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0154U - 流体控制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0154U
CN208670154U CN201820953844.1U CN201820953844U CN208670154U CN 208670154 U CN208670154 U CN 208670154U CN 201820953844 U CN201820953844 U CN 201820953844U CN 208670154 U CN208670154 U CN 208670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port
diameter portion
switching module
rais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538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538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0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0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0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和第一阀芯部件,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一延伸通道,第一端口与第一延伸通道相连通,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延伸通道,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相固定,在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或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阀芯部件,通过第一阀芯部件芯体的动作,当阀口打开时,第一延伸通道通过阀口与第二延伸通道连通,当阀口关闭时,第一延伸通道与第二延伸通道不连通。如此,流体控制组件还具有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之间的流路。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热管理系统是从系统集成和整体角度出发,统筹热量、电池及整车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的系统,其可根据行车工况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冷却强度以保证被冷却对象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从而优化整车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同时改善车辆运行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等。
在车辆热管理系统中,需要使用流体切换部件,使得流路可按照需求切换,目前使用的流体切换部件一般为三通阀、四通阀,一般可实现流体流量控制,或者流路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和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固定设置;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一延伸通道,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延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延伸通道,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固定,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或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所述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包括芯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所述芯体在压力差作用下动作,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开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连通,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关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流体切换模块设置与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一延伸通道,并且第一延伸部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延伸部固定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阀芯部件控制第一延伸通道与第二延伸通道通断,如此,流体控制组件还具有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之间的流路。
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固定设置;
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一延伸通道,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延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延伸通道,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或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所述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包括芯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所述芯体在压力差作用下动作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开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连通,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关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延伸部设置与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一延伸通道,且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固定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阀芯部件控制第一延伸通道与第二延伸通道通断,如此,流体控制组件还具有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流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两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一阀芯部件、及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一阀芯部件、及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一阀芯部件、及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连接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1示意出本实用新型流体控制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第一阀芯部件14,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与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与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 固定设置包括两者直接固定,也包括两者之间通过外部结构固定。第一阀芯部件14可以单独部件的形式与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固定设置,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固定设置,也可以设置于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内部,或者设置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内部。
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一端口121、第四接口104、第五接口105、第六接口106、第七接口107、第八接口108;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包括第一端口121、第四接口104、第五接口105,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的第一工作状态,第五接口105与第四接口104连通,在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一端口121与第四接口104连通;
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包括第二端口131、第六接口106、第七接口107、第八接口108,第二端口131与第五接口105连通;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 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的第一工作状态,第二端口131与第八接口108连通,第六接口106与第七接口107连通,在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二端口131与第六接口 106连通,第七接口107与第八接口108连通。
第一阀芯部件14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阀芯部件 14的第一工作状态,第一阀芯部件14的进口与第一阀芯部件14的出口连通,在第一阀芯部件14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一阀芯部件14的进口与第一阀芯部件14的出口不连通。
本文中,术语“不连通”、“截止导通”并未严格意义上的流通面积为零的情况,由于实际加工过程中,会有误差或其他加工因素的存在,本文上述术语包括前后腔的微小连通,即,即使存在有微小通道,或者称之为少量泄露,也属于不连通的情况。
流体控制组件包括连通通路129,所述连通通路连通所述第五接口105 与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的所述第二端口131,且所述连通通路与所述第一端口121不连通。本实施方式的流体可自第一端口121进入,经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内部结构的运动,第一端口121进入的流体可自第四接口 104离开,第一端口121进入的流体也可以进入第二端口131,并通过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作用,从第六接口离开,或者从第八接口离开。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自第五接口进入的流体,一部分可以从第四接口离开,一部分可以自连通通路129进入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从第二端口131进入,并通过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作用,从第六接口离开,或者从第八接口离开。如此,可实现多种流路的控制。另外,由于流体控制组件包括六个接口,其与外部接口只需要六个接口配合连接即可,与外部连接简单且方便;流体控制组件将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集成,通过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不同工作状态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不同工作状态的组合,使得流路多变,满足该流体控制组件应用于系统中时的需求。另外,流体控制组件以整体形式,结构较为紧凑、相对各部件以管路连接来说,因管路的节省,重量减轻了不少。
参照图2-图7,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与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连接。当然如上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之间也可以通过外部结构使其固定。
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例如可为三通比例阀,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包括第一主体部123和第一延伸部124,第一延伸部124凸出于第一主体部 123,凸出方向朝向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第一延伸通道127位于第一延伸部 124,第一延伸通道与第一端口121连通。
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包括第二阀芯部件(未显示),第二阀芯部件包括可动部分,该可动部分可发生运动,使得第四接口104可以与第一端口 121连通,或者第四接口104与第五接口105连通。由于第二阀芯部件具有多种形式,例如活塞型、蝶形、盘形、球形等,此处图上省去,以防止对第二阀芯部件的过多限制。第二阀芯部件的可动部分可借由外部驱动机构来驱动,第二阀芯部件的可动部分例如可作上下往复运动,或者回转运动,或者回转往复运动。
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例如可为四通换向阀。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包括第二主体部137和第二延伸部132,第二延伸部132凸出于第二主体部 137,凸出方向朝向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二延伸部132与第一延伸部124 配合连接并固定,且第二延伸部132包括第二延伸通道1320和第二端口 131。
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或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所述第一阀芯部件14,第一阀芯部件14包括芯体1262,所述第一阀芯部件设置有阀口1261b(图6中示意出阀口的大致位置,但在图6中,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关闭状态,阀口的位置仅作为例示)或者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所述芯体在压力差作用下动作,当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开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连通,当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关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不连通。
在流体控制组件内部流动有流体时,处于芯体两侧位置的流体压力不同,导致芯体轴向运动,如此实现开阀和关阀。
第一阀芯部件具有大径部1261,芯体1262具有活动杆1262a,所述活动杆1262a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大径部1261,所述活动杆1262a与所述大径部1261限位设置且所述活动杆1262a相对所述大径部1261轴向运动;所述大径部1261与所述第一延伸部124的内壁密封,且所述第一部分1321 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大径部1261相抵。所述活动杆1262a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延伸部124包括第一延伸通道127,所述第二延伸部132包括第二延伸通道1320,在所述活动杆1262a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延伸通道127和所述第二延伸通道1320连通,在所述活动杆1262a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延伸通道127和所述第二延伸通道 1320截止连通。
以下实施方式中,大径部可以阀座的形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大径部例如可以挡圈等形式。术语“大径部”特指芯体结构中,相对芯体轴线方向当量半径最大的部分。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在大径部为挡圈的形式下,挡圈是用于对芯体的限位,阀口可以设置于芯体与第一延伸部内壁,芯体与第一延伸部的内壁密封设置。
第二延伸部132外周当量直径小于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的扩径部 1243的当量直径,如此,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连接在一起,使得经第一延伸部的流体可经过阀芯部件后直接进入第二延伸部,相较各部件单独连接的结构,缩短了流体流动路径,降低了流阻损失。
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扩径部1243,第二延伸部132包括第一部分1321 和第二部分1322,第一部分1321位于第一延伸部124,所述第一部分伸入所述扩径部,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与所述扩径部的内壁密封设置。第二部分1322位于第一延伸部124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124包括平部1241、凹部1242和扩径部1243,凹部1242位于平部1241与扩径部1243之间,且平部1241相对凹部1242靠近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的第一端口121,扩径部1243当量内径大于凹部1242当量内径。大径部1261位于凹部1242,且大径部1261 与凹部1242限位设置,大径部与所述凹部底壁密封,所述凹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阀芯部件14的活动杆1262a 可沿第一延伸部124轴向方向作运动,使得第一阀芯部件14前后连通或者截止。如此省去了单独阀芯部件与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固定所需的管路,以及第一阀芯部件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固定所需的管路,结构更为紧凑。
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密封件20,第二延伸部132的外周开设有槽孔 133,该槽孔133用于放置密封件20,有效防止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连接处的外漏。第二延伸部132的外壁的当量直径小于扩径部的内壁的当量直径,第二延伸部132包括端部134,端部134的至少部分与第二阀芯部件14的大径部限位设置,如此,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二阀芯部件之间的组装更为方便。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124包括扩径部1243,大径部1261 的一侧与扩径部1243的侧壁1243a相抵,大径部1261的另一侧与第二延伸部132的端部134相抵,如此大径部1261与扩径部限位设置,且大径部 1261与扩径部1243的底壁密封设置。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凸起段128,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凸起段135,所述第一凸起段128与所述第二凸起段135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起段128内腔与所述第二凸起段135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凸起段135凸伸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32,且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二凸起段之间。
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包括第二凸起段135,第二凸起段135凸伸于第二延伸部132,且第二凸起段135内腔与第二延伸部132内腔连通,第二凸起段135设置第三端口136。连通通道129包括第一凸起段128的内腔,包括第二凸起段135的内腔,第三端口136与第二端口131连通,但第三端口136与第一端口121不连通,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包括第四端口125,第四端口125与第五接口105连通,且第四端口125与第三端口136连通。第一延伸部124包括弧形壁1241,弧形壁1241位于第一延伸部124开口位置,且弧形壁1241与第二凸起段135的外周配合设置。如此,第一部分 1321伸入第一延伸部,且弧形壁与凸起段外周配合,使得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连接更为牢固。
第二流体切换模块13包括控制部件、壳体部件和第三阀芯部件,第三阀芯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部件内部,控制部件控制第三阀芯部件在壳体部件内部作转动运动,如此,根据第三阀芯部件的动作位置的变化,可实现第二端口与第八接口108的连通,第六接口106与第七接口107的连通,或者第二端口与第七接口107的连通,第六接口106与第八接口108 的连通。
第一流体切换模块12包括第一主体部123和第一凸起段128,第四端口125位于第一凸起段128,第一凸起段128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延伸部124 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一凸起段128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部132的延伸方向不同,更为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第一延伸部124的延伸方向为横向,第二延伸部132的延伸方向为横向,第一凸起段128的延伸方向为纵向,第二凸起段135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如此,第一凸起段 128与第二凸起段135在通过接管连接的时候,可相对不会增长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之间的距离,有助于缩小流体控制组件的横向尺寸。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流体控制组件不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二凸起段135与第一凸起段128为一体设置,如此,经第五接口进入的流体,可直接经过第一凸起段128、第二凸起段135内腔进入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阀芯部件。如此,流体控制组件的尺寸可相对较小,且免去外部连接,使得第一凸起段、第二凸起段之间泄漏的风险降低。
应当了解,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延伸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也可以包括第二延伸部,第二流体切换模块也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相互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和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固定设置;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一延伸通道,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延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延伸通道,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固定,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或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所述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包括芯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所述芯体在压力差作用下动作,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开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连通,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关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扩径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伸入所述扩径部,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与所述扩径部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包括大径部,所述芯体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大径部,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大径部限位设置且所述活动杆相对所述大径部能够轴向运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壁密封或者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壁密封,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大径部相抵;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四接口、第五接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延伸通道连通,所述活动杆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活动杆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延伸通道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连通,在所述活动杆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延伸通道和所述第二延伸通道截止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导通,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导通。
3.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固定设置;
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一延伸通道,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延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延伸通道,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或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所述第一阀芯部件,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包括芯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或者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二延伸部配合设置有阀口,所述芯体在压力差作用下动作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开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连通,当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处于关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通道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端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扩径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伸入部,所述伸入部伸入所述扩径部,且所述伸入部的外壁与所述扩径部的内壁密封设置;
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包括大径部,所述芯体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大径部限位设置,且所述活动杆相对所述大径部沿着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轴向运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壁密封或者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壁密封,且所述伸入部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大径部相抵;
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二阀芯部件,所述第二阀芯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且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在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相对邻近所述扩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凹部限位,且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凹部底壁密封,所述凹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扩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扩径部的底壁密封设置,所述大径部的一侧与所述扩径部的侧壁相抵,所述大径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段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起段内腔与所述第二凸起段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凸起段凸伸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且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二凸起段之间;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三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三工作状态,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五接口导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导通;
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活动杆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在所述活动杆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截止导通;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连通通路,所述连通通路包括第一凸起段的内腔和第二凸起段的内腔,所述连通通路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且所述连通通路与所述第一端口不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段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起段内腔与所述第二凸起段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开口位置,且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凸起段的外周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段的凸起方向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凸起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不同,所述第一凸起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端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第八接口,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五接口,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六接口、所述第七接口、所述第八接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五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七接口连通,在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接口连通,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扩径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伸入所述扩径部,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与所述扩径部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阀芯部件包括大径部,所述芯体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大径部,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大径部限位设置且所述活动杆相对所述大径部能够轴向运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壁密封或者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壁密封,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大径部相抵;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四接口、第五接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延伸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所述第二端口,所述活动杆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活动杆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延伸通道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第二延伸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在所述活动杆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延伸通道和所述第二延伸通道截止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截止导通;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连通通路,所述连通通路包括第一凸起段的内腔和第二凸起段的内腔,所述连通通路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且所述连通通路与所述第一端口不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导通,在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导通;
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相对邻近所述扩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凹部限位,且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凹部底壁密封,所述凹部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扩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扩径部的底壁密封设置,所述大径部的一侧与所述扩径部的侧壁相抵,所述大径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相抵;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二流体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段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起段内腔与所述第二凸起段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凸起段凸伸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且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芯部件与所述第二凸起段之间;
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开口位置,且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凸起段的外周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段的凸起方向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凸起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不同,所述第一凸起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不同。
CN201820953844.1U 2018-06-20 2018-06-20 流体控制组件 Active CN208670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3844.1U CN208670154U (zh) 2018-06-20 2018-06-20 流体控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3844.1U CN208670154U (zh) 2018-06-20 2018-06-20 流体控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0154U true CN208670154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53844.1U Active CN208670154U (zh) 2018-06-20 2018-06-20 流体控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01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1946A (zh) * 2020-09-30 2021-03-0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1946A (zh) * 2020-09-30 2021-03-0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8585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06944774U (zh) 流体换热组件
CN208670154U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09838587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0762248B (zh) 一种流体控制阀
CN211145458U (zh) 一种联动截止阀
CN215793071U (zh) 组合四通阀、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3175768B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211599617U (zh) 主阀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CN216895942U (zh) 一种汽车空调热泵系统九通阀结构
CN108953675A (zh) 一种换向阀及其制造方法
CN113983020A (zh) 一种促进油液流通的新型电液伺服阀
CN213206150U (zh) 一种多路换向阀
CN212389804U (zh) 导阀及具有其的四通换向阀
CN218294564U (zh) 控制阀
WO2022143865A1 (zh) 流体控制组件和流体控制装置
CN209838811U (zh) 具有工作片内卸荷与回油逻辑功能的多路阀
CN115380181A (zh) 一种集成式多通电磁阀、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8063509U (zh) 多通旋转阀、集成阀、热管理系统和汽车
CN218031509U (zh) 双向电磁阀及空调机组
CN211779281U (zh) 一种控制阀
CN210675612U (zh) 用于气动喷涂机马达的配气块
CN218031510U (zh) 可逆电磁阀及空调机组
CN219102126U (zh) 一种三通阀和工作件
CN217977456U (zh) 双向电磁阀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