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1042U -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1042U
CN208671042U CN201821052562.0U CN201821052562U CN208671042U CN 208671042 U CN208671042 U CN 208671042U CN 201821052562 U CN201821052562 U CN 201821052562U CN 208671042 U CN208671042 U CN 208671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neat stress
former
heat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25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争荣
耿宣
汪洋
夏怀鹏
付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525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1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1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1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该烟气净化装置通过依次连通的除尘装置、换热装置和脱硫装置,并且该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间隔设置若干原烟气流道和若干净烟气流道,除尘装置通过原烟气流道与脱硫装置连通,以使除尘后的原烟气进入原烟气流道中,并从其中出来进入脱硫装置内,脱硫装置的净烟气出口与净烟气流道连通,以使净烟气进入净烟气流道内,并与原烟气流道中的原烟气换热。通过上述设置,仅仅利用换热装置即可实现原烟气和净烟气间的热交换,使换热系统简单化,大大的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环保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为积极响应《上海市燃煤电厂石膏雨和有色烟羽测试技术要求(试行)》、浙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稿)、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河北唐山,张家口,邯郸等地消除有色烟羽规范。
目前消除湿烟羽的各种技术路线为通过在脱硫塔后布置烟道烟气冷凝器、喷淋塔或在浆液循环浆液管上增加浆液冷却器使得脱硫塔出口烟气降温析出水分,再利用回转式GGH或MGGH系统用原烟气余热加热脱水后的净烟气。由于回转式GGH存在漏风,原烟气会串入净烟气,导致净烟气污染物增加,已不再适合目前的超低排放要求,已逐渐被淘汰。
现在用于净烟气间壁式加热的主要手段为MGGH,MGGH系统一般由降温换热器、升温换热器和循环热媒水系统组成,闭式循环热媒水将原烟气热量携带至净烟气,运行过程中需要热媒水循环泵、定压水箱、加药装置和辅助控制等系统,该体系过于复杂,项目初步投资高,投资回收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烟气净化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投资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环保的烟气净化装置。
为此,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装置、换热装置和脱硫装置,
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间隔设置若干原烟气流道和若干净烟气流道;
所述除尘装置通过所述原烟气流道与所述脱硫装置连通,以使除尘后的原烟气进入所述原烟气流道中,并从其中出来进入所述脱硫装置内;
所述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净烟气流道连通,以使净烟气进入所述净烟气流道内,并与所述原烟气流道中的原烟气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原烟气流道连通的原烟气进口,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原烟气流道连通的原烟气出口,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净烟气流道连通的净烟气进口和净烟气出口,所述净烟气进口与所述净烟气出口相对设置;
所述原烟气进口与所述除尘装置连通,所述原烟气出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下部连通,所述净烟气进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内竖直间隔设置若干换热板,以在所述壳体内间隔形成所述原烟气流道与所述净烟气流道;
所述原烟气流道的顶端和底端开口,侧壁封闭,以使其顶端与所述原烟气进口连通,底端与所述原烟气出口连通;
所述净烟气流道的顶端和底端封闭,侧壁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一开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连通,另一开口与烟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上相对设置有两换热面,所述换热面均为平面或所述换热面中至少存在一个波纹面。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面的波纹角θ为5℃-80℃;
所述原烟气流道与所述净烟气流道的宽度之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的板面上设置井字形加强筋;
所述换热板的厚度为0.5mm-2m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为锥形顶端,沿从所述壳体底端至顶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顶端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原烟气进口设置于所述锥形顶端的锥顶;
所述壳体的底端为锥形底端,沿从所述壳体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底端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原烟气出口设置于所述锥形底端的锥底。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导流单元,靠近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于所述原烟气流道的端部上,以将原烟气引流至所述原烟气流道内,并减少入口压降;
第二导流单元,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于所述净烟气流道的端部上,以将净烟气引流至所述净烟气流道内,并减少入口压降。
优选地,第一导流单元和第二导流单元均为导流三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膨胀节,设置于所述除尘装置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
第二膨胀节,设置于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脱硫装置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内横向间隔放置若干矩形管道,相邻矩形管道的间隙形成所述原烟气流道,所述矩形管道的内腔形成所述净烟气流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烟气净化装置通过依次连通的除尘装置、换热装置和脱硫装置,并且该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间隔设置若干原烟气流道和若干净烟气流道,除尘装置通过原烟气流道与脱硫装置连通,以使除尘后的原烟气进入原烟气流道中,并从其中出来进入脱硫装置内,脱硫装置的净烟气出口与净烟气流道连通,以使净烟气进入净烟气流道内,并与原烟气流道中的原烟气换热。通过上述设置,仅仅利用换热装置即可实现原烟气和净烟气间的热交换,使换热系统简单化,大大的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环保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装置的外观图;
图3为图2中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换热装置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装置的另一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除尘装置;2-换热装置;2-1-壳体;2-2-原烟气进口;2-3-原烟气出口;2-4-净烟气进口;2-5-净烟气出口;2-6-原烟气流道;2-7-净烟气流道;3-脱硫装置;4-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如图1、2、3和4所示,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装置1、换热装置2和脱硫装置3,在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1为电除尘器,脱硫装置3为脱硫塔;换热装置2,包括壳体2-1,壳体2-1内间隔设置若干原烟气流道2-6和若干净烟气流道2-7;除尘装置1通过原烟气流道2-6与脱硫装置3连通,以使除尘后的原烟气进入原烟气流道2-6中,并从其中出来进入脱硫装置3内;脱硫装置3的烟气出口与净烟气流道2-7连通,以使净烟气进入净烟气流道2-7内,并与原烟气流道2-6中的原烟气换热。
上述烟气净化装置中,仅仅利用换热装置2即可实现原烟气和净烟气间的热交换,使换热系统简单化,大大的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环保高效。
如图1和2所示,壳体2-1的顶端设置有与原烟气流道2-6连通的原烟气进口2-2,底端设置有与原烟气流道2-6连通的原烟气出口2-3,侧壁设置有与净烟气流道2-7连通的净烟气进口2-4和净烟气出口2-5,净烟气进口2-4与净烟气出口2-5相对设置;原烟气进口2-2与除尘装置1连通,原烟气出口2-3与脱硫装置3的下部连通,净烟气进口2-4与脱硫装置3的上部连通。通过上述设置,来自除尘装置1的除尘后的原烟气从壳体2-1的顶端进入,底端出来,然后进入脱硫装置3中,因原烟气是从上至下的流向,故可有效解决原烟气流道2-6积灰,净烟气从壳体2-1的左侧进入,并从右侧出去,通过间壁式换热与原烟气形成错流换热,换热效率高。壳体2-1形状壳根据需要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形状为长方体;
具体地,在壳体2-1内竖直间隔设置若干换热板,以在壳体2-1内间隔形成原烟气流道2-6与净烟气流道2-7;原烟气流道2-6的顶端和底端开口,侧壁封闭,以使其顶端与原烟气进口2-2连通,底端与原烟气出口2-3连通;净烟气流道2-7的顶端和底端封闭,侧壁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一开口与脱硫装置3的烟气出口连通,另一开口与烟囱4连通。更具体地,如图3和4所示,换热板上相对设置有两换热面,换热面均为平面,可降低流道阻力,减少风机压降。换热板为竖向布置的隔板,隔板可尽量采用薄板以增加换热系数,例如板厚可为0.5mm-2mm,当每张隔板过大时,为了避免隔板抖动,可在每张隔板上设置井字形加强筋,加强筋一方面可提高隔板强度,另一方面还可增强烟气湍流,提高换热效率,隔板和加强筋材质可以是耐腐蚀金属或有一定强度的非金属。
此外,因脱硫塔或低温SCR前后烟气量基本一致,原烟气流道2-6和净烟气流道2-7的流通通道宽度一般设置为相等,如可为1:1,原烟气和净烟气流速范围为7m/s-20m/s,具体数值根据项目风机压头选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并快速将换热后的原烟气从壳体2-1中引出,壳体2-1的顶端为锥形顶端,沿从壳体2-1底端至顶端的方向上,锥形顶端的内径逐渐变小,原烟气进口2-2设置于锥形顶端的锥顶;壳体2-1的底端为锥形底端,沿从壳体2-1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锥形底端的内径逐渐变小,原烟气出口2-3设置于锥形底端的锥底。同理,如图2所示,壳体的左右两侧也采用上述设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为了减少换热装置2(如板式GGH)的入口压降,原烟气流道2-6和净烟气流道2-7在迎风面设置导流单元。具体地,导流单元包括第一导流单元(图中未标示),靠近壳体2-1的顶端设置于原烟气流道2-6的端部上,以将原烟气引流至原烟气流道2-6内,并减少入口压降;第二导流单元(图中未标示),靠近壳体2-1的侧壁设置于净烟气流道2-7的端部上,以将净烟气引流至净烟气流道2-7内,并减少入口压降;更具体地,第一导流单元和第二导流单元均为导流三角。此外,换热装置2可布置在脱硫装置3后也可布置在脱硫装置3前烟道上,以节省空间,也可单独布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膨胀节,设置于除尘装置1与换热装置2之间;第二膨胀节,设置于换热装置2与脱硫装置3之间。第一膨胀节和第二膨胀节能有效地起到补偿轴向变形,提高换热装置2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2、3或4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作为变型的实施方式,换热板上相对设置有两换热面,换热面中至少存在一个波纹面,在本实施例中,两换热面均为波纹面,波纹面的构建可直接采用波纹板形成,通过设置波纹面,可有效增强两侧烟气湍流,从而提高换热系数;具体地,如图6所示,波纹面的波纹角θ为5℃-80℃,当然,具体设计角度依据项目风机的压头余量决定,波纹角θ越大烟气阻力也越大,烟气压降越大,运行费用越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2、3、4或5的基础上,作为变型的实施方式,在壳体2-1内横向间隔放置若干矩形管道,相邻矩形管道的间隙形成原烟气流道2-6,矩形管道的内腔形成净烟气流道2-7。
此外,通过将回转式GGH或MGGH替换为板式GGH还可有效解决因回转式GGH漏风而导致不能满足超低改造排放需要,板式GGH由于为竖向布置的烟气通道,竖向隔板或矩形管道均为焊接连接,不存在原烟气流道和净烟气流道泄漏可能;板式GGH由于在烟气系统中只设置一个换热器实现原烟气和净烟气的换热,从而降低烟气系统烟道烟气压降,可解决消白系统改造中的风机压头增加导致更换增压风机;板式GGH相对MGGH而言,利用一个换热器实现原烟气和净烟气热交换,使换热系统简单化,大大的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可应用于火力发电厂脱硫原烟气与脱硫净烟气换热的或其他领域中气与气换热的烟气净化装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装置、换热装置和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
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间隔设置若干原烟气流道和若干净烟气流道;
所述除尘装置通过所述原烟气流道与所述脱硫装置连通,以使除尘后的原烟气进入所述原烟气流道中,并从其中出来进入所述脱硫装置内;
所述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与所述净烟气流道连通,以使净烟气进入所述净烟气流道内,并与所述原烟气流道中的原烟气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原烟气流道连通的原烟气进口,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原烟气流道连通的原烟气出口,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净烟气流道连通的净烟气进口和净烟气出口,所述净烟气进口与所述净烟气出口相对设置;
所述原烟气进口与所述除尘装置连通,所述原烟气出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下部连通,所述净烟气进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上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竖直间隔设置若干换热板,以在所述壳体内间隔形成所述原烟气流道与所述净烟气流道;
所述原烟气流道的顶端和底端开口,侧壁封闭,以使其顶端与所述原烟气进口连通,底端与所述原烟气出口连通;
所述净烟气流道的顶端和底端封闭,侧壁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一开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烟气出口连通,另一开口与烟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上相对设置有两换热面,所述换热面均为平面或所述换热面中至少存在一个波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面的波纹角θ为5℃-80℃;
所述原烟气流道与所述净烟气流道的宽度之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板面上设置井字形加强筋;
所述换热板的厚度为0.5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为锥形顶端,沿从所述壳体底端至顶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顶端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原烟气进口设置于所述锥形顶端的锥顶;
所述壳体的底端为锥形底端,沿从所述壳体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所述锥形底端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原烟气出口设置于所述锥形底端的锥底。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流单元,靠近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于所述原烟气流道的端部上,以将原烟气引流至所述原烟气流道内,并减少入口压降;
第二导流单元,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于所述净烟气流道的端部上,以将净烟气引流至所述净烟气流道内,并减少入口压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膨胀节,设置于所述除尘装置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
第二膨胀节,设置于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脱硫装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横向间隔放置若干矩形管道,相邻矩形管道的间隙形成所述原烟气流道,所述矩形管道的内腔形成所述净烟气流道。
CN201821052562.0U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08671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2562.0U CN208671042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2562.0U CN208671042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1042U true CN208671042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2562.0U Active CN208671042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1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4817B (zh) 热二次风增压逆流防ah堵塞与换热面腐蚀系统及其方法
CN108426264A (zh) 一种回收烟气余热协同除尘消除有色烟羽的装置
CN208553614U (zh) 一种减轻烟气阻力的烟羽治理系统
CN208671042U (zh)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CN201819196U (zh) 一种烟气热回收用涡流热泵及热回收系统
CN207316970U (zh) 一种u型换热器
CN208893936U (zh) 一种高效的燃煤炉烟气消白装置
CN204535084U (zh) 低温热泵热水机
CN106370037A (zh) 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8475360U (zh) 一种回收烟气余热协同除尘消除有色烟羽的装置
CN107388585A (zh) 一种换热器
CN207850108U (zh) 一种侧向进汽凝汽器
CN209116364U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烟气消白系统
CN207146370U (zh) 一种余热锅炉
CN207247568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8536663U (zh) 一种双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6626555U (zh) 一种全氧燃烧玻璃窑的余热锅炉
CN208635609U (zh) 一种高效热交换器
CN20654029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即热型热水器
CN2360826Y (zh) 一种换热器
CN205191927U (zh) 冷凝式铝硅合金换热炉胆
CN201191108Y (zh) 新型换热器结构
CN203298650U (zh) 一种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
CN106439782B (zh) 一种组合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9569211A (zh) 一种回收烟气余热协同消除湿烟羽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