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9448U -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9448U
CN208679448U CN201820906653.XU CN201820906653U CN208679448U CN 208679448 U CN208679448 U CN 208679448U CN 201820906653 U CN201820906653 U CN 201820906653U CN 208679448 U CN208679448 U CN 208679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veral
wind
preparation system
coal
co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066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宝良
何根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 Zhou Xiangyu Resource Recov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Zhou Xiangyu Resource Recov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Zhou Xiangyu Resource Recov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Zhou Xiangyu Resource Recov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066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9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9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9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包括若干单元式选煤系统,任意相邻的两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之间设置有破碎器,若干该单元式选煤系统呈阶梯状排列在一起,工作的时候,破碎原煤进入到该风力选煤系统中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依次通过若干该单元式选煤系统对破碎原煤进行逐级筛选,以提升筛选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煤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利用横向以及纵向风选煤的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跳汰选煤系统是根据跳汰洗选的原理,首先使分选床层的物料在高频激振和恒压风、脉动风共同作用下,形成较为稳定、松散的近似近流态化状态。在分选床的激振运动下使物料向前输送的同时,床层物料在分选床下风室送出的垂直上升变速气流中不断松散、沉降,使物料逐渐按密度垂直分布,完成按密度分层。在分选床出料端设置水平分割堰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密度值,水平方向分割已按密度垂直分布的床层物料,使密度低于设定值的精煤自溢流堰上方的精煤口自然溢流出;而密度高于设定值的矸石则自溢流堰下方的排矸口排出。在分选过程中应用同位素射线技术与计算机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闭环数字控制。对分选床出料口溢流堰顶部料层密度实施在线监控,以保持出料精煤质量的动态稳定。通过对精煤生产质量实施在线自动化监控,获得较高的分选精度。
但是传统的风力跳汰选煤系统其设备造价都比较昂贵,同时,其产品往往不会很高,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采用传送带运煤,同时横向、纵向吹风的方式进行选煤,具有设备成本低,选煤量大的特点,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包括若干单元式选煤系统,任意相邻的两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之间设置有破碎器,若干该单元式选煤系统呈阶梯状排列在一起。
每一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都包括传送带、底部纵向风提供单元以及横向风提供单元,其中,该传送带包括若干传送板、主动轮以及从动轮,若干该传送板顺序连接形成该传送带,任意相邻的两个该传送板之间连接有枢接器,每一个该传送板上都设置有若干风孔,该风孔贯穿设置在该传送板的顶面与底面之间。
该底部纵向风提供单元包括若干吹风箱管以及风机,若干该吹风箱管排列设置在该传送带底部,该风机工作所产生的气流通过若干该吹风箱管吹出,该吹风箱管吹出的风,从该传送带底部通过若干该风孔向该传送带上方吹出,在每一个该吹风箱管正上方,同时位于该传送带顶部,形成若干纵向风区域。
该横向风提供单元包括若干横向间歇吹风器,每一个该横向间歇吹风器都对应位于一个该纵向风区域一侧,该吹风箱管、该纵向风区域以及该横向间歇吹风器一一对应,存在对应关系的该吹风箱管与该横向间歇吹风器同时工作,形成一吹风工作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的时候,破碎原煤铺设在该传送带上依次经过该纵向风区域,该吹风箱管自下而上吹出纵向风,使处于该纵向风区域中的质量轻的煤块被吹起并处于悬浮状态,而质量重的杂质并没有被吹起,与此同时,位于该纵向风区域一侧的该横向间歇吹风器工作,产生横向风,将处于悬浮状态的煤块从该传送带上横向吹出并落入收集槽中,以完成对破碎原煤的筛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上载煤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向间歇吹风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出气风箱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出气风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一种风力选煤系统200其包括若干单元式选煤系统100任意相邻的两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之间设置有破碎器300,若干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呈阶梯状排列在一起。
工作的时候,破碎原煤进入到该风力选煤系统200中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依次通过若干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对破碎原煤进行逐级筛选,以提升筛选品质。
每一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都包括传送带110、底部纵向风提供单元120以及横向风提供单元130,其中,该传送带110包括若干传送板111、主动轮112以及从动轮113。
若干该传送板111顺序连接形成该传送带110,任意相邻的两个该传送板111之间连接有枢接器140,该枢接器140包括第一枢接轴141、第二枢接轴142以及连板143。
该枢接器140连接在该传送板111的两侧,其中,该第一枢接轴141枢接在一个该传送板111的后端,该第二枢接轴142枢接在另一个该传送板111的前端。
该连板143转动连接在该第一枢接轴141与该第二枢接轴142之间,并在该第一枢接轴141与该第二枢接轴142之间形成一啮合腔144,该啮合腔144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该传送板111之间。
通过若干该枢接器140将若干该传送板111连接在一起,该主动轮112以及该从动轮113分别位于该传送带110的前后两端部,该主动轮112以及该从动轮113的转动齿145对应卡接在该啮合腔144中,该主动轮11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
每一个该传送板111上都设置有若干风孔114,该风孔114贯穿设置在该传送板111的顶面与底面之间。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主动轮112与该从动轮113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轮115,若干该支撑轮115支撑设置在该传送板111的底部。
该支撑轮115的外表面上凸设有若干振动凸起116。
该支撑轮115转动能够负载该传送板111的重量,同时,借助该振动凸起116能够在该支撑轮115转动的时候对该传送板111施加振动作用力,进而达到松动该传送板111上方煤层的作用。
该底部纵向风提供单元120包括若干吹风箱管121以及风机,若干该吹风箱管121排列设置在该传送带110底部。
该风机工作所产生的气流通过若干该吹风箱管121吹出,该吹风箱管121吹出的风,从该传送带110底部通过若干该风孔114向该传送带110上方吹出,以将该传送带110上的破碎原煤吹至松动悬浮状态。
在每一个该吹风箱管121正上方,同时位于该传送带110顶部,形成若干纵向风区域122。
该横向风提供单元130包括若干横向间歇吹风器400,每一个该横向间歇吹风器400都对应位于一个该纵向风区域122一侧。
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工作的时候,破碎原煤铺设在该传送带110上依次经过该纵向风区域122,该吹风箱管121自下而上吹出纵向风,使处于该纵向风区域122中的质量轻的煤块被吹起并处于悬浮状态,而质量重的杂质并没有被吹起,与此同时,位于该纵向风区域122一侧的该横向间歇吹风器400工作,产生横向风,将处于悬浮状态的煤块从该传送带110上横向吹出并落入收集槽150中,以完成对破碎原煤的筛选。
该吹风箱管121、该纵向风区域122以及该横向间歇吹风器400一一对应。
存在对应关系的该吹风箱管121与该横向间歇吹风器400同时工作,形成一吹风工作组。
不同的该吹风工作组之间间歇、交替吹风,以完整筛选该传送带110上的全部破碎原煤为目的,同时,吹风工作组间歇工作吹风可以降低设备负荷,并提升单次吹风的风力强度,不同的吹风工作组之间间歇、交替吹风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PLC编程,或者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吹风工作组的出风量控制调整被筛选煤块的比重、密度、重量以及类型。
破碎得到的破碎原煤首先进入到第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100进行筛选,在第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100中没有被吹出的破碎原煤被输送到该破碎器300中进行破碎后,再被输送到第二级单元式选煤系统100中进行筛选,后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100的风孔114尺寸小于前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100的风孔114尺寸,比如:第二级单元式选煤系统100的风孔114尺寸小于第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100的风孔114尺寸。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每一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下方都设置有接纳传输带160,该接纳传输带160用以接纳由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上掉落下的小颗粒煤块,并输送到下一级的该单元式选煤系统100上。
如图5至7所示,该横向间歇吹风器400包括若干吹气单元410以及出气风箱420,其中,每一个该吹气单元410都包括气泵430以及储能罐440,该气泵430通过输气管与该储能罐440相连接,该输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431,该储能罐440上设置有出气管441,该出气管441上设置有出气阀442。
每一个该吹气单元410的该出气管441都伸设在该出气风箱420中。
该横向间歇吹风器400工作的时候,首先由该气泵430向与其连接的该储能罐440中打气,此刻,该出气管441上的该出气阀442都关闭,该储能罐440中的气压逐步升高,当若干个该储能罐440中的气压值都达到额定值时,若干该出气管441上的该出气阀442同时打开,此刻,若干该出气管441中的气流在该出气风箱420中汇流后同时吹出,以达到提供间歇性气流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储能罐440上设置有加热器443,该加热器443能够加热该储能罐440使其温度升高,以达到提升其内部气压值的作用,实践中,只有当该出气阀442关闭的时候,同时该气泵430向该储能罐440中打气的时候,该加热器443才工作。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加热器441为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环绕设置在该储能罐440外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出气风箱420包括固定腔421、气流混合腔422以及出气腔423。
该固定腔421、该气流混合腔422以及该出气腔423依次连通,其中,该气流混合腔422连通设置在该固定腔421与该出气腔423之间。
若干该出气管441同时固定设置在该固定腔421中,若干该出气管441的管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该出气腔423具有入气口424以及出气口425,其中,该入气口424与该气流混合腔422相连通。
从该入气口424向该出气口425方向,该出气腔423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以达到提升该出气口425位置气压值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横向间歇吹风器400包括三组该吹气单元410,其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单元式选煤系统,任意相邻的两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之间设置有破碎器,若干该单元式选煤系统呈阶梯状排列在一起,
每一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都包括传送带、底部纵向风提供单元以及横向风提供单元,其中,该传送带包括若干传送板、主动轮以及从动轮,若干该传送板顺序连接形成该传送带,任意相邻的两个该传送板之间连接有枢接器,每一个该传送板上都设置有若干风孔,该风孔贯穿设置在该传送板的顶面与底面之间,
该底部纵向风提供单元包括若干吹风箱管以及风机,若干该吹风箱管排列设置在该传送带底部,该风机工作所产生的气流通过若干该吹风箱管吹出,该吹风箱管吹出的风,从该传送带底部通过若干该风孔向该传送带上方吹出,在每一个该吹风箱管正上方,同时位于该传送带顶部,形成若干纵向风区域,
该横向风提供单元包括若干横向间歇吹风器,每一个该横向间歇吹风器都对应位于一个该纵向风区域一侧,该吹风箱管、该纵向风区域以及该横向间歇吹风器一一对应,存在对应关系的该吹风箱管与该横向间歇吹风器同时工作,形成一吹风工作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主动轮与该从动轮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轮,若干该支撑轮支撑设置在该传送板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轮的外表面上凸设有若干振动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破碎原煤首先进入到第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进行筛选,在第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中没有被吹出的破碎原煤被输送到该破碎器中进行破碎后,再被输送到第二级单元式选煤系统中进行筛选,后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的风孔尺寸小于前一级单元式选煤系统的风孔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该单元式选煤系统下方都设置有接纳传输带。
CN201820906653.XU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Active CN208679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6653.XU CN208679448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6653.XU CN208679448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9448U true CN208679448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06653.XU Active CN208679448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9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75455U (zh) 一种楼式制砂生产系统
WO2014000132A1 (zh) 谷物精选分离器
CN207707283U (zh) 一种饲料生产加工用原料清洗烘干装置
CN100579879C (zh) 输送喷嘴、使用该喷嘴的聚四氟乙烯细粒加工方法和设备
WO2023065597A1 (zh) 新型节能减排陶瓷制粉工艺
CN1115990C (zh) 用于干燥颗粒材料的干燥机
CN208679448U (zh) 一种风力选煤系统
CN212212606U (zh) 一种提升澳洲坚果品质的加工生产线
CN105286061A (zh) 鸡精成型装置
CN109731667B (zh) 一种煤炭变振幅振动流化床干燥分选系统及分选方法
CN210552345U (zh) 一种塑料颗粒供料机
CN210545297U (zh) 一种专用于稻谷精加工的装置
CN107906916A (zh) 一种水稻烘干除尘设备
CN106746473A (zh) 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干燥的带式干燥系统和干燥方法
CN215198267U (zh) 一种多风源供风的超级节能煤炭干选系统
CN206981212U (zh) 适用于紫云英种子的筛选装置
CN208824692U (zh) 一种破碎风力选煤系统
CN102049350A (zh) 空气重介干法分选设备
CN108636577B (zh) 一种洗煤设备及其洗煤方法
CN201177446Y (zh) 组合式谷物干燥机
CN208800241U (zh) 一种洗煤设备
CN208223117U (zh) 粉料干燥系统
CN107152858A (zh) 立式烘干筛选塔
CN105603538B (zh) 用于棉花加工设备的自动除尘配棉装置
CN206767916U (zh) 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干燥的带式干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