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4457U - 一种汽车碳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碳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4457U
CN208734457U CN201821427129.0U CN201821427129U CN208734457U CN 208734457 U CN208734457 U CN 208734457U CN 201821427129 U CN201821427129 U CN 201821427129U CN 208734457 U CN208734457 U CN 208734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tank body
shaped partition
active carb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71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Wan Ru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Wan Ru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Wan Ru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Wan Ru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71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4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4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4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碳罐,包括罐体、通气管总成,所述罐体内部设有U型隔板,所述U型隔板内设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一端与所述罐体顶部相连,所述竖隔板另一端与所述U型隔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一端与所述罐体顶部相连,所述U型隔板另一端与所述罐体顶部留有空隙,且所述U型隔板与所述罐体的内部侧壁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与所述罐体内壁之间形成呈L型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竖直腔室与水平腔室,所述竖直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内分别填装有活性炭。本实用新型碳罐结构可有效延长燃油蒸汽的流通距离,增加燃油蒸汽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提高活性炭的使用效率,提高碳罐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碳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碳罐。
背景技术
碳罐一般装在汽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由于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燃烧并防止燃油蒸汽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碳罐贮存装置。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内的碳罐在进行燃油蒸汽的吸附时会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导致温度的上升,温度的升高的结果是碳罐吸附能力的降低,燃油蒸汽很容易从碳罐中溢出,导致整车燃油蒸发排放的增加和环境污染。且现有碳罐的设有使得位于地处的活性炭吸附的燃油气体较多,使得燃油积压在罐体的底部,造成缓冲件和活性炭的腐蚀,使活性炭失效,造成碳罐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碳罐,提高碳罐内活性炭对燃油蒸汽的吸附能力,提高碳罐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碳罐,包括罐体、通气管总成,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吸附口,所述罐体侧壁下部设有脱附口,所述罐体内部设有U型隔板,所述U型隔板内设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一端与所述罐体顶部相连,所述竖隔板另一端与所述U型隔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一端与所述罐体顶部相连,所述U型隔板另一端与所述罐体顶部留有空隙,且所述U型隔板与所述罐体的内部侧壁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与所述罐体内部侧壁之间的空隙处设有活性炭板,所述U型隔板与所述罐体内壁之间形成呈L型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竖直腔室与水平腔室,所述竖直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内分别填装有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总成位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通气管总成与所述第二腔室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总成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以及过滤板。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口上设有吸附控制阀,所述脱附口上设有脱附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脱附口开口朝上与所述罐体侧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内分别填装有活性炭、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的粒径大小大于所述活性炭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口与所述竖直腔室连通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脱附口与所述水平腔室连通处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在碳罐罐体内设有U型隔板与竖隔板,改变燃油蒸汽在罐体的流通路径,延长了燃油蒸汽的流通距离,经过第一腔室时大颗粒活性炭对燃油蒸汽进行初步吸附,且大颗粒活性炭有助于降低对燃油蒸汽的流通阻力,达到对蒸汽的降温效果,之后燃油蒸汽进入第二腔室,经过竖隔板增加燃油蒸汽与小颗粒活性炭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达到对燃油蒸汽的充分吸附,提高活性炭的使用效率,且在罐体底部不填装活性炭,在罐体底部积累部分燃油时,经过脱附处理也会在短时间内随空气经脱附口进入汽车动力系统,提高碳罐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燃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第一腔室;21-竖直腔室;22-水平腔室;3-第二腔室;41-U型隔板;42-竖隔板;5-吸附口;51-吸附控制阀;6-脱附口;61-脱附控制阀;7-活性炭板;8-过滤网;9-过滤网;10-通气管总成;11-第一进气管;12-第二进气管;13-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碳罐,包括罐体1、通气管总成10,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吸附口5,所述罐体1侧壁下部设有脱附口6,所述罐体1内部设有U型隔板41,所述U型隔板41内设有竖隔板42,所述竖隔板42一端与所述罐体1顶部相连,所述竖隔板42另一端与所述U型隔板4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41一端与所述罐体1顶部相连,所述U型隔板41另一端与所述罐体1顶部留有空隙,且所述U型隔板41与所述罐体1的内部侧壁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41与所述罐体1内部侧壁之间的空隙处设有活性炭板7,所述U型隔板41与所述罐体1内壁之间形成呈L型的第一腔室2与第二腔室3,所述第一腔室2包括竖直腔室21与水平腔室22,所述竖直腔室21与所述第二腔室3内分别填装有活性炭。
在碳罐罐体1内设有U型隔板41与竖隔板42,改变燃油蒸汽在罐体1的流通路径,延长了燃油蒸汽的流通距离,经过第一腔室2时活性炭对燃油蒸汽进行初步吸附,且L型流通通道有助于对蒸汽进行降温,之后燃油蒸汽进入第二腔室3,经过竖隔板42增加燃油蒸汽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达到对燃油蒸汽的充分吸附,提高活性炭的使用效率,且在罐体1底部不填装活性炭,在罐体底部积累部分燃油时,经过脱附处理也会在短时间内随空气经脱附口6进入汽车动力系统,提高碳罐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总成10位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所述通气管总成10与所述第二腔室3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总成10包括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以及过滤板13。增加空气对燃油的脱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口5上设有吸附控制阀51,所述脱附口6上设有脱附控制阀61。
进一步地,所述脱附口6开口朝上与所述罐体1侧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腔室21与所述第二腔室3内分别填装有活性炭211、活性炭111。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211的粒径大小大于所述活性炭111的粒径。大颗粒活性炭211有助于降低对燃油蒸汽的流通阻力,达到对蒸汽的降温效果,小颗粒活性炭111可有效增加燃油蒸汽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提高活性炭吸附效果。
所述吸附口5与所述竖直腔室21连通处设有过滤网9,所述脱附口6与所述水平腔室22连通处设有过滤网8。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碳罐,包括罐体(1)、通气管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吸附口(5),所述罐体(1)侧壁下部设有脱附口(6),所述罐体(1)内部设有U型隔板(41),所述U型隔板(41)内设有竖隔板(42),所述竖隔板(42)一端与所述罐体(1)顶部相连,所述竖隔板(42)另一端与所述U型隔板(4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41)一端与所述罐体(1)顶部相连,所述U型隔板(41)另一端与所述罐体(1)顶部留有空隙,且所述U型隔板(41)与所述罐体(1)的内部侧壁留有空隙,所述U型隔板(41)与所述罐体(1)内部侧壁之间的空隙处设有活性炭板(7),所述U型隔板(41)与所述罐体(1)内壁之间形成呈L型的第一腔室(2)与第二腔室(3),所述第一腔室(2)包括竖直腔室(21)与水平腔室(22),所述竖直腔室(21)与所述第二腔室(3)内分别填装有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总成(10)位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所述通气管总成(10)与所述第二腔室(3)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总成(10)包括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以及过滤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口(5)上设有吸附控制阀(51),所述脱附口(6)上设有脱附控制阀(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口(6)开口朝上与所述罐体(1)侧壁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腔室(21)与所述第二腔室(3)内分别填装有活性炭(211)、活性炭(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211)的粒径大小大于所述活性炭(111)的粒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口(5)与所述竖直腔室(21)连通处设有过滤网(9),所述脱附口(6)与所述水平腔室(22)连通处设有过滤网(8)。
CN201821427129.0U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汽车碳罐 Active CN208734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7129.0U CN208734457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汽车碳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7129.0U CN208734457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汽车碳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4457U true CN208734457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7129.0U Active CN208734457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汽车碳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4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6691B2 (en) Shaped heat storage materials including heat transfer members
CN202789210U (zh) 一种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CN208734457U (zh) 一种汽车碳罐
CN208518779U (zh) 一种碳罐
CN208073584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07575321B (zh) 一种车用活性炭罐及具有该炭罐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CN109139304B (zh) 组合式炭罐
CN203374393U (zh) 汽车碳罐及汽车
KR101395923B1 (ko) 차량의 캐니스터 구조
CN209875330U (zh) 通用型碳罐结构
CN208564803U (zh) 一种可散热自除臭的汽车碳罐
CN202431402U (zh) 一种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CN104989564B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车载燃油蒸发控制装置
CN208734459U (zh) 一种汽车燃油系统碳罐
CN207245888U (zh) 一种碳罐
CN208996837U (zh) 组合式炭罐
CN208734458U (zh) 一种多腔室汽车碳罐总成
CN206439123U (zh) 炭罐
CN201865794U (zh) 一种摩托车炭罐
CN213684340U (zh) 一种提升发动机对碳脱附率的碳罐
CN220551185U (zh) 一种适用于燃油国六排放标准的商用车炭罐总成
CN208934822U (zh) 一种活性炭罐贮存装置
CN211038858U (zh) 碳罐及车辆
CN219281846U (zh) 一种适用于长纯电续航phev车型的紧凑型炭罐总成
CN202578965U (zh) 一种新型汽车碳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