二管孔131上的高温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片本体110上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此,相比传统结构,本换热片100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变高温烟气在片本体110上的流动路径,无需增加材料厚度、数量,即可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不增加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效率,使得换热片100的材料利用率得到提升,有利于降低换热片100的制作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燃气热水设备,燃气热水设备包括以上实施例中的换热器。
上述的燃气热水设备,采用以上的换热片100,在第一端111上设置与第一管孔121一一正对的第一凹部114,并在第一凹部114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折边140,使得第一折边140更邻近于第一管孔121布置,保证第一折边140上的高温烟气更易引导至第一管孔121上,提高第一管孔121上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第一折边140上开设第一缺口141,利用第一缺口141优化片本体110上高温烟气的流动路径,保证第一管孔121和第二管孔131上的高温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使得片本体110上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此,相比传统结构,本换热片100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变高温烟气在片本体110上的流动路径,无需增加材料厚度、数量,即可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不增加材料厚度的前提下提高换热效率,使得换热片100的材料利用率得到提升,有利于降低换热片100的制作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100)包括片本体(110),所述片本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所述第二端(112)相对所述第一端(111)用于靠近燃烧器设置,所述第一端(111)至所述第二端(112)的方向定义为参考方向(113),所述片本体(110)上沿所述参考方向(113)顺次设有用于供换热管安装的第一孔群(120)与第二孔群(130),所述第一孔群(12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管孔(121),所述第一端(11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部(114),所述第一凹部(114)与所述第一管孔(121)沿所述参考方向(113)一一正对排列,所述第一凹部(11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折边(140),所述第一折边(14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管孔(121)对应的第一缺口(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群(130)包括用于供所述换热管安装的至少两个第二管孔(131),所述第二端(112)上设有第二凹部(115),所述第二凹部(11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管孔(131)之间,所述第二凹部(115)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折边(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150)上设有第二缺口(151),所述第二缺口(151)与所述第一管孔(121)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二管孔(131)的中心之间连线能形成第一中心线(124),在所述参考方向(113)上,所述第二折边(150)背向所述第一端(111)的任一端均超出所述第一中心线(124)的距离h为0.7mm~1.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所述第二管孔(131)与所述第二端(112)之间,所述片本体(11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包(160),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包(160)绕所述第二管孔(131)的外围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孔(121)周向设有第一围边(122),所述第二管孔(131)周向设有第二围边(132);在所述第一围边(122)与所述第二围边(132)之间,所述片本体(110)上设有阻流部(170),所述阻流部(170)在所述片本体(110)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围边(122)在所述片本体(110)上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孔(12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翻边孔(180),所述第一翻边孔(180)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孔(180)绕所述第一管孔(121)的外围间隔排列,并与所述第一管孔(121)之间的间距W沿与所述参考方向(113)的相反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孔(121)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翻边孔(181),所述第二翻边孔(181)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在所述第一管孔(121)的一侧上,所述第二翻边孔(181)相对任一所述第一翻边孔(180)更靠近所述第二端(112)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翻边孔(180)一起绕所述第一管孔(121)的外围间隔排列;和/或,
所述片本体(110)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三翻边孔(182),所述第三翻边孔(182)的边缘上具有翻边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孔(18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孔群(120)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管孔(121)的一侧上,所述第三翻边孔(182)相对任一所述第一翻边孔(180)更靠近所述第二端(112)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翻边孔(180)一起绕所述第一管孔(121)的外围间隔排列。
9.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100)。
10.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设备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
CN202122948948.8U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Active CN216523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8948.8U CN21652333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8948.8U CN21652333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3332U true CN21652333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48948.8U Active CN21652333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3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2011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gas-fired furna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10088196B2 (en) Heat exchanger
US11313586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6016688B (zh)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CN210569238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热水器
CN205690651U (zh)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CN216523332U (zh) 换热片、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11876377U (zh) 燃气设备
CN205690652U (zh)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CN104677163A (zh) 换热器翅片
CN210014566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的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
CN212362961U (zh) 换热装置、换热组件及扰流结构
CN113153536A (zh) 一种燃气涡轮用回热器
CN113251849A (zh) 换热装置及翅片
CN214665247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片
CN220288329U (zh) 换热片及热交换器
CN207936831U (zh) 用于燃气设备的热交换片和热交换片组
CN218846975U (zh) 换热片及换热器
CN215490354U (zh) 换热片、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20567953U (zh) 换热器翅片以及燃气设备
CN112539410A (zh) 一种水冷式燃烧器及冷凝锅炉
CN217210510U (zh) 换热装置及其换热翅片
WO2017206304A1 (zh)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CN215114139U (zh) 换热翅片与热交换装置
CN219015094U (zh) 换热器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