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2945U - 电池包及商用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商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2945U
CN208722945U CN201821089646.1U CN201821089646U CN208722945U CN 208722945 U CN208722945 U CN 208722945U CN 201821089646 U CN201821089646 U CN 201821089646U CN 208722945 U CN208722945 U CN 208722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middle housing
battery modules
battery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96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忠
何峰
金益犇
王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ong Geely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ong Jili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ong Jili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ong Jili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896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2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2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2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商用车,属于车用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包括下箱体总成、支撑架、电池模组组件,下箱体总成的中间箱体的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根立梁,立梁上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架,多个电池模组组件自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分别与相对应深度的支撑架连接。立梁能够起到对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的强度的加强作用;并且,多个支撑架之间能够在中间箱体内形成多层支撑空间,从而沿深度方向能够装配多个电池模组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程度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应用到具有高度方向优势的商用车上,提高电池包的比能量密度,减小电池包的数量。

Description

电池包及商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商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更经济性,更易于推广的优点;但电池包使用寿命短、容易发生起火等安全事故,仍然制约着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在此背景下,广大群众对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厂家使用两个电池包或者多个电池包布置,每个电池包最多排布两层模组,不能充分利用商用车的高度方向的优势,不利于整车的布置,且多个电池包布置会导致电池包体积增大,电池包固定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内部能够装配多层电池模组组件,可充分利用商用车空间,减少电池包的数量、重量及安装空间,降低电池包成本,增加了电池包的比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该商用车采用上述的电池包。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包括:下箱体总成、支撑架、电池模组组件,所述下箱体总成包括中间箱体,所述中间箱体的至少一组相对的内壁上沿其深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根立梁,所述立梁上沿所述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架,多个所述电池模组组件自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分别与相对应深度的所述支撑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中间箱体的相对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根立梁,立梁能够起到对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的强度的加强作用;并且,在立梁上设置多个支撑架,多个支撑架之间能够在中间箱体内形成多层支撑空间,从而使箱体内沿深度方向能够装配多个电池模组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程度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应用到具有高度方向优选的商用车上,提高电池包的比能量密度,减小电池包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箱体内的多根所述立梁上的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电池模组组件能够水平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根立梁上的支撑架采用高度对应一致的布置方式,能够保障在中间箱体内部形成多层安装空间,以使多个电池模组组件能够沿深度方向依次设置在中间箱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组件包括支撑梁以及多个电池模组,所述支撑梁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横梁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根所述横梁之间的纵梁,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横梁和纵梁连接方式能够提升支撑梁的支撑强度,以对电池模组提供稳定支撑。
进一步的,中间箱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以用于增加其抗冲击强度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沿所述外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加强件与立梁的安装方向不同,能够实现增加中间箱体的外壁的多方位的强度。
进一步的,组成中间箱体的各个侧板之间以及各个所述侧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加强件起到加固各个侧板之间、以及各个侧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该电池包还包括用以对电池模组组件降温的冷却装置,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组件配备至少一个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或侧面相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装置由于与电池模组的底面或侧面相接触,因此,能够充分满足电池模组的冷却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分流管、回流管、接头以及至少一块用以接触电池模组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设置在所述分流管和所述回流管之间,所述冷却板内部具有用以连通分流管和回流管的空腔,所述接头一端连通所述分流管,所述接头另一端用以连通相邻冷却装置中的分流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冷却回路较短的特点,能够充分与电池模组实现热量交换,达到对电池模组的降温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支撑梁之间,并且所述冷却装置中分流管和回流管分别连接横梁。
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装置与电池模组和支撑梁之间采用该连接方式,不仅能够使冷却装置与电池模组具有充足的接触面,降温效果充分,还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优化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中间箱体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盖起到对中间箱体内的设备的密封作用。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商用车,包括车体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电池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技术效果有:
由于中间箱体的相对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根立梁,立梁能够起到对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的强度的加强作用;并且,在立梁上设置多个支撑架,多个支撑架之间能够在中间箱体内形成多层支撑空间,从而使箱体内沿深度方向能够装配多个电池模组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程度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应用到具有高度方向优势的商用车上,提高电池包的比能量密度,减小电池包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商用车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具有电池包的上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中间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组件(底面装配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组件(底面装配冷却装置)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箱体总成;2-支撑架;3-电池模组组件;4-冷却装置; 5-上盖;11-中间箱体;12-立梁;13-第一加强件;14-第二加强件;15-固定部;16-吊钩;31-电池模组;32-横梁;33-纵梁;41-分流管;42-回流管;43-接头;44-冷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设计目的是能够集成多个电池模组组件(优选三到五个),从而使电池包的比能量密度增加,装配空间的减小。
如图1-图3所示,该电池包包括:下箱体总成1、支撑架2、电池模组组件3。
下箱体总成1包括中间箱体11,中间箱体11的至少一组相对的内壁上沿其深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根立梁12,立梁12上沿中间箱体11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架2,多个电池模组组件3自中间箱体11的深度方向分别与相对应深度的支撑架2连接。
具体实施时,中间箱体11总成优选设置为长方体,在该中间箱体11 长度方向的一对内壁上分别设置立梁12,本实施例中,以设置六根立梁12 为例进行说明,每个内壁上分别均布三根立梁12,每根立梁12上分别设置多个支撑架2。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中间箱体11的相对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根立梁 12,立梁12能够起到对中间箱体11的深度方向的强度的加强作用;并且,在立梁12上设置多个支撑架2,多个支撑架2之间能够在中间箱体11内形成多层支撑空间,从而使箱体内沿深度方向能够装配多个电池模组组件3,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程度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应用到具有高度方向优选的商用车上,提高电池包的比能量密度,减小电池包的数量。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中间箱体11内的多根立梁12上的间隔设置的支撑架2的高度对应一致,以使电池模组组件3能够水平布置。
具体实施时,多根立梁12上的支撑架2采用高度对应一致的布置方式,即位于每一根立梁12上的多个支撑架2所处高度分别相同,能够保障在中间箱体11内部形成多层安装空间,以使多个电池模组组件3能够沿深度方向依次设置在中间箱体11中。
另外,支撑架2与立梁12之间优选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即,沿立梁12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多层安装孔(图中未示意),通过螺栓来固定支撑架 2,用于承载电池模组组件3,该连接结构可以解决电池包中电池模组组件 3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电池模组组件3包括支撑梁以及多个电池模组 31,支撑梁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横梁32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根横梁32之间的纵梁33,多个电池模组31分别设置在支撑梁上。
具体应用时,横梁32和纵梁33可以分别采用U型的钣金件焊接而成,另外,在支撑梁的横梁32和纵梁33上焊有若干个螺母,可通过长螺杆与电池模组31固定,支撑梁固定于中间箱体11内的两侧支撑架2上,同时,在横梁32的两端预留孔位,便于和支撑架2通过螺栓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横梁32和纵梁33连接方式能够提升支撑梁的支撑强度,以对电池模组3提供稳定支撑。同时,支撑架2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与支撑架2连接,方便对电池模组组件3进行更换。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中间箱体11的外壁设置有用以用于增加其抗冲击强度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件13,第一加强件13沿外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具体应用时,第一加强件13设置为板状,第一加强件13焊接在外壁上,并且第一加强件13与立梁12的安装方向不同,能够实现增加中间箱体11的外壁的多方位的强度。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组成中间箱体11的各个侧板之间以及各个侧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件14。
具体实施时,第二加强件14优选采用角钢,角钢的两个板分别各个侧板之间、以及各个侧板与底板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增加连接强度,提升中间箱体11的抗冲击强度。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中间箱体11底部焊接有固定部15,该固定部15优选采用L形状,其用于固定电池包。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中间箱体11的侧壁还设置有吊钩16,吊钩16 的作用是方便装配,具体实施时,吊钩16可以设置在中间箱体11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电池包还包括用以对电池模组组件3降温的冷却装置4,每一个电池模组组件3配备至少一个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4 与电池模组31的底面或侧面相接触。利用冷却装置4由于与电池模组31 的底面或侧面相接触,因此,能够充分满足电池模组的冷却需求。确保电池包内部温度的一致性,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如图4和图5所示,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的冷却装置4包括分流管41、回流管42、接头43以及至少一块用以接触电池模组的冷却板44,冷却板44设置在分流管41和回流管42之间,冷却板44内部具有用以连通分流管41和回流管42的空腔,接头43一端连通分流管41,接头43另一端用以连通相邻冷却装置4中的分流管41。
其中,分流管41和回流管42优选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方管结构,冷却板44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扁平长方体结构,冷却板44的内部具有用以通过液体的空腔,冷却板44与电池模组接触,冷却液体由接头43进入到分流管41,再由分流管41分配置各个冷却板44的内部空腔中,以对电池模组吸热,进行热交换后的液体经过回流管42排出至外部设备。软管优选采用橡胶结构,其两端为快插结构,用以连接不同层级的分流管,可起到不同层级的冷却装置的连通作用,该结构简单、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装置4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冷却回路较短的特点,能够充分与电池模组实现热量交换,达到对电池模组的降温目的。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冷却装置4设置在电池模组31与支撑梁之间,并且冷却装置4中分流管41和回流管42分别连接横梁32。
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支撑梁的横梁32上设置有若干小凸台,小凸台之间用于放置冷却板44,可起到对冷却板44的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装置4与电池模组和支撑梁之间采用该连接方式,不仅能够使冷却装置4与电池模组具有充足的接触面,降温效果充分,还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优化结构。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电池包还包括上盖5,上盖5与中间箱体11 铰接。上盖5起到对中间箱体11内的设备的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具有以下特点:
1、下箱体总成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减小中间箱体11的变形,并且,电池模组组件3中的横梁32与中间箱体11的立梁12之间能够形成框架结构,能够把碰撞和挤压的力或能量传导出去,避免电池包变形,进而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2、使用多层电池模组组件3布置,结构紧凑,易于实现,易于整车的布置空间,有效的利用整车空间,同时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且,电池模组组件3选用目前标准的模组组件,可适用目前大部分的电池厂家、有利于推广。
3、利用冷却装置4能够解决电池包的冷却问题,确保电池包内部温度的一致性,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商用车,该商用车可采用新能源商用车,具有一定的高度,该新能源商务车包括车体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车体上的上述的电池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总成、支撑架、电池模组组件,所述下箱体总成包括中间箱体,所述中间箱体的至少一组相对的内壁上沿其深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根立梁,所述立梁上沿所述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架,多个所述电池模组组件自中间箱体的深度方向分别与相对应深度的所述支撑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体内的多根所述立梁上的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电池模组组件能够水平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组件包括支撑梁以及多个电池模组,所述支撑梁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横梁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根所述横梁之间的纵梁,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以用于增加其抗冲击强度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沿所述外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组成中间箱体的各个侧板之间以及各个所述侧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对电池模组组件降温的冷却装置,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组件配备至少一个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或侧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分流管、回流管、接头以及至少一块用以接触电池模组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设置在所述分流管和所述回流管之间,所述冷却板内部具有用以连通分流管和回流管的空腔,所述接头一端连通所述分流管,所述接头另一端用以连通相邻冷却装置中的分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支撑梁之间,并且所述冷却装置中分流管和回流管分别连接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中间箱体铰接。
10.一种商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1821089646.1U 2018-07-10 2018-07-10 电池包及商用车 Active CN208722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646.1U CN208722945U (zh) 2018-07-10 2018-07-10 电池包及商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646.1U CN208722945U (zh) 2018-07-10 2018-07-10 电池包及商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2945U true CN208722945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3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9646.1U Active CN208722945U (zh) 2018-07-10 2018-07-10 电池包及商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29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2181A (zh) * 2019-05-16 2020-11-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冷却结构
CN111952495A (zh) * 2019-05-16 2020-11-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单元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2181A (zh) * 2019-05-16 2020-11-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冷却结构
CN111952495A (zh) * 2019-05-16 2020-11-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单元
US11424503B2 (en) 2019-05-16 2022-08-23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attery unit
CN111952495B (zh) * 2019-05-16 2023-04-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单元
CN111942181B (zh) * 2019-05-16 2023-05-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冷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22945U (zh) 电池包及商用车
CN205202703U (zh) 一种纯电动车机舱布置结构
CN104908566A (zh) 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
CN212848579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包
CN207657588U (zh) 一种电池包壳体
CN111509155B (zh) 一种支撑水冷板、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电池车身固定结构
CN209929368U (zh) 一种轻型电动车动力电池安装框架结构
CN114243151A (zh) 一种一体化电池总成、热管理方法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N112072025A (zh) 抗挤压电池下箱体的集成化下底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8097A (zh) 车包一体化底盘车架
CN219134300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18731495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16980733U (zh) 电池包组件及车辆
CN207353332U (zh) 一种电池箱体
CN201601168U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箱框架
CN2098047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装置
CN109638201B (zh) 电池固定结构、电动车底盘和电动车
CN218731390U (zh) 一种电池壳体钣金件加强结构
CN219303839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CN220873725U (zh) 电池包箱体后横梁结构
CN220439716U (zh)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双层电池包结构
CN216793857U (zh) 一种一体化的液冷电池模组
CN219350487U (zh) 一种轻量化、高强度铝型材箱体结构
CN220873752U (zh) 电池包
CN219739161U (zh) 双层模组的支撑结构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Room 612, building 1,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S Co.,Ltd.

Patentee after: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ONG GEELY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2, building 1,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ONG GEELY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