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8811U -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8811U
CN208638811U CN201821236231.2U CN201821236231U CN208638811U CN 208638811 U CN208638811 U CN 208638811U CN 201821236231 U CN201821236231 U CN 201821236231U CN 208638811 U CN208638811 U CN 208638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board
board layer
lug boss
supporting part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62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明齐
陈建军
邓志祥
白杨
何锦添
李兆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i We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i 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i We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i 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62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8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8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8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该治具包括底板,底板向上延伸形成凸起部,该凸起部位于底板的中部,该凸起部用于对软板层进行支撑,底板的两端具有承托部,承托部用于支撑硬板层。通过使用凸起部对软板层暴露部分进行支撑,可以起到保证软板层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平整的作用,而通过使用承托部对软硬结合层进行支撑,可以进一步保证软板层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平整的作用,使软板层暴露部分的涂覆面不会因为硬板层的制作误差而出现倾斜的情况,凸起部与承托部之间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保证软板层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平整,进而可以避免软板层暴露部分出现聚油、下油不均匀、不平整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硬结合板丝印绿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背景技术
软硬结合板兼具刚形线路板的耐久力和软性线路板的适应力,相对于一般的线路板,其具有重量轻,介质薄,传输路径短、导通孔径小的优点。
在线路板的制作过程中,需在部份铜箔上丝印上一层绿油,丝印绿油的显著作用如下:1、防止导体电路的物理性断线;2、焊接工艺中,防止因桥连产生的短路;3、只在必须焊接的部分进行焊接,避免焊料浪费;4、减少对焊接料槽的铜污染;5、防止因灰尘、水分等外界因素造成绝缘恶化、腐蚀;6、具有高绝缘性,使电路的高密度化成为可能。因此,丝印绿油的质量直接影响线路板的使用性能。
目前,现有的软硬结合板工艺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软硬结合板进行揭盖操作,也即在位于软板层的上下两面的硬板层的中部切出槽口,以使软板层的中部的上下两面暴露出来,暴露出来的软板层称为软板层暴露部分,而未经切除的硬板层与未暴露的软板层共同形成软硬结合板,然后再对软板层暴露部分设置有焊盘的一面直接进行丝印绿油,因为软硬结合板的硬板层与软板层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在不借助任何工具对软板层进行支撑处理的情况下,软板层容易下凹,进而容易出现聚油、下油不均匀、不平整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该治具能够对软硬结合板的软板层进行支撑,可以保证软硬结合板的软板层的涂覆面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层丝印绿油的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支撑所述软硬结合板的软板层暴露部分,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具有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分别用于支撑软硬结合板的软硬结合层。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分别与所述承托部的顶面、底板的底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厚度等于所述软板层的底面与所述硬板层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依次贯穿所述承托部的顶面与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无铜FR4板或者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沿其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软硬结合板的槽口宽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凸起部与承托部之间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保证软板层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在经受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平整,进而可以避免软板层暴露部分出现聚油、下油不均匀、不平整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层丝印绿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治具用于支撑软硬结合板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凸起部;12、承托部;121、定位孔;2、软硬结合板;21、软板层;22、硬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该治具用于丝印绿油工艺中对软板层21暴露部分进行支撑并且保证软板层21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在经受外力仍能保持平整,其中软板层21暴露部分的涂覆面为软板层暴露部分设置有焊盘的一面。可以理解的是,软硬结合板2包括软板层21以及硬板层22,经揭盖后,形成软板层暴露部分,其中,未经切除的硬板层22与未揭露的软板层21共同形成软硬结合层。软硬结合板2的具体结构组成可参照专利文献CN206461833U。
该治具包括底板1,底板1向上延伸形成凸起部11,该凸起部11位于底板1的中部,如图2所示,该凸起部11用于对软板层21暴露部分进行支撑,底板1的两端具有承托部12,承托部12用于支撑软硬结合层。通过使用凸起部11对软板层21暴露部分进行支撑,可以起到保证软板层21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在经受外力时仍能保持平整的作用,而通过使用承托部12对软硬结合层进行支撑,可以进一步保证软板层21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平整的作用,使软板层21暴露部分的涂覆面不会因为硬板层22的制作误差而出现倾斜的情况,凸起部11与承托部12之间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保证软板层21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平整,进而可以避免软板层21暴露部分出现聚油、下油不均匀、不平整等问题。本治具的底板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底板1为无铜FR4板(环氧树脂板)或者钢板。
为进一步保证软板层21暴露部分的涂覆面平整,凸起部11的顶面分别与所述承托部12的顶面、底板1的底面平行设置,使用时,可以分别保证底板1的底面与治具的放置平台面平行,承托部12的顶面与硬板层22的底面平行,而凸起部11的顶面与软板层21的底面平行。
另外,凸起部11的厚度等于软板层21的底面与硬板层22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这样可以保证凸起部11刚好可以对软板层21进行有效支撑而避免凸起部11顶高软板层21,保证丝印绿油的效果。
其次,承托部12上开设有定位孔121,定位孔121依次贯穿承托部12的顶面与底面,定位孔121在承托部12上的位置与软硬结合层上的对位孔的位置相应,使用时,为保证丝印绿油的质量,先对治具与软硬结合板2进行定位,定位时使用销钉依次穿过软硬结合层上的对位孔和承托部12上的定位孔121,使凸起部11对软板层21暴露部分进行有效支撑,避免出现聚油、下油不均匀、不平整的情况。
此外,凸起部沿其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软硬结合板的槽口宽度,也即,如图2所示,凸起部11的两侧壁(此处的两侧壁为凸起部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与硬板层22的两内侧壁(也即槽口的两侧壁)之间均应该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大小范围为0.3mm-0.7mm,在这个范围内可以保证凸起部11容易伸进软硬结合板2的槽口内,避免凸起部11刮伤软硬结合板2,另外,在这个范围内还可以对软板层21起到较佳的支撑作用,使软板层21受力更加均匀。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向上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支撑所述软硬结合板的软板层暴露部分,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具有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分别用于支撑软硬结合板的软硬结合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与所述承托部的顶面、底板的底面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等于所述软板层的底面与硬板层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依次贯穿所述承托部的顶面与底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无铜FR4板或者钢板。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其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软硬结合板的槽口宽度。
CN201821236231.2U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Active CN208638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6231.2U CN20863881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6231.2U CN20863881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8811U true CN208638811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6231.2U Active CN20863881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8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392A (zh) * 2021-07-30 2021-11-05 乐健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电路板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392A (zh) * 2021-07-30 2021-11-05 乐健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电路板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0305A (zh) 一种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方法
US20130078825A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08638811U (zh) 一种用于软硬结合板软板丝印绿油的治具
CN109496082A (zh) 一种超厚铜板防焊印刷方法
CN202398960U (zh) 机车电缆支架定位夹具
CN102595863A (zh) 具有部分电镀层的阻断电磁波用防护罩固定夹
CN107155259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97614A1 (zh) 集成式微型焊板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207479909U (zh) 微动开关焊接工装
CN207070451U (zh) 柔性线路板及其钻孔治具
CN215682799U (zh) 一种双面smt贴片元件双面dip波峰焊治具
CN211662162U (zh) 一种pcb切除预留工艺边用夹具工装
US11510319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CN205902199U (zh) Fpc金手指结构
KR100808674B1 (ko) 경연성 인쇄회로기판 연성부의 커버레이 부착방법
CN209151434U (zh) 一种通用塞孔垫板
CN209685904U (zh) 镜头保护片区域镀膜冶具
CN208480079U (zh) 一种印锡钢网
CN207884973U (zh) 一种采用油墨喷面的焊盘
CN206136443U (zh) 一种无工艺边的pcb拼版
CN217241246U (zh) Pcb板屏蔽罩和pcb模组
CN101489359A (zh) 避免焊锡桥接的方法
CN219124474U (zh) 一种用于pcb板漏印的丝网结构
CN102223768A (zh) 光电薄板多拼阴阳治具
CN210609880U (zh) 一种pcb板熔合机用熔合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